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诚达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人口的增加,高层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建筑,也是体现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高层建筑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它的土建施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各专业交叉复杂,协调施工难度大,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选择科学合理的图纸,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熟练掌握土木工程技术,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对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 土建工程 施工技术 方案优化 管理
一、高层建筑的概述及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指的是超过一定层数与高度的多层建筑。其高度高、楼层多,然而并不是低、多层建筑物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从使用功能与建筑结构等方面来说。高层建筑要求施工具有高质量与高度连续性,组织管理与施工技术比较复杂,除了存在普通多层建筑施工的部分特征外,还具工序多、工程量大、配合复杂;施工准备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工期紧;基础深、地基处理与基坑支护复杂;垂直运输量大、高处作业多;高度高、层数多,安全防护要求非常严格;防水、结构装修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立体交互、平行流水作业多,机械化程度高等特点。
二、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使用年限。只有做到科学施工,严格施工,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1. 地基方面的施工技术。
(1)地基桩基技术。地基是整个高层建筑的起点和支撑点,对建筑物的质量、防震性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的相关法律规范中有明确规定,比如《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文中明确了高层建筑的地基深度应为建筑高度的1/15 左右。另据相关研究显示,地基的牢固程度是高层建筑的寿命和高层建筑工程能否进行后续施工的前提条件。在地基的处理方式中,地基桩基技术以其适应性强,成为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地基处理方式,其中的现浇灌注桩技术使用比较普遍。现浇灌注桩技术的整体荷载力可以达到 10000 KN 以上,是高层建筑的主要地基桩之一。使用现浇灌注桩技术,一定要注意,特别是在现场灌注的时,一定要在管口顶上的管帽密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落入异物和水。
(2)支护施工技术。高层建筑的地基最明显的特点是地基基坑非常深,要比一般建筑地基的基坑深很多,所以施工难度非常大,必须使用支护施工技术。高层建筑的支护技术是一系列技术的合成,系统化程度高,集挡土、支护、防水、监测于一体。目前,我国已经有成熟的基坑支护技术,一般作拱墙和土钉墙这两种技术的使用比较广泛。相比以往传统的支护技术,作拱墙和土钉墙这两种支护技术的价格更低。除了作拱墙和土钉墙这两种支护技术之外,还有两种与地基等基础施工相关的技术,即混凝土施工技术和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在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影响混凝土的抗压性能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水泥的强度,一个是水灰比。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混凝土的检测,严格控制水灰比例。对于钢结构工程的施工,首先要清楚钢结构的特点。钢结构具有强度高、抗压性强、重量小等特点,同时又因为这种技术节能环保、难度小,已经作为一种基础性技术在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之中应用十分普遍。
2、整体提升钢平台技术。在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对于技术的选择性要求非常高,特别是安全性和系统性能。目前整体提升钢平台技术以其安全性高、系统性能高等特点,受到施工单位的广泛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整体提升钢平台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核心筒的剪力墙进行了平台的搭建,使用提升机把整个钢平台随着高层建筑的施工进度做提升。这样可以很好地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安全性,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技术。高层建筑都会设置地下室,根据设计要求,必须要做好防水工作,尤其是防水层的端部、节点及贯穿部位的防水。首先要进行底板工程桩端防水层的施工,提前将工程桩周围的垃圾清理干净,保持表面的清洁。在桩周围涂抹防水层,在完成底板下防水层的施工后,在墙体与垫层的接缝处,先将涂膜刷在涤纶布上,涤纶布与墙体及垫层防水层搭接,考虑上部结构的沉降,在墙体及垫层阴角处预留一定长度。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高层建筑对基础施工的要求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克服混凝土间断施工易形成施工缝等问题,但是由于施工基础体积较大,浇筑易产生大量的水化热量,易产生混凝土内外温差导致的温度应力,易破坏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因此,在实际混凝土设计试验中,应强化并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产生温度变形应力的幅度,避免裂缝产生,并不断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防渗和抗侵蚀性能。混凝土施工的关键就是振捣,可以选择插入式高频振动棒与平板振动器共同完成这一工作。浇筑的时候可以从一端开始,将梁分层浇筑成阶梯型,当到达板位置时,然后与板砼一起浇筑。混凝土浇筑完后复查预留孔洞及螺栓的偏差,并将其调整至符合设计要求,然后将表面压平修光。砼浇注完毕后,在12小时之内用土工布加以包裹,并定时浇水养护,保持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5、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具有施工规模较大、原材料用量大、设计复杂等特点,特别是大量商品混凝土的供应和浇灌,一直是制约施工进度的关键环节。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利用混凝土泵,通过专用管道将商品混凝土输送至指定的浇筑位置,一次性完成混凝土的空间输运和浇筑。泵送混凝土技术具有输送量大、效率高、劳动强度较低、施工文明等特点。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加强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管理
1、技术方面。技术管理是保证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前期的测量放线、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内容。在进行测量放线工作时,根据施工图纸的具体情况,通过测量来将图纸上的建筑物进行放样定位,从而为基础工程提供准确的施工位置。施工技术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以及施工方案进行,确保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以此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2、施工方面。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过程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
(1)施工材料管理,要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和审核验收,确保工程施工阶段使用的材料都符合相关质量标准,以此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2)施工设备管理,良好的施工设备管理能够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施工效率、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要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要求施工设备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性流程操作,避免违规操作造成施工设备出现不必要的受损情况以及安全事故。
(3)施工人员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施工人员管理体系,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按规范进行施工操作,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确保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安全进行。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应用越来越广泛,样式也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贯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设计理念;健全施工管理体系;提升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水平;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从而保证土建工程的顺利进行,为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葡宫.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管理[J].中国新科技新产品.2012年
[2]钟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及结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4)
论文作者:李思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高层建筑论文; 土建论文; 混凝土论文; 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