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我国各阶段教学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各地区高等院校的主要专题课程,是各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计划的重要手段。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不仅能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民族精神;还能够帮助现代社会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继承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情况,进一步探究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社会各高等院校的重要人文知识课程之一,其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接受我国民族精神与美德的熏陶,还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对中国文化进程与发展进行研究,促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各时期的文化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能够从宗教、社会背景、制度、文化范围、艺术等多方面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促使学生形成更为全面的历史文化观念。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对学生的引导与熏陶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就要分别从教学资源、课程结构、教学体系、讲解内容、实践活动及学习平台等多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全完善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情况
首先,在我国教育部门推出相关教育政策及教育任务之后,各高校纷纷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其不仅包含中国文化历史发展,还有中国美术发展史、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等81门课程,具有较为的课程数量和丰富的课程种类,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全面的课程体系,为现代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能够有效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知识体系,帮助大学生完成传统文化知识积累[1]。
其次,各高校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均经过了层层筛选与严格审查,课程种类多样化,课程教学内容品质较高,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传统文化教学,在培养学生传统文化观念的同时还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学生的文化应用能力,有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虽然各高校纷纷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且形成了较为完善、成熟的文化教学体系,但是,现阶段的大部分课程均属于常规通选课程,缺少院校重点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此外,目前各高校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更多的是为了响应我国教育部门的号召,缺乏具体的课程培养目标,导致课程的引导力不足,致使学生盲目选课,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重要价值。
二、如何展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
(一)丰富教学资源,引发学生关于文化的思考
现代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改变了现代社会大学生的求知方式。当下,大学生接受知识文化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其自我提升与教育的渠道呈现多元化,学生们不仅仅可以从课堂、书本及图书馆中获取相关知识,还能够从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网络图书馆及网课教育等多种渠道获取其所需要的知识;因此,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概念性内容,而是提出了更多丰富、多样的教学需求,如:文化内容、具体发展、历史事件,等等[2]。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是面向大学生进行学习素养与个人情操方面的培养,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触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对历史文化发展及个别事件的深入思考,促使学生对历史文化发展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那么,如何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教学资源则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教师要树立现代化的教学观念,打破教材的局限,引进更多的教学资源,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情境,如: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纪录片、图画、艺术作品及音频等,将这些材料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与教学计划相关联,为学生建立起深入思考的桥梁,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中国历史文化的内涵[3]。
(二)严格筛选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正确认知传统文化
教学内容是开展一门课程的核心与关键环节,“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一层面进行分析,就是对中国各朝代人民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且积累出来的一切精神文明与物质财富的总和。教师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教学时,要注意教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课程结构的安培,提高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帮助学生更全面、系统的认知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具体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细化分为四大类别,第一类是社会文化,就是指各朝代人民的长期的社会劳动及思想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同一性的价值观念、情感价值、审美情趣及知识体系,比如:宗教、社会思潮等;第二类是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各朝代人民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模式的习惯与风俗,比如:民族节日、婚丧嫁娶礼仪等;第三类是指制度文化,主要包含了各朝代的社会法律法规,比如:政治制度、经济往来法律等;第四类是物质文化,主要事实各朝代人民通过生产活动、社会劳动创造出来的成果,比如:历史建筑、文物等。
面对如此庞大的中国传统知识文化体系,教师要严格筛选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且要将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核心与参考标准,围绕教材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引进更多的教学内容。
以《生命的律动:中国古代哲学》课堂实践教学为例,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为: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特点、价值取向、代表人物及代表思想,此时教师可以引进“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且进一步将这这两种文化思想的具体代表人物、人物事迹、代表思想言论,及这两种思想对现代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利用多媒体例举这两种思想的体现方式及其对现代文化影响的相关体现等。通过这种方式将古代哲学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产生实际联想,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学会用古代哲学思想解释与处理现代社会中的相关事务[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立健全的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正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
