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文本细读的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课论文,堂中论文,文本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下中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着一种倾向:台上老师声情并茂、神采飞扬;台下学生对老师的提问默不作声,只是奋笔疾书地记录着老师的结论。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真正掌握了独立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了吗?显然没有。因为真正进入作品,需要“细读”。所谓细读,是指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和结构要素,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尽可能详尽的分析和解释,进而揭示作品主题。老师的文本细读能力并不能代替学生的细读能力,因此,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细读能力非常重要。
一、替换比较法
事物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总是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和对照中显示自身的特质。细读文本也是一样,需要通过比较来深入认识文字背后的内涵。
例如,在执教《台阶》解读关键句“这人怎么了”时,可以用添加词语造新句(“这人怎么就老了”)的方法和原句进行替换比较。后者虽然将言下之意传达给了读者,但掩盖了父亲不服老的倔强性格,冲淡了语言的悲凉意味,不符合人物在这篇文章中的性格特质。“这人怎么了”给读者更多的探究原因的空间,让学生去思考人物的丰富心灵世界。一个目标实现后,找不到新的精神寄托的父亲形象呼之欲出,迷惘而失落的情绪通过人物的语言将其推到了读者面前。文末的“怎么了呢,父亲老了”,借儿子之口回答了前文中的“这人怎么了”,同时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敬爱自己父亲的儿子形象,其间又充溢着无情岁月催父老的无奈情绪。这样的细腻解读,让学生从表面浅淡直白的语言中读出了深刻与厚重,并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人生体验。
另外,还可以从更细小的单位——词语切入分析。《斑羚飞渡》中,当镰刀头羊作为奇数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时,它做出了什么选择,最后怎么了?死了。既然是死了,“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的“灿烂”一词替换成“黑暗”是不是更佳?通过上文的联系阅读,学生会发现灿烂的是那一道弯弯的彩虹,而且还象征了镰刀头羊不畏惧牺牲的精神。这层含义是“黑暗”一词无法传达给我们的。
标点符号的替换同样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金色花》中“我不告诉你,妈妈。”与“我不告诉你,妈妈!”,展现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孩子形象。在前句中,孩子是天真的、活泼的,略带调皮的,而在后句中,更多地显示了孩子的叛逆。小小的标点符号后面也蕴藏着无穷的文字力量。
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详细阅读,从句子、词语乃至标点符号着手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同时学会勾连全篇,从而实现对文本准确、透辟地细读,去理解体会作品的文学性、形象性及价值。
二、联想想象法
联想和想象在文本细读中扮演着极为活跃的角色。它能让读者在文本客观性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原有的印象和积累,不断完善、补充作家在文本中所呈现的画面、形象,以体会文本中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内涵,甚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的境界。
《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全文的概括性语言,学生很容易就能把握异水的特点:清、急。但是教师不能局限于这样浅层的理解,应继续追问:曾经学过的描写水清和水急的诗句还有哪些?这样的提问能有效地教会学生调动联想能力去搜索记忆库。《三峡》中的相关诗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等诗句就是在记忆深处的应和。同样针对异水清、急的特点,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用一个比喻句来说说水的这种特点给你的感受。如果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给我们的感受是一个温柔娴静的女子,那么“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则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奔放不羁的男子。用事物相同的特质为中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感受语言的活泼与趣味。
学者叶维廉在《秘响旁通:文义的派生与交互引发》一文中就阐述了联想和想象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打开一本书,接触一篇文章,其他书的另一些篇章,古代的、近代的,甚至外国的,同时都被打开,同时呈现在脑海里,在那里颤然欲语。一个声音从白纸黑字间跃出向我们说话。其他的声音,或远远地回响,或细语提醒,或高声抗议,或由应和而向更广阔的空间伸张,或重叠而成巨响,像一个庞大的交响乐队,在我们肉耳无法听见的演奏里,交汇汹涌而成绵密的音乐。”联想和想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经验,从而产生出大于文本自身审美内涵的意蕴。
三、细节佐证法
鲁迅先生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由于学生的阅读范围、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如果不提供一些资料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也就近乎说梦了。
初次接触李清照的《武陵春》,如果不对作者有一番生平介绍,学生就很难领会其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原因,但是告知了学生李清照是因为丈夫赵明诚的去世才有了“许多愁”的背景介绍仍显单薄,这样无法真正引领学生感悟“愁”的内涵。教师提供一则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的生活片段有助于学生走进词人,走进词句。“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金石录·后序》)这是伉俪相敬如宾、鱼水相融的写照,也是一幅高尚而生动的闺中行乐图,但是这一切只属于过去,现在只留下李清照形单影只,阴阳相隔的悲伤怎会不透纸而来?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历经时间的考验,到现在仍然适用。但是课堂上如果一味简单、笼统地灌输给学生一长串的背景介绍,学生很容易迷失自己要找寻的小目标。细节材料的提供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缺憾,它就事论事,又能让学生以此为切入口融会贯通。事实上,越是细小的材料越能打动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也就越深入。
四、补充潜台词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对文本的许多“空白点”进行阐释,这样文本才能成为一个可供人赏析的丰满的审美对象。
《好嘴杨巴》中肯定要分析杨巴这一人物形象,最能体现杨巴巧嘴的一句话无疑是:“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寥寥几句就平息了中堂大人的盛怒,并获得了嘉奖。“痛改前非”一词蕴涵的潜台词: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完全是“我”的失误,“您”的反应是十分正常的。这给李鸿章留足了面子,也保全了自己的后路。但事实是,杨巴真的有“前非”吗?需要“痛改”吗?谙于制作茶汤的杨七此次并没有失误,只能说是中堂大人自己孤陋寡闻,不知道茶汤的精妙所在,杨巴的回答另一方面也就道出了生活在旧社会底层的民间艺人的心酸:由于谋生过程中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轻视、排斥、剥削和挤压,不得不具备圆滑、见风使舵、八面玲珑等性格。在语言的细读体味后,再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与主题思想,才不会显得空洞。透过冰山一角猜度出那隐藏在水下的更大部分,这诠释了细读的意义所在,即对文本内在肌理与韵味的探幽发微。
补充潜台词,就是这样为语文的阅读鉴赏开拓了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
文本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在对言语的感悟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互动,所以学生的个体介入不可或缺,教师应是设计各种方式引领学生能够仔细领会言语的内在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与肌理,质疑隐藏在作品缝隙中的问题,创造言语的再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