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反思·对策·展望——广西城市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研究

挑战·反思·对策·展望——广西城市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研究

黄建团[1]2002年在《挑战·反思·对策·展望》文中认为加强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改革,促进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是目前我国进行基础教育改革,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体育与健康课达成的共识。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课程的关键环节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课程所采用的一种特定的组织方式,它主要涉及课程的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设计制约着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它的实效性与科学性直接影响着继续教育的效果,注重课程设计研究是目前世界各国进行继续教育课程改革一直关注的问题。在此形势下,目前广西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面临哪些挑战?它的现状如何?取得哪些成就与存在着哪些问题?它的发展趋势如何?应怎样进行改革发展?这都是亟待探究与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力求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广西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面临挑战的分析、发展历史的透视与现状的调查研究。总结与反思广西城市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问题、发展规律以及演变线索,从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及分析其发展的趋势,为广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法令法规发展计划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课程设计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和产生的结果,大致可以分出宏观、中观、微观叁个层次。本论文在刘课程设计进行研究时对这叁个方面均有所涉及,但主要着重于中观的课程设计研究。 根据查阅文献资料与对广西城市小学体育骨干教师队伍的现状调查,目前广西城市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面临着如下挑战:(1)西部大开发·知识经济与科技信息发展要求对课程设计提出新的要求;(2)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改革对课程设计提出新的要求;(3)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对课程设计提出新的挑战;(4)课程设计和小学体育骨干教师队伍现存问题要求课程设计必须改革。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形式对广西城市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的历史改革和现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课程设计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叁个重大的发展时期,这叁个时期的课程设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与当时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1)首先是酝酿时期(1983—1989年),这时期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主要是学科中心观;(2)其次是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的交织时期(1989—1999年),这时期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主要是学科中心与人本主义综合观;(3)最后是继续教育的全面实施时期(1999年至今),这时期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主要是人本主义观。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广西城市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从总体上分析,进行改革是众望所归。现行课程设计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单一: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制定不够合理性;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缺乏相关性;课程目标指向单一,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课程内容过于强调竞技运动技术,缺乏先进性、时代性、实用性;课程内容选择缺乏针对性;课程设计的方法缺乏科学性。 从课程设计的历史发展与现状考察的情况来看,广西城市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既有其自身的优势,也有其自身弱点。主要的优势表现在:课程设计的历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学历低、能力差等问题,为充实师资队伍,解决或部分解决师资断层起到“缓解”的作用,这对丰富课程理论和进一步深化课程设计的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课程设计有了改革的自觉性;课程目标进一步主体化,注重骨干教师主体地位;课程设计改革注重骨干教师的参与,关注教师的专业化,课程改革有优化发展的意识;课程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 山一元在向多元,注重社会需要和骨干教师的全血发展;小学体育骨干教帅参与继续教育意识的先 进性。 课程设计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是课程设计价值取向至一;二是谍程设置随意:叁是课程目标 与课程内容制定不够合理性;四是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缺乏相关性;五是课程目标指向单一,缺乏 针对性和指导性;六是课程内容过于强调竟技运动技术,课程内容照搬、陈旧、存在严重的片面性 结构不合理,缺乏先进性、时代性、实用性、针对性,忽砚课程内容成年人的特点和教师己有教育 货景和实践经验,忽视体育骨干教师高层次学习的需要;七是课程设计的方沼缺乏科学性。这是问 题的成因主要有外因与内因两个方面。 根据广西城市小学体育骨千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汁所面临挑战和国内外发过地【体育教帅继续 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的分析,以及课程设计现有的发度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固分析,列课程设 计的发展提出如下对策:树立工确的小学体育骨工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理念;构建骨干教师继沮教育 课程设计的理论体系;构姥广丙城巾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谋程口标体系;调整课程纪刊和“ 新课程内容;科学的运用万)云技术进行课程设汁;加强对课程设计秩源的投资;完善配套措施。门

