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_货币供应量论文

论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_货币供应量论文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通货膨胀原因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条件下论文,中国论文,原因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紧缩金融、财政的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但是物价水平仍居高不下。学者们对经济紧缩条件下的物价上涨提出了各种观点,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中国目前的对外开放是引致物价上涨的新因素,甚至是主要因素。一些学者认为,国际收支顺差占用了大量的人民币款,并构成M。发行的主要原因;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增长率的严重落差,导致非贸易部门供给不足。我们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目前通胀的原因在于,体制转形过程中,体制机能的扭曲,金融体制机能的扭曲是其集中的表现,开放经济下外贸与外资引进对通胀的影响只是一种现象上的相关。

1993年7月中国开始采取紧缩经济的政策,主要措施是紧缩银根、 压缩基建规模。在紧缩银根方面,中央银行限定了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提高了贷款利息率。在压缩基建规模方面,整顿了基建项目,停建和缓建了一些投资项目。结果,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增长趋缓。据统计,1994年我国国家银行存款增长7957亿元,而银行贷款只增长5734亿元,存款增量比贷款增量高出2223亿元。但是当国家统计局公布物价上涨率时,向人们表明,1994年的物价上涨率比1993 年还高。 学者们发现,1994年基础货币M[,0]的增长中有50%以上是由外汇储备增加造成的,即M[,0]增加了24.3%,随之,M[,1]增长了26.8%,M[,2]增长了34.8%,因而我国的物价上涨了24.1%。显然,国际储备的增加就成了本次通胀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应地,作为国际储备增加的两个源泉,外贸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就成了治理通胀的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从理论上看,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部平衡因素会冲击内部平衡。这种冲击一方面表现为,在资本项目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对外贸易收支顺差会造成国内的总需求水平大于总供给水平,从而导致物价上涨。其次,一国为促进贸易收支改善所实行的货币贬值,在马竭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会改善贸易收支,进而产生通胀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两个因素:一是当出现贸易收支顺差时,引致了总需求大于国内总供给的情况;二是当用本国货币表示的进口商品的价格因本国货币贬值而上升时,改善贸易收支的政策措施会因进口品价格的上涨对进口国物价水平的上涨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在贸易收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国际收支的顺差,进而是资本项目顺差会造成对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因此可以说,外部不平衡对内部平衡产生影响,外部收支顺差会形成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

然而这种通胀的压力要变成实际的影响必须是国内不采取任何冲销的措施时才会产生。根据国际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一国信用货币供应量的增量决定于一定时期内国际储备的增量和国内信贷货币的增量。用公式表示为:△M=△R+△D,式中△M表示信用货币供应量的增量, △R为国际储备增量,△D为信用贷款增量。当△D保持不变时,△R 的增加将导致△M的增加;当△R保持不变时,△D 的增加也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但是如果要使△M保持不变,那么当△R增加时,△D 就要相应减少,且△R的增量等于△D的减少量时, 国际储备的增加不会导致△M的增加。而且当△M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相适应时,△M的增加也会造成国内物价上涨。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从货币供求的角度看,导致国内物价上涨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当△R增加而△D没有相应减少以抵销外部冲击时,△R的增加会导致国内物价上涨;二是当△R增加时,△D相应减少,从而使△M保持不变,但由于△M 的数值本身就超过了实际经济活动对货币的需要量,即是抵销了外部冲击以后的货币供应的增长率仍超过实际经济活动的增加率时,物价水平也会上升。在此情况下,物价水平的上升不是由于外部冲击带来的,而是由货币供应量或信用货币量本身的过快增长带来的。在此情况下,国际收支顺差只是货币供应量增长的一个部分或增加货币供应量的一个渠道,而不是货币供应量增加的原因,即不是通货膨胀的原因。导致通胀与释放通胀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

关于贸易与一国物价水平的关系,国际经济学论述得也十分清楚。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如果一国的出口大于进口,就意味着该国总的收入水平大于供国内需要的产品和劳务的供应水平,在此条件下,国内经济中,由“过度出口”造成的国内产品供应不足会导致通货膨胀。在短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出口大于进口的状况会加剧物价水平的上涨。相反,在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商品的出口会缓解通货紧缩的压力,促进经济的增长。这种经济增长,在充分就业条件下,会导致要素价格上涨,进而可能推动物价上涨。如果一国尚未实现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只会使资源的利用程度提高,更接近充分就业的程度,不会形成成本推进性通货膨胀。由此可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贸易收支的顺差在两种情况下不会导致物价上涨,一是国内的产品和劳务的供应大于需求,二是国内生产要素尚未充分利用。

