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广东地区团校的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广东省团校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共青团及青年工作的一个局部缩影,它的历史揭示了团的工作、青年工作不断发展变化的规律,从革命理想出发,不断走向专业化道路。它对未来团校和共青团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改革开放;团校;广东;共青团
广东,中国的南大门,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实验区,青年群体较为集中分布的地区。青年工作,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关键工作。广东的青年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重要参考样本。作为青年工作的思想智库和教育培训基地,改革开放40年来的广东省团校发展史为我们了解改革开放40年来的广东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变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一、 改革开放前广东省团校的历史回顾
(一)20世纪20年代的广东区委团校
广东地区团校教育源于20世纪20年代建团初期广东地区团组织的现实需求。在建团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广东地区团组织在组织建团和思想建团的过程中,先是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潮干扰,后来出现了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解散事件,又在陈炯明叛变中,团的立场不够鲜明。[1] 经过这些事件,团组织逐步认识到如果缺乏必要的教育和训练,只是笼统地将一群青年聚在一起,不可能完成组织建团和思想建团,不可能形成有凝聚力的团组织,更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正如团汕头地委给团粤区委的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常校同学多是新进的,没有受到团体多大的训练,团体观念很薄弱,工作很幼稚,特别专靠政治的力量而不能造成群众的力量……常校目前急要做的工作,是整理内部。训练中坚同志。[2]
汕头面对的困境并非个案。为了破解青年运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难题,在团中央的指示和团广东区四大的决议的基础上,广东团组织决定加强团员教育,开办团校,经常化地教育团员。团粤区委给团中央第一号报告中指出:新区委成立后的工作约有五点,而最重要的就是训练中坚分子工作。
1925年1月开始,广东地区的团组织就陆陆续续举办了一些培训班并设立了团校。1926年初,团广东区委办起了团校,以帮助团员骨干在平时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如3月到4月举办的团干学习班,参加的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和经过实际工作锻炼的同志和团支部书记,各部委员、教员也是请共产党内有理论修养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同志来担任。团区委还办了普通训练班,组织团员学习《马克思主义浅说》《共产主义ABC》《新社会观》《唯物史观浅释》等课程,提高广大团员对马列主义的认识。[3] 除了理论知识外,团校十分重视实践经验,教育团员一面学习马列主义革命道理,一面要学会因地制宜,“适合该地群众要求”的开展工作。周恩来、熊锐、恽代英、张太雷、邓中夏、杨善集、周文雍、蔡畅等人都曾来团校讲课。除此之外,团校还组织青年干部前往农讲所学习农民运动,经过培训后的团组织发展都比较顺利。团员能够对团组织和革命工作产生初步的认识,增加了对团的归属感,坚定了革命信仰,提高了自身实际工作的能力。广东区委团校培养了革命人才,播撒了革命火种。在此后的革命斗争中,广东团组织的战斗力得到提升,共青团广东省委高度评价广东青年“在斗争中表示特别热烈与当先锋”,“能够完全在团的领导下为苏维埃政权而斗争。”此后,在艰难的革命战争年代,广东地区团组织十分注重在华南各地开办训练班、团校、青干班、公学等训练青年干部的思想觉悟、政治水平和军事技能。
1.2.4 治疗方法及治愈标准 一旦明确诊断立即给予治疗,主要药物为尿激酶,一般为8万单位溶于葡萄糖溶液250~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两次,共7~10天,并辅以其他治疗。适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量或停止用药。治愈标准:(1)肢体肿胀消失。(2)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管腔通畅,管壁光滑,部分形成陈旧性血栓。(3)血流充盈良好,血流速度正常,可录得静脉波浪状血流频谱。
(二)20世纪50年代的华南团校、广东省团校