杨荣昌[2]2006年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9年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颁布,确立了我国教师继续教育5年一个周期的培训制度。据此制度,一名教师在其整个教师职业生涯中至少需要接受若干轮的继续教育培训。在教师继续教育这个宏大系统中,课程是核心要素,是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的载体,是实现教师继续教育目标、保障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关键。 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的强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教师自身需求的日益提高,时刻都在呼唤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本研究基于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实践现状,结合时代背景,在分析现象、归纳问题的基础上,以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借鉴与创新相融通的原则,对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导论。简述该课题研究的缘由、目的意义及使用的研究方法;探析了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概念的内涵及基本特征,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成要素,为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确定起点和边界。本文的教师继续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和在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已获得任职资格的教师所实施的促使其专业发展的学历性的和非学历性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是为实现教师继续教育目标而建构的全部经验及其活动系统的总称;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第二章,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主要分析了课程基本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及教师专业学习理论的内涵及其对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意义; 第叁章,国外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在分析比较美、英、日、韩等国外发达国家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特点的基础上,找出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可资借鉴的元素; 第四章,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历史与现状分析。通过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及其课程的历史发展的回顾,得出须注意的经验与教训,接着通过分析课程体系现状的调查,找出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的努力方向; 第五章,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想。借鉴国外经验,依据现状调查,遵循现代课程、教师专业化、教师学习等有关理论,提出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设想。具体包括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的新思考,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新构想;课程体系构建应考虑的四个方面的依据,应遵循的六大原则,应设置的六个方面的内容,和应采用的叁种方法。

桑国强[3]2016年在《专业化视域下我国特殊体育教师教育研究》文中提出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特殊体育教师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为了促进我国特殊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分析、调查、特尔斐等方法,从教师专业化视角,对特殊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内涵、我国的特殊体育教师教育制度、在职教师专业化状况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美国、欧洲部分国家和台湾地区特殊体育教师教育状况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其发展特点与趋势,继而构建了我国的《特殊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这一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并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了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路径。具体结论如下:(1)特殊体育教师与普通体育教师相比,在教学理念、实施教育时对学生的前提假设、责任范围以及两者知识背景这几个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这种差异性也正是特殊体育教师专业性的体现。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他们所具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对伦理道德的要求方面,其专业化就是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对伦理道德提高与完善的过程。(2)美国、欧洲部分国家和台湾地区的特殊体育教师教育,呈现高学历化;重视其专业课程及相关信息资源建设和融合教育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以法律法规为导向来保障特殊体育教师的教育;其发展得益于政府、专业团体或组织的支持;培养方式呈现多元化;并且都已用(美国、欧洲)或希望用(台湾地区)专业标准来引导特殊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基于此,我国必须从完善、细化有关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争取政府层面的支持、采用开放且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制定教师专业标准、发展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加强专业化课程研究、组建专业团体、加强相关信息资源建设、注重融合教育的需要这几个方面着手以加以强化。(3)总体上看,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特殊体育教师教育问题作出了一些规定,但表述比较笼统,针对性有待提高;对特殊体育的学科定位不够准确;各高校在专业培养目标设定上过于宽泛;对学生基本素质和具体实践能力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明确;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不足;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对体育术科重视程度差异较大;选修课程设置比例较低。并且,专业教师较少;专业教材建设有待加强;且教师进修机会较少;缺乏内源性动力。入职方面,还未形成完善的资格认证制度;职后培训不足。(4)对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现任体育教师的进一步调查表明:其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具有特殊体育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少;平均执教时间较短;缺乏进修和科研动力。综合上述对我国特殊体育教师教育总体状况及对现任特殊体育教师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影响其专业化的主要因素为:(1)社会层面:对特殊体育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存在偏颇以及对其专业性认识不足;(2)国家层面:职前培养制度缺乏顶层设计、缺乏相应的专业标准和资格认证制度、职后培训不足;(3)学校层面:激励与支持不足;(4)个人层面:缺乏内源动力。(5)构建了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其框架包括3个一级指标(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伦理);13个二级指标(通识性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实践性知识、对残疾学生的鉴定与评量、教学与指导能力、倡导与咨询、沟通与合作能力、自我反思与发展能力、职业理念与态度、对待学生的态度与行为、自我发展、个人修养与专业心理素质);92个叁级指标。(6)据前述调查及对现实国情的分析:我国职前培养本科阶段采用模块式培养模式、“3+1”或“2+2”培养模式;研究生阶段采用“4+2”培养模式、“4+1+2”培养模式较为合适;入职方面要建立我国特殊体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职后教育采用“教培研”一体化模式、校地合作一区域对接模式、校际联动模式较为合适。并且需要社会层面——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国家层面——政策、法律的制定与完善;制度层面——职前、入职、职后教育一体化的制度设计;学校层面——领导支持、个人层面——自我成长及组建特殊体育教师自己的专业组织这些方面的支持。

