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建设上海精神文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邓小平理论论文,精神文明论文,上海论文,指引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理论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上海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仅物质文明建设跃上了新的台阶,而且把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到新的阶段。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认真实践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就一定能够反映人民的意愿,时代的要求,把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到本世纪末交出两份满意答卷,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
一、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方针,在任何时候都毫不动摇
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搞现代化建设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上海在改革开放、实现“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跨世纪宏伟战略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遵照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地位上,不断增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自觉性,增强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紧迫感。20年改革开放,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上海在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认识方面形成了一些重大共识。
其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交出两份满意答卷,是本世纪末上海人民的重要历史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地规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导方针、根本任务以及有关的政策,形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并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20年,既是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伟大历史进程,又是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历史进程。邓小平同志生前对上海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非常关心,要求上海在本世纪末交出两份答卷,一份是经济建设答卷,一份是精神文明答卷。江泽民同志也要求上海在两个文明建设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这是党中央对90年代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寄予的希望和要求,是上海1300万人民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这一要求反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反映了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这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反映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反映了上海向跨世纪宏伟目标阔步前进的必然要求。能否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上海下个世纪的发展。上海正是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地位的。这个共识,是上海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始终不松劲的重要思想基础。
其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推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一系列紧迫问题,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关系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上海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实践证明,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可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随着改革力度加大,涉及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调整,也给人们思想带来一定影响。上海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能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条件,有力地控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防止种种迷失方向的危险,振奋起全市人民的巨大热情、智慧和创造精神,为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能否深入进行下去,上海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这一共识,使上海能够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精神文明建设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成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其三,面对上海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必须着力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作为综合国力重要标志的精神文明自身发展的要求。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影响。提高人的素质、改善人的素质,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有功能,只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培养出“四有”公民,使整个社会的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才能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共识,也是上海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的重要思想条件。
这些年来,上海各级党政组织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对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强的紧迫感和责任心。针对部分地方一度出现的牺牲精神文明换取暂时经济发展的情况,上海市委旗帜鲜明地提出“五个不”,即不搞跑马场;不搞博彩公司和各种变相赌博;不搞外国人使用的赌场;不搞选美;不搞“三陪”和任何形式的色情场所。这“五个不”为保持上海良好的社会风气提供了有力保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拥护。1992年,市六次党代会,提出了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以“提高市民素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为进一步落实“两提高”的目标,1993年初,市委提出了“两提高”工程实施计划和具体要求。把全市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按项目列出,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到具体部门,并规定时间和落实检查。1995年,市委颁发了《上海市1995—199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规划》全面、正确地体现了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指导思想、原则和政策,把握精神文明建设自身的规律,形成较完整的体系。近几年,市委每年召开一次精神文明建设大会,各区县、委办党委每年就精神文明建设向市委作一次报告,从制度上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总之,上海市委、市政府在领导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深刻领会、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谆谆教导,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的指示,不断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坚持了“三个不动摇”:即在经济建设任务繁重的时候,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的决心不动摇;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坚持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不动摇;在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同时,坚持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不动摇。
