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人格心理思想比较研究_人格心理学论文

中西人格心理思想比较研究_人格心理学论文

中西人格心理思想之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西论文,人格论文,思想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人们就在不断地探索和认识外部的世界,同时也开始了认识和研究人类自我的漫长旅程。人格问题,便是这场历时弥久的自我探索过程的永恒主题,古今同理,中外同题。

现代人格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它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其母体——西方的文化传统。现代西方的各种人格心理学理论都可以在其传统文化中找到渊源。因此,西方人格心理思想只讨论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后的各个人格学派的理论,主要包括精神分析学派、社会文化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认知学派以及特质论派。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现今意义上的人格理论,但蕴涵在深厚传统文化中的人格心理思想极其丰富且多姿多彩(为了行文方便,暂且称之为人格理论)。儒、墨、法、道、佛、医各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有关的理论,它们之间既相互矛盾,又彼此渗透。其中以儒家的人格心理思想最为系统,影响也最为深远。因此,本文的中国人格心理思想主要讨论儒家理论,兼及其它。我国古代没有“人格”一词,在研究此问题时多用“人性”、“人心”、“人品”、“天性”、“品德”等术语,但探讨的基本内容却是大体相同的。

1 中西人格心理思想的相似之处

1.1 中西人格心理思想都以人性为其最基本的出发点和立论依据

人性的本质问题是中西思想家在探讨人格时所遇到的第一问题。有的心理学家从传统的道德领域,即善——恶二分法来理解人性,有的则超出了道德领域的限制而另辟视角,从认知领域来理解人性。中国古代多是从道德领域来理解人性,西方则兼有道德领域和认知领域。对人性的基本观点如何,直接影响着其对人格的看法。各种人格理论的建立,都是以人性为其最基本的出发点和立论基础。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性观,就有什么样的人格理论与之相对应。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格理论,是西方现代人格研究历史上第一个重要的理论。弗氏认为本我是人格形成的最原始之基础,它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组成,并把它形容为“巨大的深渊,一口充满沸腾刺激的大锅”。它“不知道价值判断,是不好的、邪恶的和不道德的”。晚年的弗洛伊德更是对人性充满了悲观与失望,他在《文明极其不满》一书中甚至写下了“人类是人类的豺狼”这样的语句。由此可见,弗氏对人性所持的基本观点是:人性本恶论。

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人格理论强调人类本性中积极向善的一面,坚信人的自我实现倾向与潜能,他们对人始终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因此,马斯洛和罗杰斯对人性所持的基本观点是:人性本善论。而同时期的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洛·梅却对性善论持否定态度,在他看来,人性中善与恶兼而有之,他说:“生命是善与恶的混合……它包含善,但又不和恶相分离”。因此,罗洛·梅对人性所持的基本观点是:人性有善有恶论。

斯金纳的人格理论是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代表。他用操作性条件反射来解释人格,认为人格完全是后天习得的产物。他虽然没有明确地对人性进行阐述,但很明显,他在此问题上有一个先验的假设:人性是可以变化的,是可以在后天的强化学习中为善为不善的。因此,斯金纳对人性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是:人性无善无不善论(或人性可变论)。

认知学派的人格理论主要代表者凯利认为,所有的人都像科学家一样,都在力图减少环境当中的不确定性,以便使自己的生活明朗化。因此,凯利对人性的最基本假设就是:人是科学家。

中国古代对人性的基本观点总体上虽然没有脱离善——恶二分的评判标准,即没有脱离道德领域来探讨人性问题,但其探讨的理论深度和广度却也是很难被超越的。中国古代人格理论的提出者多是儒家学者,而儒家对人性的观点虽然也多种多样,但都有一最终的底线,那就是性善论。因此,中国古代的人格理论就其总体倾向来说是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中国古代人格理论的主要提出者孔子、孟子、董仲舒、刘劭、张载等都持的是性善论,荀子也是一位人格理论的主要提出者,传统意义上都把荀子看作是一位性恶论者。其实,荀子在讲性恶的同时,也是认为人性中还有善的一面。如他在《荀子·性恶》篇中历数人性恶的种种表现之后,也肯定人还有“性质美而心辨知”的一面,还承认每个人“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总之,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也多是以人性论为最初之基石而进一步阐述自己的人格思想。