面对庞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体系,教师要建立健全的教学体系,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类别、各个文化体系、文化实践及文化现象涵盖其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面、多角度的教学知识体系,促使学生能够接受到正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各高校中参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习的学生数量逐渐增多,其具体人数已经占各高校总学生人数的50%左右,这组数据能够明确表示现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知识文化的学习渴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实践教学中,更多的学生会课下自己搜寻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源与文化现象,因此,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途径与范围,在最大程度上形成全面的教学体系,促使学生能够正确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象,对其他渠道获取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判断、辨别与分析能力,避免出现知识混杂的情况[5]。
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学生寒暑假时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情况”的调查,此次调查要全面覆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态度、学习渠道、学习意向等。通过此类调查,院校及相关教师能够很清晰的看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看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及学习意向,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更为感兴趣,比如:婚丧嫁娶礼仪、祭祀礼仪、文学作品、艺术作品、民风民俗、民族服饰等[6]。教师要将此类调查结果作为主要参考,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进行整理与设计,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建教材中的内容划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思想文化、审美文化、民俗文化,且将教材内的各章节内容按照这三大部分进行整理,形成全方面、多层次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且按照此种体系与分类展开教学,促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的掌握各个文化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体系。
(四)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是为了让现代社会大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熏陶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价值观念。教师要想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就要为学生提供了解传统文化、走进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机会。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定期举办中国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或建立高校内部的中国传统文化社团,吸引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发现自己的传统文化兴趣趋向,既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促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7]。
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教学情况,与学校的学生社团相联合,由教师与学生共同举办“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展示会”,且通过教师与社团学生负责人共同商讨,确定文化品牌,确定“交流展示会”的大致方向与具体内容,比如:书法大赛、中国传统服饰展示分赛、中国民族服饰分赛、中国民族民俗演示比赛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探索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内涵,树立“弘扬传统文化,继承民族精神”的良好校园风气,促使校园传统文化社团成为学习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坚力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充分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相关知识,充分发挥课堂学习内容,将学习内容与其他渠道获取的文化知识相结合,且进行实践,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8]。
(五)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建立传统文化信息平台
现代社会是网络技术十分发达的时代,教师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教学,要将课程教学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引进现代元素,实现传统文化教学现代化,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优势,建立校园传统文化信息交流与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将课程教材作为依据,设立“教材学习及拓展版块”,在版块中分别设置各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并引进相关的历史事件、影视资料、音乐资料、图片及文字资料等,丰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促使学生能够直接获取到需要的信息与知识[9]。
此外,教师还要适当拓展传统文化信息平台的形式,利用现阶段较为流行的通信工具—微信,建立传统文化交流微信群,让学生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在微信群中自由讨论,进行“头脑风暴”,彼此交流想法、交换意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在这一微信群中,学生还可以分享自己遇到的难题,求助群内的学生及教师,大家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实现课外学习[10]。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引进丰富教学资源,严格筛选课程内容,建立健全的教学体系;还要重点讲解文化现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积极引进先进教学技术,从而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此外,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将“育”作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做好传统文化知识积累,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婧.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语言与文化》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27(07):74-79.
[2]徐强.新工科院校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建设刍议[J].教育现代化,2019,6(45):132-136.
[3]李敦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方法浅探[J].文教资料,2019(15):159-160.
[4]樊向飞.《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改革初探[J].文学教育(上),2019(01):100-102.
[5]马晓坤.互动式教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课程中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51):135-137.
[6]刘荣.高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困境与对策[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3(06):41-44.
[7]史光辉.《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改革刍议[J].汉字文化,2018(21):62-63.
[8]蒋雪梅.对医学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43):224.
[9]苏永明.关于《中国文化史》课程内容整合与教学改革的思考[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6(02):113-117.
[10]史怀刚,龚红月.中国传统文化进大学课堂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以暨南大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建设为例[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6(02):57-60.
作者简介:任海坤(1982.06-),男,辽宁省人,史学硕士,教师,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德育教育;
刘丝雨(1993.07-),女,甘肃省人,经济学学士,教师,助理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德育教育;
岳舟周(1991.12-),男,云南省人,经济学学士,教师,助理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论文作者:任海坤 刘丝雨 岳舟周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学生论文; 课程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文化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