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GDP 增长幅度大,但是,这些经济发展的成果是建立在巨大的能源消耗的基础上。因此,低碳建筑是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关于绿色低碳的建筑项目管理也就至关重要。
关键词:低碳建筑;项目管理;全寿命周期
前言:
环保问题作为影响当今世界发展的关键部分,在各个行业追求发展的同时,也离不开环保问题。在建筑行业中,建筑生态化与生态建筑有着极密切的关联。中国是世界的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家,其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也位居世界前列,从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能源消耗将高于GDP增幅。碳排放过度不仅会影响气候环境,对全球气温也会构成极大的影响,而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对能源带来了很大的发展压力。对此,为了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除了要减小碳排放,还必须控制好温度。
1 低碳建筑项目概述
1.1低碳建筑项目特点
低碳建筑项目整个寿命周期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最低,故它和其他建筑有着明显的区别,有很强的外部特性,它以减小排放温室气体总量为目的,受益者始终是社会公众,具有很好的外部特性,其中介入外部监管尤为重要。低碳发展状况复杂。为了促进低碳经济快速发展,不仅需要从建筑施工、设计、验收竣工进行低碳建设,还需要对其进行低碳运营维护。
技术复杂。和普通建筑施工相比,低碳技术具有工艺讲究、涉及面广等特点,具体包含建筑材料、设计、运营、施工、拆除和再利用技术,这必然也增加了建筑难度。投资成本较大。在建筑施工中,前期需要大量资金,用在材料隔热、采购保温、设施上。所以,施工部门必须科学运用政府下发的建设资金。
1.2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挑战与机遇并存
当前低碳经济还存在很多问题,多项技术有待完善,事实上很多技术都得不到更新,很难在实践活动中做到环保经济、生态节能、绿色健康。即使世界建筑市场要求注重产业建设和低碳理念有效发展,但是国内低碳建筑缺乏科学的标准,让很多可能指导低碳建筑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先进技术都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建筑材料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让工程项目中的施工设备、技术工艺都得不到全面更新与升级,建筑产业根本不能满足建筑项目人力、财力、物力要求,在项目管理创新中完善管理机制。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低碳施工、建材、税收成本相对较大,在建筑单位向低碳建筑倾斜的同时,很难在短时间完成大规模、大跨度的发展。
2 低碳建筑项目特点分析
(1)外部性强。低碳建筑的目的是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受益者是社会公众,因此具有明显的外部性。
(2)低碳目标复杂。低碳建筑的实现需要从规划设计、建筑施工以及竣工等方面做起,因此比较复杂。此外,还包括合理的延长寿命周期,实现运营维护期低碳以及对建筑物的拆除进行加强。
(3)技术复杂。低碳建筑的工艺复杂,而涉及的技术更是广泛。主要包括材料和设备技术、建筑设计技术、运营和维护技术、施工技术以及拆除和再利用技术等。这些都给低碳建筑的实施造成了阻碍和难度。
(4)初始投资成本大。在前期,建筑业主需要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其中,主要购买以下设备:低耗能设备、隔热材料以及保温材料等。因此,政府激励性资金的介入非常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低碳建筑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模式
目前,针对低碳建筑应该实行政府引导、监督的项目管理模式。针对建设业主自建自用项目,由于低碳建筑周期长和建设业主自身局限性,因此难以考虑综合效益,这时就需要政府进行监督和引导。针对非自建自用项目,建筑业主要想全程参与到运营维护期中是很难的,就会导致建设业主和所有权业主的脱节。这时,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模式便是:政府监督、引导,并且让低碳管理方进行全程的参与和监督。我们可以对该管理模式进行概括,即“一定位、四阶段、十主体”。将低碳建筑作为核心,低碳管理方会对全寿命项目管理进行全程的参与。在低碳管理方的监管下,业主对各阶段的参与主体进行整合。
建设业主对建设管理进行负责,当低碳建筑实体形成之后,就会将其转移到所有权业主,或者是由建设业主继续实施运营维护和拆除管理。该模式有十主体和四个阶段,在各个阶段需要由不同参与主体进行配合和协作。其中,低碳管理的三大核心主体是政府、低碳管理方法和业主。政府的主要责任时进行引导和监督,在宏观层面上,对低碳建筑市场的发展进行引导和激励。需要指出的是,关于建筑物寿命届满后其所有权的归属,我国法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出明确的归属。所以,拆除回收利用责任主体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如果业主继续对所有权继续享有时,那么需要由其继续进行负责。否则,则应该让政府进行负责。低碳评价机构是低碳建筑的外部约束机制,其主要对低碳建筑全寿命周期进行动态的评估。和企业内部评价不同,低碳评价机构主要针对低碳建筑进行低碳等级评价,此外度低碳建筑的全面有效实现进行有效监督,建立示范小区,关注环保和低碳,对节能意识和低碳意识进行宣传。
(1)低碳建筑目标形成阶段
低碳建筑项目管理的首要阶段就是目标形成阶段。目标形成阶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前期的投资和决策、规划设计以及招标投标。低碳目标包括效果性目标和效率性目标两个方面,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全寿命周期碳排放量达到最低。在投资阶段,低碳目标会形成。当建筑业主选定投资意向后,会让有关机构对于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尤其要从城市更新改造角度对规划设计的合理性进行论证。而低碳管理方需要对项目可行性进行核准,主要从社会环境影响角度和技术经济两个方面出发,之后会给予建设业主一些决策建议。假如有关部门批准了立项,这时项目管理目标就形成了,也可以完成对以下基本参数的确定:环境影响、建设周期、使用功能等。图纸设计会对低碳目标进行定型,也就是说用图纸的形式将低碳建筑目标确定下来。低碳管理方需要对建筑朝向、体型系数进行审查,严格的审核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和拆除设计等。
(2)低碳建筑实体形成阶段、该阶段对于全寿命周期低碳
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阶段,低碳管理方和建设业主需要履行好以下建设管理职能:信息管理、工程变更管理、环境影响管理、材料设备采购管理、低碳评价管理以及低碳技术研发管理等。关于设计变更管理。我国施工阶段设立执行率比较低,对于批准的设计并没有在施工阶段得到实施。因此,一定要严格对合同和图纸交底进行执行,做到责任明确。加强设计变更管理,有的设计变更会严重影响低碳建筑目标的实现,这时就需要马上报审设计审批机构。在得到同意后,才可以进行施工。施工方案审批管理也要进一步地加强,施工方案的不完善会直接导致返工。加强设备事中标控制,构建低碳生产企业名录。加强设备采购管理,鼓励优化施工方案,将验收方案报审低碳管理方。
结语:
能源和建筑污染是当下阻碍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话题,即使国内低碳经济刚起步,但是其管理模式与制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在建筑项目实践管理中,必须以做好项目监督、管理为依据,提高政府监察力度,从根本上保障低碳项目的实施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磊.基于低碳理念的建筑设计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1).
[2]黄丽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循环经济思考[J].河南建材,2011(2).
论文作者:岳艳英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低碳论文; 建筑论文; 项目论文; 业主论文; 阶段论文; 目标论文; 寿命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