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壤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由土壤污染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的比重逐年上涨。土壤污染将会造成严峻的、直接的经济损失,还会致使生物产品品质的下降,长此以往危害人体健康甚至造成生命危险,还将引发其他的环境问题。并且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和累积性的特点,土壤污染为人类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将是持续性的。因此,土壤污染问题的严峻性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防治土壤污染问题迫在眉睫。
关键词:我国土壤环境保护;研究;回顾;展望
1我国土壤环境相关理论及土壤污染的现状
1.1白色污染通常是指由塑料袋等一次性物品引起的环境污染
随着快餐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一次性泡沫饭盒,一次性筷子等也越来越普及。 人们对这些垃圾的处理方式不太了解。 因为这些垃圾很难降解,从长远来看,具有极为严重的危害,是影响土壤质量的重要因素。
1.2复合污染和污染扩散现象普遍
土壤污染呈现复合污染特征,无机污染和有机污染相复合。无机污染主要是重金属污染,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包括镉、汞、砷、铬、镍等; 有机污染主要以有机废水和有机固体污染为主,有机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大量有机废水和排泄物。同时我国土壤污染有明显扩散趋势,具体表现为: 地表污染向地下扩散,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工业污染向农业扩散。由于土壤污染呈现复合污染和扩散现象,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1.3土壤污染防治技术薄弱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土壤污染面积很大、土壤污染情况复杂多变、土壤污染的深浅程度各异,土壤污染防治需要具备极高的工艺和技术,与严峻的防治形势形成反差的是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比较薄弱。目前,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比较落后,生物防治技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物理防治技术需要的资金成本很高,化学防治技术很容易造成土壤质量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目前还没有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功有效的防治方案。
2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2.1微生物修复技术
在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具有代谢功能。微生物修复技术就是利用这些微生物的代谢功能, 吸收和降解土壤中含有的污染物质。 生物修复技术既可以修复农药等残留下来的有机物污染, 又可以修复重金属残留下的无机物污染。重金属环境下的微生物修复近几年来不断被重视, 重金属污染是土壤污染中比较严重的一部分。 微生物能够清洁,无污染的修复重金属土壤污染, 将有毒金属吸收后贮存在细胞的不同部位,从而达到消除土壤内重金属的目的。从目前来看, 微生物修复是土壤修复中发展发展前景最大,最有潜力的一项技术,但存在微生物个体较小,很难从土壤中分离,和周围环境竞争等不利因素。 近年来我国也在想办法提高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存活率,优化微生物的生存质量,实现针对性强,快速,价格低廉的微生物修复工程。
2.2基于土壤污染防治法以及相关标准,建立长期检测监控机制
在实践中确定风险管控主体的具体责任以及相关执行限制,而且一定要优先考虑保护性策略,还要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落实而且还要充分的借鉴先进国家的治理经验,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通过对不同功能区土壤资源进行检测,从而有效的控制不同种类土地用途的差异性。为了能够有效的对风险状况以及区域进行预测要构建检测网络并对各类土壤进行详查,通过对于一些重点行业及污染物的监测,布设具体的调查点位,要对实际的调查方式方法进行明确,而且还要将检测的结果作为依据对土壤的等级进行划分还有风险评价,还要对风险管控方案的建立提供可靠的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土壤污染的治理过程当中要对农用地以及产企业用地进行有效的划分,这样才能够在风险管控技术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对边调查边管控基础原则的实施是非常有利的,根据国家同步开展的土壤监测网络构建、布设基础监测点,通过建设监控点对高风险的工矿企业进行监控。还要对重点区域的土壤风险水平以及环境的变化趋势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这样才能够为其风险评价以及预警提供更多的依据。
2.3加强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
基于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在积极改良的基础上,需对土壤环境质量、土壤污染风险等严格评估和修复。还要对土壤污染中的重金属、土壤样品、肥料和有毒物质等严格检测,确保其符合一定的标准,保证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层次结构的形成,在该情况下,不仅能对污染的土壤风险有效评估,严格控制污染土壤,也能促使其满足技术规范。比如 :在修复工作中,对土壤的保护效能进行评估,加强对土壤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治理。
2.4控制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量
在日常生活中,加大宣传土壤污染防治的力度,增强人们土壤保护意识。农民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施用农药,并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引导,讲解施用农药的相关知识。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倡导科研人员研发更加低毒、更加高效、更加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的生物农药。此外,虽然有机肥料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含量有改良的作用,但对于化肥的使用也应该控制用量,要纠正农民心中“施肥越多,作物越多”的错误观念,让农民了解化肥有效利用率不高和不合理施肥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之一。让农民意识到合理使用化肥的必要性,农业面源污染会使河流水库水质富营养化。通过科普和大众媒体,对人们进行引导,提高全民对土壤污染的危害认知,使全民增强保护土壤的意识,由专业人员教会农民合理配置施肥比,从而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2.5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就是利用在土壤中的植物根茎等,吸收降解土壤中存在的污染物质,主要通过植物根茎吸收,蒸腾作用,过滤作用等来实现对污染物的降解。不同的植物对降解污染物质有不同的作用,有的植物可能有同时拥有几种降解方式,而有的植物则比较有针对性。 现如今, 植物修复技术集中于修复重金属污染等较为严重的土壤污染。利用植物根茎等吸收土壤中含有的重金属物质,来达到修复土壤污染的目的。
2.6加快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开发
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技术是一项涉及土壤学、微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环境科学、植物学、环境工程等众多学科协同合作的复杂工程。由于土壤污染防治自身特有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使得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技术的开发难度很高,要想在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应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支持,鼓励支持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在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的研究优势。国家应选择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污染地区,进行各种防治和修复技术的研究工作,探索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和修复模式。此外,在政策上要加强先进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技术研发的政策性支持,落实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项目,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性作用,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开发和应用中。
结语
从我们现阶段的发展条件来看,如果想要将土壤污染彻底根除存在很大的难度,所以在治理的过程当中只需要我们对土地分类管理,进行风险控制并对其进行安全利用或暂时封存,也可以种植一些非食用的经济作物,做到物尽其用,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土壤治理工作的好坏关系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土壤环境的保护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庄国泰.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防控策略[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30(04):477-483.
[2]贾琳,杨飞,张胜田,林玉锁,王金超. 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研究进展浅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01):107-114.
论文作者:熊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土壤污染论文; 土壤论文; 重金属论文; 微生物论文; 技术论文; 植物论文; 风险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