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转轨中实践培养改革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中国教育进入了重大变革时期,这就是各级各类学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以适应我国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所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学校的教育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高等学校也要“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急需的管理人员和教学、科研人员。……注意素质和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党和国家把素质教育作为关系面向21世纪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问题摆到了我们面前。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回答。
在教育转轨时期,在我国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转变关头,重新认识原先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乃至教育模式绝不仅仅是理论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实践的需要。鉴于我国教育存在着理论培养与实践培养失衡,实践培养明显欠缺的状况,在教育转轨中,充分认识实践培养的重要性,并努力探索实践培养途径某些方面的重建与创新,是有现实意义的。
一、时代与教育呼唤实践培养
从理论上说,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实现。从教育学角度讲,理论培养和实践培养是教育造就人才的两条基本途径。前者指通过系统的学术知识传播和理解训练,使学生的心智、素养与能力获得期望的发展。实践培养则有两方面含义,一是认知实践培养,要求教育必须通过教育设计和情景设置,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通过学生积极的认知活动和动手操作,更好地掌握知识;二是社会实践培养,要求教育内容必须反映社会生活需求,使学生不仅要学习适当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还要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检验知识,以顺利走入社会并积极服务于社会。显然,理论培养和实践培养在要求是都具有同等合理性,它对人才成长都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能互相替代的,理论培养和实践培养是有机统一的。但是,任何教育都是历史的、具体的,因而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教育的现实偏差,在价值取向上有适度的偏移,以达到两种教育途径的有机统一。笔者认为,当前中国教育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在坚持理论培养和实践培养有机统一的原则下,更需要的是弥补实践培养方面的不足,因而,加强和充实实践培养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理由如下。
1、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教育思想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素质教育成为主流,导致教育模式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今日的世界,意识形态的竞争明显让位于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人才处于竞争的核心地位;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经济呼唤高度综合化的、知识面宽的、能综合各类知识的通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体系不断出现新的分化与综合的趋势,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成为时代趋势。这种社会的发展和深刻变化导致对人才要求的深刻变化。素质教育就是基于当代社会发展的情势,基于当代社会变化而提出来的,因而它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变化,是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一种新型的教育观。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以及学生个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理所当然地备受人们的重视。当人才素质的要求成为教育聚焦的时候,必然导致对原先的教育模式进行反思。
以往的人类社会,是一个以“认识能力”为基本动力,以“人与自然关系”为基本框架的社会。人类的教育方式形成了与这种社会相一致、相协调的模式。这就是:把知识的传授与掌握作为整个教育活动枢纽,以“课本”形式体现出来的人类的“间接知识”(即学科知识)作为学校教育赖以进行的基本内容,以课堂教学作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从而形成了“考试导向型”的教育方式。在这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在教育途径上势必摆向重理论培养轻实践培养的轨道。从平衡和互补的角度出发,相对加重实践培养是当务之急。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途径价值取向上,保持原有发展的基础,充分重视另一方面的价值作用,实现统一之中编移转向,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2、教育的现实偏差
