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围绕智能化技术的基本概况、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笔者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对今后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建议。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
这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渐改善,各行业间的竞争局面愈发激烈。在这样一种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取得持续发展,必须致力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以现代人的需求作为导向进行企业转型。智能化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它的大量涌现,电气工程在城市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强劲的推动力,并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益。
一、智能化技术的基本概况
智能化技术一直跟随者时代的发展保持着更新状态,目前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与产业当中。大家都知道,智能化技术在广泛应用的过程中也不断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在后续不断改进。在我国科技迅猛发展的如今,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那么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在智能化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使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智能化技术实施进一步改造与完善。
另外,人们的意识也在逐渐变得更加先进,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认识到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条件,因此科技电气工程的关注度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提升。电气工程需要通过持续的数据导入才能被设计成为满足人们需求的工具,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便捷。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应用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因此它的发展前景是十分理想的,若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利用,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气工程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推动整个电气行业的持续发展。
智能化技术从某个层面上来说是通过模拟人类思考方式而形成的一种技术,对其进行充分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电气工程的自动管控能力。在我国大部分制造型企业中,智能化技术已经被作为一种重点研究项目开始进入如火如荼地研发当中,它的优势在于能够提升工作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生产制造效率。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市场经济水平正处于持续加速的阶段,传统的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智能化技术的重要性也慢慢被人们所看见。实际上,智能化技术是一种基于传统技术不断改进而形成的新型技术,在电气工程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并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现阶段的智能化技术主要优势体现在人性化、简洁性以及环保性等方面,它的应用能够极大提升机械自动化程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并有效降低了设备器械的维护成本。
二、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
(一)能够编辑逻辑控制器技术的具体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可编辑逻辑控制器已经能够完全取代机电控制器在制造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协调电力生产上具有的优势,可以维护电气工程系统的正常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不仅可以促进供电系统自动化切换的实现,同时也能够改善电气工程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此外在大规模应用的情况下还能够提升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控制的有效性。
(二)故障诊断技术的具体应用
电气工程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问题,我们不可能百分百预防它的发生,这个时候我们便可以使用智能化技术来实现电气工程系统的全面扫描与检测,从而找到故障发生原因,这一方法对电气系统的有效运行具有十分大的促进作用。在运行过程中对电气工程系统进行不定期检测以及维护,可以很大程度预防各种不必要故障的出现,从而为企业节省了设备维修成本,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因故障而造成的损失。利用智能化技术对变压器实施诊断时,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诊断出变压器中的渗漏分解情况,从而有效缩小了故障波及范围,从而改善了电气工程设备的运行效率。综上可知,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系统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意义。
(三)优化设计技术的具体应用
在传统电气设备的设计过程中,主要的设计依据为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总结,并结合具体的设计情况来完成的,这一设计方法所产生的结果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技术人员的专业性,因此最终的达标率并不是特别理想,同时也会给后期的运用工作产生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这种情况会引起电气工程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很多故障,若能有效导入智能化技术便能将损伤降到最低,更重要的是通过智能化技术设计得到的方案在通过一系列检验后证明具有更高的适用性。这主要归功于智能化技术中的遗传算法,它能够有效优化设计过程。遗传算法在图像处理工作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能够为设计工作创造一定的价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以及物质的需求度也正在持续提升,而科学技术是决定人类生活水平是否能够不断提高的重要的因素,因此备受关注。因此强化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无论是对于电气工程产品的设计还是工作效率提升来说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今,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当中,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水平,将会为我国将来的电气工程产生极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潘再平,黄进,赵荣祥,章玮,徐习东,卢慧芬,甘德强,杨莉.全面优化本科教学平台,培养电气工程创新人才——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S1:20-23.
[2]宋起超,杨春光,乔爽,王希凤.应用型本科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冶金教育,2010,02:12-15.
[3]黄肇,罗庆跃,袁旭龙,王晓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46-48.
[4]刘美,禹柳飞,王涛.基于CDIO理念的卓越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2,02:25-27+30.
论文作者:江菡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电气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故障论文; 控制器论文; 及其自动化论文; 可编程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