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磊 蔡 敏
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传统钢筋混凝土支撑存在着养护期长、后期拆除难度大等缺点,同时会造成材料浪费,本文以某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了新型装配式H型钢支撑(AHS)在基坑工程工程中的应用,其施工安装速度快,可回收重复使用,符合国家现阶段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
关键词:基坑支护;钢筋混凝土支撑;装配式H型钢支撑(AHS)
引言
城区内深基坑工程由于周边环境复杂,对变形控制要求较高,通常采用排桩加内支撑的支护形式。内支撑从材料上分为钢筋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目前存在着养护周期长、后期拆除难度大及材料浪费等问题,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绿色环保且可重复使用的装配式H型钢支撑(AHS)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本文以某基坑工程为例,论述了装配式H型钢支撑(AHS)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及效果。
1、工程概况
某基坑工程位于合肥市老城区,主体结构为6栋主楼和一个地下车库(两层),基坑开挖深度7.7~8.7m。基坑周边紧邻已有建筑(5F~6F)和市政道路,周边环境复杂,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
拟建场地地貌为南淝河一级阶地,地形基本平坦,地基土构成层序自上而下为:
①层杂填土(Qml):厚1.20~4.70m,杂色,湿,松散状态,大部分地段为原房屋地坪,部分地段填土以粘性回填土为主,属于欠~正常固结高压缩性土。
②层粘土(Q4al+pl):厚4.00~8.20m,黄褐、灰黄色,湿,硬塑状态,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属于中等压缩性土。
③层粉质粘土夹粘土(Q4al+pl):厚5.30 ~10.10m,灰白、灰黄、灰褐色,湿,硬塑状态,局部夹薄层粉土,属于中等压缩性土。
④层粉土与中粗砂互层(Q4al+pl)):厚3.20~6.90m,灰黄、灰白,湿,粉土为中密~密实状态,属于中等压缩性土。
⑤层强风化粉砂岩(J):层厚1.20~1.9m,褐红色,密实状态,已风化成土状,属于低压缩性强风化极软岩。
⑥层中风化粉砂岩(J):此层未钻穿。褐红,灰白色,坚硬(密实)状态,属极软岩,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
2、支护方案
2.1 支挡结构选型
(1)排桩+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安全性高,刚度大,能够严格控制变形,但造价偏高,且混凝土支撑需要养护,后期拆除施工难度较大,本工程工期紧,故未采用该方案。
(2)排桩+装配式H型钢支撑(AHS):装配式H型钢支撑(AHS)是一种工厂预制,现场拼装、可回收的支护技术,其在日本等国家已应用的非常成熟,目前我省在地铁等市政工程上应用较多,该技术施工快捷、质量可靠、便于回收、造价经济,符合国家倡导的绿色施工、降耗减排要求,同时也能满足本工程工期紧的要求,因此本工程采用排桩(Φ800灌注桩)+一道装配式H型钢支撑(AHS)的支挡方案。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及典型剖面图如图1、2所示。
图1 基坑支护平面图
图2 基坑支护典型剖面图
2.2 地下水控制方案
本基坑杂填土的平均厚度约2.0m,根据我院临近区域类似工程的设计经验,这样的填土厚度在老城区,不会因上层滞水的流失造成明显的地面沉降,本基坑底部落在③层粉质粘土夹粉土,依据以上地质条件,本基坑地下水采用集水明排方案,不另设止水帷幕。
2.3 设计计算
根据勘察资料及设计方案,采用同济启明星深基坑计算软件进行单元计算及内支撑计算,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b)轴力
图3 内支撑内力变形计算部分结果
下转第311页
论文作者:郑永磊,蔡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基坑论文; 型钢论文; 工程论文; 压缩性论文; 粘土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状态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