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棠古村落旅游文化活化研究
李晓红 姚美灵
(湖南科技学院 425199)
【摘 要】 近年来古村落旅游受到广泛关注。古村落文化的活化,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加居民的文化保护意识,提升居民的文化自信,突出地域特色,提升旅游业的品质和内涵,推动上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上甘棠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活化文化灵魂、唤醒文化记忆、激发文化活力、重塑文化价值、丰富文化体验等几个方面提出上甘棠文化活化的建议。
【关键词】 文化旅游;古村落;文化活化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赋予了旅游活动更深的内涵,让旅游活动更具有个性化、特色化,提升旅游的品质,延长旅游产业链,旅游为文化传播提供了载体,文化体验需求成为旅游活动发展的重要动因。
1 文化活化
1.1 文化活化概念
“活态历史”、“活态遗产”的概念最先出现在美国国家公园的服务指南中,可解释为通过外在表演的方式复原历史,激活历史的文化遗产价值。我国台湾地区在二十一世纪首先提出“古迹活化”这一概念,并运用于建筑领域中,此时提出的“古迹活化”已经等同于“遗产活化”的概念。喻学才(2010)认为,遗产活化是在不影响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前提下,将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过程,提出遗产活化需要重视遗产的保护与研究,除了研究遗产本体的保护与活化外,还要研究旅游参与者体验的问题。龙茂兴等(2013)认为遗产应走出文献,走进生活,从感官体验的角度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复活。张建忠、孙根年(2012)认为遗产虽是有形的、静态的历史,但它所承载的内容却是生动的、活态的,遗产活化包括形式和精神内容两方面。吴必虎认为,活化的本质就是把传统的要素、形式保留下来,但在功能上可以现代化,对遗产活化的目的是全面评估遗产价值从而对其充分利用,使以淡出人们视野的遗产价值被再认识、再了解、再吸收,重新建立起遗产与现代人的生活关系,把遗产所蕴含的历史信息通过一定的手段带回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既利于遗产自身价值的延续,同时发挥了其社会作用和教育作用。遗产不仅包括物质遗产,还包括精神文化遗产,本文将“遗产活化”概念引用成“文化活化”,对上甘棠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进行活化研究。
1.2 文化活化的意义
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延续发展。文化活化的前提是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修复和合理开发,保留原生态的传统文化,深入发掘文化的内涵与价值,避免出现文化趋同和过于商业化的现象。
激活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彰显地方文化特色。文化活化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平台,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分享给大众,把文化的内涵以多种形式普及、传递给大众,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推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传扬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增进文化认同。传统文化通过活态的传承和发展,将文化旅游资源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大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大量的阅读不仅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反之通过写作也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实际展开写作练习的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将日常学习中所积累的词汇以及知识进行转化,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1]。更重要的是,在写作中能够直接反映出学生的阅读质量,为学生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练习,高效展开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2 上甘棠村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2.1 上甘棠村概况
永州依托本土资源开辟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之路,各地建立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开展廉政教育。上甘棠村的廉政文化教育主要针对党员干部、县机关干部、教师和学生,以基地讲堂、内容宣传等开展,依托月坡亭文天祥的手迹“忠孝廉节”碑,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其廉政文化发展、传播方式与永州其他地区大同小异,同时因其受到当地发展水平的限制,使当地文化旅游与永州其他地方相比缺乏竞争力。
