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指导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导思想论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15年来企业改革实践的继承和深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标志着企业改革从过去偏重于放权让利的政策调整转向企业制度的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找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微观实现形式,找到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的企业组织制度。这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能否确立。
我们本着以下基本思想,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从中国的企业实际出发,吸收和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世界上许多国家在长期的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创造了许多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企业制度形式。这些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有益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和借鉴。同时,中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重要的是从自己的国情出发,从解决企业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入手。这就是我们一贯强调坚持的实事求是。
——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间、行业间、不同企业间情况差距较大,因此,现代企业制度决不会是一种模式,必然包括多种企业法律责任形式、多种财产组织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即使是一段时期中能够显示较强活力的形式,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也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更不能以现在的认识作为定式,束缚企业制度创新。企业制度创新,只能在实践中大胆地闯,大胆地探索 。
——企业是改革实践的主力军。创建现代企业制度,主要靠企业和企业家在实践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各级政府要认真转变职能,积极支持、鼓励企业开拓创新,努力改善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企业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及时总结、提高、推广。15年改革取得成功的一个基本经验就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把基层的创造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当前是深化企业改革的有利时机。中国政府决心抓住这个机遇,在下半年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步伐。试点主要是在企业相对集中的中心城市展开,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重点。
今年,中国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在财政、税收、金融、外汇外贸体制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些改革和措施,着眼于理顺基本经济关系,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改革的广度、深度、力度和难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由于准备工作比较充分,配套措施比较完备,在操作上采取了平稳过渡的做法,对各种问题及时研究处理,这些改革措施得以顺利实施。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平稳,改革推进顺利,社会稳定。这为深为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中国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体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理顺企业产权关系为基础,以健全企业法人制度为核心,以产权关系清晰、法人制度完善、政企职能分开、经营机制灵活、管理科学规范为基本制度目标;以明确企业与出资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职工等方面的一系列基本关系为主要内容,确立企业的市场竞争主体地位及其权利、责任和利益;政府依法管理,对企业行为进行间接的调控和引导、监督;企业进入市场依法经营,在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高效益和生产要素组织运行的高效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制度的创新,主要生产关系的调整,是从适应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需要的企业制度,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主要从3个大的方面进行。
(一)解决企业现实问题,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好基础工作
国有企业现在面临的现实问题,大部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并长期积累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虽然不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但是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统筹解决这些问题,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性工作。解决企业的这些现实问题,只能通过改革,其过程本身就是重大改革,也是在建立新的体制。
当前中国国有企业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合理处理国有企业历史债务问题。中国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问题是一个在特定体制中的特定条件下所形成的特有问题。国有企业债务负担不能不加分析地一律豁免,而要结合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体制和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及资产、债务重组的改革,采取多种形式,通盘研究解决。这是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国有企业债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债务也是多元的。改革既要合理解决非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沉重历史债务,核实资本金,又要由引建立严格的资本金保值增值责任制度,落实企业对法人财产的自负盈亏责任,根除目前一些企业借债不还的“赖帐机制”。
——解决企业中富余人员的分流问题。企业富余人员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既有经济体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还有国情因素和观念、意识因素。历史形成的“过度就业”造成了企业的冗员过多。富余职工不分流出来,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解决这个问题,要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劳动力市场、调整产业和企业结构联系起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采取分步过渡,分期到位的办法逐步实现。目前企业冗员混岗的做法降低了劳动生产率,亟须改变。一些企业实行的厂内待业、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安置职工的办法,比较有效,有待推广。
——解决企业办社会的问题。把企业的后勤服务性单位和承担的社区服务职能从企业分离出去,是企业真正成为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个基本要求。这一过程是渐进的。待分离的单位和职能,有的可由政府或社区服务机构承接;有的可改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有的可改为非盈利的事业法人,通过政府资助、社会赞助和有偿服务等方式弥补开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也承担社会职能。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通过依法纳税、提供产品、创造就业岗位来体现。但也必须承担国家法定的一些社会职能,象培训职工、计划生育、环保等。企业承担这种正常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企业自愿赞助一些社会公益事业和其他有益活动,是企业扩大知名度,获得收益所付出的一种成本。
——解决国有企业养老和医疗费用支出过重的问题。中国国有企业长期没有或很少提取积累,形成目前养老和医疗费用支出负担沉重的状况,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需要由国家、社会和企业共同努力,通过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来解决。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工程,具备条件的企业改革进程将加快。
——解决国有企业建造职工住房负担过重问题。国有企业长期以来负责为职工建房分房,占用了企业大量生产资金,牵扯了大量精力。我们将通过住房制度改革,实行住房商品化、管理社会化来解决。
(二)重在制度创新,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框架
