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地铁集团运营总部客运三分公司乘务三部
摘要:地铁是当前城市交通中的重要交通工具,有效解决了地面交通拥堵的状况。地铁司机作为地铁运营的关键岗位,其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地铁的安全及稳定运作。由此可见司机承担的责任重大。本文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对地铁司机的标准化作业、职责要求及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地铁司机;标准化作业;运营安全;安全因素
一、地铁司机的标准化作业概述
标准化作业指的是将提前已经制定完备的程序与步骤进行周期性的重复操作,而地铁司机的标准化作业就是指将地铁按照之前所制定好的程序与步骤进行周期性的运行操作。其中,地铁司机在标准化作业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三点:①周期性的作业。周期性的作业是指在地铁运行一个周期内所经历的时间,每一个周期的运营时间都是有限制的,这个是时间段内应到达目的地,不能太快或者太慢。应保证这个周期时间是基本上不改变的;②提前规划的程序。程序的提前规划就是将路线以及运行的程序都设计好,并严格按照这个设计好的程序执行,因此这个提前设计的程序必须保障其准确性;③标准的手头存活量。标准的手头存活量即俗话说的打好提前量,因为运行过程中的突发状况是难以预料的,所以我们往往应该讲工作做在前面,把时间预留出来以免达不到周期时间。
二、地铁司机执行标准化作业的必要性
当前很多企业都愿意花费大量财力物力输送人员向国内或国外去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包括作业标准。对于地铁司机来说执行标准化作业主要有两点必要性:一是地铁行业属于服务性行业,它的服务对象是社会,而且一直以外树形象,内抓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为企业服务宗旨。尤其地铁司机主要工作是正线列车驾驶,直接面对社会,更能代表地铁整体形象。二是地铁司机标准化作业是对司机整个作业流程进行统一标准以及对各个安全关键点的卡控,尤其是地铁司机目前执行的“手指口呼”标准化作业,基本上都是通过血的教训或是各类安全事件教训换来的。例如:“12.31”列车闯红灯事件,“11.6”北京地铁夹人事件,造成人员死亡等。同时执行标准化能够防患于未然,对没有出现的问题起到预防作用。
三、地铁司机职业要求
(一)过硬的身体素质
一般而言,在选聘地铁司机环节,会要求其身体素质过硬,并且在正式选拔环节,会对司机进行一系列的测试检验。首先是测试反应时间,检验的是当司机受到刺激后作出明显反应所需要的具体时间,常分成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和简单反应时等三种形式,应用最多的便是选择反应时(如图1所示,地铁操作室)。
其次是测试司机的速度知觉,检验的是司机推测物体运行规律的能力,如果司机能够快速给出预测结果,则可以认为司机性子较急,这便意味着在正式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紧急刹车、提前刹车等情况;如果司机无法在规定时间内给出预测接货,则认为司机属于慢性子,如若遭遇突发事件,便无法在短时间内作出反应,如:刹车缓慢引发地铁交通事故等。
然后是测试作业稳定性,即是再作业稳定性、作业准确性、作业能力大小以及作业速度快慢等因素的利用下对应聘司机的优劣等级进行判断,而这也正是当前最重要的地铁司机职业要求内容之一。
最后是测试双手的协调能力,地铁车辆运行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其对司机双手协调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对于地铁司机来讲,双手必须灵活,协调能力良好,才能胜任地铁司机一职。
图1 地铁操作室
(二)良好的心理素质
目前用于测试地铁司机心理素质的方法多种多样,即便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测试方式也可以被分成标准化、非标准化两类。其中,标准化测试实质上指的是经过专业人员编制而成的测试方式或流程,具体是以统一积分的方式完成测试,且几乎所有的标准化测试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常模,即应聘司机明白检测的意义以及得分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此外,心理测试还会被分成人格测试与能力测试等两种形式,其中人格测试包括了综合人格测试与单项人格测试;能力测试则包括教育测试、智力测试、创造力测试和能力倾向测试。
(三)高超职业技能
针对地铁司机,除了要求其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外,对其职业技能的要求同样很高。只有地铁司机本身具有良好的专业性及操作技能,才能维护地铁车辆运行的安全与稳定。单就地铁车辆安全运行来讲,地铁司机是保障的根本,这便要求在初选阶段,就应当定期对司机的职业技能进行培训,并建议严格的考核制度,只有通过考核,取得从业资格证的司机才能认为职业技能已达标。
四、安全行车问题
(一)规章制度有待落实
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发现,阻碍地铁车辆安全行车最主要的一个问题便是安全管理不到位,规章管理制度难以落实。正如我们所知,安全管理管理的核心是人,不仅是管理站内工作者,还需要管理站内乘客。然而从实践调查中能够发现,大部分地铁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均是因乘客自我保护意识缺失,不顾站内工作者劝阻导致的,此外还有一些安全事故又是因为站内工作者安全管理意识不足,不熟悉站内安全管理方式,一时 间疏忽大意便造成了严重的安全行车事故。
(二)设备技术管理有待完善
未严格按照安装规范来安装机械设备,为采用正确的技术与手段运行地铁车辆均容易引发安全行车问题。据了解,某些地铁站内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设备与技术管理细则,以致一些设备已经损坏或老化也未能及时发现和更换,以致地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深受其害,加之未得到妥善处理,进而便增大了地铁行驶风险。
(三)恶劣天气
在众多的安全行车问题中,还有一种问题人为不可控,即是恶劣的天气,如:地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碰到风雪、暴风雨等恶劣天气时,稍有不慎便有影响到安全行车。
五、应对策略
(一)落实管理规章与制度
首先应逐步强化安全管理措施,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与制度,并以书面文件的形式下发到每一名站内工作者手中,以此落实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此外在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之上,还应当定期对站内工作者有关的安全管理意识以及规章制度掌握程度进行培养与考核,随后利用电视、广播等渠道向站内乘客宣传安全乘车,维护行车安全的重要性。
(二)完善设备与技术管理条例
据了解,有很多的地铁车辆安全行车问题都是因设备故障引起,基于此便需要从设备技术管理方面出发,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引进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定期对各岗位人员的职业职能及专业水平进行培养,力求掌握最先进的管理方法、设备与技术应用手段等。
(三)强化针对练习
当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运行时,相关工作者应密切注意当地的天气状况,并根据最近几天的天气情况提前给出应急方案,随后还应对地铁司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行训练,定期考核他们的应变能力及操作能力,只有能力水平较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行驶安全。
六、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分析了地铁司机主要的职业要求,随后针对安全行车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最主要目的是为了从人员角度出发,维护地铁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1]常志军.地铁司机职业要求及安全行车问题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08):85-86.
[2]冯细乙.地铁行车安全管理控制措施探析[J].技术与市场,2015,(04):92-93.
[3]肖碧辉.司机标准化作业在地铁运营安全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04):155-157.
[4]吕江鹏,张洁.浅谈乘务司机标准化作业对乘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企业技术开发,2016,(11):129-130.
论文作者:彭伟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地铁论文; 司机论文; 作业论文; 测试论文; 站内论文; 行车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