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跨世纪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课程改革论文,跨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纵观本世纪的教育发展进程,一定程度上可以总结为一部活生生的课程演变史。无论是哪一教育流派,都是在借助课程的改革而影响教育,特别是50年代兴起的新数学、新科学运动,80年代以来的全球性课程改革运动,直至行将影响下个世纪美国教育的《2061计划》,无不反映出课程在教育改革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课程改革,搞好课程改革关系重大。
一 树立现代的素质教育课程观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受到较多的重视,而学习者多方面的能力和世界观的培养则往往被摆在次要的位置。智力水平和掌握知识的多寡常常被作为衡量学习和教育水平的唯一尺度。而未来社会的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人和谐的、全面的发展。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面向未来的教育必须满足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即智力、审美观、情感、态度和体能等方面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些未来学家和教育学家所指出的,为了使人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教育必须以加强个人适应能力为第一目标。“明日的学校必须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明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从“学习知识”到“学会学习”,这是学习观念的根本转变。教育除了促进智力发展外,必须支持学生成为自信、自强,在个性和感情上坚强而稳定,积极主动的具有社会能力,有责任心、独立精神,具有丰富想象力但又面对现实的人。
二 课程内容的选择
21世纪的社会将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社会,它不再是一个知识型社会,而将逐渐成为知识发展型社会。由于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所掌握的知识很难一劳永逸。既然如此,学校应当改变观念,对知识重新进行筛选,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那些真正属于基础性的、具有“生产性”的知识。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未来学家德雷博·考夫曼曾就中小学课程选择作出如下六点概括:(1 )课程本身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2 )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清晰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未来的预测;(3)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人类环境深刻的理解力;(4)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交际活动能力;(5 )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人类和社会的能力;(6 )课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个人学习的最佳方式及策略,有自知之明及自我克制能力。美国的科学家和教育研究者在《2061计划》中提出了构建21世纪学习内容的框架性思路和原则,他们提出的对现行教育内容的删选标准是:实用、社会责任、知识的内在价值和哲学价值、丰富孩子的童年时代、既非全新又非一成不变。《2061计划》突出地强调了统一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在未来教学内容中的价值,如强调要重视学科之间的综合以及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科学与文化、知识与思维习惯的结合等等。不难预料,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不再仅仅依据学科体系,而更多地依据于人的能力结构、人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和需要。
三 完善课程类型
1 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
素质教育不仅重视人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注重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心理素质,更是不容忽视。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绪、奋发的进取心、健康的个性等,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人的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因此,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这与时代的要求形成强烈的反差。长期以来心理教育不能落实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把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心理教育缺乏系统性,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没有教材,无法操作和检测,没有保证措施。教师视之为可有可无,大家口喊心理教育重要,实际上却被削弱或取消。有些学者提出,必须把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之中,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以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为主线,使其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一种协同效应。这是加强心理教育、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一条根本出路。
2 创设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分化与综合是贯穿课程发展历史过程的一对基本矛盾,世界课程的发展正沿着综合—分化—综合与分化有机统一的轨道前行。综合课程是指把学生在校内的学科知识学习同校外社会生活及其需要与兴趣紧密结合的整体化课程。最早在本世纪20年代,一些国家就开始将公民、历史、地理综合成社会课,将物理、化学、生物综合成理科或自然科。这类课程称为广域课程或合科课程。课程综合化的另一个起源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引申出的“核心课程理论”,这种理论主张以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为核心,组成占课堂教学时间的25%~40%的核心课程。这种核心课程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按水平选择有关学科的内容,组成如相关式、融合式相关式等综合课程;也可以由教师和学生自由选择他们认为有价值的问题,组成如社会问题式的综合课程。此后西方国家又出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课程运动,即STS课程。人类的知识体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课程的综合化能加深相关学科的联系,也可突破学科界限进行广泛综合,以及时传播现代科技知识,避免内容重复,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整体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这对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完善中小学的课程结构不无启示。