1983年10月11日上午,首届广东省团干政治专修科大专班在广东省团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团省委书记卢思谋、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黎克明、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江森、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后任顾问张江明、原五十年代后期团省委书记、后任省科学院副院长田心等领导同志参加了开学典礼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央团校发来了贺电,原华南团委第一任书记、后任中山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黄焕秋同志发来了贺信,羊城晚报和电视新闻节目也作了报道。广东省团干大专班的举办是新时期广东省共青团工作的一个突破,是三十多年来团校教育工作的一个创举,是正规化培训团干部的一种新形式,它标志着团校教育开始向正规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949年12月18日,青年干部林挺带领王文彬等十几个人,在中山大学石牌旧址,集中广州学联1 400多人,进行培训。他们主要是地下学联组织的成员。学训班时间约为8到10天,主要进行人生观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然后,在上级派来的指导员的安排下,组织和发展团员,建立广东地区的团组织。这次培训活动在当时产生极大轰动,引发各界学习热潮。为了响应“各方面要求更多青年参加类似活动的热潮”,团华南工委和团广州市委不负众望,决定利用寒假进行更大规模的思想教育活动。 1950年1月,林挺等人在政治基础较好的广雅中学,利用寒假也开设了类似“石牌中山大学集训”的学训活动。有1 000多名大中学生参加,期间吸收800多人入团,后来两批新团员中有部分成为各级团委的专职干部,还有一些被安排到党政机关任职。
孩子毕竟太小了。公司心疼孩子,也心疼我,就在机关宿舍给我腾了一间房。当领导告诉我这件事的时候,我再次哭了!
1950年3月,广州解放不久,在中共华南分局的关怀和团华南工委会的领导下,中国新民主义青年团华南干部学校(简称华南团校)于广州西村宣告正式成立。华南团校是培养提高团干部素质的重要阵地。叶剑英同志对建设华南团校十分重视。筹办团校过程中碰到缺乏校舍和活动场所的困难,在叶剑英,方方等领导同志的关心过问下,广州市政府把位于西村珠江河畔的近百亩土地及其附属建筑划作团校校址。叶剑英还帮助团校拟定了教学方针:“学习理论,总结工作,反省思想,与劳动实践结合,为人民服务。”叶剑英书记为华南团校亲笔写下了“学习与劳动结合”的题词。华南团校成立后,黄焕秋、田心先后兼任校长,林挺、吕坪先后担任专职副校长。遵从叶剑英等党的领导的指示,解放初期的华南团校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特别重视知识素养和革命情怀的培养,从而激励学员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勇敢承担起自己的历史重任。华南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青年干部,开设的课程不仅仅有理论,还看重实践教学。学校的理论课程开设有:哲学、党史、经济学、中国革命史等,实践教学则结合土改等团的实际工作进行。团校成立后,黄焕秋为取得党委和有关方面的重视,亲自邀请分局和各部门领导同志来校讲课,方方、杨一辰、肖向荣、区梦觉、李坚真、李凡夫、曾生等先后来团校讲课。华南团校在西村先后举办了17期,培训了团干部3 000多人,不少成为各级团委领导,还有的被抽调到地县党政机关充当骨干。由于华南团校模式的成功,团校被评为全国优秀团校,副校长吕坪在全国团校经验会上作为优秀代表发言分享经验。1955年5月胡耀邦同志亲临团校视察,表示,华南团校教学能与党的土改、生产建设任务相结合,请党政领导来做报告;学习理论,总结工作和注意团干部作风修养等等,都是好的,值得各地学习。最后,他勉励华南团校在党委和团委的领导下,今后办得更好,多给全国出经验。[4]
在办学过程中,省团校还明确树立了自己的校风,即“坚定、勤奋、求是、创新”,并以此来教育广大学员,把校风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十分注重做好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此同时,团校还开始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等。
胫骨多段开放性骨折通常由高能量的直接创伤所致,常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3]。这种特殊类型的骨折存在一个不稳定的中间骨折段,并且该骨折段往往存在软组织的自动剥离[4],血供破坏较重,常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其治疗是创伤骨科的一个难题[5]。对胫骨多段开放性骨折,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是在彻底清创后,稳定骨折断端,最大可能的保护骨折断端血供,重建软组织,创造有利于骨折愈合的生物学环境。
党组织又抽调了青工委的同志们负责团的工作,这样一来青年团的工作开始恢复和发展。集训解决了团组织的重建。解放后,开展团工作需要更多的青年干部。面对解放粤桂琼的工作需要,青年干部质量和数量还是急待得到改善提高。由此,一个能够把年青战士培养成各市、县、镇的青年骨干和领导力量的华南团校也就呼之欲出了。
二、 改革开放后广东省团校的发展历程
(一) 广东省团校复办
团的十大后,团省委干训班租借外场所先后举办了4次短训班,培训干部700人,为尽快为各级团委培训所需的共青团干部,1982年3月11日,在中共省委、省政府的直接指导和亲切关怀下,广东省团校正式复办。11月,团省委任命徐墀同志为省团校副校长。团校选址广州市沙河马蹄岗,一边进行基础建设一边进行轮训,逐步实现了从轮训干部为主到培训干部为主的转变。此时的广东省团校为处级,经费属于行政事业经费,隶属于省委办公厅行政处管理。
