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私立中小学认证制度浅析_美国教育论文

美国私立中小学认证制度浅析_美国教育论文

美国私立中小学校认证制度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校论文,私立论文,美国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众所周知,现代意义上的私立学校在国外发展较早且相对比较成熟,其中尤以美国为代表。美国的私立学校在多年的历史激荡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体系,其中的认证制度已经相当完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和思考别国的经验对于我国刚刚起步的学校认证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认证概念的界定

认证的概念最早来自于熟悉欧洲行会制的移民、欧洲的行会是通过行会内部成员设定一定的行为标准和质量标准,以此标准作为颁发资格证书的依据,以达到规范整个行业的目的,属于行业自律组织。政府承认行会,但并不参与建立和规范这些行会。这种行会制度传入美国后逐步发展成认证制度,认证制度体现了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体现出自愿参与、民主平等的特点,加强了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之间的结合。教育社会学的鼻祖涂尔干认为,为适应大规模的工业社会结构,应当建立一种职业行会体系。因为这种行会体系可以发展出比家庭更为持久和有效的互助功能。可以说,认证制度就是在一种职业行会体系内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学校认证(accreditation),是一个以学校自我评估和同行、社会中介机构评价为基础,以满足公众要求(accountability)和提高办学质量为目的的教育质量评估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认证也可以看作是在政府和学校之间建立的一个桥梁,定期地促使学校或者课程(program)实现认证机构所陈述的目标,并测评这些既定目标实现的程度。这是一个相当宽泛的认证定义。

认证最初起源于美国,是100多年前由美国大学和中小学发起并自愿进行的一种教育质量保证方式,它是一个非政府的、独立的、由第三方(the third party)进行的教育评估过程。

笔者认为,对认证的认识需要把握以下四个重点:第一,认证是学校自愿进行的;第二,认证追求与学校的发展目标及任务相一致;第三,认证是由社会中介机构结合学校自评、与同行学校的交流开展的;第四,被认证学校需要达到认证机构制定的相关质量标准。简言之,认证是指学校的教育服务、全体教职员工及各项设备都达到或超过有关机构制定的教育质量标准的质量保障方式。

二、美国私立中小学认证制度历史沿革

认证制度起源并发展壮大于美国,与该国的文化历史发展进程、政治体制及教育管理体制密不可分。

早在殖民统治时期,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美国的私立学校就开始了艰难而自主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私立学校种类逐渐增多,学校个性日益突显。由于缺乏统一的教育指导政策,美国的私立学校之间彼此具有不同的办学目标,运用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教育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比较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认证应运而生。

1885年,新英格兰地区学校联合会(New England 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colleges)首先成立。1887年,中部地区中小学校联合会成立。1895年,南部地区和中北部地区学校联合会成立。1894年,北部中心认证协会成立(North central association)。这些协会的主要认证对象是中学,包括公立、私立学校,主要解决中学与大学的衔接问题。这一时期可以称为美国学校认证制度的早期形成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相应的学校认证制度也随之不断发展,日趋完善。以地区为标志的六大学校认证机构,覆盖美国西部(western)、南部(southern)、中部(middle states)、西北部(northwest)、北部(north central)、新英格兰(new England)地区,负责各地区各级学校的认证和鉴定。在这一时期,各认证机构相对倾向于独立运作,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也缺乏各机构外部的监督协调机制,还没有出现专门的私立学校认证机构。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级的认证机构相继成立。全国性的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各地区各专业认证机构的工作,同时沟通各认证机构与美国联邦政府的关系。1985年,美国私立学校组建全国私立学校认证团体(National private schools accreditation group,以下简写为NPSAG),作为美国全国性的私立学校认证联合机构。目前,该团体建有美国130,000所私立学校(Private schools)或独立学校(independent schools)的资料库。到1993年,代表独立集团和宗教团体的14个私立学校联合会共同组成全美私立学校认证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Private School Accreditation,以下简写为NCPSA),这是一个非同一般的联合会,旨在鉴定、验证非官方的私立学校认证机构的质量。现在,全美有26500所私立学校接受私立学校认证机构的认证。在积极发展国内认证市场的同时,认证机构也在向美国本土之外发展。1994年成立的国际与跨地区认证委员会(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and transregional accreditation,以下简写为CITA),就积极开展国际认证方面的工作,将认证制度推向世界。总的看来,这一阶段认证的总体目标主要在于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

从各机构的名称可以看出:美国的各个认证机构大多是集各级各类教育在内的综合性认证机构,对私立中小学校的认证往往是其工作的一部分。

三、美国私立中小学认证标准

认证,作为一种以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估为基础的质量保障机制。认证标准是贯穿整个认证过程始终的主线,深入细致的研究认证标准对于理解整个认证体系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在美国,存在着地区性和全国性的认证机构、一般学校认证和专业学校认证机构,不同的认证机构都有各自的认证标准,体现了多样化和丰富性。针对美国的私立中小学,下面主要介绍美国私立学校的认证标准。