紫金矿业9月17日晚间发布消息宣布,公司与塞尔维亚共和国在北京签订协议,将投资3.5亿美元以获得塞尔维亚铜矿开采及冶炼企业RTB Bor 63%的股份。
2.2 上甘棠村文化旅游资源类型
2.2.1 物质文化旅游资源 建筑古迹:整个村落为八卦布局,分10族各自沿次干道及次干道设置的小巷向后延伸布局住房,形成特有的民居结构。200多幢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多为徽派建筑,具有典型的湘南风格农耕时代特色。始建于南宋的文昌阁,建于明弘治六年的4座古色古香的门楼,明嘉靖十年的石板路,清乾隆年间的步瀛桥,1200多年前的古驿道,古驿站,500多米长的防洪墙等。
摩崖石刻:在月坡亭十多米长的石壁上,镌刻着24方古代石刻,石刻延绵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内容丰富,字体风格各异,有较大的书法研究和艺术观赏价值,石刻中有文天祥的手迹“忠、孝、廉、洁”四个大字,寿萱亭的慈悲佛母碑有“81个他字歌”教化后人修身治学。
上甘棠博物馆:湖南省首家村级博物馆,于2010年正式建成开馆,分为山环水抱,聚族而居;读书入仕,耕耘富家;湘桂要道,千年古村三个单元,馆里陈列着宋元时期月坡亭碑林及铁铺、酒肆、豆腐坊等村内古文物,以实物、文字、图像、音像等方式展示古村的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
当前的人员管理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面临的问题也就成了人才管理不确定。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企业被当今新的共享经济淘汰,现存企业不仅要构建一条坚实的人才管理链,还要不断打造一个供应人才链,改变传统的以人为本的观念,优先考虑业务。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天脊集团与珍宝石油公司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牵手”,合作实施苯胺加工贸易项目,不仅实现了强强联合、互利双赢、共同发展,更重要的是对天脊集团创新合作模式、扩大天脊品牌、开拓国际市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分类标准,将甲状腺癌患者肿大淋巴结内部血流分布分为Ⅰ~Ⅴ型,分别为淋巴口型、中央型、边缘型、混合型和无血流型,判断标准为Ⅰ型和Ⅴ型为良性特征,Ⅱ、Ⅲ和Ⅳ型为恶性特征。
民俗文化:上甘棠村民崇尚礼教,恪守儒道思想,以德治为主,邻里和睦,长幼有序,扶弱助残,明理守信,社会风气淳朴,汉文化与当地苗、瑶文化交织,形成了祭祀、拜牛、拜龟并存的民间风俗,有砍牛节和庙会等重大活动,砍牛节为村中最重要的节日,此外还有双狮舞、耍布龙等民俗,牌灯、跑马灯、小调、弹词、编织花带等民间艺术。
耕读文化:周氏族人一直秉承“读可荣身,耕可致富”的理念,以种田读书为主要的生活方式,通过耕种养家糊口,通过读书来修生养性,耕读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耕读传家”的理想家庭模式。忠孝廉节文化:月坡亭中文天祥的手书“忠孝廉节”,昭示周氏族人为人处世之道,为官清廉、孝廉勤俭、洁身自好,周家人把它视为珍宝。上甘棠被誉为“忠孝廉节”和崇文尚武的教化之乡,成为湖南省首个村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3 上甘棠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3.1 文化挖掘不够,内涵薄弱
文化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不断为文化添加新的元素,保持文化的活力,以创新来驱动文化发展,以创意文化、创意工艺品和创意农业等延长文化旅游产业链,激发文化创新发展活力,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附加值。
3.2 文化同质化,缺乏地方特色
上甘棠村位于永州市江永县下层铺镇,距离江永县城25公里,与江华瑶族自治县及广西的富川瑶族自治县、灌阳县、恭城县接壤。唐大和元年(827)年,周氏族人到上甘棠定居,世代繁衍,此后村庄名称、位置和居住家族始终未变,村内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古民居200多幢,是湖南省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上甘棠村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依山伴水,风景秀丽,谢河、沐河在此汇合;村内蕴藏着大量的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宋代著名理学大师周敦颐、一代文豪鲁迅、一代伟人周恩来均渊源于此。2006年上甘棠村古建筑群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07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数字博物馆:上甘棠博物馆可以采用数字技术手段激活馆藏资源,对馆内的图片、文献、影像等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储存,制作成系列的专题,运用VR、AR技术复活古村历史,增强用户体验;建立微信导览功和博物馆语音服务,游客通过手机便可获得关于古村历史文化信息;运用3D影像技术赋予馆内文物立体的视觉效果,实现动态与静态结合,虚拟与现实融合,带给游客全新的、多层次的体验感,促进游客对上甘棠历史文化的了解。
3.3 文化传承断代,传统文化退化