胡耀邦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为了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批专业人才,必须加强党的干部教育和训练工作,各级党校和干部学校,都要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各自的分工,担负起对干部进行正规化培训的任务。”为适应党校教育由短期培训为主向正规化培训为主转变的趋势,受中共中央委托,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和中央党校联合召开了全国第二次党校会议。叶剑英、李先念、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致辞,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中央政治局委员王震、宋任穷、胡乔木等同志到会作重要讲话。所谓党校的正规化,就是围绕培养四化建设的党政领导骨干及其后备人员这一目标,以教学为中心,在招生对象、学制、课程设置、考试考核、毕业学历等一系列问题上进行全面改革,逐步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形成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党校教育体系”。[5]
团校教育最初是从团干培训起步的,团校教育也是从团干培训发展起来的,没有团干培训就没有团校和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因此,团校的性质决定了团干培训始终是学院教育的基本任务。1991年以来,团干培训教育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学院调整充实培训处人员,切实保证短期培训工作,使短期培训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几年,学院加大了培训工作的力度,增加了经费投入,同时在培训内容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重新调整、设置了三大类培训课题,包括团干培训课题47个,中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培训课题16个,社区工作培训课题38个。其中《21世纪共青团工作新思路》《青年领袖魅力培养》《基层团建创新与青年工作的开展》《最新团的活动策划》《团干部的工作技巧与交际艺术》《青年工作者的公关礼仪形象》等课题受到广泛欢迎。丰富、新颖、实用的培训内容加上优秀的培训师资,保证了短期培训的教学质量。此外,广东青年干部学院为广东、海南、福建等省输送了10 000多名合格的大专毕业生,他们分布于各地的党政部门、共青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由于他们政治素质较高,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富有朝气和进取精神,因此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和欢迎。这些毕业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奋发努力,成才立业,成为本单位的骨干,成长为县(处)级及乡镇领导干部,部分已进入厅、局一级的领导班子,担任了副厅长或地级市书记等。还有一大批毕业生又考取了其他本科院校,部分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广东省团校,广东青年干部学院成为了广东省青年干部的培训基地和青年工作理论的研究基地,肩负着青年高等学历教育和共青团干部岗位培训的双重任务。[6]
接着王震来到广东抓点干部教育工作,他在中山纪念堂传达了全国第二次党校会议的精神。当时的广东有青年1 050万多人,共青团员214万多人,建立团委4 300多个,团专职干部7 200多人。虽然团的工作总体形势很好,但是团的专职干部却面临着“低、大、少”困境。全省的地、市团委正副书记,正副部长和团县委书记干部349人中,大专文化程度的只有34人,仅占9.74%,学历普遍偏低,而且干部年龄偏大,来源较少。这些都显示了干部教育走向正规化道路势在必行,团校迎来了走向正规化教育历史机遇。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全国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小规模生产为主,农业产业化经营处于初期阶段。地区缺少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规模较小,不能很好的抵御市场风险。
为了适应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广东省团校积极筹备争取领导支持,利用现有条件,举办大专班,使团校走向正规化教育。广东省委书记王宁在报告上批复“同意,这是一件好事”,副省长杨德元在全省招生工作会议上“希望大家支持团校举办大专班”、省委组织部部长白修成亲自过问此事,给予实际的帮助。1983年9月,由团省委牵头,广东省团校与华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广东省团干政治专修科大专班,学制为全日制二年。课程主要分为三类: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和文化知识,主要课程由华南师范大学承担,首届广东省团干政治专修科大专班共招收学员71名。学生来源中,一部分是在职团干(计30名),一部分是应届高中毕业生(计41名),均参加全国高校招生的统一考试,由华师大和团省委共同择优录取。71名学员中,党员有29人,团员42人,有原任地、市、县团委书记,“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青联委员、对越自卫反击战三等功获得者、省精神文明积极分子、地市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在整体上表现出较高的政治素质,平均年龄23岁。团干大专班学制为全日制二年,所开课程有马列主义基础理论、文化科学知识和青年工作理论三大类,主要课程由华南师范大学负责,团校主要承担四门课程:青年运动史、青年工作原理、科学工作方法、国民经济学。同时,省团校还负责团干大专班的组织领导、思想政治工作及教学场地、住宿安排和日常管理工作。学员按教学计划完成学业,经毕业考试成绩合格者,由华南师范大学颁发政治专修科大专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毕业后,原则上回原地区从事共青团工作。
