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型的思考:予学情以正能量论文_吴春梅

基于转型的思考:予学情以正能量论文_吴春梅

吴春梅

摘要:笔者从“于学生疑难处巧妙切入”、“于学生愤悱处适时点拨”、“于学生生成处准确捕捉”等角度阐述了如何据学情来定教学,予学情以正能量,构建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

关键词:学情;切入;点拨;捕捉

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如火如荼,大家在否定传统教学方式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新型的课堂教与学的方式。在改革取得一定效果的当前,很多专家或一线教师都在思考如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方式。那么,新的课堂教学方式的确立主要受哪些重要因素影响呢?在笔者看来,学生的学情应该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们教师应观学情、据学情来定教学,予学情以正能量。下面,笔者结合一些具体的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于学生疑难处巧妙切入

【案例】

一位教师在上《背影》一课时,先要求学生说说在预习过程中有什么疑问?学生提了很多问题:1.为什么要着重写买橘子?2.作者为什么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3.为什么给作者留下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父亲的背影?4.平时我们父母为我们买这买那虽然有时我们也很感动,但却不会流眼泪,而作者看到父亲去给他买橘子,为什么竟至感动的流下了眼泪,并且先后流了两次眼泪?……学生的问题可以说是涉及到了文章的方方面面,老师听完后小结:同学们预习得都很认真,问题也提得很有价值,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接下来老师就根据自己的思路开始教学,上课过程中不再提及学生的问题。

【反思】

在上面的教学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时进行质疑,这样的做法是很好的。但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只是表扬一下,似乎仅仅把它当做是自己课堂的一个引入。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仍然按照自己制定的教学思路开展教学,而把学生的问题放到一边。只在下课前问问学生:同学们预习当中提出的疑问有没有都解决了?这样的课前预习与思考似乎完全失去了它的价值。其实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有一个是很有价值的:“平时我们父母为我们买这买那虽然有时我们也很感动,但却不会流眼泪,而作者看到父亲去给他买橘子,为什么竟至感动的流下了眼泪,并且先后流了两次眼泪?”其实,这看似不合理之处正是文章的精髓所在,把握了作者流泪的原因也就把握了文章的主旨,但是,教师没有就这个问题自然地切入文本,从而失去了一个解决文章重点的契机。

【策略】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为深刻。落实到语文学习上,那就是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出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学生质疑之后怎么办,这时老师可以讲学生的问题全部收起来,在分类的基础上挑选出最有价值的一两个问题,或是将它们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或是直接由此切入课文,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由题目切入课文,引导学生聚焦到“买橘子”这个背影后,让学生思考:作者看到父亲去买橘子为什么会掉眼泪?令作者如此感动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后会发现:作者感动得流泪,首先是由于作者发现了父亲爬月台去买橘子是十分艰难而又危险的,从“攀”“缩”“倾”等动词就可以看出来。其次,联系前文,父亲是在家境“惨淡”这一特定的背景下去给儿子买橘子的,父亲本可以不用送我去车站,但他却惟恐别人照顾不周最终决定亲自送儿子;再次,父亲买完橘子后还故作轻松来安慰我,其实此时的父亲可以说是身心俱疲,但他却一人担起了所有的重担。学生在对此问题的探究解决中,不仅感受到了父亲深爱儿子的拳拳之心,更好地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同时也顺利地串起了对课文前一部分的学习,这样的教学远比生硬地带着学生去品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课文二三段的背景描写有什么作用?第六段中“攀”、“缩”、“倾”这些动词的使用好在哪里要鲜活、生动、有效的多。

二、于学生愤悱处适时点拨

【案例】

《马说》教学片段:师先导入,然后给学生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接下来引导学生梳通课文,接着引导学生品读课文,要求学生讨论:1.在作者看来“伯乐”和“千里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2.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3.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4.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主旨?