张绍军[4]2016年在《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纪之交,面对信息与科技的挑战、教育与人才的竞争,世界主要教育发达国家都进入了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中。我国也相继于1999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发起了一场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此次课程改革以政府主导、专家引领、教师参与为特征,其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整体推进,理念引导,实验探索,渐进铺开,取得了诸多理论与实践成果。然而,十余年来的实践证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并没有安全实现,课堂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先进的课程理念、课程体系没有转化为先进的课堂教学实践。基于此,本研究遵循文献检索、现状调查、理性省思、应然把握、实践策略的思路,对新世纪十余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进行了审理,肯定成就,正视问题,探寻原因,进而从深化课改的角度分析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的动因与机理。接着,在分析课程改革主体及其行为之应然基础上,论述了“主体归位”和“行为到位”思想。最后,提出并论述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未来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转向的理念和策略措施。全文共分七章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分别叙述并分析了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研究内容等;界定了课程、课堂、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核心概念;分析了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第二、第叁章。分别叙述分析了课题的研究设计与调查实施,和课程现状的分析与把握。第二章在分析研究假设的基础上,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调查设计等进行了说明;交代了调查实施的基本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数值呈现、统计分析和总结分析。第叁章通过审视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促进先进教育理念传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制度,制定并颁行新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文本,建立相对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等方面取得相当成就的同时,发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存在重课程轻课堂的严重问题,表现为: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重制度课程轻行为课程,重文本课程轻体验课程。对这些问题进行的归因分析,为我国新世纪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从课程到课堂的转向奠定了立论的基础。第叁部分为第四、第五两章。在把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必然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论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体的地位及其行为。文章指出,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从课程到课堂的走向必然会发生。这是因为:其一,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工作;其二,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的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决定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其叁,课程改革问题的最终解决在课堂。2011年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调整的基本导向亦指向课堂教学,这直接确立了课堂教学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的政策导向。文章深入分析论述了实现“从课程到课堂”转向的课程改革主体及其行为,提出了“主体归位”和“行为到位”观点。文章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未来改革,不仅需要教学主体归位,更需要师生主体的行为到位:于教师主体而言,需要积极转换角色,提升课程意识,做好课程开发,增进课堂交往,,加强反思实践,实现专业发展;于学生主体而言,需要积极转变学习方式和交往方式,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现从分数学习到能力学习、从封闭学习到开放学习的转变。第四部分为第六章,提出并论述了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之理念和策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从课程到课堂走向应当确立的“叁个本位”理念是:课堂本位、师生本位、教学本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的实践策略有:课程主体策略、课程文化策略、教师校本培训策略。具体包括: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营造浓郁学校文化,推进从课程到课堂转向;加强校本培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等。结语,对本研究结果进行简要回顾,明确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未来改革从课程到课堂的重心转向,并指出实现这一转向,还需要对不同视域(社会性、生态学、伦理学等)下的课堂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师生作为课程资源等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研究。

