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静静 付玉涛
济宁任城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绿色”为自然、生态、生命和活力的代名词,它是体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共同发展的文化,贴切而客观地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绿色建筑”的形成与发展,是把绿色思想带到建筑领域,此为建筑界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积极回应,也一定是将来建筑的主要趋势。本文笔者对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建筑工程;应用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
有关绿色建筑方面,学术界还没有完全统一的意见,然而世界很多国家的专家、学者的基本观点位一样的:在正常使用期间,绿色建筑会利用非常少的能源与资源,对环境和生态影响最小,另外替居住和应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最近几年,国内非常关注可持续发展观,特别是保护环境、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环境污染度等方面颁布很多法规,并组织分析、开发可再生资源和新的节能原料等众多新技术、新产品。进行住宅功能认定、生态住宅技术评定、健康住宅建设技术关键点等工作,并获得显著成效。建筑设计需完全照顾到附近环境,建筑的结构、风格等都要根据当地风俗、技术与环境等条件,让建筑变成环境中的一个有机构成成分。建筑设计当在“物质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与艺术环境”等几个方面来思考,遵循“遵循自然,回归自然”的原则。搞好建筑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关注社会环境与艺术环境的作用。绿色建筑是活的有机体,它的外部围护构造像人的皮肤似的,保持多种生存所需要的性能能,室内外多种物质、能量等的交换都由这个“皮肤”进行,进而保持健康、舒适的屋内生存环境质量。所以,绿色建筑的节能技术特别关键。
二、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 注重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建筑从初期的规划设计到后来的构建、运作、改造以及最后拆除,产生一个全寿命周期。一旦想到建筑的组成材料,这一周期还当追溯到原材料的开采、运输和处理过程,向后考虑到建筑废弃、拆毁后的垃圾处理等等。注重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就是说不但在规划设计时期完全考虑并应用环境元素,还需保证施工期间对环境的作用降到最低,且在运行时期可以为大家提供健康、舒适、无害的空间,并把拆除期间对环境的危害可控制到最小。
2. 适应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境。建筑设计当完全应用场地附近的自然条件,保留与利用地形、植被以及自然水系,维持历史文化和景观的不间断性;全方位参考当地气候状况的生态环境,建筑特点、规模以及附近环境维持协调;当尽量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像程度,像降低有毒气体、废弃物的排放,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度。
3. 创建健康、舒适的环境。绿色建筑当适当参考应用者的要求,争取创建优美、和谐的环境;增大建筑屋内舒适度,提高屋内环境质量;确保安全,减小环境污染,还为大家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前提条件。
三、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合理利用资源
1. 水资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绿色建筑对节水目标有着严格的限制和要求,这在客观上要求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紧盯节水目标,将水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即回收废水、雨水,新建储水、处理设施,改进水环境系统“供给——排放”模式的技术,重新形成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即“供给——排放——贮存——处理——回用”。在对小区建筑进行规划时,要将整个水循环系统纳入到规划范畴当中来,主要包括自来水、污水、雨水、直饮水、市政再生水、地下水和地表水,将这些水的引入、输送、排放和处理进行有机整合。绿色建筑规划中,雨水的作用非常大,可以说雨水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绿色设计。
2. 风资源。绿色建筑设计中大力提倡建立自然空气的循环系统,为使用者提供确保空气质量的通风对流环境。有的建筑物对通风要求很高,这就需要保证每栋建筑物拥有迎风面。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建筑形体计、朝向、建筑群进行科学布局,加强建筑的自然通风效果。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开发起来相对简单,除了在设计过程中体现自然通风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入风力发电和风力致热设备,有效提高风能的使用率。
3. 太阳能资源。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型能源,太阳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光电和光热两个方面。通过架设光伏电池板,可以将光能有效转化为电能,提高太阳能的使用率。对于光热技术的应用,主要设计方向在于体现在太阳能热水产品建筑构件化的发展上。
4. 可再生材料。木材、废纸/ 纤维保温材料等可再生材料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商的成本,另一方面减轻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从长远上来看是对全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着贡献。五是旧建筑材料。绿色建筑设计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问题。比如木地板、木制品、混凝土预制构件、铁器、钢材、砖石、保温材料等,都可以经过加工和改造后使用到新建筑当中去,最大限度降低能源和物质投入及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出。
四、绿色建筑设计的将来发展
1. 因地制宜进行发展
因为我国幅员辽阔、资源较多,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发展情况、民俗习惯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推广绿色建筑设计期间,需要因地制宜,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及自然条件,尽可能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制冷、集热,进而降低能源损耗及环境污染。例如:在日照较为充足的区域,应高效、充分应用太阳能资源;在寒冷的区域,应加大建筑保温材料方面的投资:在温度较高的区域,应细致考虑遮阳板的角度及位置,预防眩光情况发生。
2. 以降低能耗为核心进行发展
因为我国人口数量较多,从而造成能源需求量及损耗量较高。现今,我国仍为世界能源损耗人国。同时,我国现今正处于发展期间,科技水平相对较低,所以,在能源应用方面效率较差,损耗严重。绿色建筑设计则需要在整体建筑期间尽可能减少能源应用,增加能源应用效率,同时处理能源的结构问题,不断研发新型、可再生的能源。在进行建筑设计期间,需要利用全寿命控制措施,即由建筑项目选址到建筑项目设计、规划、维护等过程都融入绿色建筑色思想。
五、结束语
总之,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绿色建筑设计已经变成了新的建筑项目设计思想。而对全球资源危机、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人力倡导绿色建筑是一项十分有意义并且发展前景广阔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郭理桥.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系统构建思路田. 城市发展研究,2010(07).
[2] 王飞云.关于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的探讨[J]四川建材,2011(6).
论文作者:崔静静,付玉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3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环境论文; 能源论文; 自然论文; 太阳能论文; 条件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