NIPSA(National independent private schools association)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属于NCPSA的成员组织。该组织认为,给予一所学校恰当的评价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恰当的预定目标、实现目标的程度以及客观的财务状况分析。参加认证的学校必须达到以下几项标准,以确定该学校教育教学及相关服务的成果。

1.一般指标(General Data)。

主要是指学校近期的统计数据及相关指标。

2.办学理念及目标(Philosophy and Goals)。

学校秉承的办学理念、目标由学校的管理者、教职员工、学生以及家长共同制定,同时针对这些理念开展持续性的评价。

3.组织(Organization)。

学校根据办学理念和目标设置相关的组织及机构。所设的机构应当明确学校职能、教职工、学生与自身的关系,明确领导管理的职责及权利。

4.课程(Curriculum)。

从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学生需要、能力及兴趣出发,设置详细、明确、客观的课程。与此同时,学校具备各种教学资源以支持学校课程的实施。学校课程应接受教师、学生和学校管理者的持续评价,不断获得改进。

5.教学状况(Instruction and Learning)。

学校教学应当适应全体学生的需要,注重主动学习,为教师、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6.学生服务与活动(Pupil Services and Activities)。

服务:根据学生需要、兴趣、态度以及学校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教育的、个体的、社会的和职业的服务指导。

活动:学生活动作为学校正规教学的有益补充,应当适应学生的需要与兴趣,组织的各项活动应能够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群体中所蕴藏的技能与热情。

7.学校教职员工(School Staff)。

学校拥有一支高质量的教职员工队伍,能够有效的履行其职责。

8.家长社团(Parent Community)。

由学生家长组成的各个社团、组织应当积极支持学校工作,献计献策,积极参与学校各领域的工作。

9.学校的相关设施(school plant)。

学校设施能够保证学校各项活动有效开展。

10.学校财务(Finance)。

学校拥有持续可靠的财力以支撑教职员工、学校的硬件设施、各机构以及学校其他系统的日常运转,以便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的财务预算应囊括保障学校各项活动及服务的所有费用。

美国国际与跨地区认证委员会(CITA),它对美国及本土之外的公、私立学校开展认证工作。其认证标准具体分为两部分:申请会员标准(membership criteria)和提高标准(improvement criteria)。“标准一”是要成为认证候选学校所必须具备的,其他的十一项标准要求被认证学校在两年之内达到。具体认证标准如下:

标准1 合法性和学校组织(Authority and Organization)

优质学校或学校系统必须是当地政府批准的办学机构。学校或学校系统必须能够保持其领导、管理和提供教育服务的功能。

标准2 学校改进教育的持续过程(Continuous Process of Educational Improvement)

优质学校的发展和保持,需要一个外部的、有效的程序来促进学校的发展。

标准3 办学宗旨(Purposes)

优质学校制定并具有表明其致力于提高学生和学校工作质量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及办学宗旨。

标准4 学校管理和领导(Governance and Leadership)

优质学校有一个稳定的领导班子,致力于改进学生学习,不断创新,以达到学校的办学目标。

标准5 财力资源(Finances and Resources)

优质学校必须具备与办学宗旨和理念相称的财力资源。

标准6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

优质学校提供优质师资以指导学生学习,推行管理功能,实现办学理念和宗旨。教师的职业发展与学校发展一致。

标准7 学生服务系统(Support Services for Student Learning)

优质学校为学生的健康、安全、发展和保持良好状态提供系统服务。

标准8 图书/多媒体技术服务(Library/media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优质学校提供综合的图书和多媒体技术支持教学,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

标准9 学校设施(Facilities)

优质学校提供实用、安全、符合学校办学宗旨的教学场所、设施和设备。

标准10 课程和教学(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优质学校能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以研究为基础的课程。学校在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这些目标是不断被评估和改进的),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这种课程和教学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而且在各个学习领域内提供给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机会。

标准11 公民的意识和实践(Citizenship and Conduct)

优质学校促成学生个人决策能力、伦理道德、守法意识以及公民责任感的发展。

标准12 评估、测量和结果的有效性(Assessment,Measurement,and Effective Results)

优质学校运用有效、持续的绩效管理系统测评和改进学生学习及学校管理,包括管理和教学的有效性。

从以上两个比较权威的认证机构标准看来,美国针对私立学校的认证标准大体上是从管理、师资、学生服务、学校硬件设施、财务状况、社会资源等几大方面来设定。可以说,标准是被公认的、对质和量进行比较的一种尺度,旨在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对学校各个层次的要求。