1.2 中西人格心理思想都以经世致用为其最基本之归宿

中西的心理人格理论都具有强烈的功利取向,都十分强调和重视理论本身的运用问题。并且在强调运用的同时,还都兼顾了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换句话说,中西的心理人格理论都有自己的基本目标和高级目标。

西方的人格心理学家研究人格的最终目的,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层面:

其一,在个体层面上(基本目标),解决个体自身的心理问题。西方的人格心理学都十分重视对人的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这一基本目标非常明显地表现在西方人格心理学的各个流派当中。各个人格心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几乎都是高明的心理治疗家,并且各个流派也都有自己相应的自成体系的心理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和理论模式。精神分析学派用来诊断和治疗的模式与方法是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学派用的是Q——分类法和患者中心疗法,行为主义学派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疗法,认知学派是个人建构论和固定角色疗法。

其二,在社会层面上(高级目标),解决社会自身的发展问题。西方的人格心理学家大多有较强烈的社会关怀,力图用自己的理论来解决社会问题,有的还设计出了理想社会的模型。弗洛伊德就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来论述社会文明与本能的关系。认为两者既矛盾对立又不可分离,人的本能对社会文明是一大危害,但从人的本能中却又能发展出广博的普世之爱,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与希望。人本主义学派的罗杰斯从他的“患者中心论”出发,专门写了一部表达他社会理想的专着——《一种存在方式》,集中阐述了自己的想法。马斯洛从他的“潜能”理论出发,设想了一种乌托邦式的团体——理想精神国。1936年,墨菲曾根据马斯洛的设想,建立了一个称做“亚斯拉姆”的机构,目的在于让人的价值在这里得到充分实现。行为主义学派的斯金纳从他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出发,写了一本带有乌托邦色彩的小说——《沃尔登第二》,在该书中他设计了一个理想化的公社,提出了一个社会控制计划。此后出版的《自由与人类的控制》、《超越自由与尊严》又系统地阐述了他这方面的观点。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在探讨人格问题时,其最终目的也不外乎是这两个层面:

其一,在个体层面上(基本目标),解决怎样完善和提高自我修养,以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中国古代的人格心理思想都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人格修养问题,把它作为做人的基点。并且认为自我人格的提升与完善,一要靠自己的努力,二要靠师长的教育。各种人格学说的提出者本人,无一例外的都有着较高的修养水平,多为一代宗师,其人也广为时人和后人所景仰。他们在进行自我修养实践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进行人格修养的具体原则和方法。在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同时又都是人格教育家。

其二,在社会层面上(高级目标),解决怎样参与和改善社会秩序,以达到理想社会的问题。儒家学问总体来说是一种道德学说,也就注定了其必然会重视人格修养问题,但同时它却有着极为强烈的外部取向。其学说之归宿直指作为群体存在的社会。这也就是学者们常说的儒家之入世精神,入世就意味着参与。怎样参与呢?孔子曰:“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几乎都成了儒家的一种信仰,孔子修养大成后的周游列国,孟子学成后的游说诸侯,无不是此种入世精神的体现。后之诸儒更是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人生之三不朽,像王阳明、王夫之、曾国藩等人,抛却他们的时代局限与阶级立场不论的话,我们知道,他们不光是修养高深之鸿儒,而且还曾是统兵作战之将领。他们的游说,他们的作战,无非都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社会而已,为的是大道之行于天下。可以说儒家学者的自我人格历练,大多是为了使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付诸于现实。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努力,也可以说是其内部人格动力系统的外显行为。

1.3 中西人格心理学理论家都看到了人格的整体性和可分性,有着类型大体相同的各种人格理论

对人格的理解与研究,大体有如下两个路数:一是把人格看作一浑然有机的整体;二是把人格看成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之叠加物,因素像是砖块,人格像是大厦。中西心理人格理论,都分别注意到了这两种思路,并且沿着这思路也都各自产生出了朵朵奇葩。