上甘棠村一共453户,1865人,目前村落处于老龄化、空巢化状态。在城市化的冲击下,很多现存的传统民俗文化不断被外来文化所同化,乡土特色被淡化。村里常住人口多为老人和小孩并逐渐减少,房屋年久失修,设施陈旧。年轻人外出使得村民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不断抛弃自身的文化特色,一些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生产方式已不复存在,传统的“耕读传家”、“邻里和睦”等道德观念在年轻人身上逐渐淡化,很多村落传统民俗文化因后继无人而逐渐消失。
3.4 文化传播方式落后,文化表达缺乏灵动性
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借助现代化传播方式和技术手段,将文化更鲜活的展现出来。上甘棠村在文化表达和传播方式上比较落后,村内没有完善的智慧旅游解说系统,只有通过导游去了解古村历史文化、故事传说,如无导游讲解,游客只能“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很难领会其中的文化内涵。
3.5 文化旅游产品单一,文化体验不足
上甘棠村有传统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廉政文化、宗法文化等众多文化旅游资源,目前此类资源尚未完全开发,仅有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博物馆,文化旅游项目单一,缺乏具有体验性的文化旅游产品,游客很难参与到文化生活中,停留时间短。
4 上甘棠古村落文化活化对策
4.1 “文化+IP”,活化文化灵魂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技术是文化发展的驱动力,传统文化想要发展就必须将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结合,推动传统文化内容向数字化、网络化转化,利用新技术手段、制作方式和传播载体等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当代价值观相结合,赋予传统文化生命与活力。在旅游外宣途径方面,国内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如乌镇[7]。上甘棠古村文化的发展,可以借助互联网和科学技术平台,将文化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创造性开发,将文化中的人物形象和动人的故事情节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大众提供多元化的沉浸式体验,上甘棠村可以多个方面进行开发,如:
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古村落要实现自身的文化价值,需运用多种方式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故事、传说、特色建筑、传统民俗等文化脉络,提炼文化元素,找出村落的灵魂,建立特色文化主题,如打造特色Logo和卡通、动漫形象等。上甘棠村可依托历史名人、古建筑、故事传说等打造特色文化旅游IP。上甘棠有关于神龟的传说较多,神龟是坚定、勇敢、长寿的象征,有龟山、龟形台地、龟塔、寿龟凉亭等人文古迹、古代建筑,村南一建有寿龟凉亭,是古代通向广西桂林、八步的必经之地。可打造神龟的动漫形象,设置神龟的Logo标识,赋予古村文化活的灵魂,塑造特色形象,打造文化品牌。
上甘棠有众多历史悠久的古建筑,体现了古代的文化精华,每个建筑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IP,每一条街道,每一幢民居的建筑风格,每一扇门窗,每一个装饰都有明显的特色,从各个方面都可以提炼出上甘棠的文化元素,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文化IP,利用IP进行系列衍生品的开发,为文化旅游注入灵魂,提升文化自身的价值。
2.2.2 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 宗法文化:上甘棠453户居民,除4户外其余都是周氏家族,唐太和二年周氏前辈从山东青州迁至此地,世代繁衍,两千年以来村名,族氏血统都没有改变,村中的周氏子孙分为10个分支。
4.2 “文化+科技”,唤醒文化记忆
通过IP运营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价值,是旅游业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文化IP将文化以现代化的方式形成文化符号、文化知识、文化产权、文化商品,传播文化展现文化魅力。乡村旅游存在的文化内涵薄弱、创新不足、产品同质化等问题,文化内涵、文化特色成为了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上甘棠村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在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定位,地域特色、民俗特色、历史文化特色等与其他村落、乡镇特色特征模糊,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缺乏有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业。
文化与动漫、影视、文学多方位融合:上甘棠村故事传说、历史名人众多,南宋文天祥曾题下“忠孝廉节”四字送给周得源,周氏族人一直把它当作座右铭;传说步瀛桥落成庆典时,八仙云游到此,有了桥上石头掉一块村里就出一个官员的传说;阴阳汇流之河谢沐河孕育了生育双胞胎的奇观,这些都是上甘棠独特的历史文化,依托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主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打造相应的影视与文学作品,通过现代传播载体赋予文化新的表达方式,将上甘棠的文化内涵生动地展示给观众。