四、美国私立中小学认证制度分析及思考

美国私立学校认证体系形成及其标准的制定,与认证形成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首先,美国社会从传统上就对政府对教育的控制存有疑惑。美国属于移民国家,早期的美国先民为了逃避宗教和政治迫害来到美洲开辟新的天地,在不断的自强不息的奋斗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美利坚精神和文化。社会和个体成为美国人关注的中心,个人的权利和利益是至高无上的。由此,国家对于社会各项事务的管理更多体现的是义务而非权力。美国政府在充分认识到教育对国家利益具有重大意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国家重义务而不重权力的国家私学观念。美国人在独特的美利坚精神中得出这样的决定:让社会,而不是国家来负责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学校独立于政府管理之外,在自由市场体制下运作。美国联邦政府并不对教育负责,教育主要是州政府的责任。在联邦宪法中有“为授予联邦,而又未禁止各州形式的权限,分别保留给各州和人民”的规定。这一规定为美国教育的地方分权和人民的办学自主权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认证的逐步完善奠定了法律基础。在此基础上,美国没有全国性的教育体系。私立学校在全美教育体系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公众对于私立学校有较高的期望和关注。在这种土壤的滋养之下,体现社会公众对教育关注和监控的认证体系获得发展。

认证标准作为各认证机构对于学校的认证要求,一方面体现了国家政府的教育政策和办学方针,另一方面更体现了社会大众对于学校的期望。从形式上来说,认证标准以条文形式出现,涉及到学校的各个方面。从认证的实践过程来讲,认证标准是整个认证过程的主线:从学校申请候选开始到获得认证资格结束,认证标准始终是学校和认证机构秉持的准则。分析看来,美国私立中小学校的认证标准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不同于高等教育之处。

从私立学校认证标准的设定可以看出,每条标准的核心都包括一个承诺:教育的目的并非追求折衷,而是要达到优质,反映了认证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高质量的一种趋势。CITA的目标就是提升世界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学业成功。认证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在详细的实施过程中都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为中心,这一点与高等教育认证有所不同,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旨在保障最低的质量标准,保证大学提供的教育学生可以接受,不存在欺骗学生的行为。

第二,科学与民主兼顾。

私立学校的认证标准体现了科学与民主兼顾的特点,具体体现在标准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各认证机构都由专门的专业人员对认证标准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修改,保障认证标准能够有效的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另外,在认证标准的制定中,根据学校的特殊情况,可以由认证机构和被认证学校设定体现学校特色的办学标准,体现科学与民主的结合。

第三,注重实效,反对一次到位——追求更高更好,形成连续性的认证过程。

认证并非一次完成,一旦通过便一劳永逸。整个认证过程循环进行,一般5年为一个完整的认证循环。比较成熟的学校认证标准一般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称为申请会员标准(membership criteria),作为申请认证的基本条件,申请成功后必须保证在指定的时间内达到其他的提高标准(improvement criteria),这就充分体现了认证过程中注重实效、追求更高、更好的特点。这一措施力图避免学校在认证之后松懈、产生名不符实的现象。认证标准的制定及实施,总是促进学校不断进取并努力保持所获得认证资格,形成连续性的、循环向上的发展。

第四,学校质量监控管理的透明化、规范化。

美国针对私立学校的认证机构都有一整套科学、透明、规范的认证标准体系,在对学校的质量监控和管理上追求科学化、规范化。美国著名的学者哈耶克曾经指出:“规则不是互动的前提,而是互动的结果”、“互动创造秩序”。美国的私立中小学和相关的认证机构就是在不断的互动中共同制定管理监控机制和规则,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第五,认证标准的服务化。

在美国私立学校认证标准中,大多提到了学生服务及活动,要求学校为学生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及优秀的师资力量。该服务的宗旨贯穿于整个认证过程始终。认证的目的就是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为公众提供满意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整个认证标准的制定体现了服务化特色,体现了美国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教育关照人的成长等基本精神。

高质量的办学,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业成绩的提高是世界所有学校共同的追求。美国的认证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属于领先地位,针对私立学校的认证在美国发展相对成熟。而就我国目前而言,民办学校发展迅速,社会中介性质的认证机构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分析美国私立中小学认证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思考我国民办学校发展和学校认证体系的建立十分必要。在中国建立民办学校认证体系,需要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有一个大的突破。首先是观念上的突破,建立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新的管理理念。其次是教育管理模式上的突破,在学校的行政管理、财务管理、教学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等诸多方面,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新的运作模式,实施科学化、公开化、透明化的学校质量认证,真正促进学校发展。

标签:;  ;  

美国私立中小学认证制度浅析_美国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