广东省团干政治专修科大专班是新时期广东省共青团工作的一个突破,是三十多年来团校教育工作的一个创举,是正规化培训团干部的一种新形式,它标志着团校教育开始向正规化迈出了新的第一步。团干大专班为解决团干部的来源和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开创了一条新路。
到了1950年,解放初期的广东,接管、巩固社会治安、稳定金融、恢复和发展生产、改革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清匪反霸、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等等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充分发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和青年干部的先锋和突击作用,成为党在各项工作的得力助手。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为了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党迫切需要培养既了解基层状况,又具备一定理论水平的青年干部。面对这样的一个困境,经过在地方建团的试验建团探索经验后,党组织和青工委最后决定通过地下学联成员经过培训后集体转团的办法来重建团组织。
首届团干大专班开学一个月后,即1983年11月,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宋德福同志在团省委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莅临省团校视察,对团校复办以来各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继八三级团干大专班后,省团校和华师大又连续举办了八四级和八五级团干大专班,这两届大专班的学员人数分别是92人和96人。在团校复建第一期工程竣工暨八四级团干大专班的开学典礼上,广东省委副书记王宁、副省长王屏山同志到校祝贺剪彩,并在开学典礼上讲了话,殷切勉励团校的办学要办出特色,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不断开拓前进,越办越好。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所以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应逐步向新的教学方法迈进,把数学知识实践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用创新的学习方法,扩展学生思维方式方法,把学习的知识更好的应用到生活中。
1955年下半年随着华南分局撤销,中共广东省委成立,华南团校于1955年10月正式更名为广东省团校。1958年初广东省团校与广州市团校、省妇联干部训练班合并,更名为广东省青妇干部学校。1960年广东省委决定停办一批省直干校,省青妇干部学校停办后合并于省委党校。1963年在广东省委的指示下,团广东省委又与省总工会、省妇联联合成立了广东省工青妇干校。1966年文革开始,省工青妇干校被迫停办并实行军管。华南团校、广东省团校、广东省青妇干部学校和广东省工青妇干校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培养了一批建国初期青年工作急需的青年骨干人才。
《生活用纸》是国内关于生活用纸行业的专业性科技类综合性权威刊物,内容丰富,专业性、时效性强,是生活用纸及相关行业的企业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技术工人的良师益友。
(二)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成立
广东省团校与其他大学合办的模式,开拓了一条新路,但是在现实中面临不少的制约,在体制上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不能满足多来源和高素质的团干部的需求,1985年广东省共有7 382名团的专职干部,大专以上文化的只有13.9%,远低于全国的团的专职干部大专文化20%的占比。由于没有一个专门培养青年工作干部的院校,团的发展受到很多制约因素,团干部的专业化、知识化、来源结构都面临挑战。
第二,原有的团校体制不能建立一支稳定、专业、高素质的青年干部培训队伍,主要的教师资源依靠外聘,团校本校教师除了青年运动史和青年工作理论两门基础课程外,基本无法参与到教学任务中去,得不到锻炼,难以获得发展进步的空间,这就影响了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经过几年的摸索经验,团校逐步认识到合作办学产生的不良因素不从根本上加以改变,很难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与其他学校合办大专班,教师是别人的,经费绝大部分也是人家的,教学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而大量的后勤工作,思想工作却留给了自己。”
集体土地上不动产建设需要严格按照规定开展。当前很多农村居民为了满足使用需求,建设工具房、鸡舍、猪圈等。实际建设情况与土地审批程序中内容具有差异性,增加了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难度。
第三,团校的发展缺乏保障。原有的团校既没有纳入省委组织部的管理范围,高教部门也难以帮扶。“团校直接由团省委领导是必要的,然而在涉及到团校发展的教学经费、招生、就业、分配、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科研发展、信息发展方面,团省委一般是爱莫能助。”[6]要解决这些问题,“团校的根本出路在于——走独立自主的办学道路,建立自己的学院,否则是很难开创新局面的。”