中国传统教育是偏重理论学校培养的。长期以来,人们所重视的是理论培养,轻视的是实践培养,而且还程度不同地割裂了两者,并在教育中造成了两者明显参差不齐。具体地说,“中国素以理论中心著称”(注:石鹏:《市场经济和象牙塔:培养两种人还是一种人》,《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第1期。)。它注重培养理论型人才,而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重传授知识,轻能力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与社会需要脱节。我们经常听到一些高校毕业生感慨:“到社会后,人都变样了,很多东西得从头学起。”试想,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从学校到学校,社会阅历几乎没有,学校实行封闭式教育,实践机会少,一旦走上社会,当然感到迷惘。高等教育如此,基础教育更成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着的激烈的升学选拔竞争,更强化了理论培养在学校中的地位。这种忽视实践培养的现象尽管在建国后的教育发展史上曾不时受到过冲击,甚至有些冲击还具有毁灭性,如“大跃进”和“文革”时期,以生产劳动代替课堂教育,以“闹革命”代替学习。这种冲击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是错误的,很快遭到了强大的反弹,但也出现过于严厉的纠编。目前,我国教育的基本模式还是重理论培养,轻实践培养。当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改革大潮涌来时,当素质教育作为一项任务摆在人们面前时,教育界必须作出自己的反应。这就是:在坚持理论培养和实践培养统一原则下,大力加强和充实实践培养是当前纠偏中的主要任务。
二、实践培养改革的思考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和充实实践培养,在理论上认识并不难,但实践却又是另一回事了。教育历来存在着一种“钟摆”现象,如果我们还是以原有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作出反应的话,教育途径的纠偏恐怕效果不大,甚至会带来破坏性的冲击。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同素质教育与之俱来的重视实践培养已作出了一些不良的反应。比如,有些学校把开展各种各样课外活动看作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而课堂教学反而被忽视了;有些地方则将“有没有考试”或“考试用百分制还是五分制”作为素质教育的标准,将学校中推行素质教育片面看成音、体、美、劳的代名词,在客观上导致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虚假局面。这虽然是发生在一些学校或地方的事情,但应当看到,这种带有号召性导向和具体行为方式,事实上与教育界以往多次发生过的“运动”并无实质不同。在表现方式上,他们都有一哄而起的特点;就实质而言,这种做法和行为,事实上都是以对教育社会功能的教条化、片面化理解为前提,其可能造成的后果或是以打破教育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或是导致教育功能畸形或教育行为严重扭曲。我们的任务,是用正确的思想观点看待因教育转轨导致教育途径在价值取向上的偏移,以避免因指导思想上的误差而使教育事业发生偏差;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实践中的偏移,推动理论培养和实践培养有机统一,把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取得预期效果。笔者认为,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无疑是教育的中心任务,但教育活动的进行必须反映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适应人的认知发展状态和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因此,对传统的理论教育的改善,谋求理论培养与实践培养的有机结合,应遵循如下路径:一是理论培养与学生认知实践相结合,二是理论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据此,笔者在教育途径现实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对实践培养的改革提出如下粗浅看法。
1、革新和充实教育内容
实践培养的改革,离不开教育内容的改革。在传统的教学论上,教育内容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的明显弊端。这不利于培养既有科学文化基础又有实践技能的各种人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首先需要改革的。
首先,必须加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这一点我国的情况与英国相似。英国教育有重理论轻应用的牢固传统,几经冲击都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这种教育模式长期以来严重影响着英国的经济发展。鉴于此,前者相撒切尔夫人上台后提出了不仅要研究而且要应用的改革口号。于是英国教育再一次开始注重科学与经济的联系,大力加强教育内容的应用性,以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这种理论与应用的结合,在英国被称之为“神圣大同盟”(注:张碧晖:《科学教育与科技进步》,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第91页。)。英国的从大学走出传统、面向社会的改革取得成功足以启发人们:在社会变革的洪流中,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教育系统不可能固守一隅,而必须在保留其传统特色的同时,面向发展中的社会作相应的改革。在我国,教学内容的应用性,虽历经改革,有所改变,但总体上讲还是比较薄弱的。这不仅造成了学生运用理论于实际的能力比较差,而且也影响了理论本身的掌握,因为对于许多理论来说,检验它们是否为学生所真正掌握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看学生是否能用所掌握的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据1991年美国教育测试中心组织的第二次国际教育成就评价课题研究公布的数学测试成绩,中国学生取得总平均分80分的成绩,位居20个国家和地区之首,但对稍有带应用性题目,所得平均分只居中游水平。为此,我国有关专家疾呼:“把应用还给数学教学”。(注:《把应用还给数学教学》,《教育文摘周报》,1994年3月16日。)这是值得深思的。如何加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各级各类学校及不同学科之间有不同的内容。以中学语文教育为例,语文教学内容应普遍增加听话和说话训练,并形成听说系列;增加语文知识的应用性,应该增加科技说明文和日常应用文的读写训练,增选优秀时文,注入有时代气息的新内容等。
