课题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井下作业”课程教学中新型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研究》(课题编号:GG170134)
摘要:井下作业课程是油气开采技术、石油工程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该课程与其他的学科相比,所涉及的内容及环境要更为复杂。老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积极的落实相关的基础理论教学之外,还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因此,对井下作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进行研究,以期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及水平。
关键词:井下作业;实训基地建设
1 高职井下作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实训基地是高职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教师完成实训教学的关键场所,也是学生进行技术技能提升训练的最重要平台。完善的实训条件,良好的实训环境是提升井下作业课程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的高技能技能应用型井下作业人才的重要保障。加强井下作业实训基地建设,对高职培养合格的井下作业人才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 高职井下作业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实训条件不够,仪器设备数量少,学生技能水平训练得不到充分保障
由于井下作业课程在高校开设时间较短,仪器设备比较昂贵,大部分高职院校在短期内投入大量的资金去建设实训基地都有较重负担,只能按照最基本标准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很多课程实训都是靠计算机软件仿真完成,所购置的仪器数量少,学生参与度不够。如此以来,学生在毕业时所掌握的技术技能水平与企业要求差距较大,企业只能安排学生做一些流水线工作,导致企业与学生双方都存在较大的心理落差。
2.2 实训基地室管理的师资力量薄弱,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寿命短
目前高职教授井下作业课程的师资都基本是从石油工程、油气开采等专业师资中分流出来,对井下作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再加上实训基地又欠缺专业的井下作业设备维修、维护教师,所以部分一起设备因管理和使用不当,维护、维修困难等原因就导致其利用率降低、寿命缩短,也使本就不足的实训设备捉襟见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实训基地经费投入渠道单一,缺乏持续性
建设完善的实训基地,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投资环境和可持续的投资渠道,井下作业课程虽然大多都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下建立课程标准,但因政府主导作用不够,缺乏行业指导,合作机制不够健全等原因,导致合作深度较浅,企业基本不参与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投资基本靠学校完成,投资渠道单一,学校投资压力大,缺乏投资可持续性,实训基地建设缓慢,跟不上井下作业课程更新脚步。
3 高职井下作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改革措施
3.1 加大经费投入
政府要集中的投资建设基地,在一些学校进行集中管理。把公共实训基地分成不同种类,变成小企业便于学生进行实训,为学生提供锻炼场所,从而也减少再投入的教育经费。
3.2 校企以培训、教学合作形式共建实训室
学校和企业以培训、教学合作的形式共建实训室,学校和企业合著校企合作教材,教材内容与企业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相匹配,学校可以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参与制定学生的授课计划,也可以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为学生上实训课程,以提高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企业也可将部分员工培训放到学校,由学校教师为其进行员工培训,以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3.3落实实训训练
学校要加强建设教师队伍,通过实训基地锻炼提供自身技术水平,及时将获得新技术方法和新教育理念,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要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能够充分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还要定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参与到生产中,参与到企业中,与企业中技术人员多进行沟通,从而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
结束语
通过对高职“井下作业”课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探索,促进井下作业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全方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从而全面提升专业人才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志刚. 井下作业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2):167-169.
[2]刘文杰,王杜春. 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探讨[J]. 商业经济,2013(06).
[3]王郑库等.石油工程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166-168.
[4]焦国盈,裴苹汀等.论完井与井下作业课程教学改革 [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 174-175
作者简介:王娜(1985-),女,吉林榆树人,讲师职称,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油田地质、井下作业等课程的教学、教材编写等工作。
论文作者:王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作业论文; 井下论文; 实训论文; 课程论文; 基地建设论文; 高职论文; 学校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