为了团校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教育培训青年干部的大局,从1985年1月到11月,共青团广东省委和广东省团校先后10次提交报告或补充报告,分析原有办学方法和体制的局限,汇报成立华南青年干部学院的事宜。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们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副省长王屏山批示:“此事应该列组织部领导的干部学院范畴”,解决了团校的管理范畴问题。省委组织部积极响应,但对学校名称是华南青年干部学院还是广东青年干部学院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最后省委书记王宁批示定下了校名:“我意提广东,不要提华南,”王宁要求团委要和高等教育局联系,待条件具备后办校。1985年4月15日,广东省高等教育局正式复函同意成立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属于成人高等教育性质。
1986年1月1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东省团校升格成立广东青年干部学院。3月18日,国家教委同意学院备案,正式纳入成人高等院校体制。1986年4月23日,省委批准广东青年干部学院为副厅级建制,并按照副厅级配备干部。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下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工会、总务处、教务处、青年学系、政治教育系、轮训部、公共课教研室、图书馆等11个内部机构,二级机构为副处级。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筹备处成立后,急需从各方面充实办学条件。面对师资匮乏的现状,从1985年4月下旬开始,在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和文汇报,省广播电台等发出公开招聘教师的公告,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收到省内外250多封应征信件,从中选拔优秀教师,将团校原有的20人的教师队伍,扩充到37人,其中讲师职称13人。此外,团校还积极扩充兼职教师队伍33人,其中副教授以上11人,讲师职称21人。截止1985年10月,学校已经建立起了一支数量相当、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广东青年干部学院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在当时是全国共青团系统首批成立的三所成人高等院校之一,是中南七省区唯一一所青年干部院校。广东青年干部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团校教育从此步入正规化教育的轨道。广东青年干部学院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开拓型、创造型的共青团干部和青年干部为目标。经过与兄弟院校的联系和调查研究分析,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将青年学专业确定为培养团干部和辅导员的必须开办的,一定要办好的龙头专业。为了培养多知识结构的青年干部,广东青年干部学院还开设了经济管理专业。同时,还积极征地扩建校园,采购设备及图书资料,制定教学计划,为学校的顺利发展做好准备。广东青年干部学院还将自身定位为青年工作理论的研究基地,共青团干部的信息交流中心。1986年秋季,学院正式以广东青年干部学院的名义自主招生,学制二年。最初只开设青年学和政治教育两个专业。后专业逐年增多,至1990年,又先后增开了中文秘书、公共关系、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共6个专业。学生来源中,既有在职团干部和青年干部,又有应届高中毕业生。从八六级至九0级,学院共招收大专生1 142人。这五届大专班,全部都是由学院自主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自主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并自主颁发毕业文凭的。与此同时,在职团干短、中期业务培训教育也迅速发展。五年来,学院共开办64期团干轮训班,培训在职团干4 200人,其中岗位培训7期880人。大专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教育均逐步走向正规化。
从1991年开始,广东青年干部学院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上级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广东青年干部学院的领导班子建设,把它提到关系学院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特别重视培养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干部,并把他们选拔到院领导的岗位上来。1995年9月,在广东省委副书记张帼英同志的直接关心指导下,学校在全国共青团干部院校系统率先举办基层团干大专班,定向培养乡镇共青团干部。这个班纳入广东省干部培养规划和成人高等教育系列。学员毕业后取得大专文凭,由所在县(市、区)的组织人事部门用省下达的乡镇干部专项指标为其办理聘干手续,安排到基层当团干部。基层团干大专班的成功举办在全国青年院校系统是一个创举。
