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皮肤病防治所 江苏 靖江 214500)
【摘要】目的:探讨光动力结合中成药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这个期间内,选取仅采用光动力治疗的3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期内选取采用光动力结合中成药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对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3.3%),两组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光动力结合中成药在治疗中重度痤疮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光动力;中成药;中重度痤疮;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6-0316-02
临床中,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好发于青春期,它主要由于毛囊、皮脂腺过度分泌而导致的,对患者容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很多患者因该病产生自卑、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让患者身心承受极大痛苦,日常生活质量也受到了极大的干扰。现本文主要探讨光动力结合中成药的临床效果,特意选取3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这个期间内,选取仅采用光动力治疗的3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期内选取采用光动力结合中成药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女分别为17、13例,年龄范围15~28岁,中位年龄(23.3±1.1)岁;研究组中,男女分别为16、14例,年龄范围为16~30岁,中位年龄为(23.4±1.0)岁。纳入对象范围:我院收治且符合中重度痤疮的患者,且对于本次研究自愿参加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对象范围:(1)精神意识障碍者以及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活动者。(2)光敏性疾病者(SLE、慢性光敏性皮炎等)、皮肤光过敏、卟啉症、对卟啉过敏者;(3)对局部用盐酸氨酮戊酸溶液中任何成分过敏者;(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和服用光敏药物者。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分析,若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仅接受单纯的光动力治疗方法:给患者严格清洗、消毒面部后进行挑除粉刺的预处理。接着,面部涂抹新鲜配制的5%ALA药液,对于囊肿以及皮损较为严重的位置可多涂刷,在皮损处位置用浸有药液的脱脂棉进行覆盖并使用保鲜膜封包,并使用面膜覆盖,敷药一小时后,使用专用纸巾擦去脸部残留的药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用光动力治疗仪(LED-IB)红光对患者进行照射,照射前应对仪器做出如下调节和设置:初始能量、照射距离、光照强度、波长分别为60mW/cm2、10~15cm、60~100mW/cm2、(633±10)nm。根据每一位患者自身耐受度的不同调整照光能量。同时,患者需照射前佩戴护眼罩,防止照伤眼睛。照射时间为20分钟,给全脸均匀照射,能量密度为60J/cm2,照射完成后常规给予冷敷治疗20min,避免脸部强光照射48h,局部使用保湿剂和防晒霜。照射完成后立即使用冰袋进行冷敷,接着可每日冷敷一次防止面部发生红肿。连续治疗四次,两次治疗间隔时间为一周[2]。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添加中成药治疗方法:患者口服百癣夏塔热片,一次三到五片,一日三次,一个疗程为三十天。
1.3 效果评价
治疗效果主要采用皮损计数方法来进行,可划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痊愈、有效以及无效。(1)痊愈:皮损减少大于或者等于90%;(2)有效:皮损减少 在60%~89%之间。(3)无效:皮损减少小于或者等于19%。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统计分析主要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来进行验算,若P<0.05表示则代表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分别采用t、χ2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x-±s)进行检验处理。
2.结果
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之后,两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对比发现研究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0例对照组中,治疗痊愈、有效以及无效分别为17例、8例、5例;30例研究组中,治疗痊愈、有效以及无效分别为20例、9例、1例。
3.讨论
光动力疗法其治疗原理主要通过局部外敷适当浓度的光敏剂后,光敏剂在组织中聚集,然后利用特定波长红光对患者的皮肤进行照射,使组织中产生大量的单态氧和其他自由基,对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进行破坏,对皮脂腺分泌起到持久的抑制作用,以及通过光化学反应直接杀灭痤疮丙酸杆菌,还可以起到抗炎修复和预防痤疮瘢痕形成,达到治疗美容目的,可针对皮肤面部进行直接治疗[3]。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脏腑经络发生病理改是引发痤疮的机制,治疗应遵守内外兼原则。在本次研究中,基于光动力治疗基础上给予采用中成药百癣夏塔热片给予治疗。百癣夏塔热片主要来源于玉素甫·吾牙尔著《艾慕赫特买提》中,汉语翻译为《如意处方集》,距今已经具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该药富含酚羟基的蒽醌类化合物,可促使抗氧化酶的生物活性提高,排出异常体液,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清除细菌新陈代谢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尤以清除异常粘液质为佳,改善皮肤微循环,缓解疼痛,对受损的血管网进行修复,形成免疫网状抗体,深度提高病区皮肤的抵抗力, 进而达到杀菌、排毒、免疫以及修复的作用。
对本次研究结果观察分析可知: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3.3%),两组数据有差异(P<0.05)。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光动力结合中成药在治疗中重度痤疮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应成为治疗中重度痤疮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琳,陈立华,李勇忠.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6,23(07):888-890.
[2]梅韬.光动力学在中重度痤疮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5,12(07):43-45.
[3]孙燕丽,何春峰,杜华.光动力疗法在中、重度痤疮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17(01):67-69.
论文作者:卢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2
标签:痤疮论文; 患者论文; 中成药论文; 动力论文; 皮肤论文; 两组论文; 分别为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