王大磊[5]2011年在《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关键。因此,制定科学的教师政策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对我国建国以来的中小学教师政策进行系统的历史考察和逻辑分析,并努力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当代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内容的若干建议。本论文除导言外,共分五章,叁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通过对近现代及建国后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到经过不断的调整与发展,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政策主要实现了叁个转变:一是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实现了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进修的一体化;二是由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向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转变;叁是由中专、大专、本科构成的传统叁级师范教育体制向由大专、本科、研究生构成的新叁级师范教育体制转变。进入新的世纪以来,随着一系列教师教育政策的出台和完善,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师教育体系的完善。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的建立、教师教育体制的创新、教师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教师教育国际化、教师教育公平等将是其发展的趋势,最终目的是建立与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师和教育的需求。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叁、四章,把我国建国以来制定的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分为教师准入政策、教师任用政策和教师待遇政策叁部分,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察、分析和反思。第二章,重点阐述了要把好中小学教师的“入口”关,从政策上规范中小学教师的任职资格标准,严格教师准入制度,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教师岗位聘任制,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第叁章的教师任用政策,从教师培训政策、教师评价政策、教师评聘政策、教师激励政策4个方面阐述了建国以来我国教师任用政策的制定、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其中在教师激励方面的政策制定很不完善,有必要借鉴新加坡等国家在激励教师工作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从而切实调动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第四章的教师待遇政策从教师地位、教师职业权利、教师工资、教师福利等方面阐述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待遇政策的历史发展变化过程,强调了教师待遇政策在整个教师政策体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第叁部分是第五章,以W区为个案具体探讨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促进城乡教师均衡发展的政策。主要包括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政策、农村教师编制改革政策、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和新教师统一招聘政策、严禁聘用代课教师、大规模农村教师培训、城乡教师交流等政策。这些政策在W区得到很好的执行,然而仍有不足之处。文章最后根据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在建国后实施的实际情况及本人在实践中的广泛调查提出了一些建议:明确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目标和方向,促进政策执行者及相关人员对政策的理解,尽快提高执行主体的执行能力,政策制定需要考虑政策之间的兼容性。同时要重新定位政府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角色,切实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在政府教育中的地位从边缘到教育政策中心的转变。

易斌[6]2010年在《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研究(1978~2008)》文中研究指明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学校教育的全部实践就是以课程为轴心来展开的。对教育而言,课程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着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学生听不懂、说不出,不能熟练地阅读英文原着的现状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造成这种外语教学现状的原因从宏观上看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等,从微观上看有教学管理因素、教师因素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但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是课程自身,包括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及评价等。因此,关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的研究对当前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论文运用历史研究、文献分析、逻辑论证等方法,从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分析、课程体系评析、成就不足及启示叁个维度展开分析,将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变革史分为恢复(1978~1984)、发展(1985~1991)、调整(1992~2000)和新一轮课程改革(1999~2008)四个阶段,以“改革开放——实施义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论文主线,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进行总结和反思,力求通过回顾过去、关注现实与前瞻未来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寻求有效的方法与策略。除引论和结语外,论文共设五章,主要内容如下:引论部分主要阐明本研究的缘起、现状、方法及意义,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最后对英语课程变革的历史分期进行了说明。1978年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以来,通过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迎来了恢复的大好时机。这一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确立了英语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更新了教材,并使英语教育的差异性受到关注。但是,由于“十年内乱”对英语教育的摧残,导致了师资奇缺,教学观念落后。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过于注重知识(尤其是语法知识)的传授,轻视语言能力的培养。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当作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的大事,基础教育英语课程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着重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学大纲的研制日益科学、开放,语言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得到了正确的处理。但由于受结构主义语言教学思想的影响,英语教学过于注重知识记忆和句型操练,学生学习负担过重。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为此,必须调整课程与教学计划,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此阶段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初、高中的教学衔接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同时,英语教材编制也呈现出“一纲多本”的可喜局面。但囿于“应试教育”的强势地位,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生活,英语教学仍旧过分强调接受学习。2001年,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英语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情感,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旨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于前面四章对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的总结和反思,论文第五章对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趋势进行了展望。论文结语对改革开放30年英语课程变革历史进行了简要的概括,旨在倡导广大英语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课程变革,并努力承担好课程改革推动者的角色,为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做出贡献。