公开资料显示,黄道龙曾任共青团扬州市委秘书,扬州市审计局副局长、局长,扬州市国资委主任等职,2012年退休。黄宇曾任扬州市财政局下属二十四桥宾馆副总经理,2016年9月任扬州市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科科长。
(三)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
2003年5月,广东青年干部学院新一届学院领导班子组建,共有5人,吴先浪任党委书记,胡荣华同志(女)任院长,徐偃生同志任党委副书记,史建强、李学龙同志任副院长。新领导班子平均年龄只有43岁,全部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学位3人,高级职称2人。新领导班子组建以来,根据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实际情况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明确提出了“深化改革、规范管理、征地扩校、转制发展”的战略目标。2003年学院引进了历奇辅导培训项目,针对各类培训群体开发出五大系列近百个课程,10多年来为省内外培训了基层团干部、青年党政干部、志愿者等18万多人次,成为青年满意、团内欢迎、社会关注的青年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全国历奇师资培训基地、港澳爱国青年国情教育基地。
2011年2月17日,省政府发文批复同意广东青年干部学院改制为广东青年职业学院,2011年9月13日,广东青年职业学院新校区正式启用。广东青年职业学院主要承担高职教育、成人教育、共青团干部培训、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和青年工作理论创新的职能。这标志着广东青干教育走入新的历史篇章。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还突出“政治优势”,通过课程设置,凸显“共青团”的元素和基因,注重学生“青年领袖”素质的培养,使每位学生除了掌握基本技能之外,还善于做群团工作,具有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广东青年职业学院一手抓高职学历教育的同时,一手抓团干培训,力图实现双融合驱动发展。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强化“团青”与“创业”两个办学特色,通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打造、科研推动、文化打造、学生培养、社会服务“七个抓手有力推进“团青”特色优势发挥,凸显“共青团”的元素和基因,注重学生“青年领袖素质”的培养,使学生除了掌握基本专业技能外还善于做群团工作,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启动学院和企业“双主体”协同培养创业人才计划,推进“一所青年创新创业院校、一个金凤凰创业班,一群大学生创业者、一个创业导师团、一个创业实践基地”即“五个一”建设项目,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四) 群团改革下的广东省团校
2017年11月20日,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团校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2018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央团校改革方案》,自2017年11月20日起实施。《方案》明确了中央团校改革的总体思路,提出要着眼党的青年工作大局,把握建设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的政治学校这一根本定位,聚焦团干部教育主责主业,通过剥离学历教育、创新办学方式,突出政治培训,努力为新时代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和共青团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方案中明确指出团校要规范设置培训班次,严肃校风学风,把团校打造成团干部改进作风的净化器,创新中央团校办学体制机制,聚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开放办团校,保留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牌子并发挥其在师资涵养、学科建设、学理支撑、国际交流等方面作用,推进青年学等群团工作学科创建,积极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方案》提出,以党和政府青年工作政策和战略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聚焦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引领、青年发展政策、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创新、国内外青年动态等重点研究领域,建设共青团工作高端智库。[7]5月24日,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召开,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审议了《广东省团校改革方案》。中央团校的改革方案,为未来的广东省团校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逐步剥离学历教育,强化青年工作智库和团干培训主要职责成为未来团校发展的方向。
三、 经验与启示
