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电力行业是一种高生产、高耗能、高污染的“三高”型行业,需要用循环经济的理论指导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把循环经济的思想理念融入电力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因此,在原有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基础上,结合电力企业的基本特点,加入生态指标和人文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电力企业绩效评价体系,通过专家评议法为每一项指标确定权重分配,形成一套完整的电力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从而综合反映电力企业的综合绩效水平,指导企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现代经济;作用
引言
电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二次能源,其主要通过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一次能源如煤、石油、水力、天然气、核燃料等通过工业处理转换而来,电能具有其他能源所不具有的能源特,如转化容易,可以很方便的转化为机械能、光能、热能等,同时,可以进行远程输送,使用方便、灵活,可以说,电能已发成为当今社会工业、农村、国防、交通运输及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能源。而电力企业是以电能的生产、输送、管理为主体,保障电能的持续安全供应,与其他行业发展关系密切,对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力企业的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1当前经济运行管理的现状
电力经济运行管理之中存在许多经济效益,当下在我国电力经济运行管理中已然有大量待解决的问题,影响经济效益。首先,就是在电力企业管理方面,工作效率低,管理老化,难以满足现下需求,各部门各人工作内容不明确,而且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我国电力企业一定要对其重视。再就是,用电定位不够准确,存在较大误差,影响工作效率,工作不能具体到个人,每个人工作内容不够明确。再就是企业监督和监察力度不够,而且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来对工作进行定位,导致员工工作态度出现问题。所以这些问题必须要解决,提出符合电力企业现实的改进建议,加快企业发展,提高人们对电力企业满意度。
2电力企业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分析
2.1电力与我国经济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用电需求也呈现连年增长,而且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我国GDP增速。高速增长电力需要,也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了的要求。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每一次的经济发展的启动期,从电量的增长可以初见端倪。在上世纪80年代,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将一次能源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电力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1978年,我国发电总量为2566亿千瓦时,2000年发电量为13130亿千瓦时,2010年发电量为41410亿千瓦时,2016年发电量为614250亿千瓦时。从1996年起,我们国家发电量、用电量以及装机容量仅次于美国,保持世界第二位。在2011年底,电网规模达到世界第一位,其中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48万公里,变电容量达到22亿千伏安。另一方面,我国电力能源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火电新增容量比重不断降低,随着核电事业的不断发展,核电产出也达到高峰期,风电的投运增速也稳步增长,电力能源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随着电力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也反映出我国能源消费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重视并持续改善。通过能源结构的优化,可以更好的为现代经济发展提供电力能源的同时,提供更多的绿色环保能源,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现代经济的发展,从而使电力与我国经济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结构转变
为营造清洁、低碳、绿色的生活空间,转变能源消费结构,需通过“以电代煤,以电代油”,通过电能对其他能源的替代,来提升在终端能源消费过程中清洁电能的比重。在我国环境保护和治理中,“雾霾”是重要的工作之一。而产生“雾霾”的主要源头之一是燃煤。据相关统计显示,煤炭燃烧产生的PM2.5占总量的一半以上,产生的二氧化硫占全国总量86%。如果将我国居民采暖、工业锅炉等由煤炭改为电能,可以大幅降低直燃煤用量,对空气质量改善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对于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再者,从能源的发展趋势来看,无论从我国能源结构现状,还是从能源技术转变来看,电能替代将是终端能源消费的主要转变方向,这就需要加强大对于能源消费观念的宣传工作,将能源战略转型相适应的绿色能源消费模式深入宣传并贯彻下去,真正做到终端消费能源方式的转变。现阶段面对环保和电能消纳难题,电能替代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实际上,南方电网公司早在2011年便开展电能替代工作,至今在研究和推进港口岸电、电磁厨房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效,但仍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可供挖掘。在电能替代开展工作中,价格成为影响电能替代的关键因素。我们知道不同能源的价格不一样,也对终端能源消费的选择产生直接影响。以煤炭、天然气、焦炭为例,三者的“折算电价”比电价低。也可以说是电能与这三者在目前价格层面时行对比,没有优势,也正是基于此点,电能并非很多消费者的首选。但是,电能也并非毫无竞争力。因为现行的能源政策使得传统能源的价格没有包含环境成本。这方面政府可以将外部损害成本内部化,制定合理的不同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环境税费,达到通过价格杠杆的作用,促使能源生产和消费更加科学化,从而实现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政府是主体,电力企业也应积极配合,推动电能变革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电网企业将扮演重要角色。总而言之,当下和未来,电能替代对于促进能源结构转变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构建能源互联网,开发利用新能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可以更好的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
3电力经济运行管理中提高经济效益的策略
3.1完善电价政策
电价政策影响电力经济运行管理经济效益,电价政策将长期与用户的电力消费息息相关,这要求完善电价政策,提高经济效益。①调查研究当前各种电价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差别电价政策;②针对目录电价的自身特点,逐步实现差别电价与其融合,强化电价政策的针对性,限制高耗能企业自行建设电厂发电,最终达到提高自备电厂的系统备用容量费标准的目标,将电力经济运行管理之中经济效益发挥出来。
3.2创新电力企业技术
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其技术的创新是关键。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对其控制和管理方面应采用计算机网络协助进行,采用电子商务技术促进营销流程。在小地域的营销方面应采用电子化的营销模式。与此同时,对于付费方式,应大力推进网络付费的模式,便于客户用电和缴费。电表的选择方面,应使用智能带有防窃电作用的电表,防止不良的窃电行为。有实力的电力企业可以利用电厂监控的系统性功能,对地方的电厂进行监视,实现其发电功率曲线的实时下达,以保证对其进行定值管理。
结语
电力企业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能源企业,在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发展对于现代经济的作用也突出。电力企业也应有认清自身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一方面面对能源市场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担当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从而能够为工业企业创造宽松的用电环境,现代经济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为现代经济提供可靠电能保障。
参考文献:
[1]周晓晖.电力企业科技管理与创新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3).
[2]冯萍.电力企业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2).
[3]邹永梅.电力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以及合同管理对策分析[J].通讯世界,2017,12(24):274-275.
论文作者:曹顺民,王宁宁,马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电能论文; 能源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价论文; 电力论文; 经济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