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中心医院神经中心 629000
【摘 要】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结果 将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静脉炎及静脉壁损伤发生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并发症
作为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重型颅脑损伤近年来逐渐呈高发趋势发展,病情重、病程长、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是其显著特点。主要发病机制为:患者头部遭受较为强大的外力致使头部软组织损伤或颅骨骨折,甚至造成脑损伤。患者脑损伤后轻者一般伴有脑水肿、缺血或颅内压显著升高等症状;重者则会严重危及患者生命。患者一经发现有重型颅脑损伤发生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也随之升高。为使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得到有效改善,需要给予患者必要的预见性护理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进一步研究预见性护理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护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9岁。其中致病原因主要有:车祸事故损伤28例,高空坠跌损伤10例,摔倒损伤12例,打架斗殴损伤6例,其他原因损伤4例。经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资料,发现组别间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予以相应治疗后,按照分组不同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
1.2.1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内容主要包括:①呼吸道护理。指导患者采用适当体位进行叩背吸、吸痰等护理方法,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②预防术后感染护理。予以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对其会阴部进行及时清洗,保持易感染点的绝对清洁。③输液护理。细致留意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是否出现不适症状并及时汇报给主管医生进行处理。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观察组相应的预见性护理措施,主要包括:①健康知识教育。医护人员应当自患者入院伊始据其具体病情与身体素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大小进行相应评估,将评估结果予以及时记录,以便日后着重观察。制定适当健康教育方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指导介绍,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危险程度、相应的预防措施与临床表现,引起患者及家属的充分重视,一经发现有相似或相同症状(如肢体疼痛肿胀等)产生,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并在平时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②下肢静脉护理。选取患者健侧肢体行输液,避免下肢静脉留置针。输液前后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处理,注射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对血管有高刺激性的药物,以预防静脉炎发生。选取多穿刺点进行穿刺,避免选取同位置行反复穿刺,持续性滴注≤48h。③生活行为干预。建议患者穿着宽松衣物,尽量配以弹力适度的长袜,双下肢抬高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饮食方面引导患者少量多餐,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流食以及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尽量少食或不食高脂食物,多喝水,降低血液粘稠度。同时指导患者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和排便习惯,对患者排便情况着重观察,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便秘情况,要及时予以相应的药物治疗,以防止腹压加重,进而影响患者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指导患者平时卧床多采用健侧卧位及仰卧位,患侧下肢抬高至20~30cm,且保持下肢外展15~30度,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对患者进行适当体位更换,一般1次/2h。④日常活动指导。待患者病情得到进一步稳定之后,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行适当的床下活动,使其双下肢行主动运动,如伸屈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当患者存存在肢体功能障碍时,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进行及时的沟通和探讨,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日常的肌肉按摩,辅助患者进行适当科学的伸屈关节训练。同时,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状态和恢复情况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尽早恢复。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经护理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静脉炎及静脉壁损伤情况进行相应观察,比对研究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详见表1:
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观察组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并予以科学康复指导后,患者基本无或极少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则极易导致肺栓塞或出血症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见性护理就尤为重要,做到防患于未然,从源头降低患者患病可能性。
综上所述,予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适当的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或避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妮,刘凌虹,赵佳丽.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与预防[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6):1070-1071.
[2]董艳.颅脑损伤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J].中外医疗,2010,6(2):68.
[3]揭静.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3):2223 - 2224.
[4]杨俊,郭淋,覃进.醒脑静联合纳络酮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3):428-429.
[5]王卫.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2):51-53.
论文作者:胡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患者论文; 下肢论文; 颅脑论文; 损伤论文; 预见性论文; 静脉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