西方人格理论大体可以分为类型论、结构论、特质论(因素论),其中,类型论和结构论采取的是人格的整体性思路,特质论采取的是人格的可分性思路。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西方人格理论的基本分类

人格理论种类 代表人物 基本观点

 荣格

外倾型、内倾型

 威特金场依存型、场独立型

 类型论

斯普兰格 经济型、理论型、宗教型、审美型,权利型、社会型

 弗洛姆生产倾向性、非生产倾向性

 霍兰 实际型、调查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

 弗洛伊德 人格三层次:本我(伊底)、自我、超我

 结构论

罗撒尔

人格五层次:生命层、植物层、动物层、人格层、自我层

 奥尔波特 首先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其次把个人物质

分为三个层次:首要特质、主要特质、次要物质

 特质论 卡特克用因素分析法找出了35个表面特质和16个根源特质,据此

编制16PF人格因素测验量表

(因素论)

艾森克把人格分为两个维度:①高神经质——低神经质(情绪不

稳定——情绪稳定)②内倾——外倾

中国古代的人格理论大体上亦可分为:类型论、结构论和因素论。与西方心理人格理论相似,其中类型论和结构论采取的是人格的整体性思路,因素论采取的是人格的可分性思路。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中国古代人格理论的基本种类

人格理论的种类

代表人物或著作 基本观点

《尚书·皋陶谟》九德说:“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

 孔子 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

刚而塞,强而爻”狂者、狷者、中行阴

 阳五型说: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

和平之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

类型论

《黄帝内经》强毅之人、柔顺之人、雄悍之人、惧慎

 刘邵

 之人,凌楷之人、辩博之人、宏普之人、

狷介之人、休动之人、沉静之人,朴露之

人、韬谲之人

 张载

 二维结构说:气质之性、天地之性

结构论

《尚书·太甲上》、

二层次结构说:生性、习性

 孔子荀子 多层次结构说:气、生、知、义

《中庸》、《孟子》、  单因素说:诚

 王夫之

因素论

《孟子》、《淮南子》、 二因素说:仁、智

 董仲舒

 孔子

 三因素说:智、仁、勇

 孟子

 四因素说:仁、义、礼、智

 董仲舒

五因素说:仁、义、礼、智、信

1.4 中西人格心理理论都重视理想人格,并且都提出了理想人格的各种标准

理想人格是人们一生所追求的自我完善的目标,也可以称为一种人生境界。西方的人格心理学家都纷纷提出了理想人格的标准。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理想人格可谓是孜孜以求、始终不渝,各种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标准,并且还有各自的理想人格的榜样。儒家理想人格的具有者就是圣人,道家理想人格的具有者被称为真人,释家的理想人格拥有者是佛。理想人格的标准问题各个学派都有涉及。仅就儒家来说,据燕国材教授的研究,总结出了18条基本标准。

2 中西人格心理思想的相异之处

2.1 虽然都以人性为出发点,但就其主要倾向来说,西方的人格理论是以人性的弱点、人性的易碎性为出发点;而中国的人格理论则是以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可塑性为出发点。

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人性论是以人性本恶为主要倾向的,认为人生而具有原罪,今世就是为了赎罪而来的。这在他们的人格理论中也体现分明,西方的人格理论多是看到了人性的弱点与人性的易碎性,他们的人格理论多是在实际的心理治疗与咨询中建立起来的。西方人格心理学家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最初选定的就是人格已处于支离破碎状态的精神病人,而后又转向了动物,这一时段的主流研究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直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人本主义的兴起,才使注重研究正常人的人格心理学,赢得了些许主动,直至今日,西方人格心理学对非正常人的研究照样是如火如荼。

而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人性论是以人性本善为其主要倾向的。人生而具有“良知良能”,即优美质朴的潜能,对人性的发展充满希望与信心。中国的人格心理理论首先看到的是人的优点及其高贵之处,肯定了人的价值,历时弥久的人贵论传统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早期儒家经典《尚书·泰誓》就说过:“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这一开先河的观点,为后代的大儒所尊崇,历几千年文化,长流而未断。