最后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旨,要求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作者对于“食马者”不知“千里马”的行为表现了强烈的愤慨之情,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作者写下了《马说》这篇文章,作者通过本文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学生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教师无奈只好将答案告诉学生……

【反思】

《马说》这一类散文,由于相隔年代久远,文章采用的又是“托物寓意”的手法,因此学生在缺乏对文章背景知识了解的情况下,根本不能够把握好作品的意旨和真谛。因此我们很多老师在上课时往往都是在课文导入之后就介绍背景知识,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这位老师也是先介绍背景,然后再疏通字词,最后再品读课文,这样的教学流程不仅不够自然,比较生硬,更重要的是等到要让学生利用背景知识来探究文章主旨时,往往已经没有学生会想到用背景来进行分析,甚至已经记不起文章的背景来了,所以说,这样的背景介绍完全是空洞而没有实效的。

【策略】

语文课中的背景介绍是一个比较常用、也十分重要的环节,那么背景究竟应该什么时候去介绍,怎么样才能让背景介绍真正发挥实效,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在上面的教学案例中,教师完全可以先不呈现写作背景,而是在学生疏通课文的基础上,在学生通过探讨初步理解了伯乐、千里马、“食马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对待这三者的态度之后,再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究竟是什么促使韩愈写的《马说》呢?是真的目睹了千里马的遭遇还是另有所指呢?这时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学生这是就会自然而然结合背景进行思考,从而也就能水到渠成地了解:韩愈就是借自己的遭遇来集中阐述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问题,进而学生对文章“托物寓意”的手法理解起来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了。为什么同样都是背景介绍,会收到如此不同的效果。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背景介绍,是在学生脑子里已有一定的疑惑“为什么韩愈会对千里马的命运如此关注,他的感情又是如此强烈?”时呈现的,真正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时候,因此学生就会自主运用背景知识来解答自己的疑惑,这样的教学可以说是在无痕中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于学生生成处准确捕捉

【案例】

有位教师在执教《变色龙》一文时,引导学生分析奥楚蔑洛夫变来变去的特点之后让学生思考:文章为何以“变色龙”为标题?一学生回答:变色龙的皮肤的颜色随着四周物体颜色的变化的不同而改变,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置狗咬人事件中反复无常的态度和变色龙极为相似。师:奥楚蔑洛夫他这个人在上层权势面前奴颜婢膝,俯首帖耳,而在广大群众面前专横凶狠,作威作福。这正好印证了“变色龙”的特点。文中的变色龙就是指警官奥楚蔑洛夫。这时一学生提出:“变色龙好像不单单指奥楚蔑洛夫”。师马上纠正:变色龙就是指奥楚蔑洛夫。……

【反思】

《变色龙》这篇课文中,变色龙究竟指谁,其实学生的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文中不止奥楚蔑洛夫在变来变去,赫留金和围观的人也在变。(赫留金开头故作可怜,伤了手一个礼拜不能干活;后来骂那个人独眼鬼,又搬出当宪兵的哥哥做靠山;最后赫留金再也没有争辩的理由,再也没出现过。围观的人开头强烈肯定要捉住狗,说“别放走它!”,可是后来知道是将军家的狗后,就指责赫留金的荒唐无聊,最后他们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只不过没有重点强调罢了。但是,在上面案例中,老师对学生生成性的内容熟视无睹,使这节课“失色”不少!

【策略】

课堂上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有些问题大家会异口同声地喊出答案,而有时会有一些轻微的“嘈杂声”。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能关注到这些不一样的声音,学生就会感觉自己得到了尊重,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和生命成长的幸福,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而其他同学也会从中获得新的知识、新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那位教师能关注到课堂上出现的“不一样”的声音”,并敏感地捕捉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去思考:文中还有谁在变?在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变色龙》一文中,他的嘲笑和鞭挞真正的指向在哪儿?这时学生就能理解文中虽然塑造了这样一批欺下媚上、看风使舵的“变色龙”的典型形象,但是作者批判的锋芒其实更多的是指向当时腐朽残酷的专制统治社会。正是那黑暗、腐朽、专制的沙俄统治才孕育了这一群具有奴性人格的变色龙。据学情来定教学,就是要求我们教师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要“眼中有学生”,能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学生即时生成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能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使教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推动文本阅读深入进行。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只要能据学情来定教学,于学生疑难处巧妙切入,于学生愤悱处适时点拨,于学生生成处准确捕捉,予学情以正能量,构建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就一定会学得更加积极主动,语文课堂也会在学生自主的探究中走向有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中 215200)

论文作者:吴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6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4

标签:;  ;  ;  ;  ;  ;  ;  ;  

基于转型的思考:予学情以正能量论文_吴春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