二、以“两提高”为目标,全面推进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
邓小平同志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公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特别要教育好青年、教育好后代。上海认真实践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体现市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以“两提高”为目标,全面推进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
上海市委六次党代会提出“提高市民素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战略目标以来,全市人民不但胜利实现了两个“三年大变样”奋斗目标,而且把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同物质文明建设、群众的多种活动结合起来,同每个地区、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互相渗透、生动活泼、有声有色、深入人心地进行的。上海紧紧围绕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这一目标,依靠市民群众,坚持不懈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自党的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一战略任务以来,上海始终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作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指针。在全市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活动。使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
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提高人民的素质为核心,精心设计活动载体,逐步形成上海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要把精神文明渗透到经济建设各个方面,改革开放各个环节,把市民的学习、工作、文化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1.从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市民素质要求出发,广泛开展“三学”活动。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广大市民越来越深切感到,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最关键的是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上海各级党组织顺应广大职工要求学习的迫切愿望,组织开展了“学科学、学知识、学技术”活动,提出了“为了您的将来,为了上海的明天,请努力学习”的口号。“三学”活动吸引了200 多万职工参加到各类业务培训和学习中来,通过“自愿、自费、业余”学习,掌握了新的本领,增强了竞争择业的能力。“三学”活动对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劳动素质,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发挥社区文化优势,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在上海的广场、街头空旷地带经常有许多市民自发地参与声乐、戏曲、武术、练功、交谊舞、英语会话等多种活动,形成了一批固定的、小型的、自发的文体活动点。各区、县充分发挥了社区文化的优势,开展广场文化活动。黄浦区“爱的旋律,外滩音乐会”“新世纪广场音乐会”和“黄浦艺苑”艺术角,3 个固定广场文化活动项目构成外滩文化风景线;“千人小提琴合奏”、“百架钢琴大联奏”的特色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学生前往参与和观看。全市形成了60多个广场文化活动点,仅1996年就有400万市民观看或参与了1000 多场广场文化活动。1995年外滩广场音乐会就举办了88期,有20多万观众参加。广场文化活动以特有的文化氛围和参与方式吸引着群众,成为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改革开放中上海人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和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的文化形象。
3.以提高职工素质,改造企业形象为主体,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上海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开始于80年代初,到1997年已评选过9 次。还在1987 年市文明委就制定颁发了《上海市文明单位管理条例》,1991年市委、市政府批转了这个条例,并明确指出,文明单位是基层两个文明建设的最高荣誉称号。此后,文明单位创建活动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至1997年10月,上海已评出1000家市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小区就有168个,县区级文明小区有371个。有100 多万市民生活在文明小区。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社区。市郊农村的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从环境整洁、社会治安、生活方便、文化设施配套、人际关系和谐抓起,有效地改变了农民的生活学习和村镇面貌,涌现出了青浦县、奉贤县洪庙镇、闵行区旗忠村、长宁区双泾村等全国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
4.从青少年的特点出发,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使广大青少年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文化。市委宣传部以“怎样做人”为主题思想,组织拍摄播放百集电视短剧《东方小故事》,集传统与现实之精华,集历史与未来为一体,以“一人、一事、一理”的创作原则,精心遴选出150 个脍炙人口、传说久远的成语典故,改编成10分钟一集小故事,以现代电视手段,艺术地再现历史人物,深受青少年欢迎。一些专业乐团和文化单位联合举办“上海民族音乐普及演出”、“民族乐队介绍”、“民乐知识竞猜”、“学生同台演出”等生动活泼、饶有趣味的节目,提高了小观众的兴趣。仅1994年一年就演170场,有近20万中小学生观看了演出。市文化局还坚持数年在上海音乐厅举办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双周免费音乐会”。这些活动培育了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精神和审美意识。
面向广大群众,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做起,吸引群众参与,使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动力。
精神文明建设是千百万群众的创造性活动。只有面向群众,贴近群众,与群众的需求相吻合,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才能组织和吸引广大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
90年代以来,上海坚持面向广大群众,广泛深入开展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断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阶段性高潮。
1.结合重大工程建设精神文明。如1991年,以太浦河工程大会战为抓手,组织精神文明建设;1992年,以筹备东亚运动会为抓手,组织精神文明建设;再如1997年以筹备八运会为抓手,组织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把重点工程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抓手,出工程、出思想、出精神,做到两个文明一起上的成功经验。
2.结合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生动形象地建设精神文明。在市民中广泛深入地开展“90年代上海人的形象”大讨论,组织“百万市民看上海”、“市郊农民看上海”、“大学生看上海”以及各单位、各地区广泛组织市民开展“看文明小区”、“看市政建设”、“看文明窗口”等活动,这些活动,吸引了数百万市民参予精神文明建设。