3 开发非正式课程
非正式课程又叫潜在课程,或称隐性课程。中外有名的教育家对此问题早已有所注意,但从理论上探讨这一问题的首推美国学者P ·W ·Jackson。他在1966年正式提出了“潜在课程”的概念。在西方, 研究隐性课程已形成了多种视角。一些研究者认为,学校的不同组织特征,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接受社会的价值,并使其成为学生品质和个性的一部分。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学校并不是一个观念开放的市场,而总是会选择特定种类的知识,并把他们组织进课程之中。他们一般都认为,知识是社会组织的产物,课程内容总是带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道德教育专家柯尔伯格(L·Kohlberg)认为, 隐性课程可以作为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手段;结构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德里本(R·Dreeben)、阿普尔(M·Apple)等把学校看作一个社会化的场所,认为隐性课程不仅应从宏观上注意到学习者身心特征之外影响学习成效的因素,如学校组织特征、学校文化、师生关系等,而且要从微观上注意到学生学习的动机、态度和技能以及学习目标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在他们看来,只要将这些因素加以“明显化”,或是将学生意识不到的学习经验加以适当的控制和安排,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事实说明,学生在非正式课程中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非正式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教育者的责任在于强化它的积极影响。
4 创设环境课程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就形成了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看法,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恶果。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通过环境课程的设置,要使学生形成的基本观点是: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人的生存和健康要依靠环境;人类与其他生物共同存在于一个世界,与自然和睦共处对人类,对环境都有益;必须考虑全人类的利益,有效地使用资源;生产系统的生产力是有限的,无限地开发将给人类带来贫困和毁灭;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是人类造成的,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任务。
四 课程传递现代化
课程传递现代化有两种:一种是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一种是人文化。当前,在论及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传递、实施的现代化问题时,人们很自然地想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技术,这有一定的合理性。大力推广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化电教手段,提高课程传递的效益,是时代发展之必然。但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并不等于课程传递的现代化,既然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定位在人的现代化,即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根本目标上,那么,课程传递的现代化就不应局限在物质条件现代化上,而应当是科学化与人文化的统一,如果有所偏重的话,应当更重在人文化。课程在传递过程中,要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充分发展,自主创新的能力得以形成和提高,这才是现代化内在的、根本的要求。否则,至多是“机械化”或“电教化”。
五 课程评价科学化
课程评价,可以帮助人们判断所实施的课程规划及各类教材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需要。这里触及的根本问题是课程价值问题,与此密切相关的便是教育观念,因而素质教育课程评价的关键就是用素质教育课程观来指导评价。
评价对象应当是课程评价的全过程,既包括学生学业,又包括教师的组织实施和课程管理与决策的成效;评价目标应是量化与非量化的统一,这是因为现代化内在的要求更加关心人的价值、情感、意志,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开拓,课程知识中大量的人文资源——那些具有丰富意义、教育价值、对人生具有终极意义的但却不能用“可操作的”定义去界定的、非量化的知识,应当成为课程评价的重要目标;评价的取向上要摒弃片面的课程评价观念,尽可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课程的全貌。全面的课程评价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手段来配合,对课程的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的评价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从近年的课程评价改革来看,在评价上都重视将多种评价手段相结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评价课程,以便真实地了解课程发展的各个方面。定量的方法与定性的方法并不是对立的,在同一评价过程中,可以将这两类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因此,综合开发和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是素质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六 课程管理规范化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不仅要求对课程、教材内容与结构进行改革,同时也要求课程、教材管理体制由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向分级管理模式转变,逐步实现课程、教材从统一模式走向多样化。在课程管理方面,教育部为了增加课程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将国家管理课程与地方管理课程相结合,实施课程分级管理。全国统一的课程主要是思想品德和文化科学基础学科的课程,包括其中的必修课程和基本的选修课程,同时也要有一些最基本的实用性课程。全国统一的课程,总的说来在中小学的课程中仍占主要地位,但必须要给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留出一定的位置。而且,全国统一的课程也不能统得过死,要给地方和学校留有一定的灵活选择的余地;地方课程主要是与地方实际有密切联系的实用性课程,也可以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学校要根据全国统一的规定、地方的规定和本校的情况、条件,选择好适当的课程制度,灵活地和有选择地安排好全国统一的课程和地方课程,并可以开设一些本校特有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