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网的勘查、设计是决定配网结构的重要环节,通过勘查、测量和设计,提出每个行政村的低压网络结构图。农村电网的设计深度要求不高,但工程量大、繁琐复杂,关系着广大农村低压用户的用电利益,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着供电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几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如火如荼地开展,农网工程具有点多、面广、工程量大,时间要求紧,工程分散等特点,工程建设任务非常紧迫,这就要求供电所尽可能的缩短前期勘察规划时间,将更宝贵的时间用于工程施工,争取农网工程尽早送电投产,造福于民。本文主要探讨影响配网勘查规划时间的因素,寻找提高勘查规划的效率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模式,建立完整的配电网技术档案,为下一步的生产管理、用电管理,特别是配电网施工建设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关键词:配电线路 勘查规划 安全管理 规范化
1、目前配网勘查规划的管理现状
1.1 勘查规划的时长分布
配网勘查规划用时的平均值统计,每个供电所勘查一个行政村所需时间过长。根据影响因素对时间进行细化分解,分为定位、现场勘查、用电规划、方案论证和其他,各影响因素所占时长比重依次如下:定位时长大约占到50%的比重,现场勘查时长占20%,用电规划时长占10%,方案论证时长占10%,其他占10%。定位时间过长成为制约配网勘查规划效率的主要因素。
1.2 配电网管理现状
(1)培训合理到位
供电所每年度农网改造任务开始之前,专门针对农网工程的重要性、紧迫性,农网工程勘察规划流程,供电所配合事项及注意事项等问题开展多次班组大讲堂,确保配合勘查规划的人员对上级规划指导性文件、总体目标和规划原则、配网勘查步骤和深度、负荷预测方法、规划方案评估等基本知识有明确的认识,并通过实际的案例讲解建立良好的理论氛围,提高全体职工及农电工对该问题的认知程度。
(2)线路管理人员配置充足
基层供电所实行专业化管理,供电所配电班负责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每条10kV线路确保配备1名线路管理人员和至少5名以上农电工,确保人员配备充足。
(3)管理人员熟悉现场状况
管理低压线路、台区及用户的农电工多数原籍为本村村民,对村庄的道路分布、用电情况和用户信息较为熟悉。具有一定的配网工程施工管理经验、安全管理经验及熟悉相关规程规范,能较好的掌握本村用电负荷情况。
(4)定位仪器满足精度要求
目前农网工程勘察规划采用的机械定位方式普遍采用GPS定位。只要寻得负荷中心,确定线路走径、位置等基本信息,可迅速利用GPS定位得到本点详细坐标,误差范围控制在厘米级。只要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和要求来使用GPS,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保证测绘准确性。
(5)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自2010年开展二期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以来,上到中央、地方政府,下到公司、各供电所一直在用不同的方式宣传农网工程开展的重要性和实效性,从多年的工程推进情况和民事协调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大部分用户可以理解该项工作的开展,并尽可能的配合,为农网工程规划、施工提供便利。供电所多采用“安全文化进校园”和“供电服务赶大集”等多种活动形式,集中宣传安全用电、农网工程建设等相关知识,取得良好效果。
(6)勘查规划方案详细可行
公司农网办下发通知文件后,根据公司统一安排部署,设计部专工根据时间节点,依次排开行程,分别负责供电所农网工程勘察规划工作,供电所根据时间安排、用电村大小、用电负荷情况等,对需要规划的村庄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分类排序,制定出勘察规划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7)协同配合快速准确
农网工程勘察规划时需要设计部专工参与,供电所配网管理人员、村电工、村委的积极配合,该部分配合人员对村庄和线路非常了解,对线路规划路径、配电室设计位置心中有数,落实到规划中形成规划设计文件,设置的规划方案与现场吻合、设置合理。
(8)考核机制完善有效
每个月供电所线路管理人员和农电工的考核记录中,关于对农网工程勘察规划工作的配合程度,包括表现突出、无故不配合工作或勘察出现误差等情况都兑现奖惩,确保配网勘查规划工作推进顺利。
2、影响配网勘查规划用时成因的探讨
2.1 关于寻找负荷中心
配网规划施工的原则是靠近大负荷或设在负荷中心,首先要进行负荷分布调查和负荷计算,从而确定配电变压器容量、安装位置等,为选择配电装置准备技术依据。受用电季节、用电时间段等因素影响,规划时需要进村逐家摸排用电情况,找到负荷中心,有时还需要入户调查,预测负荷发展情况,前期定位工作不但耗费大量人力,还浪费不少时间,极大的影响了配网勘查规划的工作效率。
2.2 关于确定勘查规划路线
对于行政村内房屋分散且不成自然分布的,需结合实际进行放射式布线。对距离自然村较远又不值得单设配电变压器的分散住房,要以距离配变台区最短的路径配出,对分散且分片的住房,需采用小容量配电变压器分供。为确定和实施各种规范方案,需进村摸排住户的基本分布情况,清楚掌握沿途地形,并对现场进行勘测计算。勘察规划过程中,经常出现因村庄临时修路造成道路堵塞、集市或大型活动阻碍道路等情况,造成线路规划定位进程缓慢,严重影响勘察规划进度。
3、缩短勘查规划用时的方案应用
3.1 快速寻找负荷中心
谷歌地球是一款由Google公司开发的的虚拟地球仪软件,它把卫星图像、地图、百科全书和飞行模拟器整合在一起,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谷歌地球可以显示卫星照片,清晰反应真实的地理情况,甚至显示街景视图,并具有实时更新功能。
规划人员在谷歌地球上找到要规划的行政村,根据村落房屋和企业密集情况,找到负荷中心,提前在地图上做好线路路径规划和台区布局,再运用GPS到现场进行复测确认。通过运用谷歌地球,能较为准确、快速的寻找到负荷中心。
3.2 正确选择勘查路线
规划人员在谷歌地球上提前做好规划路线,布置线路走径,完成台区设置。充分利用较容易获得的地形图资源,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处理后,模拟航测的方法获取所需的断面数据,设计人员可据此进行预排杆,现场测勘时只需到位复测确认,减轻劳动强度,也减少漏勘的可能性。另外,谷歌地球功能强大,可以实现实时搜索,为我们找到进入该村的最佳路线和最近方案,避开拥挤路段。运用谷歌地球工具,能实时掌握地面交通信息,避免拥堵等突发状况造成的时间浪费。
3.3 完善线路管理档案
运用日常线路巡视检修的机会,实地定位超半径线路。配电变压器供电半径超出800米以外的用红线标识,500米以外的用黄线标识,不超供电半径的用绿线标识,形成完整的超半径线路管理档案。待有配网勘查任务时,调取档案优先解决红色标识线路。通过调取超半径线路管理档案,有效缩短现场实地勘查和定位用时。
4、结束语
配电网是整个电网结构中最靠近用户的电网,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供电量等都要通过配电网体现出来。配网规划是农网工程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得进行配电网规划建设,需要加强配网管理的全过程管控,勘察规划的目的就是使电网的发展适应、满足并适度超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并发挥其对于电网建设、运行和供电保障的先导和决定作用。随着信息化的引入,其在配网勘查规划中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展,如配网线路基础数据的生成、线路设备台账信息的生成和管理,实时配网监测信息的发布等。随着大数据库的不断完善,今后可能逐步完成系统遥测数据和报警信息的动态显示。
论文作者:许丛丛,刘凯,侯衍旭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供电所论文; 线路论文; 农网论文; 负荷论文; 情况论文; 时间论文; 工程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