总之,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外部不平衡要影响到内部平衡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是在商品市场上,国内经济为短缺经济,或该国的出口大于进口造成了国内供应短缺;二是在货币市场上,外部不平衡对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没有政府政策的对冲,或者冲销了外部不平衡的影响之后,中央银行所确定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高于经济实际增长所需要的货币量。就后者而言,外部不平衡只是货币供应量增加的一个渠道。用这一基本思考考察一下本次中国物价持续上涨的问题特别有意义。

在分析本次通货膨胀的原因时,一些专家认为,国际储备增加导致M[,0]的增发,而且其对M[,0]的影响达50%以上。实际上,在我们查阅了有关货币发行的资料时,发现中央银行在执行基础货币发行时,采取了多项冲销措施。具体情况见表1。

表1.1994年基础货币增长率(季度数据)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基础货币 3.003.707.03

11.78

其中:流通中现金 0.16-3.63.736.17

金融机构准备金 2.903.301.554.85

净外国资产 9.864.654.952.85

对金融机构债权-2.220.731.015.29

对政府债权-1.19

-1.69

-0.251.07

其他(净值)-3.460.081.322.57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总行调查材料。

由表1可以看出, 基础货币的增长与净外国资产的增长在速度上并不是同步的。当净外国资产增长率较高时,基础货币供应的增长率较低;当净外国资产增长率较低时,基础货币的增长率较高。原因在于,基础货币的增长不仅仅受净外国资产的影响,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在第一季度,尽管净外国资产的增长率为9.86%,但是中央银行通过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对政府债权和其他三个因素的负增长冲销了净外国资产的迅速增长。到第四季度,尽管将外国资产的增长率仅有2.85%,但是基础货币的增长率达11.78%。在此情况下, 对金融机构债权的增长起了主要作用。由此可见,M[,0]的增长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时,几种因素对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存在抵销或冲销关系。因而可以推论,在M[,0]的供应中不存在净外国资产与基础货币供应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新增基础货币与外汇储备增长之间的关系只是现象,因而只构成M[,0]增加的一个渠道,这种渠道作用在有些时候是主渠道,在另外一些时候是次要的渠道。

基础货币释放后转成银行信贷的规模大小关系到M[,1]的发行。实际上,1993年和1994年间国家银行对贷款采取了比较严厉的控制。据统计,1993年全社会存款额比上年度增加2510亿元,贷款增加为4254亿元,贷款多于存款1744亿元,到了1994年,国家银行存款额比上年增加7957亿元,而贷款增加额仅为5734亿元,贷款增加额比存款增加额少2223亿元。显然,从贷款规模看,国家银行采取了严厉的限制措施,另外也应看到,1994年国家银行贷款的总规模(31603 亿元)还是大于存款总规模(29557亿元)。由此可以推论,国家在控制M[,0]发行的基础上, 对M[,1]规模的扩大也实行了限制。因此可以说,正常渠道释放的货币都处在中国银行的约束之下。因而不能得出结论,国际收支顺差或国际储备的增加对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起了加速的作用。

从贸易收支看,1994年我国的外贸收支从1993年的逆差变成顺差,外贸顺差额达53.5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按1994 年汇率计算)大约为457.7亿元人民币。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44918亿元人民币,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角度看,对外贸易顺差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0%,因而贸易顺差不会对中国的物价上涨起明显的推动作用。似乎在商品出口的问题上,因出口可能造成的商品供应短缺,进而对物价水平不会造成明显的压力。我们在做进一步的统计分析之后这一结论就更明了。具体情况见表2和表3。

表2.1994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

全国 城市 农村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121.7120.9122.9

食品135.2134.2136.3

饮料烟酒类 111.3111.6111.2

服装鞋帽类 119.6121.3117.1

纺织品类114.7116.1113.4

中西药品类 111.8111.6112.0

化妆品类116.4116.9115.4

报纸杂志类 133.5134.7132.2

文体用品类 109.8109.2110.5

日用品类113.9114.5113.1

家电类 106.7105.8108.3

首饰类 110.1109.4111.9

燃料类 115.1113.5116.6

建筑装璜材料类 112.9109.9115.0

机电产品类 100.4 99.8103.2

农业生产资料121.6 121.6

其中:饲料

124.4 124.4

化肥124.9 124.9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年,第236页。

表3.我国出口商品分类金额(亿美元)

1992年1993年

1994年

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83.24 83.89

100.17

饮料及烟酒类 6.80

9.0110.02

非食用原料 31.43 30.5241.32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46.72 41.0940.61