现代企业制度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制度或仅涉及某一方面的单项制度,而是涵盖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制度体系。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基本框架至少从8个方面积极地进行探索。
——完善企业法人制度。企业与政府机构不再有行政隶属关系,不再套用行政级别。企业享有法人财产权,以全部法人财产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出资者承担资产(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国家投资的代表者及其他出资者,均按持股比例依法享有股东权利,包括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以出资额为限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出资者不直接参与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不直接支配法人财产。企业产权可以依法转让。
——确定企业资产投资主体。按照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的原则,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是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依法对企业中的国有资产行使出资者职能,对所持股企业不行使任何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有关部门对其分工监管的企业中的国有资产要负起监督责任,根据需要可派出监事会,对企业中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行监督。
——确立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企业财产组织形式不是单一的。可以将生产某些特殊产品的企业或者属于特定行业的企业改组为国有独资公司;大部分企业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具备条件的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只能是少数;全国性行业总公司逐步改组为国家控股公司,但不搞一家公司的全行业垄断;企业集团实行母子公司的体制。
——进行公司制改组的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司内部组织管理机构。根据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相互独立、权责明确、相互制约的原则,形成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公司内部组织管理机构,各司其职,有效行使决策、监督和执行权。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董事由股东会选举产生,其人选经股东推荐,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董事对全体股东负责。经理依照公司章程和董事会授权,统一负责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对董事会负责。监事会是公司内部的监督机构,对股东会负责。
——改革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制度。取消企业管理人员的国家干部身份,打破不同所有制职工之间的身分界限,建立企业与职工双向选择的用人制度。经理、副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与董事会签订聘用合同,其他员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和员工均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企业经营活动发生重大变化或出现严重困难时,可以裁员,但要按合同规定承担相应责任。政府要积极为企业富余人员创造再就业条件。政府对企业工资总量实行间接控制,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工资水平的确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企业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自主确定工资水平和内部分配方式。
——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全面实行《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有关规定。根据企业财务状况,按照清产核资办法和相关的财务会计规定,清理和调整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按照《公司法》、《会计法》和公司章程,科学设置财务会计机构,建立健全公司内部财务会计制度,配备合格的财务会计人员。公司财务实行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董事会制定财务预、决算,股东会批准财务预、决算,监事会负责公司财务检查。公司财务报告经注册会计师查帐验证后,由股东会审议批准。公司可根据需要在董事会下设财务、审计委员会。上市公司要严格执行公开披露财务信息的制度。
——发挥共产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企业的基层党组织按照党章规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公司党组织负责人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可与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副经理交叉任职。公司党组织的工作机构和专职党务工作人员的数量,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设置。
——完善工会工作和职工民主管理。公司坚持职工民主管理,支持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国有独资公司、两个以上国有企业或者两个以上国有投资主体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职代会的职权和参加董事会、监事会职工代表的职权要互相衔接。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由职代会也可以由工会代表职工实行民主管理。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工资、工时、劳动条件等进行平等协商,建立协调和稳定企业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措施
15年企业改革的实践证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靠企业改革的单项突进是不可能成功的。企业改革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加快进行相关体制的配套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步伐,建立起有效的经济管理和国有产权管理制度。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社会经济管理者职能分开。履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各部门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转变职能,精简机构。由管理微观经济活动转为管理宏观经济活动;由直接调控转为间接调控。由部门管理转为行业管理。履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部门和机构,分别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的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国有产权的管理和经营应逐步由原来的对实物形态财产的直接占有,转向对价值形态资本的经营,促进企业间的产权流动和结构优化,实现国有资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加快价格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步伐。除少数自然垄断型行业仍由国家定价外,多数产品的价格逐步放开,建立符合价值规律的、反映市场供求变化的价格形成机制,使价格信号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健全市场体系,尽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以资本市场为重点的,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产权市场、物资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抓紧市场制度和市场法规建设,实现市场运行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加快发展市场中介组织,依据市场规则,建立自律运行机制。为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有利条件。
——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尽快建立以养老、失业保险为重点的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制度。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社会保险基金经营要分开,由社会保险组织统一经办社会保险业务。养老和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失业保险费由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一定比例统一筹交。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和裁减的职工,由社会保险机构提供失业救济,由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再就业服务。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复杂系统工程,是中国企业改革面临的一场攻坚战。我们相信,通过试点,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路子,再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创建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