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论文_杜静

新疆自治区第一济困医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

【摘要】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9月-2018年1月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按照治疗分组,对照组予以普通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予以普通药物联合利奈唑胺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细菌转阴的时间、住院时间、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副作用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普通药物联合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利奈唑胺;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临床疗效

利奈唑胺是一种噁唑烷酮类的合成抗生素,可抑制需氧的革兰阳性菌,对于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1-2]。本研究分析了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90例2017年9月-2018年1月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按照治疗分组,观察组46例,男女是29、17例。年龄22岁-72岁,平均50.21±2.11岁。病程1年-18年,平均(11.44±0.41)年。对照组44例,男女是28、16例。年龄21岁-72岁,平均50.25±2.34岁。病程1年-18年,平均(11.28±0.46)年。两组一般资料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普通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予以普通药物联合利奈唑胺治疗。每次给予600mg利奈唑胺静滴治疗,12小时给药一次,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转阴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副作用率。

显效:相关症状消失且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指标正常;改善:病情、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恢复50%以上;无效:病情、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恢复不足50%。临床疗效=显效、改善百分率之和[3]。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行x2、t检验分析,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对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比对

治疗前两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2.3两组细菌转阴的时间、住院时间比对

观察组细菌转阴的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两组副作用率比对

观察组副作用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4.

3讨论

利奈唑胺属于一种新型的噁唑烷酮类广谱抗革兰阳性球菌药物,可对细菌蛋白进行抑制而抗菌,其可对50S亚单位核糖体选择性作用,对细菌合成蛋白过程进行抑制,且不容易出现交叉耐药现象,对多重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有良好的作用,对于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治疗效果确切[4-5]。

本研究中,对照组予以普通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予以普通药物联合利奈唑胺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细菌转阴的时间、住院时间、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副作用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普通药物联合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覃江龙,吴念宁,梁纲,卢祥婵,卢亦波.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热带医学,2018(09):968-972.

[2]石云芳.利奈唑胺对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效果细菌消除率及血常规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05):805-807.

[3]张秋华.利奈唑胺对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32(12):103-104.

[4]闻云杰,周玲君,杜学宏.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60例效果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20):6-7.

[5]李栋.利奈唑胺对肺结核并重症肺炎效果、细菌消除率及血常规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0):68-69.

论文作者:杜静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  ;  ;  ;  ;  ;  ;  ;  

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论文_杜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