动植物油脂及蜡

1.70

2.05 4.95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43.32 46.2362.35

轻纺产品、橡胶制品 161.39 163.92

232.18

矿冶产品及其制品|机械及运输设 132.50 152.82

219.28

杂项制品

342.30 387.81

499.38

未分类的其他产品 0.12

资料来源:同表2,第538页。

由表2可以看出,在全国零售价格上涨中,三类商品贡献最大, 即食品、报纸杂志和农业生产资料。其他种类商品的物价上涨速度低于价格总指数。综合而言,食品价格、主要是粮食价格的上涨促成了商品零售价格的上涨。从表3中可以看到, 尽管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出口的增长幅度较大,但就其在所有出口商品的比重看,其占总出口的比重不足10%,就增长的绝对额看仅居第4位, 不足以作为引起国内供给的短缺,从而引起物价的上涨。

从货币贬值对物价上涨的影响看,1994年人民币对外实行了单一汇率,对美元的汇价由1993年的1美元=5.7763元调到1美元=8.6187元。相应地,人民币对其它主要外币也贬值了。结果是,当进口品用外币表示的价格不变时,用人民币表示的价格就会提高,因而会构成对国内物价上涨的推力。具体情况见表4。

表4.进口商品分类金额(1994年)

以1993年汇 以1994年汇

美 元 值 率计算的价 率计算的价

(亿美元) 值(亿美元) 值(亿美元)

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 31.19181.34

268.5459

饮料及烟类 0.68 3.91 5.8548

非食用原料74.38327.685 640.4118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40.34231.955 348.2474

动植物油脂及蜡18.09104.0175 155.7649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121.31697.53251044.4791

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

产品及其制品 280.85

1614.875 2418.1185

机械及运输设备

515.64

2964.93 4429.6604

杂项制品 67.66389.045 582.5526

未分类的其他产品

6.7939.0425

58.4519

资料来源:美元值自1995年中国统计年鉴,人民币值根据当年美元

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计算。

由表4可知,由于人民币贬值,进口商品的人民币价值比用1993 年汇率折算的价值多出49.7%,在这里主要的进口品是机械及运输设备类,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类,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类。结合表2 所列各类商品的价格指数可以看出,可能影响国内物价水平的大类商品是化学品及有关产品,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类,具体而言,主要是粮食和化肥。在谷物进口方面,1994年的情况是总出口大于总进口,如果对价格有影响,主要是因净出口。在化肥进口方面,1994年我国的化肥消耗量是3538.8万吨,国内的化肥产量为2272.8万吨,即需进口1266.0万吨,就是说进口的化肥占消耗量的1/3,但是从进口值看,1994 年化肥进口额为4.59亿美元,即是38.52亿元人民币,约占农业总产值的0.2%,因而对成本上升的贡献不大。此外,1994年我们进口纸及纸浆净额达14.32亿美元,应该说这种商品的涨价对国内物价水平也是有影响的, 但是从进口的规模看,还是相当有限的。同时也应看到,由于货币的贬值等因素,1994年的进口规模比上年只增长了11.1%,远远低于出口的增长速度(31%),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民币贬值对国内物价可能带来的冲击。因此可以推论,从总体上,货币贬值对我国国内物价水平的贡献度不能估计过高。

我认为,中国此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金融体制机能的扭曲,这种扭曲使信用扩张没有受到有效的控制。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金融体制也逐步进行了改革,实行了中央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专业银行的运行机制,辅之以信用社、非银行中介机构等一系列的可供投资者间接融资的渠道。另一方面建立了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证券投资公司等融资渠道。这一改革有力地配合了国营企业由过去的国家拨款供应流动资金向有偿使用贷款方式的过渡。这种改革使企业能够充分地利用直接和间接融资两个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在资金融通渠道中,国营企业拥有:国家预算拨款、银行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其它融资等多条渠道。

融资渠道的多样性意味着,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政府政策的约束,从政府控制信贷的薄弱环节融通资金。具体情况有如表5所示。

表5.按资金来源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总投资额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数 额数 额数 额

(亿元)%

(亿元)%

(亿元)%

1994年投资总额

16370.33 100

9322.49 100

2664.70 100

投资来源:

国家预算内资金 529.57 3.1

463.61 4.950.13 1.8

国内贷款3703.11 232395.61 25.8

746.63 24.2

利用外资1768.95 10.5

668.84 7.2

216.55 8.1

自筹资金8001.48 48.8 4755.34 51.0

514.23 18.9

其他投资2543.39 15.6 1083.48 11.5

1155.47 47.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年,第138页。

由表5可以看出,1994年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达16370.33 亿元人民币,比1993年增长了31.4%,国有企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近57%,集体经济投资占16.3%,即国有和集体经济仍然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从资金来源看,国家预算内拨款仅为529.5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仅为3.1%, 国内贷款的比重为23%,反映了国家拨改贷的改革特征。但是真正构成投资主要来源的是自筹资金和其他投资,二者之和占到全部投资来源的64.4%,利用外资部分占总额的比重为10.5%。由此可见,自筹资金和其他投资构成固定资产投资扩张的主要部分。所谓自筹资金和其他投资来源主要包括: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直接融资,企业从各种渠道的拆借,企业职工集资等。

