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浙江 嘉兴 314500
摘 要: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这句话概括凸显了音乐学科的特点,引领着音乐教师们的日常音乐课教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小学音乐教师,特别是在面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时,常常被如何让孩子们静下心来完整的聆听、如何指导反复聆听、怎样在聆听的过程中发现乐趣等一系列关于聆听而产生的问题而困扰。下面就以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八课《这是什么?》为例,音乐教研组在歌曲学唱和欣赏中关于聆听教学进行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聆听 设问 完整 反复 乐趣
一、如何让孩子们静下心来完整的聆听
首先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静不下心来。其次静下心来完整聆听,对音乐课的养成教育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这对矛盾的确是让低段音乐教师搔头挠耳。
听前设问,激发静听。教师要养成聆听前设定问题的习惯,把聆听变成一种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有明确的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力,努力维持的一种注意。只有在聆听前设定与歌曲内容相关有特点的问题,才能变无意识聆听为有意识聆听。学唱《这是什么?》前,我们设置了“你能找到歌曲里小闹钟的声音吗?”歌曲中有秒针的“嘀嗒”声和“当、当、当”的报时声,答案的多样性让学生更关注聆听。在欣赏《调皮的小闹钟》前,设置了问题:“时钟除了会报时,还会发出什么声音?”(生答:还会叫你起床--闹铃。)再问:“你能从下面的音乐中找出藏着的闹铃声音吗?看谁的小耳朵最灵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加上充满探索和激励性的语言,调动了孩子们听的意识和兴趣,这样的状态下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音乐吸引,安静完整的聆听也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如何指导反复聆听
这里我们要区分“反复”和“重复”。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辞格。重复:是一种语病,使人感到内容贫乏,语言累赘。如何在反复的聆听中摆脱简单重复聆听的困扰呢?
首先:抓住重点,反复聆听。《调皮的小闹钟》欣赏片段的截取,也让教研组的老师们思考权衡了一番。整个作品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创作。乐曲为C大调、4/4,中庸的快板,采用回旋曲式写成。乐曲开始用木鱼声模仿钟摆的走动声。开始它很有规律,带有装饰音的主题。主题之后,是第一插部。它转成了G大调。旋律以附点音符为特色。主题再现,接第二插部。乐曲进行中不时插入闹钟的铃声和不规则的走动声。当主题第三次出现时,加有反复后接尾声。课标在音乐情绪和情感中指出:1~2年级,聆听音乐形象鲜明、结构较为简短的进行曲、舞曲及其他题材的音乐段落。
其次:教师还要学习提问的技巧,抓住音乐的特点进行提问。歌唱教学中常能听到在第一遍聆听前,提这样的两个问题: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音乐是几拍子的?虽然这些问题是紧紧围绕着音乐要素展开的,但是没有充实的内容、强烈的感情,而一味地采用反复的形式就变成机械无趣的重复了。
三、如何在反复聆听的过程中发现乐趣
课标指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
认识到低段学生好动的特点,聆听教学围绕“动听结合,乐在其中。”展开。
《这是什么?》第一遍完整聆听后,大部分班级的孩子们只关注到时钟的报时声。这时教师机智地调整教学环节,提问:“你能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报时的声音吗?”(生进行探索)。教师出示:
图谱,帮助学生自己发现动作设计的不足。最终结合报时声的高低、长短创编了报时动作。 “你用自己编创的动作在歌曲中小闹钟报时的地方敲一敲吗?看谁能向小闹钟一样准确的报时!”“除了报时的声音,另外你的小耳朵还捕捉到时钟的发出了什么声音?”学生很快从象声词上发现秒钟走动的声音。师生一起用肢体探索模仿秒钟一走一顿的样子,真是生动有趣。“你们想不想和秒针一起走起来呀?”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激起儿童们的求知欲和求学的欲望”,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边听边表演,随着音乐律动,对音乐产生极大的兴趣。
“你能把闹铃的声音画出来吗?”随着流畅风趣的音乐,孩子们的手指在空中飞舞起来。再听“老师是这么画的,还可以怎么画?”
出示打击乐器“三角铁”,“如果我们能够用它来模仿闹铃就好了,谁有办法?”探索敲击方法,随着音乐徒手模仿。请徒手模仿最好的孩子拿乐器随音乐敲一敲,其他师生一起徒手模仿。整个聆听过程,音乐主题的聆听达到8遍之多,可是孩子们还是意犹未尽的样子。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蓉 著 《声势—音色、节奏与身体》.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教育出版社。
论文作者:骆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1
标签:音乐论文; 闹铃论文; 孩子们论文; 声音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完整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