4.3 “文化+创新”,激发文化活力
上甘棠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及种类众多,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全面,只注重比较易于开发和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同时,对现存的文化旅游资源挖掘不够深入,只停留在本身内涵和价值,而未对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演变过程进行深入发掘。上甘棠以建设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为主要定位,旨在突出当地的廉政文化,没有很好地与区域内其他文化结合发展,导致其文化内涵比较薄弱,发展动力不足,另外,由于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不强,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部分古建筑年久失修,古建筑风貌已不复存在,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文化价值未得到发挥。
本文对长杆弹侵彻半无限混凝土靶体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 在已有的长杆弹侵彻金属靶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在统一框架内建立了混凝土侵彻的理论模型。模型中根据弹体动态强度Yp和靶板静阻力a0的相对大小,将混凝土侵彻问题分为Yp≤a0和Yp>a0两类情况分别进行了讨论:
创新发展农耕文化:要以农耕文化为支撑,让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散发出魅力,激活当地农民的个性、情怀与创造力。充分利用闲置的农田发展特色现代化农业、创意农业,不断拓展休闲观光农业,建立集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教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乡村创客,激活文化创新氛围:鼓励和支持外出的年轻人回乡创业,盘活村里的闲置农房,打造特色民宿、乡村图书馆、特色手工艺品店、特色餐馆、手工作坊等,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提升当地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使居民与游客共享成果,激活居民创业热情。
工艺品设计:将古村的文化产品融入艺术元素,以创意打造文化旅游工艺品,深度挖掘文化资源,依托当地文化元素研发特色文化产品,如挖掘古建筑各个元素的文化内涵,将古建筑形象及其内在元素制作成具有实用性的手工艺品或打造独特的文化标识;将“江永五香”作为旅游纪念品进行创新开发,以独特的形象和精美的包装,赋予旅游产品更高的价值,利用新媒体平台对旅游产品进行宣传推广,创新游客消费体验模式,满足游客方便快捷的需求。
对于槽体下部来讲,电解槽的炉膛内铝液和电解质的流动,会造成高温熔体的大量热能以对流的方式向槽内衬传递,槽内衬中的热量以传导的形式经由碳化硅砖、耐火材料、保温材料等传向槽壳,再由槽壳表面向周围环境以对流和辐射的方式散发出去。
4.4 “文化+教育”,重塑文化价值
探究古建筑,自然山水的研学课程:以村内的古建筑及自然山水为依托开展研学课程,全面展现古人的建筑思想和上甘棠古建筑的历史及结构,让游客近距离感受自然山水,体会“天人合一”的思想,建立起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开展研学课堂,编制上甘棠文化宣传读物等方式吸引当地中小学到上甘棠进行研学活动。
分别按照性别对问卷前后得分进行t检验,检验结果表明10个问题,男女得分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乡村学堂,重新激活传统文化价值:在上甘棠周氏家族的发展历程中,有忠孝廉节、耕读传家、邻里和睦、长幼有序、扶弱助残、明理守信等传统文化价值观,随着年轻人大量外出,这些道德观念不断被淡化,通过开展乡村学堂,重新激活古村传统文化的教化价值,建设居民安家乐业,邻里和睦的幸福乡村,通过乡村学堂将一些无人继承的手工艺重新教给年轻人,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4.5 “文化+演艺+节庆”,丰富文化体验
旅游文化演艺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文化演艺将文化以动态的表现形式传递给游客,使文化情景化、可视化,增强游客对文化的感知度,使游客能直观地接收传统文化价值。上甘棠丰富的历史、人文、故事、民俗等文化旅游资源都可作为主题,借助科学技术,开发具有特色性的文化演艺项目,打造独特的沉浸式演出,如以周氏族人在上甘棠发展为线索,运用虚拟化技术展示周氏族人从古至今的发展演变,将古村的故事生动地讲给游客,让游客深度体验当地的历史文化。上甘棠的双狮舞、耍布龙、小调、弹词等民间艺术都是文化演艺的重要资源,通过文化演艺,深度挖掘文化价值,提升文化活力及魅力,带给游客独特的文化体验,为游客留下深刻的旅游记忆并驱动更多的游客延长在上甘棠的逗留时间,以“白+黑”的方式丰富游客体验项目,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村民的收入。
在第四纪和新近纪土体中,天然孔隙比、压缩系数、固结速率等物理力学指标与地面沉降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随深度增加,黏性土体压缩性降低,而砂性土体的密
