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对策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734(2006)01—0005—06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① 2003年10月,在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我国明确提出了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加强现代农业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②,从而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主要围绕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以及如何推进可持续发展进行论述。
一、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六省。2003年,中部六省GDP总量为26 304.4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22.5%;土地面积102.6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0.7%;人口36 31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28.9%。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粮食和棉花的主产区。与东部地区及西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有着明显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然而,中部地区也与其他地区一样,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要自然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下降
首先,中部地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继续减少,粮食生产压力加大。2003年,中部地区生产粮食32490万吨,比上年减少7.7%,粮食播种面积从1999年到2003 年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每年都在5%以上。同时, 由于对生态的破坏和大办开发区,工业用地急剧增加,人均耕地面积明显减少。
其次,中部地区一些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下降,几种重要的大宗矿产趋向短缺。到2010年,45种主要矿产中可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将只剩20种左右,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矿产除煤炭以外,大部分都难以满足需要。石油、富铁矿、铝矿、锌矿、钾矿、铬铁矿、锰矿等大宗紧缺矿产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特别是优质能源紧缺将成为今后中部地区能源供需中的主要矛盾。
再次,中部部分省市的缺水问题日益严重。由于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和年内分布不均匀,除湖南、湖北、安徽淡水资源比较丰富外,山西、河南等地的水资源比较紧张。根据预测,我国今后10年将出现“北涝南旱”的情况,加上水污染问题和缺水相互交织的现象,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中部地区一些省份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矿产资源开发效益低下
中部地区矿产资源存量很大,矿产开发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但是,中部地区矿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比较单一,矿产品深加工水平比较低,矿产开发难度相对较大,再加上矿产品价格与下游产品比价不合理,以及税制改革使上游产品赋税增加等因素,导致矿产资源的开发并没有给中部地区带来很大的效益。长期以来,中部地区矿产产业结构调整和矿业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矿产开发的整体效益较低,矿山及其所在地缺乏应有的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我国矿产资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大型、超大型矿较少,中小型矿较多。目前中小型矿山的矿石产量在全国已经占有一定的比重,例如,煤炭的1/3是由小煤矿生产的,铅锌一半是由小矿山生产的。由于对矿产资源的开发缺乏有效的管理,大量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企业低技术水平的开采导致资源浪费严重。有些个体采矿者受利益的驱使,无证开采、越界开采、滥采滥挖,浪费破坏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矿产的开采必然会破坏植被,从而带来水土流失、地面下沉、土地沙化、固体废弃物排放、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尤其是一些地方在开采矿产时将尾矿和采矿的剥离物任意堆放,引起道路、河道堵塞等问题。在部分地方,由矿产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3.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我国中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正从点源污染扩展到面源污染;从工业污染扩展到农业和生活领域的污染;从城市污染扩展到乡镇地区的污染,而且各种污染复合叠加,增加了环境治理的难度和成本,对生态系统、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总体上看,中部地区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很严峻,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较低。由于上游生态环境的破坏,长江、黄河的水体里面含有大量的泥沙,水质不断恶化。长江、黄河流域两岸许多中小型企业排放的含有汞、镉、铅、锌、砷等有毒物质的工业废水,进一步恶化了水质,使水资源的利用成本大大提高。另外,中部地区的主要能源是煤,煤的燃烧造成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散溢于空气中,引起了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等严重后果。根据世界银行的初步计算,我国由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占全部GDP的3.5%~7.7%,由此可见环境污染治理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
4.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中部地区是我国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区,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和旱灾。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受灾面积均显著增加。据统计,2002年中部地区受灾面积达1 208.89万公顷,占全国受灾面积的25.7%。其中旱灾占全国的16.83%,洪涝灾害占全国的43.26%,农作物受灾面积535.49万公顷,占全国的43.26%,受灾人口5 702.5万人,占全国的37.5%,直接经济损失274.71亿元,占全国的32.8%。③ 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危害,引起粮食的减产和农民收入的减少。“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粮食生产因为灾害减产大约已经达到了2 300万吨,远远高于80年代,大约占粮食总产量的5%,标准差也由原来的0.8%提高到1.9%。”④ 根据测算,自然灾害给我国带来的损失大概占GDP的2%~5%。中部地区作为自然灾害的重灾区和频发区更是深受其害,自然灾害已经构成了对中部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威胁。