客观地说,改革后的中国金融体制又为这种自筹资金创造了条件。企业自筹资金的大体来源是:国家银行大量的因紧缩而“剩余”的资金以各种名目贷放给企业;信用社以尽可能少的准备金为经营基础,扩大资金贷放,以谋取高利;企业或某种暂时的资金闲置者与非银行或银行中介机构相结合搞资金委托,以谋高利;非银行中介机构主动上门为资金闲置者和资金缺乏者牵线搭桥,从中谋取利益等等。一系列的融资渠道在政府紧缩银根的条件下创造出来,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渠道创新。这种创新在处于改革过程中的金融体制之中不存在约束机制,而存在的约束机制又起不到约束作用。结果是,一方面政府对货币的发行控制得很严,另一方面信用货币被成倍地贷放出来,以致在整个信用货币创造中出现了前紧后松的局面。即M[,0]发行是紧的,但随着货币概念的宽泛化,信用货币的创造敢趋向松动。

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在我们将利益机制引入金融体制、金融机构之后,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因而中央银行所创造的不是紧缩银根本身,而是创造了一种银根紧缩的气氛,并且为各金融机构创造了获取较高利润的条件。这种贷款的高利润驱动了各金融机构进行违纪甚至违法的贷款。如果在引入利益机制的同时,我们又以有力的约束机制为补充,那么改革了的金融体制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没有,即使有也没有贯彻某种对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中介机构的经营所必须的约束,这就为这种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创新提供了可乘之机。

金融机构的高利润意味着借款单位的高借贷成本。尽管我国对国营企业的经营机制实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是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还不高,在银根紧缩的条件下,只要能以相对比较低的贷款利率获得资金便是大功告成。在高利借款之下,企业的生产成本必然提高,从而是商品价格的提高。在需求比较旺盛的行业,这种较高的市场价格已经被习惯于连年物价上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所接受,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商品成本和价格的连锁上涨。由此可见,我国尚未完善的金融体制对物价上涨有两个方面的贡献:一是引起信用货币创造的失控;二是引发借贷者生产成本的上升,进而推动物价上涨。这不是短缺经济下的需求拉动,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成本推动,这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各种机制的不配套所引起的机制运转过程中的扭曲所致。

学者们将近期内中国物价上涨的原因归于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可以理解的。首先,经过15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原本想通过企业制度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未能实现,而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着某种物价上升,即然国营企业尚未走出困境,原有的导致通胀的原因就不是主导性的。依笔者看来,中国企业制度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将国营企业由过去的办“社会”变成办企业,甩掉一些应该是社会承担的职能,然后才能从事正常的企业经营,这些职能包括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失业救济等方面。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将这些职能从企业抽出来,以便轻装竞争。但是这些职能尚无承担者,也无力承担。因而企业制度改革难以推进,国营企业也难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然而,中国经济增长的高目标、乡镇企业的发展又对国营企业构成了生存的威胁,这些国营企业甚至包括各级政府都在为挽救国营企业寻求解决办法,进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源。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对外经济开放很快,也很自然地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我们也确实从经济开放中获得了许多实惠,因为引进外资就可以对国营企业进行嫁接改造,独资企业也可以为某个地区、省份总产值的增长做出贡献。正因为如此,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热衷于外资的引进,为引进外资创造条件,进行大规模的配套投资,结果使我们的投资规模在经济紧缩的情况下仍然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对外贸易也可以带动一个地区、省份的经济增长,据计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口每增长1%,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0.16%(佟家栋,1995年),出口每增长1%,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0.395%(王岳平,1995年)。 因此发展外贸和引进外资就成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源。在此过程中,对外开放的深化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如外资管理、不公平竞争等,同时也出现了物价居高不下的局面,结果学者们将物价上涨与对外开放联系起来了。我们的分析表明,对外开放与一国的物价上涨,或国际储备增加与国内物价上涨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投资规模的扩大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源所致,而金融渠道创新进而是货币信贷失控才是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在这里,被动的货币发行是现行的金融体制的歪曲的运转造成的。

总之,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是目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治理通货膨胀的着眼点还是金融体制,即要调整与经济体制转形期不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强化融资约束;同时,要利用国内的外汇调剂市场,减少政府吸收外汇的压力,由市场的汇率变动消除一部分对货币供应的压力。在注重内外平衡的前提下,推进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标签:;  ;  ;  ;  ;  ;  ;  ;  ;  ;  ;  ;  ;  ;  

论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_货币供应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