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我国国内旅游消费走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内旅游论文,走势分析论文,我国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初,因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增长所带来的国内旅游,将呈现排浪式的消费格局,在需求主题、市场布局、队伍结构、出游方式与时间等方面展露出新的发展势态。
一、旅游需求集聚三大主题
旅游需求源于旅游者的生理与文化心理,既因人而异,又映现着时代的烙印。在旅游需求越发趋于多元化的同时,就大众旅游来说,旅游需求将集成娱乐旅游、乡村旅游、观光旅游三大主题板块。
娱乐这种精神释放活动,为和平年代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乐趣与节奏,新科技带来人们工作与生活的程序化、紧张化,所造成的体力减负,使得放松神经、寻找体力消耗成了人们的必需。我国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娱乐业,如上海锦江乐园、苏州乐园、广州东方乐园的纷纷出世,深圳欢乐谷开业两年接待250万游客的骄人业绩等,都应证了娱乐旅游发展的必然。随着香港迪斯尼乐园一期投资12亿元人民币,有“中国式的迪斯尼”之誉的武汉长江乐园的建成,必将掀起国内娱乐旅游的高潮。
随着旅游环境的改善,乡村旅游将成为21世纪一大特色旅游而倍受城镇居民的青睐。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在返归自然的驱动下,城镇居民也纷纷奔赴农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观赏并参与农作物耕作、土特产品制作、花果采摘,以及垂钓、骑马、划船、狩猎等。这种调个环境、换个方式生活的“回归游”,在大中城市已演驿成一种新时尚。如1999年,京郊的乡村游客达1052万人次,观光家业总收入5.3亿元。
需强调的是,21世纪初旅游主题的多极化发展,并不影响传统观光旅游的霸主地位。然而,学界一些人认为,今后5至10年时间内,我国“一般的观光旅游将逐步减少”,[1]“旅游者已经走出了纯粹游山玩水的观光旅游阶段”[2],主导旅游消费形式将由观光旅游转为度假旅游,“休闲度假将取代观光成为旅游的主体”[3],等等,这些论调,皆把未来旅游主题定格在度假旅游及横穿沙漠、极地探险、航行宇宙等探险旅游、体育旅游上。这实际上是些“走形”之论。笔者以为,各项专题旅游蓬勃发展势所必然,但一项活动的发展并不一定意味着对其它活动的取代。况且,探险旅游、体育旅游只能是极少部分人的嗜好,不可能形成大众效应。度假旅游在我国初现端倪,短时内还难成气候。即使度假旅游趋向炽盛,也与观光游并行不悖,此其一;其二、从旅游发展迹线来看,公众旅游产生,既受追求文化阅历、成就地位的社会驱动,又是因享乐行为的生物驱动,观光旅游能较好地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所以无论是旅游业起步阶段,抑或成熟时期,以观赏风景古迹为主的观光旅游都是最主要的旅游主题。把城乡居民以观光为主的旅游活动归结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旅游的初始阶段[4],也是不确切的;其三、一批批新生代旅游者,他们需要一般性的游山玩水,以此来增加阅历、补充知识。这方面,观光旅游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四、20世纪末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国内旅游的主力军主要是家庭月收入在401-2400元的中等工薪阶层,观光游是他们的主要旅游主题。而21世纪初经济发展最为显著的成果之一就是这一经济收入阶层更为壮大,由此也必将带来观光游的炽热发展;其五、国内观光旅游规模逐年上升,表明了其发展的轨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1994~1998年)》,观光旅游所占的比重,由1994年的32.8%,上升到1998年的46.9%。1998年,北京市旅游局对7~8月间赴京游客的旅游目的所作抽样调查也表明,观光游览为主要目的的占总数67.24%[5],观光旅游的勃然之势由此可见。
二、旅游市场由“点”趋“面”
受消费能力与消费观念诸因素影响,我国国内旅游者一开始就几乎是青一色的城市居民。由城市经济发展所引起的城市工作、生活环境的恶化,使得城镇居民寻求清静空间、放松身体、复归自然的欲求愈来愈迫切,他们纷纷出游,寻访名山胜水,因而各大中城市成为我国国内旅游者的主要产生地,国内旅游标示出以“点”(城市)为主的旅游市场大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居民的传统消费模式有了较大的改变,据《中国统计年鉴》,乡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用于食品等必需品之外的其他消费比重逐步增加。旅游也已逐渐成为乡村居民重要的精神文化生活,他们慕求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于农闲节令时,进城购物,探访名胜古迹。据统计,1999年我国乡村居民出游4.34亿人次,出游率为47.0%。当然,乡村居民旅游消费能力还有限,1999年就远低于城镇居民94.78%的出游率,人均消费249.5元,也不及全国人均394.0元的平均水平。且乡村市场至今还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乡镇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这些地区连同所在的城镇,就成了我国旅游市场的“面”。全国大部分农村,尤其是内地农村,还基本上是旅游的“盲区”,旅游市场的“面”尚主要局限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区域。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这种偏斜结构,21世纪初会有较大的改变。随着内地农村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的开发,内地乡村旅游市场将逐渐发育并壮大。这主要因为,我国重要客源输出地的各内地城镇,作为客源市场的这个“点”会不断向周围漫延,即因城市经济发展起来的郊县经济,使得这些城市“经济影响地域”的周边乡村居民,其一般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住房消费均已实现时,旅游消费能力、消费意识也与日俱增,他们将一定的闲余资金投向旅游,以促使中心城镇的这个“点”不断扩展,最终形成为新的“面”。这就是国内旅游市场由“点”趋“面”、“点”“面”结合的变局情状。