尹志华[7]2014年在《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探索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质量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而通过构建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来引导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教师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绝大部分国家都将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发提上日程,推动教师教育标准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本研究结合国际发展走向,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提出要“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的要求,对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体育教师的质量做出贡献。本研究共分为十章,采用混合方法研究设计(Mixed Method),力图实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高度融合。首先,解读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阐述了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核心作用与地位,梳理了中国、美国、爱尔兰和加拿大等国家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专业素质要求)的历史演进。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性研究分析了美国6所大学实施NASPE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情况,并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了美国NBPTS在职优秀高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情况;通过调查516名中小学体育教师、427名大学体育教师教育专业任课教师和1022名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在读学生(职前体育教师),了解了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可能遇到或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和定量研究方法分别制订了一份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并对两份标准进行了优化整合,形成了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讨论稿);调查了65名大学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负责人(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对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开发相关问题的意见,开发了具体的绩效评估认证程序。最后,总结了研究内容和不足之处,对今后基于标准的体育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展望。通过上述系列研究,本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1.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在通过体育教师教育而推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从多元化视角(逻辑起点与终极追求、他者镜像与自我反思、门户视域与适度张力)解读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加深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本质的认识,理解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在其中的重要性。2.世界各国对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专业素质)的要求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演进,影响标准发展的因素包括普通教师专业标准的指导、非营利性专业协会的参与、社会现实的需求、专业人士的呼吁、教育政策的影响、大型教育报告的发布、课程改革的推动等,但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性。3.美国大学对NASPE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本身的认同度较高,但标准仍需改进。标准实施会带来正面与负面影响,耗时是实施过程中的最大障碍。与综合性大学和普通本科大学相比,研究型大学对标准实施的热情相对较低且实施效果未如预料般那样明显。NBPTS在职优秀高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面较广,外部支持对教师通过标准认证非常重要。虽然目前通过认证的总体人数较少,但所产生的正面效应比较明显,尤其是有效促进了在职体育教师主动寻求专业发展,提升了其社会地位。4.中国目前具备了制订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首先应积极启动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可采用科研立项、专题研究、逐级落实的形式进行。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应侧重于提升职前体育教师的专业意识和基本体育课堂教学能力,同时要体现出与教师资格证的差异性。5.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专家咨询、比较研究与自我核查的意见,可以研制出最优化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该标准的框架构成为“维度→领域→标准→具体要求”,包括3个维度、8个领域、24个标准和242条具体要求,在引领高校体育教师教育专业人才(职前体育教师)的培养,为各地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提供依据,促进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6.为了促进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应用,应开发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且目前已具备了程序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证程序开发的重点是考察职前体育教师的整体绩效表现、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提供反馈信息和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并应由专门机构进行严格认证。开发的认证程序包括评估准则(rubrics)和需要提交的评估材料。这为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实践应用及其效果评估提供了有效指导。本研究仅是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相关研究的一个开端,今后还可以在基于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师教育专业、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体育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体育教师教育者等多方面的改革与发展,真正发挥标准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深层次作用。