5.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总体素质较低
2003年,中部地区总人口36 310万,比2002年净增加196.56万人口,增长5.44‰,增加人口占全国人口总增加量的25.4%,增长速度略低于全国6.01‰的水平。但是,山西、江西、河南、湖南等省的人口增长却超过或者接近全国的平均水平,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东部地区。而且,由于中部地区人口基数大,每年以5‰~6‰的水平增长,成了全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区域。根据预计,未来15年,我国中部地区每年平均增长人口仍将维持在200万左右,这无疑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压力。中部六省除山西外基本上都是农业大省。当前,“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一个瓶颈。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偏低和国家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制度的影响,使得农村教育成为了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据调查,中部地区还存在大量的失学儿童,他们无法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能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更少,农村的扫盲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总之,人口增长过快引起了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的高度紧张,人口素质总体较低对中部地区的崛起和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二、阻碍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分析
中部地区存在的上述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各种因素综合所造成的。既有历史的、客观的自然原因,也有现实的、人为的破坏;既有人们思想观念的落后,也有制度设计的失败;既有放任的不作为行为,也有为追求经济利益蓄意的污染。
1.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没有深入人心
就社会公众来说,还没有形成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尤其是在水资源的利用上,我国中部地区社会公众普遍缺乏资源意识、危机意识、节约意识、保护意识和价值意识。另外,社会公众自身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十分低,过度依赖政府,还没有认识到环境也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它包含着有形的资源价值和无形的生态价值。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还没有在全民中有秩序、有步骤地全面展开。
就政府官员来说,部分领导干部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还不了解,片面理解“发展就是硬道理”,认为环境保护问题等经济搞上去再说,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治理”的西方国家的老路;有些官员片面追求GDP的发展和经济增长,认为只要GDP上去了,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还有些政府官员急功近利,只想在自己的任期内“发展经济”,增加自己的政绩,从而不考虑社会成本,不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将环境保护纳入官员的政绩考核之中,没有将对环境的破坏纳入GDP的计算之中,许多政府官员认为环境保护是“软约束”,产生不了多大的约束力,致使中部地区环境保护严重滞后。
2.各省结构趋同造成浪费和污染严重
中部六省都是农业省份,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资源结构、能源结构和生产结构上比较趋同,在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上比较接近,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大同小异。中部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趋同严重影响其经济的合理发展,其直接后果是既不能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优势,又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资金、能源。同时,由于能源、原材料、交通、农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不到有效的发展,进一步妨碍了中部地区在高效的基础上建设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中部地区结构的趋同加剧了中部各省之间的竞争,区际内部的经济摩擦日益激烈,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封锁盛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与流动受到限制。在对外出口原材料和矿产时,中部各省之间互相压价,在进口时则互相抬价,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中部地区各省之间的合作也由于结构趋同、行政区划等问题进展十分缓慢,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中部各省结构的趋同也给环境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由于缺乏合理的地区分工协作与资源、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流动,各省纷纷发展非优势产业,如汽车、钢铁等,结果因为技术落后,资源、能源消耗率高而加重了当地的污染。结构趋同还使得中部地区企业规模普遍变小,在国际和国内普遍缺乏竞争力,使经济和环境的规模效益无法发挥。对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中部地区由于缺乏统一的协作机制,在共同的水域治理上,关系十分微妙,增加了治理污染的难度。
3.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黑色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方式,它决定着生产力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发展状况。⑤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扩张实现经济增长。它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中部地区长期沿用这种发展模式,造成其无论在工业还是农业发展中都存在着发展与资源、发展与环境不协调的问题。在工业领域,工业生产长期处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状态。在农业方面,中部地区既存在其他地区普遍存在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即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和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所造成的农业生态破坏,也存在由于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程度提高带来的污染问题。在这种传统粗放的模式中,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消费——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弃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部地区的GDP以很快的速度在增长,资源、能源消耗占GDP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中部地区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发展速度越快的省份和地区,其资源消耗比重增长也就越快,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就越严重。这种高资源消耗量、高污染排放量、低附加价值、低使用价值、低资源生产率的传统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实质上就是一种“黄色发展”道路或者“黑色发展”道路。