其次,必须随时代的发展和技术革命的进步,及时改革、充实课程内容,使教育能紧跟时代,适应时代的要求。课程内容作为年轻一代必须掌握的内容,不仅是人类以往的知识和经验,也要反映当代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以及反映这些新技术认识过程与方法。在传统的教学论上,课程教材的编写是根据知识的逻辑系统编写的,教材保持相对稳定,这有可取的方面,但它往往跟不上飞速发展了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变化的要求。因此,增加综合素质养成所需的课程,充实新兴的科技成果,删除陈旧的课程,减少过时的内容,成为课程内容改革的当务之急。诚然,在这么大量的知识面前,在这么快的信息社会中,课程内容改革确是比较艰难的事情。基本思路应当是:加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提高教学内容的起点,以知识质的提高来应对知识量的剧增;拓宽学科的面向,注重知识的前沿,扩大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改革中,可以借鉴世界上的先进经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要求,随着当代世界的迫切需要,诸如环境保护、保卫和促进和平、促进国际经济和道德新秩序、维护人权以及有关卫生、环境、营养学、人口、家政等方面的内容必须进入学校课堂。(注:拉塞克等:《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5~178页。)近些年来,我国教育已开始努力反映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挑战,现在又有人提出要把会计、利息、折扣、保险、分期付款等经济学基础知识反映到中学教学内容中去。一项比较研究调查也指同,日本、香港的初中数学教材与我国不同部分的项目在于,香港多讲了“统计”、“概率”、“利息”、“纳税”等方面知识,日本则多讲了有关统计的初步知识。(注:刘远国:《初中数学教材教学内容定量化分析研究报告》,《课程改革与社会进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249页。)
旧的教育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脱节,宣传的价值体系与社会目标之间有差别,教育课程陈旧与科学现代化之间有鸿沟等方面,从根本上使教育受到损害。使教育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与经济结合起来,与现代化结合起来,是使问题求得解决的好办法。
2、注重学习过程的活动性与主动性
这是从教学活动本身的特点出发,落实实践培养途径的一个很重要方面。
教学活动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观应当成为解释人类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学方法研究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告诉我们,在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实践主体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以实践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为特点的科学的教学理论是把教学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看作是有目的地、自主地认识和改造客、主观世界,看作是由不断地反映、建构活动实现的掌握继传性知识和发展新知识的过程。它绝不是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知识接收容器”,满足于对间接知识理论的知识性水平的掌握或反映。传统的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扼杀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重课本,轻实践,重理论,轻应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与能力差,也与社会需要脱节。
以马克思主义的教学主体论学说来审视我们过去在教学方法上的偏差,在改革的时候,就必须强调和重视以培养创造力为核心的能力培养,必须改革“灌输式”、“填鸭式”、“满堂灌”等以训练记忆力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代之以训练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唤起学生更大参与教育过程的意识。为此,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应当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本身所蕴藏的活动性,避免把教学当作单纯的观念活动和知识授受。教学内容尽管主要是以文字、符号作为信息载体,但知识或理论并不仅仅表现为结论,它还记录了人们的探索和思考的对象性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挖掘教学内容的活动性就是要挖掘这一部分。这既有利于提高知识学习本身的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活动能力。否认或忽视前人探索世界时的具体活动过程和精神活动状态,而只注重结果的获得,这不可能是真正的或成功的教学。我国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写得好,“开而弗达则思”,(注:《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上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243页。)意思是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作出结论,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因而,教学内容活动性的探索是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一环。它的主要方式有再现知识理论探索活动过程,学习记叙某项活动的课程材料,注重探究、发问、观察、讨论等激活思维的活动等。如化学,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产生的直接源泉,也是检验化学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化学的实验性,多让学生动手操作,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化学实验就能为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掌握化学理论提供感性材料,就能帮助学生检验和巩固化学知识,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反之,如果教师无视化学的实验性,把化学课变成单一、枯燥的理论思辨和知识授受,化学的活力就被扼抑了。各种语言的教学,其活动性也非常突出。语言本身就是包括听、说、读、写各个实践环节的学科,同时,语言还可记录一项活动的内容、程序指令、进行步骤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实践培养方式。挖掘教学内容的活动性,只要教师重视,并提高创新意识,几乎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师都能够挖掘教学内容的活动性来。