3.抓环境建设,抓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窗口”行业建设,改善上海的城市面貌。上海在各个行业大力倡导“五句话”,即“文明礼貌使您添风采,称职工作使您增自信,周到服务使您受尊敬,热情助人使您更快乐,勤奋向上使您永充实”。提出了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窗口”行业要逐步做到的规范服务,全行业达标要求,推动各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到1997年10月,上海已有邮电、煤气、医院、超市、自来水、银行、地铁、供电和出租汽车等九大窗口行业实现了规范达标;1997年又有百家零售商店、旅游、环卫、园林、铁路、影剧院、图书销售等七大行业形成全行业规范服务达标。市民政局率先开展党政机关的规范服务达标活动。环境建设、“窗口”行业建设,使越来越多的职工投入文明建设的行列,顺应了群众的需求,也激发了群众参与“窗口”行业建设的热情。
4.从市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抓起,广泛开展“七不”活动,引导市民从我做起,遵守“七不”规范,并公布有关地方法规,明确处罚措施。这一行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情赞同,积极参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仅1996年一年,有关部门就向社会发放“七不”宣传资料1200万份,制作各类宣传品37.3万件,举行了各种大型宣传活动47次。“七不”活动对于培养市民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5.着力建设体育文化等精神文明硬件设施。随着群众物质生活的改善,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日益增加。顺应群众的需求,这几年,上海多渠道筹集资金,相继建成了一批标志性的大型现代化体育文化设施,如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影城、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八万人体育场、上海大剧院等,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为逐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创造了条件。
随着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社会新风不断弘扬。上海有130万市民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仅家庭志愿者服务队就建立了2440支,他们以“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为宗旨,在社会和基层经常性地把做好事帮助他人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1994年5月成立至今,已收到单位和个人的捐款1.1亿多元, 有上百万市民和1万多个单位参加义演、义卖、义捐,万人上街募捐等活动。3 年多来, 上海市民捐款建设的希望学校有300多所,遍及全国29个省市, 结成助学帮困对子有3万多对,捐款超过6000万元, 参与献爱心的市民超过50万。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和社会各方的力量,创造精神文明建设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和社会各方的支持,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在舆论引导方面,上海的报刊、电台、电视台配合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活动,发挥各自的优势,集中地,大量地宣传报道了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和思想。组织了“十面红旗,十大标兵”的专题报道,“学雷锋,学好八连”的专题报道,东亚运动会的专题报道,创建文明小区和文明单位的专题报道,抓“‘窗口’抓环境”的专题报道,八运会的专题报道,香港回归的专题报道等等。还组织了28场“90年代上海人形象”的专题讨论会,拍摄了18集专题讨论片,初步归纳了“文明礼貌、勤奋高效、胸怀大志、开拓创新”的市民形象。在“90年代上海人形象”大讨论基础上,又进一步展开了“90年代上海企业形象”的讨论。在“七不”活动中,各报、电台、电视台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有力促进了“七不”活动。在全市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拍摄了《人间正道——“发展是硬道理”纵横谈》等电视理论宣传专题片。这些专题报道和专题宣传对引导社会舆论,树立实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榜样,在全市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动员广大群众投身到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来,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十分重视动员社会各方关心和支持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合力,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在这方面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社会各方纷纷设立精神文明建设基金。如宝钢(集团)公司出资1000万元,设立“宝钢高雅艺术奖励基金”;上海石化出资500万元, 设立“上海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奖励基金”;上海锦江(集团)公司职工出资100多万元,设立“学雷锋,学好八连活动奖励基金”, 由企业出资设立的基金还有“邓小平理论研究基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三学活动奖励基金”等,这些基金的设立,从物质上支持了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市形成大家都为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的良好风气。
加强与精神文明建设有关的法规和制度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上海近几年来,从特大城市的特点出发,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市内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城市绿化、文明施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场所及文化娱乐场所秩序等方面的法规建设。如为了加强文化娱乐市场管理,上海先后制定了《上海市营业性文化娱乐业管理办法》、《上海市音像市场管理办法》等数十个地方性法规,有利于建设繁荣、健康、有序的文化娱乐市场。同时,还制定了《上海市文明单位管理条例》、《上海市军民共建共育条例》、《上海市文明公交集散点管理条例》、《上海市争创文明个体工商户活动暂行办法》、《上海市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条例。这些地方性法规和条例的实施,把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进一步纳入了规范。
在制度建设上,上海近几年逐步建立起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有效落实的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目标考核责任制。市、区县、委办、基层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精神文明建设具体化为多种指标,在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时,对这些目标拟定具体的实施措施,分解到有关的部门和责任人,并提出相应的时间进度表,到时认真考核,保证这些目标如期实现。同时,在确定目标任务时,突出定量要求。如1995年制定的《上海市1995—199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提出:每年制作爱国主义主题的影视片100部(集)、读物100部;影视、文艺要月月有新片、新戏;着力抓好“五个一工程”,每年要拿出在全国有影响的一两部好电影、一两部好电视剧、一两台好戏、一批好书、一批好文章。再如市委在部署1998年和今后一段时期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工作时提出,1998年要再创建50个文明小区,10个文明社区,1250个市级文明单位等等,这样做,有利于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目标考核责任制的实行,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的落实。