4.管理体制弊端使可持续发展缺乏制度支持
中部地区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业基地。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得政府采取不适当行政行为的方式分配自然资源,加上我国当前对资源、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还不健全,从而阻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资源产权制度的建立以及资源市场的培育,加重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中部地区普遍存在着缺乏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政策,尤其是缺乏跨部门的政策分享和信息共享,从而经常出现部门间政策目标相互摩擦的现象。其中最明显的是环境保护部门与经济发展部门的脱节,环境保护部门缺乏相应的职权,无法影响和改变经济发展部门的决策,这就使得中部许多地方面临着是发展经济还是保护环境的两难选择。另外,长期以来的行政区划形成了地方保护主义,造成了部分地区和某些部门局部利益大于国家利益,从而使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国家政策难以执行。
三、推进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议
1.更新观念,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可持续发展落实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中部地区推进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首先,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其次,树立新的资源观。土地、能源、矿产等天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中部地区虽然有着丰富的蕴藏,但是许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要充分认识资源、环境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资源,并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再次,树立新的规划观。中部地区的崛起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亟须统筹规划,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在发展规划的内容、目标、依据和编制的方式方法上要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发展指标不能够仅仅考虑GDP等经济指标或者主要工农产品产量的实物指标, 还应该体现以人为本,将生态环境的指标纳入规划之中。
2.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中部地区过去走的传统发展之路,资源消耗大,效益低,而生态环境污染破坏又很严重,致使本应在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短期内集中爆发,中部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人口膨胀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因此,必须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必须开发新能源以实现生产方式的彻底改变。循环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逐步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循环经济将克服传统经济发展理论把经济和环境系统人为割裂的弊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促使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传统工业经济体系转变为物质的合理使用和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体系,为可持续发展经济提供新的理论范式。今后,中部地区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一是要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发展,使经济在健康状态下增长。二是要“全面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除了在结构上要不断合理与优化外,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来越低,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要越来越小,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要越来越高,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要越来越好”⑥。三是要全面降低发展成本。要降低发展的生态环境成本,坚决摒弃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求经济增长的做法;要降低资源成本,坚决摒弃不顾质量和效益,以大量消耗自然、人文和经济资源为代价来支撑增长的做法;要降低发展的社会成本,坚决摒弃不顾公正、公平和和谐等社会目标,以轻视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公共事业建设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
3.推行绿色改革,实施绿色发展战略⑦
我国中部地区目前实施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从根本上讲还是遵循西方国家发展的老路,即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它是典型的黑色发展之路。在这种模式下,经济增长是第一位的,所以在中部各地形成了先污染后治理,快致富后清理等十分危险的局面,这给中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西方国家选择传统的现代化道路是因为他们以占不足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拥有消耗世界三分之二以上资源的权利,而对于有着庞大人口和资源但并不富足的我国来说,走西方国家发展的老路,肯定是行不通的。因此,中国必须走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实行绿色发展首先要建立一种制度安排,通过各种规范的规章制度使整个社会在一种绿色的环境下运转,建立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等一大批绿色产业,建立绿色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鼓励生产者生产绿色产品或者提供绿色服务,鼓励消费者消费绿色产品或服务,鼓励人们使用绿色能源,并通过绿色战略的实施,形成新的产业、新的市场,从而最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国民经济核算方面,要引进和使用绿色GDP, 尽快制定出合理的可操作的绿色GDP核算体系,用其来统计国民经济的增长。绿色GDP的实质就是将环境价值、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我国的GDP 增长速度如果按照绿色GDP计算,扣掉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损坏,将大大低于目前的统计数据。实施绿色GDP将增强政府官员的绿色发展意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总之, 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能够使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基础十分脆弱的发展中国家比较顺利地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变,进而实现战略目标。
