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资源困境与解决途径论文_王丽川

城市水资源困境与解决途径论文_王丽川

河北省岗南水库管理局

摘要:随着各个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的利用也越来越频繁,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地下水超采严重等,要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应该积极改善这些问题,并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困境;解决途径

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资源,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水资源紧缺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北方缺水总面积约为420万㎞2,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3.7%,这些地区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20,接近联合国界定的极端缺水标准。与此同时,随着人口剧增和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用水量却在不断增加,水资源的供求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北方城市发展的瓶颈。

1城市水资源面临的困境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匀,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着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地下水过量超采,水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1.1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随着城市污水排放总量逐年增加,由于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部分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了河库。据水利部长期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有46.5%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10.6%达到严重污染。而从全国城市水域的调查显示,约有90%以上的水域受到污染,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1.2地下水过量超采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地区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据报道,华北平原每年超采地下水约100亿立方米,超过全国平原区地下水超采量的60%;其中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最为严重,每年超采约60亿立方米。过量超采地下水会引起湿地变干、河流枯竭,地面沉降,对于沿海地区还会造成海水入侵,地下淡水盐碱化等系列问题。由于近几年整治措施的强化,地下水水位下降的趋势基本得到遏制,但地下水回升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1.3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

目前,全国有200多座城市缺水,平均日缺水量为1500万吨。一方面水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匀,沿海地区水源充足,西部城市用水紧张;另一方面,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大中型城市,人口的增加造成需水量逐渐升高。另外,水资源开发利用上也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

2城市水资源困境的解决途径

2.1加强污水处理回收,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在污水处理工艺上,应按照“最大化利用”的原则,从实地情况出发,争取由单一处理工艺改为综合处理工艺,通过积极推广各种膜分离技术、臭氧化技术以及安全消毒技术的应用,努力改善污水处理水平,达到再生水的指标要求。另外,政府应该用价格政策鼓励用户使用再生水,可以通过实施补贴、优惠政策等措施对中水处理企业和单位进行扶持,逐步提高中水回用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强化水资源管理,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摒弃过去那种“先污染,再治理”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严格实施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水生态文明建设。明晰中央与地方、流域与区域的水利事权,坚持执行水权交易制度。认真执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阶梯价格、工商服务业用水超额累进加价和淘汰类、限制类生产设备用水差别价格制度。如河北衡水市实行的“水价调整补偿机制”,通过“节奖超罚”的经济杠杆作用,撬动了群众切身利益,从而引导社会参与,提高水资源管理透明度,把知情权、管理权、参与权交给群众,政府只负责监督,保证公平。建立健全行政审核机制,如取水许可证等的颁发和审核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三条红线”控制指标考核评估,协调运用好水量控制红线的源头控制、用水效率控制的过程控制以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的排水环节管控,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城市发展及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3加强节水宣传,全面提高节水意识

针对我国城市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应积极推进“法制六进”主题活动,在“国家宪法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水法律法规颁布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推进普法宣传,同时要不断创新普法工作方法,面向社会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集中普法活动,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成效。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及时发布相关政策,结合“坚持节水优先,优化水资源管理”的水法宣传口号,加大对节约用水以及水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让人们认识到我国城市水资源面临的现状,同时对于水环境污染的危害问题进行普及,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确保全员参与水资源保护工作,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这对维系生态系统平衡具有积极意义。

2.4制定合理用水计划,优化配置水资源

我国社会各类生产活动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加,均会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带来较大影响。为了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改善,必须针对水资源的发展现状对水资源的利用进行合理配置。针对区域水资源匮乏的现象,可以采取跨流域调水的方式来解决部分区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使其经济发展得以有效改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针对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所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工程的建设不仅使水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还为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同时,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应及时制定水资源分配方案,从而对各地区水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宏观调控。一方面应加强对水资源利用的监督,保证使用者按照规定用水,不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应该对水资源利用比较多的行业,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尤其是污水处理方面,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保证水资源的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

2.5不断加强对水资源管理的创新

水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面对水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应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丰富其理论知识,并将其更好地运用到实际中,结合相应的经验对水资源进行管理,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减少用水量,合理地使用水资源,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应该培养创新管理意识,充分地发挥资源的循环利用,合理配置水资源,保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

2.6充分发挥政府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众周所知,我国的水资源丰富,但各个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为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应不断增强政府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作用。将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现代科技发展相结合,通过对江水等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共生。

结语

水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应该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工作,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的重视,让每个人都能够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污染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弘.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及防洪减灾研究[J].农家参谋,2018(7):213.

[2]郭友平.浙江省基层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探析[J].浙江水利科技,2016,44(1):39-40.

[3]张永正,闫国杰.黄河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探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21-23.

论文作者:王丽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城市水资源困境与解决途径论文_王丽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