近百年以来的广东团校教育事业和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广东省团校是一个模式不断升级的过程,是一个为青年团培养青年干部人才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加强团的自身建设的过程,是一个青年工作智库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过程。它的历史一再地用事实说明这一个极其明了却至关重要的道理:强团必须育才,育才才能强团;育才必须兴学,兴学才能育才;兴学必须强智,强智才能兴学。
(2)对OGFC—13而言,粗集料的力学性质显著影响着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力学性质越优的集料,表现出较高的摩擦系数。对AC—13而言,集料的表面粗糙度越大,在路表面提供了微观纹理构造,从而表现为较好的抗滑性能。
从20世纪20年代的广东区委团校开始,广东省团校开启了自身的1.0模式,这种模式下,团校教育的初衷是完成思想建团和组织建团的重任。思想价值的输出端是以青年革命领袖为代表的先行者,输入端是拥有一定觉悟,却对团自身的使命认识较为模糊,对如何具体展开青年工作缺乏技能和经验的团干,传输内容则是青年革命领袖亲身感悟和理解的理论、思维和工作方法。与此同时,团校教育1.0则成为双方进行价值认同和组织构建的崭新途径或平台。这种平台在中国传统的血缘宗法社会、亲情社会之外,提供了另外一种超越了血缘、亲族和地域的组织成员关系构建模式。事实上,同时代的黄埔军校、农民运动讲习所也提供了这样一个“思想+凝聚”构建模式。这就使得青年人才能够超越宗法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共同经历为基础的价值认同。这种共同经历还以接受共同的价值教育和技能培训为基础,这就使得经过这种模式构建的组织成员关系得到强化,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组织的凝聚和发展。在广东团校1.0的平台上,广东青年团摆脱了以往的困境,得到了顺利的发展。1925年,21岁以上团员转党,广东团员不到1 000名,但是到了1926年5月,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惠州、琼州等10个县市未统计),广东的团员达到了2 459人。
20世纪50年代的华南团校模式则为广东团校2.0模式,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模仿了苏联团校模式,思想价值的输出端转变为具有一定革命工作经验,又受过精英教育的青年知识分子群体。2.0模式一开始以满足1.0模式的思想建团和组织建团功能开启,事实上也对建立广东新青团起到关键的作用。紧接着,拥有革命经历和留苏经历的团校领导将临时性的,讲演性的培训教育升级为稳定计划、相对系统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既注重价值观的传播,也注重如何快速培养出满足实际工作的团干部,因此又带有一定速成班的色彩。这种“理论+技能”的模式适应了广东在建国初期的现实需求,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可以说,1.0和2.0模式的共同之处就是为革命工作培养绝对忠诚可靠的青年政治干部。
20世纪80年代的广东省团校3.0模式在2.0模式的思想传播、工作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发展了相对独立的成人高等教育,这种成人高等教育是为了解决当时团干部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产生发展,因此能够获得相当的成功。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普通高等教育逐步普及,这种教育模式的局限性也就凸现出来。因此,从21世纪开始团校又积极努力转制为普通高校。这样,通过团校的政治优势建设普通高校,利用普通高校争取资源的优势反哺团校。这样就很好地帮助团校解决了优质师资和配套硬件建设的难题。在这个过程中,广东团校开启了自身的4.0模式。在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普通高校和团校之间事实上存在着资源和人才的竞争关系,优质资源和人才是流向普通高校还是团校,成为团校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这种模式下,团校能够得到普通高等教育享受到的优秀资源,并以此为契机提升了学校的硬件设施和高端智库资源,先后吸引了一大批以优质专业技术人员为代表的师资,建立起青少年研究智库平台,实现了高职和团校双驱动,双耦合发展。应该说这种模式在21世纪初期为团校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有其历史功绩。
然而,4.0模式的局限也十分明显,当团校的思想传播和团干培训与普通高等学校共同发展时,难免面临将有限的资源进行两方分配的难题。因此,专注团校之所以存在的根本职责,专注团校的特殊政治使命也就显得十分正确了。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一个显而易见的基本事实——可以说正是4.0模式为未来5.0的模式的可能性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人才保证。因此,在5.0模式中,须重点关注3.0模式中困扰团校发展的资源争取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根据表4中数据计算,单层干燥模式总体样品终水分含量均值为9.33%;双层干燥模式II下,总体样品终水分含量均值为7.77%,各层物料最终湿基含水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干燥模式III下,总体样品终水分含量均值为8.68%,B层与A,C层物料终水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与双层干燥相比,干燥的均匀性较低。在干燥能耗方面,双层模式能耗最低,能较为充分的利用热能,过薄或者过厚都会增加能耗。