4.加强制度建设,提供制度支持
相对于观念来说,制度是一种“硬约束”,它能够为观念的实施提供制度支持。对中部地区来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既是观念落后造成的,也是制度“缺位”带来的恶性循环。当前,亟须按照市场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中部地区建立资源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对自然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并相应地改革和完善财政、金融和货币政策。
首先是建立资源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为了保持中部地区资源和环境的质量及其持续供应能力,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补偿费征收制度和排污费征收制度,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另一方面,还应实行“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采用税收、环境认证等手段,促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防治污染,保护环境。
其次,建立激励机制,保证对资源再生和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不仅政府本身对资源再生和环境保护的投入资金要落实到位,还应该创造条件,鼓励外资、私人资本、社会资本加强对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投资。
再次,对自然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自然资源的无价或低价无偿使用、管理混乱是导致自然资源浪费和破坏严重、供求矛盾突出和资源危机的主要原因。对自然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既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需要,也是提高资源管理水平和资源经营效益的需要。中部地区各省要合理确定自然资源的价格,抓紧建立和健全具有权威性的自然资源产权管理机构,并把自然资源纳入市场经济运行轨道,实现资源的产业化、商品化。
最后,建立相应的财政、货币、金融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逐步减少与保护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目标不相符的财政补贴,推动合理的价格体系的形成;制定并执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增设资源税种,扩大资源税比重,从而抑制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出量;对部分产品开征环境调节税,通过税收,提高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的成本,抑制其需求,从而改变不同类型资源的价格比,影响人们对不同资源的选择,最终减少污染。在货币金融政策方面,政府可以利用利息补贴、信用担保、专项投资、投资减税等鼓励性金融政策,鼓励环保和节能项目。同时,对那些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实行限制性金融货币政策,通过对资金流动进行调整,影响投资方向和投资水平,进而推动产业结构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优化升级。
5.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建设生态文明
1994年我国制定和出台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明确提出,要加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就是“通过提高国家或地方的技术能力和机制效能,获取人类自身发展和生态环境得以维持所需要的‘资本’存量,进而使人类自身具备及时发现阻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敏感地作出反应和迅速采取行动的能力,以获得保持人与自然的长期协调和共同发展的能力”⑧。前面提到的观念更新、循环经济、绿色改革、制度建设都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一个方面,之所以单独列出来,是为了增加具体能力建设的可操作性。而这里强调的能力建设,则是以宏观的视角,强调以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的有机统一为目标的综合能力建设,包括技术能力的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制度效能的提高等方面的内容。中部地区在发展的时候,一定要将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根本,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发展阶段的跨越,从工业文明发展到生态文明,从而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
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和建设生态文明是一脉相承的,建设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⑨,它包含着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制度安排三个方面的显著特征。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对于我国中部地区来说,还处在工业文明发展的中级阶段,离生态文明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中部地区可以通过汲取西方国家发展工业文明的教训,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市,走新型工业化、现代化道路,早日实现生态文明。
收稿日期:2005—10—26
注释:
① 王伟中.地方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5页.
② 温家宝总理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新华网,2004—03—16.
③ 数据根据2002年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表(《中国减灾》2003年第1期)测算得来.
④ 胡鞍钢.绿色发展与中国的必选之路[EB/OL].新浪网,2004—01—12.
⑤ 郝晓辉.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页.
⑥ 牛文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观[N].文汇报,2004—03—07.
⑦ 孔炯炯.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2):95—97.
⑧ 王伟中.地方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85页.
⑨ 中国社科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论生态文明[EB/OL].光明网,2004—05—08.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生态破坏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矿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