注重学习的活动性和主动性的第二个方面,是要使教学结合学生的已有活动经验,这是知识传授结合学生认知实际的一种重要方式。有研究者指出:“我国中小学教材脱离儿童和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和实验经验,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语言文字脱离他们的认知规律、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语言特征。”(注:游铭钧:《中国学校·课程教材的发展与改革》,《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由于这种原因,学生视课程为枯燥无味,视学习为苦事的现象比较普遍。使教材内容和教师讲授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在中小学中意义特别重要。这一点目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注重学习的活动性与主动性的第三个方面,是结合学生认知活动特点,注重教学的直观性。对任何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抽象理论与具体事物和具体活动相联系的教学方式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在中学阶段,虽然按照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由具体运算进入了抽象运算阶段,但学生个体在学习新概念的过程中,仍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仍要采用具体或直观的方式去探索新概念。如中学数学,一般来说要经历从算术到代数,从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从定性几何(综合几何)到定量几何(解析几何),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从确定性数学到随机性数学五个大的转折。课程设计如此,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就要善于挖掘和展示具体直观的东西给学生,才能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利转化。
3、充分利用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给学生留下自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能动自立的探索性活动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从课程意义上讲,课外活动是学生直接认知和直接经验获得的课程及教学组织模式,它是实践培养的重要体现,是传统的实践培养方式。在我国,对课外活动有“第二课堂”、“第二渠道”之说,又有“从属”、“并重”地位之争。不管人们对课外活动的看法如何,课外活动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是逐渐升高的。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广泛使用。学生获取知识已不限于课堂,课外活动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个性的好途径。教学组织应该逐渐放开,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了解社会、熟悉社会、接触实际、学习实际知识,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做事”、“做人”以及生存的本领。自从1993年国家教委将课外活动纳入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举措出台后,全国广大中小学近些年纷纷开展各种各样活动课程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这些努力当中,有些地方和学校带有明显的偏差,表现为课外活动课程经常地、普遍地失去了其本身最具生命的东西,无形中演化为课堂教学或学科课程的扩展、延伸。如果到许多中小学课外活动场所看一看,便会感到,除了内容从数学、语文、英语变成音乐、美术、体育之外,学生仍然在上课。这种课外活动无助于扭转学科课程的唯一化所导致的学生片面发展的局面。这实在是有违课外活动的初衷。怎样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还课外活动本来面目,把课外活动还给学生呢?首先要了解新时期课外活动的含义。过去,我国关于课外活动的内容是比较窄的,包括校会班会、少先队活动、体育锻炼、生产劳动、学习小组、社会活动6种。而新的课程计划中活动的内容和结构都有了很大扩展,“从内容上看,有政治思想和品德方面的,有科技、文艺方面的,有体育、劳动方面的;从规模和方式看,有全校的,有班团体的,有小组的,有个人自愿的;从时限来看,有按课时安排的,有集中一段时间来进行的,有只占少量时间但属于每日坚持的;从地域来看,有课堂内外的,有校园内外的。”(注:庄福庆:《谈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若干问题的学习体会》,《课程·教材·教法》1993年第11期。)
对于课外活动的内容和管理方式,不同层次的学校应有不同的侧重和特点。小学阶段的课外活动内容应适当压缩,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投入较多的时间,也没有能力去理解过多的作用和意义,他们的活动应主要与学科学习有关。时间安排上,从1993年起,国家教委要求小学和初中各年级都要安排1周学校传统活动和1周社会实践活动,每天还要有10分钟的晨会或夕会。此外,体育锻炼和科技文体活动要求各地根据情况作出分配,但科技文体活动每周不得少于1课时。这个比例是比较恰当的。初中阶段的课外活动内容和范围都要比小学更为广泛,这是由于步入青年初期的学生日益扩展的兴趣,部分是由于课程表的形式为教师在规定的课堂教学之外,提供了一些与学生一起活动的时间。初中阶段的活动内容仍然是与学科学习有密切的关系,同时社会性活动的比例应有较大幅度提高。到高中阶段,从理论上讲高中生的兴趣继续扩大,而且在社会性方面也已成熟到可以自行组织活动的地步。但在我国,从实际出发,还是应适当加以组织、引导和控制。一般说来,这时学生的自由度还是有一定限度的,课外活动的开展还必须遵循全面育人和发展专门人才相统一原则,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专门才能,在发展专门才能中提高全面发展水平。大学生的课外活动除近些年某些层次的学校所规定的活动课外,一般应以自由选择活动为主,集体组织活动为辅。在大学中,学校只是提供建议和间接引导,而应给予学生自主的权利,使他们在自治组织、自办刊物与自组协会以及各种社会活动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4、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联系
