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视域下大理家庭生态博物馆建设研究论文

非遗保护视域下大理家庭生态博物馆建设研究论文

非遗保护视域下大理家庭生态博物馆建设研究

刘文颖1,蔡永云2

(1.大理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2.大理大学学生工作处,云南 大理 671003)

摘要: 从地方、社区、现实视角介绍了大理家庭非遗生态博物馆建设现状及意义。通过大理家庭生态博物馆的实践,探讨大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家庭生态博物馆建立的关系,以此形成家庭生态博物馆的非遗微缩景观、原生保护形态,推动大理地方生态博物馆建设步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途径保护与传承,促进大理乡村振兴,实现生态文明进步。

关键词: 非遗保护;大理;家庭生态博物馆;体系建设

1 大理家庭非遗生态博物馆建设现状及意义

1.1 地方视角

生态博物馆(Ecomuseum)是法国学者于格·戴瓦兰和乔治·亨利·里维埃于1971年提出的一种新型博物馆概念和类型[1],强调保存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整体性及其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活态”关系。但“经典博物馆的通常做法是,将遗产搬到建筑物里,这些遗产往往因此远离了它的原生地点及其环境”[2],成为了孤立、静止和机械的“摆放品”。虽然大理以扎染、农村电影、诺邓文化生态保护为主题的博物馆极具地方和民族特色,在全国独树一帜,但总体数量稀少,类型单一。至今大理地区官方备案的博物馆只有14家,虽然民间博物馆呈新兴之态,但政策和资金匮乏导致难以满足非遗保护和大众的学习要求。现有的4家家庭生态博物馆尚未纳入体制建设范畴,发展缓慢,以非遗为主题的地方生态博物馆建设亟待加强。

1.2 社区视角

在社区中建立特色家庭非遗生态博物馆意义在于:固定的家庭空间能确保非遗技艺的在地传承;传承人家庭生活与技艺交融,能有效保持非遗的“活态”性和“原真”性;静态藏品与活态传承时空交融,使家族及文脉得以延续;非遗资源分散到户,能有效降低建设和管理成本;走博物馆文旅融合之路,能有效开展博物馆为核心的多产业融合和乡村扶贫旅游;地方性家庭生态博物馆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能对生态博物馆理论形成有益补充。

1.3 现实视角

大理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境内民族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截至2019年初,大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达450项,有代表性传承人1 320人,非遗传习所161个,传统工艺工作站3个,四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数量位居云南省前列[3]。但还存在非遗保护的保障体系不全、资金人才缺乏、传承人队伍青黄不接、管理不善、过度开发、产业化运作不足,产品市场狭窄等问题。家庭生态博物馆的建立对于地方的社会、经济、教育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起到了记录、保存和展陈作用。鉴于官方专业非遗博物馆的极度缺乏,大理有必要在政府的规划引导下,通过民间家庭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实现非遗保护与传承模式的创新和非遗的“在地化”精准保护与开发。

2 大理家庭非遗生态博物馆体系建设研究

2.1 大理家庭非遗生态博物馆实践研究

A.杨黄德家庭生态博物馆和黄霞昌家庭生态博物馆。两馆位于诺邓村,前者藏有明嘉靖年间以来诺邓的各种家谱、地契和制盐器物等历史文化遗存,后者藏有大量建筑、泥塑、木雕、纸扎等白族民间工艺品。杨家利用博物馆宣传效应形成了以家庭生态博物馆为核心,融旅游接待、土产销售、门票经济于一体的乡村家庭生态博物馆文化经济综合体,引发了文化遗产自觉保护热潮。B.邹敬谦家庭民俗博物馆。该馆展示的是主人收集的数千件巍山明清民俗物件,其中最具价值的是左氏土官牌匾和官印。从中可感知明清时期巍山的社会变迁,具有重大的保护和开发价值。C.周城璞真扎染博物馆。该馆位于扎染之乡周城,是中国第一个白族扎染博物馆,也是大理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家庭非遗生态博物馆。它以白族民居建筑为陈列空间,融扎染发展史、扎染工艺流程、扎染商品销售及扎染技艺体验、学术研讨于一身的综合性体验型博物馆。

2.2 大理家庭非遗生态博物馆建设构想和原则

构想。第一,在资源丰富区、条件成熟区开展家庭非遗生态博物馆的分区分级试点建设,形成家庭生态博物馆地域集群。第二,开展专题型、专业型、专家型家庭非遗生态博物馆建设活动,进行多样化发展,形成社区家庭生态博物馆精品品牌。第三,开展资源普查,以最优产业条件、最大产业效益资源和最优条件家庭为博物馆建设重点。第四,通过家庭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设立完善的参与、保障和利益分配机制。