李世讴[8]2010年在《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硕士课程是教育硕士培养的中心环节,构建系统科学的教育硕士课程体系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发展、整体提升我国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科学性,还可以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观念、行为和评价的转变,不断促进教师角色、活动形式、教学风格以及评价理念和评价行为的真正转换,从而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为依托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并最终以推动学校的发展从而达成人的全面与个性发展的目标。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构建需要首先明确其价值取向及其基本理念,由于教育硕士课程价值主体多元性而表现出了学术性取向、功利性取向、需求性取向、知识性取向和个性化取向等多种取向,这就按照教育硕士终极价值的指引,以教育硕士课程目标为现实指导,在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课程计划的安排、课程实施制度的实施以及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有侧重的体现不同取向,满足不同主体的价值需求。同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是在满足时代要求和现实教育教学需求下而建构的,体现了关注教育教学实践、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向,并通过自主创新以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和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教育硕士课程体系必须有明确的方向及其指标体系,然而由于我国的教育硕士课程主要借鉴了教育学硕士的培养目标,这导致了教育硕士课程目标的自主性不强,很多学校的目标厘定仅仅是教育学硕士的翻版,没有结合教育硕士培养目标和教育硕士生的实际而做出详细的划分和说明。本论文在借鉴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等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专业学位的我国教育硕士课程目标设计,认为教育硕士课程应体现师范性、务实性和专业性等特点,以培养专家型教师为出发点构建教育硕士课程目标体系。教育硕士课程结构是教育硕士课程理念和目标的具体体现,然而,当前我国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构建存在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类课程与实践技能类课程等比例失调、课程的综合性与融合性较差以及课程规范性欠缺等一系列问题,本论文在借鉴美国、英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硕士课程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当前教育硕士课程体系应减少英语、政治等公共课程比重以突出专业性课程、加强研究方法课程以提高教育硕士生的研究能力以及开设大量的选修课程以突出课程的灵活性,并切实照顾教育硕士的个性特质和满足多元化教育的需求。课程实施是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是决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成败的关键。然而,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数量扩大与院校办学能力之间的非协调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学习之要求与实践需求的矛盾、职教育硕士课程学习与本职工作之间的冲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建设中“一套人马,两个班子”、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性质的认识偏差等问题,需要建立“质量第一,规模适度”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发展之路、大力加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理论研究、积极探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多样化课程学习方式、健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学习保障制度、大力建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发展人力资源体系、建立系统化、层级化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目标体系等措施。课程评价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建设(或课程开发)的基本问题与关键环节。本论文通过审视当前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评价的在学位教学合格评价、优秀教育硕士论文评选、常规性课程实施评价等方面的实然图像后发现:我国当前教育硕士课程评价中存在元评价缺失、课程评价体系有架构少血肉、课程目标欠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课程评价重制度建设轻实践督导以及评价实践中证据收集欠充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提出了提高教育硕士课程评价科学性的解决措施,认为应加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元评价制度的建设与落实、完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评价标准体系、扩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评价证据收集渠道、落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评价服务功能以及打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评价队伍等。