三、旅游队伍凸现老少主力
21世纪初,国内旅游队伍将发生结构性的变化,老年旅游、学生旅游异军突起,将成为新的旅游主力军。
老年旅游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现象愈来愈严重,我国成了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统计,全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达1.3亿(2000年),并以年均3.32%的速度增长。老年人有较多可支配的闲暇时间,有较强的支付能力,加上老年人文化素质与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改变,外出旅游作为他们晚年生活的浓墨重彩而倍受青睐。上海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对2万名退休职工所作的调查表明,有80%的老年人希望在有生之年外出游山玩水。当然,目前能外出旅游的仍是少部分城镇老年人。农村老年人因受消费水平、文化素质的制限,以参加传统时令节日的活动为主。可见老年市场的潜力还很大。
我国的学生旅游方兴未艾。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或农村,逢节假日,出现了成群结队的背包旅游者,尤其暑期,是学生的旅游黄金季节。如2000年夏天,走进中关村进行科技游的学生超过80万人次。学生们除了游览科技馆、海洋馆外,还成群结队游览清华、北大校园,与大学生交流学习经验,参观国家级实验室等。2000年江苏省出台发展教育旅游政策,全省有14个旅行社获准承办教育旅游项目,参加人数较上年增加了七八成。教育与旅游部门联手,加速教育旅游市场的成长,已成为许多地区扩大旅游规模的重要举措。
四、团队旅游与半自助旅游各自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出行方式以单位组织或三两成行为大宗,所占市场份额高于50%。据统计,1998年外地赴京游客以个人或亲友作伴的高达64.22%。这些未经旅游中介机构服务的旅游行为,是地道的自助旅游。(注:对于“自助旅游”,至今国内外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的将由旅游中介机构代为游客办理车船机票与住宿等部分服务的称作“自助旅游”,也有的泛指未接受旅游中介机构任何服务的才算是“自助旅游”。笔者以为,细格“自助旅游”文意,后种说法较为科学,“自助旅游”应指旅游者自己组织、自己实施旅游计划的行为;对于那些由旅游中介机构提供部分服务的旅游,可称之为“半自助旅游”。)随着交通、住宿等条件的改善,自动与半自助旅游的旅行方式将会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亲睐。
团队出游最适合远距离旅游市场。上海市消费者协会、上海移动通信公司所作的问卷调查显示,40岁以上的中年人求安逸,他们大都希望由旅行社安排旅游活动。在被抽查者中,拟选择旅行社的人数出现上升趋势,由以前的33.3%上升到51.4%。因而可以肯定,随着我国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远距离旅游市场的发育壮大,团队旅游必将有新的发展。
有人据此以为我国散客市场也将很快达到现代发达国家的水平。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以为最起码在未来的一二十年内是不可能的,因为完全的自助旅游,有赖于良好的旅游环境,它是建立在便捷交通、良好治安环境基础上的一种个性化旅游方式。同时,自助游与游客的文化素质、旅游素质也有很大的关系。
一方面,囿于我国国情实际,自助游的盲目性使得旅游在食宿安排及人身安全上存在较大风险,与旅游的初衷不符;另一方面,参团旅游的约束性,也有悖于旅游消费的个性化趋向,尤其不为在人际交往中对“异已”有着强烈排拒性的中青年旅游者所看好。于是,半自助旅游应运而生。作为半自助旅游,除了车、机、船票及住宿由旅行社代办外,旅游者可自主选择旅游线路,安排旅游日程,整个旅途生活方便自由,具备自助旅游那种张扬个性的特点,又少了一份团队旅游无法回避的复杂的人际关系,因而必将成为极度具诱惑力的出游形式。
此外,我国国内旅游还将呈现长线旅游与短线旅游互不干扰,出游时间聚散分流的趋势。所谓“短线区域旅游将取代长线旅游成为发展的主流”[6]的说法并不准确。限于篇幅,不赘。
五、消费水平中档偏低
国外专家对国民经济与国内旅游关系所作的定量分析表明,国民产值年增长率在2%左右时,国内旅游与国民产值同步增长,当国民产值年增长率大于2%时,国内旅游增长率就会是国民产值增长率的倍数。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0年我国GDP比上年增长8%,“九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3%,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8.34%。但是,我国旅游消费指数基础差,实际旅游收入并不高。对照发达国家国际旅游收入与国内旅游1:9的比例,我国2000年国内旅游总收入应是12095亿元,而实际当年国内旅游收入仅3175亿元,国内旅游收入仅是国际旅游收入的2.36倍,远低于国际上通常的8倍水平。按照发达国家的模式,目前我国国内旅游市场仅开发了1/4,从理论上说,可挖的潜力还很大。但这是国情势然,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国内旅游个体消费水平一下子还很难有大的突破,国内旅游收入仍然主要依靠旅游人数逐年攀升所带来的总量提高。因为进入新世纪,我国产生的大规模自费旅游群体,中低档级消费是其旅游消费的主流。尽管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等公务旅游会在我国有快速的发展,但这构不成国内旅游消费的主体,作为国内旅游主体的家庭旅游、老年旅游,其花费在中档水平,而学生旅游则通常属于低档消费。如果从客源市场分析,城市旅游者消费水平高一些,农民旅游者受传统思维及消费能力影响,中低档次消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从旅游目的来看;城市居民进行的乡村旅游,其综合消费水平也不会太高。
标签:国内旅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