原则。A.融合性原则。周城模式说明,文旅融合是大理家庭生态博物馆建设发展的最佳路径。坚决走“展”“游”结合的民俗游、民宿游、美食游、研学游、夜游等博物馆非遗旅游融合之路是家庭生态博物馆建设的首要原则。B.生态性原则。家庭生态博物馆是最贴近旅游者的文化生态“微缩景观”,具有展现社区社会文化结构、修补社区生态、开展民众生态文明教育、保证社区文化生态整体性功能。C.原真性原则。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核心理念是“文化遗产应该被原状地保存在和保护在其所属的社区及环境中……否则原生态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就会丧失”[4],非遗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家庭非遗生态博物馆中,游客能有效感知非遗的原生空间和生活特质,在传承人的“活态”展示中感知非遗“真实的自然”。D.生产性原则。走文旅融合之路,开展家庭非遗产品创新生产,以实在的经济效益激发传承动力,在社区中形成广泛的示范效应,带动乡村经济发展。E.创新性原则。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家庭生态博物馆必须与时俱进,通过精神和物质创新与时代消费接轨,创造经济价值。在房舍专修、展品布置、数字化打造、文化产品等方面进行创新。

3 大理家庭非遗生态博物馆建设路径

第一,完善保障机制,确保动力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完善决策管理、资源优选、全域合作、参与分配、监督评价、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机制。第二,开展资源普查,进行资源优选。了解家庭生态博物馆数量和符合条件的非遗家庭数量,通过地域、主体和资源优选,进行示范点建设。第三,建立示范典型,打造精品集群。将现有的诺邓、巍山、周城的家庭生态博物馆列为重点扶持对象,开展“博物馆+非遗+旅游+文创+网络”的多产业融合尝试,建设区域博物馆精品示范集群。第四,先进带动后进,内外结对帮扶。通过先进地区博物馆与大理的结对帮扶和科学指导,争取解决规划设计、资金、管理、人才等方面的难题。加强与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加大生态博物馆建设人才的培养和培训。第五,广纳社会资金,提倡社会认养。可借鉴浙江乡村古建筑的社会开发和保护模式,村民出房出藏品,社会人士出资并参与经营管理,开展家庭生态博物馆的社会认养,以此加大宣传,吸引社会资本注入。保证利益的公平分配,以效益激发传承人内生动力,促进家庭生态博物馆非遗保护和传承模式可持续发展。第六,引入实力企业,开展精品营销。目前,由于营销不善导致的文化产业有“业”不“产”的情况比比皆是。应引入专业的文化营销企业进行营销策划,助推大理家庭非遗生态博物馆的品牌发展。中国夏华依文服饰有限公司对贵州苗绣8 000绣娘作品开展精品营销,助其脱贫的经典案例值得借鉴。

钢桁架桥跨越能力大,建筑高度低,在受到条件限制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少桥梁规模,而且钢结构具有可工厂加工,现场拼接,可回收等特点,体现了良好的环保性、经济性,同时钢桁架桥结构美观,造型多变,有更好的景观性,因此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应有更广泛的运用。

就在天南星妖拔下头顶双角,刺向我命门,准备跟我同归于尽时,一把闪着金光的梭子突然迅猛地飞向他胸口,自他身体里穿梭而过。

参考文献:

[1] 苏琨,郝索.国内外生态博物馆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348.

[2] 安来顺.国际生态博物馆四十年:发展与问题[J].中国博物馆,2011,(01):15-23.

[3] 彭斌.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文化资源普查报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8:12-13.

[4] 黄永林.“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C]//第七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论文集,2013.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ali family eco -muse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on -heritage protection

LIU Wen-ying1, CAI Yong-yun2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ali University, Yunnan 671003, China;2.Student Work Office, Dali University, Yunnan 671003, China)

Abstract :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ali family non-heritage eco-museum from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realistic perspectives. It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li’s non-heritag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and establishment of family eco-museum, so as to form the non-heritage miniature landscape and original conservation form, promote the pace of Dali’s local ecological museum construction and multi-way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mote Dali’s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realiz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ogress.

Key words : Non-heritage conservation; Dali; Family eco-museum; 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8646( 2019) 15-0150-02

收稿日期: 2019-04-15

基金项目: 大理大学大理研究院项目“非遗保护视域下大理家庭生态博物馆建设研究”(KYDL201706)

作者简介: 刘文颖(1977-),女,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标签:;  ;  ;  ;  ;  ;  

非遗保护视域下大理家庭生态博物馆建设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