举办节庆旅游活动是弘扬当地文化,展现地方民俗风情的重要方式,旅游节庆活动增强旅游项目的多样性,通过开发满足游客食住行游购娱的多样化需求的旅游项目,挖掘本地文化资源,使游客深度体验当地的文化,为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上甘棠的砍牛节和庙会是当地重要的民俗节庆活动,可以通过举办节庆活动,促进文化旅游体验项目的全方位开发,弘扬当地特色文化,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孔润常.旅游开发中我国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发展[J].中国文化报,2019.03(007).
[2]吴必虎.基于乡村旅游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J].社会科学家,2016.02 7-9.
[3]喻学才.遗产活化:保护与利用的双赢之路[J].建筑与文化,2010.05.
[4]喻学才.遗产活化论[J].旅游学刊,2010.04.
[5]关学勤.基于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活化研究[C].中国会议,2018.11.
[6]吴必虎.文化遗产旅游活化与传统文化复兴[J].旅游学刊,2018.09.
[7]王华,秦曼,王静.皖北乡村旅游外宣策略分析——以砀山国际梨花节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2),112-113.
[8]王霖.广州历史街区活化与保护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12.
[9]陈思瑜.湘南古村落现状问题及保护方法初探[J].中国民族博览,2018.09.
[10]周基,田琼,蔡强.传统民居文旅资源挖掘与提炼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8.11.
[11]汪奔.基于文化创意设计的杭州传统村落活化策略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7.06.
[12]王龙霄.文化遗产活化的新思考[N].中国文物报,2019.01.
[13]陈小雨,蒋俊帆.古村落活化保护典型模式与发展路径探析——以浙江省为例[J].城市地理,2016(18).
A study on the Activation of Tourism Culture in Shanggan Tang Ancient villages ages
Li Xiaohong Yao Meiling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425199)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ancient village tourism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The activation of the ancient village culture can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increase residents' cultural protection awareness,enhance resi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highligh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enhance the quality and connotation of tourism,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villages.In this paper,the autho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 Shanggantang,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activating the culture from the aspects of activating the soul of culture,awakening cultural memory,stimulating cultural vitality,reshaping cultural value,and enriching cultural experience.
[Keywords] cultural tourism;ancient villages;cultural activation
基金项目: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委员会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湖南旅游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XSP19YBC119);湖南科技学院科研课题:《旅游特色小镇文化“活化”研究——以上江圩镇(女书小镇)为例》
作者简介: 李晓红,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讲师,硕士研究生,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研究方向:乡村旅游、旅游文化。姚美灵,女,湖南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15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