林顺英[9]2003年在《体育教师教育:国际比较》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以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14个国家的体育教师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对21世纪初我国中学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体系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21世纪初,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正逐步与世界先进发展水平接轨:国外体育教师教育中培养渠道多元性,培养目标多向性,培养模式多样性,课程设置突出综合性、基础性、师范性、针对性、选修性、小型性和国际性等特点,注重体育教师的入职教育,普遍都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在职体育教师进修法制化、形式多样化、机构完善化、规模扩大化,体育教师教育的3个阶段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一体化”体系比较完善,比较先进;新时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要改变思想,更新观念,以“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拓宽课程设置、调整学生知识结构、强化人文素质、提高学生能力”为构建开放式混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依据,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的多能一专的复合型体育人才;中学体育教师的入职教育逐步得到重视,教师资格证书制度逐步法制化、科学化;现阶段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重点要转变教育理念,拓宽专业面,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及提高科研水平,要与体育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紧密联系,尤其是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推广,对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出新的期望和要求;我国体育教师教育起步较晚,存在着注重职前培养,忽视职后培训,职前职后相分离的状况,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体系还未完全形成。 研究目的旨在为新世纪初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深化改革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也为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体系的形成提供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雷冬玉[10]2010年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文中认为基础教育改革一直是各国教育改革的重头戏。而课程改革又是其重中之重。纵观国内外有影响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其课程改革总是处于核心地位。课程改革的成效也因之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课程改革的历史表明,几乎每一次改革人们都总是寄予厚望,课程改革的目标则是这些厚望的集中体现。但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发现,许多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并没有得到有效实现,改革并没有像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取得应有效果,课程改革总是伴随着预期目标的偏离。而这种偏离不但制约着课程改革目标自身的实现程度,而且还很大程度地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成效,有些偏离甚至导致改革功亏一篑。本研究遵循问题研究的逻辑思路,在明确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首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课程改革进行扫描,分析了每次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状况,接着对预期目标偏离的内涵、类型以及在现实中的表现进行了理论解读和系统梳理,接下来再从目标质量、课程改革政策及其执行、课程实施、课程改革的推行环境等环节详细剖析预期目标偏离的具体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控的策略与建议。论文从整体上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课程改革预期目标偏离与调控的理论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有关教育改革或课程改革的理论体系。同时本研究的实践意义也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调控策略方面将对地方和学校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将为教育行政部门的改革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首先对课程改革和预期目标偏离进行解读:课程改革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或教育哲学对课程系统中不符合时代精神和人的发展要求的课程问题所进行的系统变革,具体而言,是对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作出系统的、持续的改进、完善和创新;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是指在改革实施过程中,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不相符,甚至是远离或与预期目标背道而驰的一种现象。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在基础教育领域己开展了八次规模较大的课程改革:第一次课程改革(1949-1952),第二次课程改革(1953-1957),第叁次课程改革(1958-1962),第四次课程改革(1963-1965),第五次课程改革(1977-1980),第六次课程改革(1981-1984),第七次课程改革(1985-1998),第八次课程改革(1999年至今)。研究发现,从课程改革的实施结果看,每次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偏离。第二章对预期目标偏离的内涵、类型与表现进行了阐述。根据不同的标准,预期目标偏离可分为调适性偏离和背离性偏离、创生性偏离和衰减性偏离、结构性偏离和操作性偏离。但从总体上看,预期目标偏离有正偏离和负偏离。课程改革鼓励和倡导正偏离,防止和力避负偏离。预期目标偏离在现实中表现为:预期目标被架空、预期目标被替换、预期目标减损性走样和预期目标创生性拓展。第叁章从目标质量来分析课程改革预期目标偏离的原因。首先预期目标的价值追求与性质影响预期目标偏离、预期目标的现实可行性、目标理论基础的异域化、目标设计的弹性和包容性以及目标表述的清晰性与否都可能影响预期目标偏离。第四章探讨课程改革政策及其执行方面影响预期目标偏离:课程改革政策的利益博弈、一致性和灵活性、课程改革的决策主体的统筹权威、价值取向和决策水平与能力、课程改革政策的执行失真导致预期目标偏离。第五章从课程实施的取向来分析预期目标偏离。研究发现忠实取向、得过且过取向容易导致负向偏离;而相互调适与创生取向可能产生正向偏离;其次是对实施者的不同态度、实施者的意愿和能力;最后实施主体的异质性、实施内容的流变性以及实施过程的多层级性导致预期目标的偏离。第六章从课程改革的推行环境方面分析:课程改革自上而下的推行策略容易导致目标偏离,“运动式”、“突变式”的课程改革最易导致目标偏离;社会公众的消极态度和舆论误导引起预期目标偏离;领导集团和中心工作的转移导致预期目标偏离。第七章针对预期目标偏离的原因分析,提出有效调控措施,防止预期目标负偏离的发生。调控中主要采用如下策略:确立明晰的课程改革价值追求,增强目标的可操控性;完善目标预设过程,提高预设目标质量;加强课程改革政策研究,有效控制政策偏差;做好课程改革培训工作,提高课程实施成效;创建课程改革共同体,营造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挑战·反思·对策·展望[D]. 黄建团. 广西师范大学. 2002

[2]. 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 杨荣昌.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3]. 专业化视域下我国特殊体育教师教育研究[D]. 桑国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6

[4]. 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到课堂走向研究[D]. 张绍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5]. 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 王大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6].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研究(1978~2008)[D]. 易斌.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7]. 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探索性研究[D]. 尹志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8]. 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 李世讴. 西南大学. 2010

[9]. 体育教师教育:国际比较[D]. 林顺英.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 雷冬玉.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挑战·反思·对策·展望——广西城市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