学生的生产劳动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点,因而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也是实践培养的重要体现,并且曾作为实践培养的主要方式。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不仅具有认知实践培养功能,有助于学生获得生产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对生产和市场经济的熟悉,有助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具有情感方面的培养功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集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艰苦奋斗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等等。因而,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人们过去作过十分艰难的探索,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徘徊于忽视实践培养环节或忽视课堂教学这两种倾向之间。反思以往的生产劳动教育,更多地强调教育者在体力劳动和简单劳动的态度与习惯,并强调通过体力劳动来达到改造目的,更多成为改造手段。它于受教育者而言,不一定能达到提高劳动能力的目的,因而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不能达到提供合格劳动力的目的,对于人才培养而言,也不能达到提高全面素质的目的。因此,在强调进行生产劳动教育的时候,有必要对“生产劳动”重新认识,即不应再拘泥于生产劳动原始涵义——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实践活动(或体力劳动),对生产劳动应作一个较为广义的界定,即除物质生产的劳动外,还应包括社会服务和公益性劳动以及某些社会实践活动等,如社会调查和实践、医科大学的临床实践、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等。在探索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时候,应从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联系”上做文章。
在现代化条件下,教育与生产劳动联系的方式很多,如开设劳动课,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建立教育、科研、生产联合体等。在实践过程中,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学校应有不同的做法。
小学阶段应普遍开设劳动课。内容包括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等,主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初中阶段应广泛开设劳动技术课。内容主要是服务性劳动和简单的工农业生产劳动以及少量的职业劳动,其目的除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外,还与初中教育的性质和目标有关。初中教育的性质尽管是普通教育,但其任务有双重性,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毕业生,又要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力量,开展工农业生产劳动以及职业劳动无疑将有助于部分毕业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
高中阶段,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其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发展专门的职业技术教育,主要由职业中学、技术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来实施。二是在普通中学中注入职业技术教育因素,方法上多种多样,如开设职业选修课。尽管新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高中办学模式还在探索之中或激烈争论之中,但不管哪一类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的趋势已开始显露出来。
在高等教育阶段,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联系,除进一步强调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实践环节外,还应努力跟上教育、科研、生产一体化的世界发展趋向。这对高等学校加强和充实实践培养,推动理论培养与实践培养的有机结合是十分有效的。从社会效果来看,它带动了社会巨大发展。以斯坦福大学为依托的美国“硅谷”高科技园区和以北京大学、清化大学为依托的中国“中关村”高科技园区都是高等学校与产业结合的产物。从教育的角度讲,这种联合体有利于高等学校在理论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和充实实践培养,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关于实践培养改革的研究是一项长期、浩繁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育界同仁晨耕暮耘,切磋琢磨,潜心研究和实践。以上所谈及的不过是笔者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企盼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标签:课外活动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活动理论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认知过程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