广东青年团近百年的团校史表明,青年团是一个思想性的青年组织,是一个拥有主义的青年组织,是一个积极参与社会革命和建设,是一个绝非坐而论道,而在于起身躬行的青年组织。青年团要做的是以思想价值观为引领,将分散的青年凝聚成一个共同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而青年团要完成自身的使命,最关键的是共青团自身的成员能否承担起传播价值观念,凝聚青年群众的重任。广东地区近百年的青运史和团校历史反复证明,缺乏优秀的团干部不可能形成有战斗力的团。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话放在广东共青团的自身建设和青年工作发展上同样适用。团干教育实际上承担着为团干部输送思想武器和技能工具的使命。团校的历史同样证明,团的工作经历了一个从革命理想主义到这种理想状态逐步实践化的过程。从救亡图存的强国梦想出发,逐步到选择马列主义救亡道路,再到强调热情中的现实性和技术性问题,团从怀揣着理想出发,到现在的工作技能越来越专业。从青年革命领袖经验传授到青年知识分子革命者的思想和技能传播,再到青年工作专业技术精英的理论体系指导,再到青年工作的智库思维和数据武装,这条发展规律是团校跟随时代浪潮变化的进行自我革新、自我升级的必然选择。这说明,要想实现共青团事业的真正发展,既要靠精神信仰的力量,更要靠科学的方法和切实的途径。时代呼唤一个作为团青新型智库的团校,时代呼唤一个能够培养团青新型干部的团校,时代呼唤更加推动社会进步的团校。为团立心,为青年立命,为共产主义继绝学,为中国开太平,这样的使命和重责落在新一代的团校人身上。
参考文献:
[1] 邵明众.党领导下广东青干教育的95年历程及启示[C]∥胡献忠.政治组织的结构性联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5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370.
[2] 团汕头地委.团汕头地委给团粤区委的报告(第一号)——地委改组和组织教育情况[M]∥广东省档案馆,广东青运史研究委员会.广东青年运动历史资料:第二册.广东:广东省档案馆、广东青运史研究委员会编印,1988:234.
[3] 张江明.广东青年运动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43.
[4] 吕坪,曾建昭.胡耀邦与青年工作[G]∥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倾注热情的岁月——共青团老干部回忆文选.广州:中华百科出版社,2008:46.
[5] 中共中央党校.第二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1983年2月22日至1983年3月2日)[EB/OL].(2015-12-18)[2018-10-01]http:∥www.ccps.gov.cn/designated_topics/xxgcqgdxgzh/lshg/201512/t20151218_71288.html.
[6]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简介[EB/OL].(2016-06-06)[2018-10-01]http:∥www.gdyvc.cn/school/basic/.
[7] 人民日报.中办国办印发《中央团校改革方案》[EB/OL].(2018-04-20)[2018-10-01]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420/c1001-29938033.html.
Guangdong League School in the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SHAO Ming-zhong
(Guangdong Youth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 The 100 years’ development history of League schools in Guangdong, as well as the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Guangdong League school, is a partial epitome of the work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and the youth in China. Starting from the revolutionary ideal and taking a constant move towards specialization, the history indicates the future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eague schools and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Key words: reform and opening-up; League school; Guangdong;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中图分类号:A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46(2019)02-0085-08
收稿日期: 2019-01-02
基金项目:广东青少年研究课题(2017WT030)
作者简介: 邵明众(1990-),男,河南唐河人,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助理馆员,从事青年运动史、青年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何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