中国古代人格心理思想的另一理论基础,就是人本论,中国文化历来重视人,倡导以人为本,这一理论与人贵论同萌芽于殷周之际,吐露其光彩于春秋战国,当时思想家多言“民本”,古语在一定意义上“民”与“人”相通,“民本”即“人本”。《管子·霸言》更是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之短语,尔后人本思想在孔子“仁”的思想中获得了集中的具体体现与理论的升华。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中国人格心理思想对人性的发展充满着希望与信心,这主要体现在“习与性成”、“继善成性”等观点中。“性成于习”是历代大儒对人性发展可塑性的集中概括。《尚书·太甲上》就提出了“习与性成”的观点,尔后孔子又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这就为人性的可塑性观点打下了最初之基石。

2.2 虽然都以经世致用为最终目的,但西方的人格理论主要是用来做心理咨询与治疗,使人复归常态,其关注的重心是作为个体的单个的人;而中国的人格理论主要是用来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力求达到一种理想人格,其关注的重心是作为群体的社会,即通过艰苦的自我修炼来达到“内圣”,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外王”。

西方人格理论的应用虽然也包含有社会层面,但那只不过是极少数人格心理学家的比较微弱的声音,以致未能形成气候,也没有对社会产生强烈而久远的影响。相反,对于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个体,他们却是极为关注,在此方面西方人格心理学下的功力也最多,比如说,对个体发展的关注,对个人咨询与治疗的重视,对个人生涯的规划等等,西方社会中发达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业,发达的个人生涯咨询业就是很好的例证。

我国古代人格理论的应用,虽然也注意到了对个人心理的调适,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但这只是人格应用的一个前期准备和铺垫而已。古代的人格思想家真正关心的是作为群体的社会,关心的是理想人格具有者对社会的功用和对社会的影响。可以说这种影响,在中国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处处可见。中国人格理论的归宿,主要是想通过艰苦的自我修炼来达到“内圣”,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外王”。

2.3 虽然都提出了理想人格的概念,但其具体标准却不尽相同

西方人格心理学家对理想人格的标准问题极为关注,其中,奥尔波特、罗杰斯、马斯洛的观点富有代表性,此不赘述。

现代西方人格心理学理论,在论述理想人格时,往往只注重人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或人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而极少论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中国与西方却有很大不同,在我们文化的源流处,就已现露出其着眼点之高远,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就已受到重视,使理想人格的内涵多了一个视角,即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观念。

中国古代的理想人格标准散见于浩瀚的典籍当中,据燕国材教授的研究,总结出了18条主要标准。

(1)天人合一的主客观念;(2)奋发有为的积极态度;(3)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4)仁义礼智的完整道德;(5)谦虚逊让的美好德行;(6)诚信不欺的正直精神;(7)不怕困难的坚定意志;(8)自我节制的调控能力;(9)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10)与人和乐的积极情感;(11)与人和同的待人态度;(12)光明磊落的宽广胸怀;(13)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14)刚柔并济的处世方法;(15)对待成败的正确态度;(16)趋时守中的处世原则;(17)革新创造的变革精神,(18)特立独行的完美人格。

3 小结

通过对中西心理人格理论的对比梳理研究,大体可以得出下面的几点结论:

3.1 任何心理人格理论的构建,如果首先没有就人性问题给出一个基本的观点,那么,这样的理论是注定缺乏根基和缺少深度的。可以说,人性问题已成为了人格研究的第一问题。

3.2 任何心理人格理论的指向,如果缺少了经世致用的纬度,必然会失去生机与活力。其波及面和影响力也必然会因之而减少。

3.3 对人格本身构成的观点(即人格是否可分,如果可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构如何等),将直接决定着心理人格理论的类型。

3.4 理想人格的标准问题至少应包含如下几个纬度:人禽关系,人人关系,人群关系以及天人关系。在此方面,中国对理想人格的观点比西方要略胜一筹。

标签:;  ;  ;  ;  ;  ;  ;  ;  ;  ;  ;  ;  

中西人格心理思想比较研究_人格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