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语文的统一--论科学常识语篇的教学_铁牛论文

知识与语文的统一--论科学常识语篇的教学_铁牛论文

知识性与语文性相统一——谈科学常识课文的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性论文,课文论文,相统一论文,语文论文,常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册都选入了不少介绍科学常识的课文。虽然小学各年级都开设了自然课,但如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科普作品,提高研读科普作品的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科学常识课文大致有五种类型:1.科学常识说明文。2.科学观察记叙文。3.科学童话。4.科学故事。5.科学诗。不管哪种类型的科学常识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科学性。那么,怎样教学这类课文,才既能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一般要求,又能体现出科学常识课文的特点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般地说,科学常识说明文以知识为主线,比较枯燥,学生不一定都乐意阅读。但如果引导得法,也是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以《琥珀》一课为例,如果在阅读前,教师先出示一块精美的琥珀(或出示一张彩色的琥珀挂图),告诉学生这是一种松脂球的化石,进而介绍有的琥珀里还裹有苍蝇、蜘蛛或其他昆虫,然后问学生,你感到奇怪吗?石头里面怎么会裹有小昆虫呢?如果你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那就请你读一读《琥珀》这篇课文,看谁最先知道是什么原因。在这种气氛下,学生就产生了读书的欲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不能仅限于导入新课,还应当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在教学过程中继续发展这种阅读兴趣,直至教学过程结束。仍以《琥珀》一课为例,学生为了想知道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是怎么形成的,开始了阅读。但在阅读中又产生了新的疑问:形成这块琥珀的条件有哪些?这几个条件缺少一个行不行?陆地怎么会渐渐沉下去的?海水是怎么渐渐漫上来的?松脂球为什么掩埋在泥沙下就会变成化石?这些新的问题又需要解答,这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再一次去读书、去思考。当学生在老师的诱导下,把这些问题逐一解决之后,就会体验到取得成功后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于是对大自然的奥秘更产生一种“偏爱”,看到科普作品就想去读。

二、深入浅出,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学生产生对科普读物的兴趣是以读懂为前提的,但有许多课文并不是一读就懂的,这就需要教师的讲解和指导。如“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苍蝇和蜘蛛了。”这一句是讲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通过对这块琥珀的研究,我们不但可以推测出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而且还可以推测出一万年前这里的地理环境、气候状况、动植物的种类以及地壳变动等许多情况。这些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况”,都是通过对这块琥珀的观察研究推测出来的,从而说明了这块琥珀在科学研究上的价值。但是这个逆向推理过程,对学生来说,难度无疑是太大了。所以课文采用了按时间先后顺序直接叙述的方法,这样就减少了思维的难度。至于是怎样推测的,可以在学生知道了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之后再来思考这个问题。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能理解多少算多少,不必要求过高。只要学生知道发生在一万年前的事情都是由这块琥珀推测出来的,特别是看到琥珀里的那两个小东西就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苍蝇和蜘蛛就行了。总之,教学科学常识课文,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深入浅出地设计教学过程,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不可随意增加课文的知识难度。

三、联系实际,鼓励学生观察思考。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这可以叫做“知”;鼓励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则可以叫做“行”。“知”是为了“行”,“行”又可促进“知”。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有相当一部分观察记实的课文,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蟋蟀的住宅》就是这样一篇课文。文章分两层介绍了蟋蟀的巢穴和挖掘巢穴方面的知识。第一层主要讲蟋蟀住宅的特点:1.地址经过慎重选择,“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2.“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自己一点一点挖出来的”。3.住宅门外向阳,隐蔽;住宅门内弯弯曲曲;门口平坦;墙壁光滑;室内干燥。第二层主要讲这样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1.动工时间:“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2.怎样建造:“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3.重要部分建好后还要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这篇文章作者写得十分条理、具体、生动。我们读后禁不住也会对蟋蟀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对蟋蟀的吃苦耐劳精神发出赞叹:蟋蟀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昆虫啊!课文为什么能把蟋蟀的住宅和怎样建造写得这么具体呢?这都是作者仔细观察的结果。为了研究蟋蟀,作者在堤岸上、草丛中仔细地搜索它们的巢穴。为了观察蟋蟀是怎样“盖房子”的,竟“一连看了两个钟头”。从秋天初寒的时候,一直到天气变冷的冬天,作者都在仔细地观察,都在用心地思考,终于比较出蟋蟀住宅的特点,弄清了蟋蟀“盖房子”的全过程,写出了介绍蟋蟀巢穴知识的文章。教学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找出写得具体的地方,体会作者是怎样深入实际进行观察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探索精神,并鼓励学生对大自然进行更广泛更自觉的观察与思考。

四、学文求知,立足语言文字训练。

语文课不是思品课,不是自然课。尽管教学科学常识课文也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讲授一点科学知识,但立足点还是要放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要在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常识性课文的教学要求。

义务教育五年制教材第六册《捞铁牛》一课,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故事。为什么要捞铁牛,学生不难理解,但捞铁牛的经过及其所依据的道理,却是学生不好理解的。这就需要指导学生一字一句地读懂弄通。在讲读时,我们应抓住“先”、“然后”、“再”、“又”这四个词语,引导学生逐步搞清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并理解准备工作中,用“很大”的船“装满”泥沙,用“结实”的木料搭架子,用“很粗”的绳子拴铁牛,这都是考虑到铁牛很笨重,需要极大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再抓住描写打捞过程的几段关键语言,重点分析为什么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就能把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让学生明白,因为船上有泥沙,船身有一部分是下沉到水里的,铲除泥沙使船的重量减轻,水的浮力将船往上托,船身就逐渐向上升,拴住铁牛的绳子就越绷越紧。船上除掉多重的泥沙,船上升的拉力就有多大。当船上装载的泥沙重量大于铁牛而全部铲光时,船上浮的拉力就会把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这就是捞铁牛所依据的道理。可见,“求知”必须立足于“学文”,“文”通才能“理”明。

五、形象直观,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有些科学常识课文,仅从文字方面理解,仍会感到有些困难,这就需要使用一些辅助教学手段。如《捞铁牛》一课,有条件的可做如下实验:在一个装上水的玻璃缸里,缸底放些沙子,表示是淤泥。沙中放几块石子,表示是陷在河底的铁牛。用一根木棒并排拴住两只木盒,放在水面上,木盒里装些沙,让它下沉半寸左右,表示是捞铁牛的木船。再用一根细绳,一端系在木棒上,一端拴住缸底的一块石子,将绳子绷紧。然后用小匙把木盒里的沙子一点一点舀出,这时就会看到木盒慢慢向上浮。等盒里沙子空了,木盒上升到水面,石子就会被拉离缸底,这就好比铁牛一点一点往上拔。其他一些课文,如《称象》、《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也可以做类似的模拟实验,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对于一些宏观的、微观的、动态的或在当地难以见到的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可借助现代教学手段来观察。如《看月食》的发生变化过程;欣赏《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象,参观《蟋蟀的住宅》,了解《激光》、《奇妙的电脑》等现代科技的特点和用途;通过对《黄河象》、《琥珀》化石形成过程的推测,追溯远古时代的生态环境,以及在自然条件下观察《鲸》、《蜘蛛》、《蜜蜂》、《壁虎》、《松鼠》等动物的生活习性等等。如果使用投影、录像等现代教学手段,就会将宏观缩小,微观放大,瞬间的变化拉长,长期的变化缩短,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有利学生的理性认识。

标签:;  ;  ;  ;  

知识与语文的统一--论科学常识语篇的教学_铁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