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测量工作在水利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对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最终的安全质量水平有很大的影响。文章介绍了水利工程的测量过程, 列举了测量中的常见问题, 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策略, 以期帮助测量工作者攻破测量难题, 更加高质高效地完成测量工作, 为我国水利事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 水利工程;测量技术;常见问题;控制策略
1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各阶段测量工作种类繁多。主要有: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放样、开挖工程测量、立模与填筑放样、地下洞室测量、辅助工程测量、施工场地地形测量、渠道地形及施工测量、变形监测、竣工测量等, 涉及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具有规模大、投资多、建设周期长的特点, 一旦作为工程建设基础的测绘成果无论哪个环节发生质量问题, 都将给工程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必须根据各方相应职责, 对测量工作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以避免因测量误差或错误而产生质量事故。
2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2.1 测量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测量仪器陈旧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时, 常常强调施工进度和工程实体质量, 对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仪器设备资金投入不足, 忽视了“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的客观规律。很多施工单位的测量仪器设备相对比较落后, 在功能性方面难以满足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测量需求, 但还不及时更新, 虽然节省了一些资金投入, 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精度差、工效低, 造成工程窝工、返工, 从而使经济效益大幅降低, 得不偿失!更有甚者, 一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单位将一些损坏、出现故障的测量仪器设备未经检修、年检便投入使用, 这无疑将会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数据的精度, 进而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 造成质量事故隐患。施工单位部分测量人员不具备相应测绘资质, 对测量仪器设备的操作规范不甚了解, 致使测量数据存在较大误差, 不仅不能够发现工程中所存在的质量问题, 更会因测量数据错误导致更为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
以上存在的问题, 会直接导致工程质量事故发生。例如:施工放样中测量数据误差过大, 造成主体完工后达不到设计要求;高程控制测量中出现粗差, 出现基坑超挖、造成基础扰动;堤顶、堰顶高度不够达不到防洪标准等。事故发生后轻则浪费大量的人力、时间, 增加工程成本投入, 重则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有的损失甚至是不可挽回的。
2.2 测量工作的监理工作不到位
监理对测量文件和成果的审查复核不到位, 对施工单位测量人员资质疏于审核。部分监理人员不具备测量专业知识, 不能及时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测量数据进行检测, 难以发现和预防测量工作中的差错, 更谈不上指令施工单位返工整改。对工程测量监理程序执行不到位, 存在对施工单位上报测量成果复核申请回复超时情况。
2.3 施工单位对测量工作不够重视
对于工程而言, 测量工作是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工作。但是,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普遍存在对测量工作认识不到位的现象, 工作过程中仅认识到该项工作的基本性, 而没有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在对工程质量进行实时监控过程中, 往往重视对工程实体质量检查, 常常忽视对前期测量工作的质量控制, 致使工程在验收阶段才发现因测量工作造成的质量问题, 为时已晚。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测量工作存在时间紧、工作量大、工作面存留时间短的客观情况, 施工单位如不高度重视, 就会造成现场测量成果漏掉报检程序, 造成质量隐患。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准备阶段, 由于技术、设备、重视程度等原因, 造成竣工图测绘质量问题严重。有的施工单位在项目改变及有其它重大改变或变更部分超过图面部分1/3的情况下, 依然使用原设计施工图纸用作竣工图, 既不符合规范要求也给工程设施今后的管理维修、改扩建造成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水利工程测量质量的控制策略
3.1 革新测量理念
革新测量理念是提高水利工程测量质量的首要步骤, 只有在思想上认同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才能在行动上有所表现, 真正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测量理念的革新要从管理者和基层工作者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 管理者要提高对水利工程测量工作的重视程度, 充分利用现有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加强对设备的管理, 不断提高测量技术, 引导员工积极对待测量工作。另一方面, 测量工作者要端正工作态度, 积极响应上级的相关政策, 以上级的领导方针为基础, 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从而将测量工作做到最优, 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问题。
3.2 添置新型测量设备
近年来, 我国水利工程数量不断增加, 涵盖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 这对测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依靠陈旧的测量设备已经很难满足现实工作需求, 引进新型测量设备是今后提高测量效率、保证测量效果的必然之路。因此, 水利工程管理者应当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测量工作, 加大对测量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 积极引进新型的测量设备, 其中既包括水准仪、全站仪、经纬仪等常规的测量仪器, 也包括一些针对性强、准确度高的新型设备。需要注意的是, 测量设备并非价格越昂贵越好, 在购买测量设备时要了解设备的实际功能, 结合水利工程的真实需求, 购买性价比最高的设备, 确保投入的资金能够发挥最大的积极作用, 进而帮助测量工作者更好地完成测量工作。
3.3 强化测量结果监控
只有强化对测量结果的监控, 才能使测量工作发挥最大的现实作用, 帮助管理者对水利工程进行进一步优化, 实现水利工程功能的最大化。为此, 水利工程的监管部门和施工部门应当实时加强沟通, 及时共享相关数据和信息, 例如, 施工部门应当为监管部门提供施工方案和测量数据, 监管部门也应当为施工部门反馈监控信息, 从而帮助施工部门及时发现问题, 对不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
3.4 加强测量工作者培训
良好的培训可以提高测量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有效减少测量误差, 为高质高效地完成水利工程提供保障。培训工作要结合工程实际需求, 适用于各种水平的测量工作者, 并涵盖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 具体如下:1) 应挑选优秀的测量工作者组成技术研究部门, 一方面对专业水平较差的测量工作者进行技术指导, 开展定期的知识讲座, 交流操作经验, 另一方面加强对新型测量技术的研究, 为测量工作提供更多技术方面的支持。2) 应加强对测量工作者的考核管理, 不定期进行业绩能力测评, 督促测量工作者学习新的测量技术, 熟练掌握更多新型设备的使用方法, 进而提高其整体的工作能力。3) 健全责任制度, 对测量数据进行抽样检测, 奖优罚劣, 从而激发测量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使其能够积极服务于自身岗位, 具备更多的责任感。
结语
我国水利工程测量仍面临着测量理念滞后、测量技术陈旧、测量数据监管不到位等现实问题, 对此, 一方面管理者要革新测量理念、提高重视程度, 积极添置新型测量设备, 强化测量结果监控, 并加强对测量工作者的培训;另一方面基层测量工作者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学习新的测量技术, 减少工作误差, 从而保障测量工作顺利开展, 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数据方面的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媛.刍议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3):72-73.
[2]张克成,洪国彬.水利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4):41-42.
[3]刘广茹,孙奇.水利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12):60-62.
[4]朱晓波.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甘肃农业,2016(7):89-90.
[5]郑国.浅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111-112.
论文作者:吕月赛,刘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测量论文; 工作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工作者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