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管理与当地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有着密切关系。而近年来,虽然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客观来讲,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此,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针对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提出简要探讨。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引言
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资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关系着我国的国计民生问题。但是,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中却存在很多问题,难以真正为我国农业的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以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
1相关概念的基本定义
1.1农田水利
农田水利是以农业增产为目的的水利工程措施,即通过兴建和运用各种水利工程措施,调节、改善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提高抵御天灾的能力,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使之有利于农作物的生产。如发展灌溉排水,调节地区水情,改善农田水分状况,以及防治旱、涝、盐、碱灾害,以促进农业稳产高产。
1.2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是指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存在不合理之处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比较复杂,涉及到的内容和范围都很广,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农田的高低情况、农田原有的水利规划状况等。在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规划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各项因素,才能够确保工程规划的合理性。但是,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规划人员都没有在规划前对农田周围环境进行全面地了解,导致规划过程中出现许多不合理之处。例如,农田水利工程人员没有对工程范围内的地形条件、水文状况等进行详细地调查,在进行图纸设计时就会考虑不周全。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是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进行的,图纸的设计不合理,不仅会增加工程的建设成本,还会增加后期的管理难度。在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规划时,还可能占用部分农田,需与农户协商好如何对被占用农田进行赔偿,这就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进度。所以,在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规划时,应尽可能的避开农田,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2.2建设技术较为传统,与现代先进技术脱节
虽然我国在现代农田水利建设领域中,已经获取了数量不菲的有效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阶段我国水利建设的水平与相关的工程管理工作,相比国外而言,仍然处于严重滞后状态。并且,我国与农田水利建设相关的科技成果真正应用到实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比例较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科技成果转化没有达到国际水平。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传统技术的应用比仍旧占有大部分比例,而部分技术人员的先进意识以及先进技术手段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改良传统建设技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是加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有效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缺乏专业人才
从中国整个农业发展来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是在不断的增加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由此引发的专业技术性人才的缺乏问题不容忽视,一方面,本身农业水利的专业人才基数就比其他种类的技术人才基数小,尤其是在现代,很多年轻人根本不愿意从事农业方面的工作,所以,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建设岗位缺乏相应的技术性人才,另一方面,在人才基数本身很少的基础上,现有人员又没有得到合理的岗位配置,人力资源配置上面也不够科学,使得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效率低下,专业人才缺乏的现象越来越凸显,严重影响整个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质量,影响农业建设。
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措施
3.1建立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有关部门必须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当地农民的思想引导,使其能够意识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也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使其能够积极地配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例如,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宣传,让农民能够充分了解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同时,要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人员,这样才能够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管理水平。各个部门之间也需要相互配合,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相关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将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进我国农业更好地发展。
3.2大力推广水利工程建设新技术
从本质上来说,农田灌溉问题是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首当其冲的问题。而鉴于我国的基本国情,要想彻底实现农业现代化,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演化过程。而为了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首先就要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达到现代化技术要求,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而要想实现农田水利灌溉系统达到安全、高产、高效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充分利用当前先进技术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农田灌溉系统中存在几项优势如下:1)高效节水。通过合理利用水利工程中的先进技术,能够合理快捷地在当期寻找到适合的水源,从而有效保障当地农作物的持续高产,并且还能达到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2)有助于保护地下水。以先进技术为依据的农田水利工程,不仅能有效调理当地的生态结构,并且能够有效改善部分地区化肥使用过度的现象。在保障当地农业水源质量的基础上,对稳定当地低下水位的平衡有着积极作用。
3.3吸纳人才,提升素质
人才的数量和技术直接影响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效果,所以吸纳人才,提升专业素质的举措势在必行,政府或企业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吸纳专业技术人才进农村奉献,例如提高薪酬和住宿条件,解决技术人员子女的上学问题等,丰富技术人员的业余生活,加强企业的凝聚力等来充实人才队伍,提升整体技术水平。
3.4注重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素质的培养
尤其要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创新,这就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开发。对工程建设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使工程建设有坚实的技术保证。针对新技术新工艺要选拔优秀人才进行培养和深造,以更好适应岗位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要通过专业培训的推广来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基础建设人员的专业素质,激发创新精神,使具体的建设工作更有预见性、前瞻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工程质量问题。
结语
农业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农业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对于农业的产量以及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还可以提高水资源以及资源的利用率,因此需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本文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体现在责任主体缺位、规划缺乏科学性、水利设备问题以及政府投入缺少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主要包括完善管理机制、做好整体规划和重点管理、增加资金投入渠道、做好水利工程的设施管理及经费管理,同时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还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希望能够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蒋邦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困境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8,38(2):112-113.
[2]姚艳军.浅谈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中国水运,2017,17(3):67-68.
[3]刘立,李君敏,王翠敏.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探讨.河北水利,2018,21(4):45-46.
论文作者:张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农田水利论文; 农田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水利建设论文; 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