三、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在本世纪末交出两份满意答卷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的两个文明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确定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市第七次党代会对跨世纪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已作出总体部署,大政方针已经确定。现在离本世纪末只剩下一年多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政方针,实现跨世纪的目标任务,需要我们全面领会邓小平理论,进一步认清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背景,进一步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认识世纪之交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大背景,最重要的要把握三点:第一是以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为全市的工作重点。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所要求的,也是上海跨世纪发展战略目标所规定的。90年代以来,不论国内出现什么风波,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上海都坚定不移地抓住建设国际经济中心这个工作重点不放,使上海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第二是深化改革,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上海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深化改革是推动上海现代化建设继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上海在率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率先在本世纪末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摆在上海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任务。第三是对外开放的“前沿”、世界新科技革命的“窗口”。当今时代在飞速前进,以信息革命为标志的世界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上海要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必然走开放之路。90年代以来,开放给上海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上海在走向新世纪的过程中将越来越开放。
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交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满意答卷,需要进一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几个关系:
1.进一步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使两个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上海跨世纪宏伟蓝图中,不仅包括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而且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实现上海跨世纪宏伟目标,首先要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五大和市七次党代会的精神上来,在思想上把两个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认识。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探索两个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当前,特别要在努力实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目标任务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着力塑造文明市民和文明城市的形象,进一步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更多的物质基础,又为经济建设创造更多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使两手真正成为互为发展的条件和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在经济建设任务繁重的时候,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不动摇。
2.进一步处理好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上海跨世纪战略任务的必由之路,要坚定不移地改革下去,一直到成功。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联系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育“四有”新人,也就是培育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没有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人,很难会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从上海的实践看,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上海市民现代意识和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市场作用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这种两重性表明,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特别是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对社会进步,都具有全局意义。因此,我们在思想上要认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联系,在工作中要探索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坚持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不动摇,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规定。
3.进一步处理好吸取外国优秀文明成果与弘扬传统文化精华的关系。上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对外开放,使上海同世界的距离缩短了。上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取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分不开。但上海发展的经验也证明,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国际敌对势力对我们的“西化”、“分化”及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也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思想,增加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在扩大开放的同时,做到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不动摇,就要在扩大对外开放、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前提下,解放思想,大胆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洋为中用,从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吸取营养。只有把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精华与吸取外国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民族文化的全盘否定和对外来文化的完全拒绝,都是建设不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同时,在开放中又要防止和消除文化垃圾的传播,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这也是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在实践中着力研究和解决。
要处理好以上几个重大关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紧紧把握党的十五大主题,通过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全面正确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时代精神,全面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十五大精神,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部署中来安排、来把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紧紧抓住提高市民素质这个根本,按“四有”目标武装市民、教育市民、提高市民、培养市民的工作,全面提高市民的素质;从世纪之交上海市民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入手,既要反映上海广大市民的愿望和要求,又要体现时代精神,解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问题,探索和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大城市特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在本世纪末交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份满意的答卷,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标签:精神文明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时政论文; 物质文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