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_邓小平理论论文

论当代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_邓小平理论论文

论当代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本理论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9;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0)03—0091—08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史考察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这个社会制度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对此,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采取了谨慎严肃的态度。他们一贯反对“教条式的预测未来”,反复强调要“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一再声明:“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1]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 只是指出一个大致的轮廓和方向,不愿意、并且坚决反对规定未来社会的具体细节。

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只是依据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或者为了与现存社会作比较,才非常慎重地对未来社会的基本特点作了一些概略的预测。其主要论点有六个:

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将没有任何物质前提,它将建立在纯粹的理论上面,就是说,将纯粹是一种怪想”。没有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普遍交往的发展,“那就只会有贫困的普遍化[2], 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3]。

第三,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在马克思看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全体人民生活得更美好。

第四,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即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

第五,共产主义社会的组织形式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第六,不存在商品生产和货币。

现在看来,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在最主要方面是符合实际的。但实践也证明,他们对未来社会的某些具体设想,在现实社会并未出现。

俄国十月革命前,列宁全面接受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观点。经过十月革命后短短几年创建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列宁深有感触地说,他关于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之所以发生根本转变,最深刻的根源是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出现了差异。列宁的实践是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俄国一国建设社会主义。这就同马克思恩格斯对几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同时取得政权后建立的新社会所作的预测产生了矛盾,这是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列宁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列宁强调,现在工人和农民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社会主义。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对于俄国来说,社会主义已经从书本和纲领变成了实际的工作,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4]。 列宁依据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作的新的理论概括,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以后,只要条件允许,应始终把经济文化建设作为工作重心,放到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

第二,提高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获得胜利的最重要条件。因为只有创造比资本主义制度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最终地过渡到共产主义。

第三,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还必须利用商品和货币,还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否则便不能迅速地提高生产力,从而也就不能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第四,对合作制认识的转变,从资本主义形式到社会主义制度。

实践证明,列宁依据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思路是正确的,结论是可贵的。但很可惜,由于列宁的早逝,这种积极的探索中断了。

斯大林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人们通常称为斯大林模式。从整个社会主义发展史来看,这是一个贡献、一个进步。这个模式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于迅速奠定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斯大林把苏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主义模式当作任何国家任何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都必须仿效的唯一模式,搞“唯苏独社”,“唯苏独尊”,使本来应当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实践,僵化了,凝固了,限制了人民群众和共产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长期以来,使人们对于生机勃勃、极为丰富的社会主义的认识变成了几句教条:即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由于斯大林在国际共运史上的特殊地位及其独断专行的处事作风,上述认识成为关于社会主义的正统观念和普遍原则,深深地影响了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1978年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这种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一直占据支配地位,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相当一些人的思想和行动。

建国之初,由于缺乏经验,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基本上接受了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的观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基本上照搬了苏联模式。但到5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使我们党的领导层开始意识到苏联体制的弊端以及斯大林有关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不完全符合中国实际。毛泽东同志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他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结合苏联的经验,提出了中国式工业化道路这一精辟深刻的思路。遗憾的是,这一有益的探索,由于反“右”斗争、“大跃进”,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开展而中断了。

我国全方位地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的。经过20多年的探索,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获得了许多新的成果。这些新的认识成果,在邓小平理论中得到了全面阐述。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对这些认识成果作了比较系统的归纳和表述。这种系统归纳和概括主要有七次:第一次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二次是1982年党的十二大;第三次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四次是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五次是1991年底至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要点;第六次是1992 年党的“十四大”; 第七次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尤其是经过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在今天看来,我们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究竟形成了哪些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基本原理呢?我们认为,其主要之点至少有以下十个方面:

1.无产阶级在完成夺取政权的任务以后,必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排除各种干扰,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文化建设上。

2.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是新社会最终战胜旧社会的最根本的条件。

3.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过渡时期,还要经过一个相当长时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4.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与其他社会形态一样,社会主义社会也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要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原则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和现代市场经济制度。

7.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上要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建设民主政治,采取民主集中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8.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在文化上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同时注重个人价值的价值观、为全体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文化现代化的方向。

9.社会主义国家要建立科学、健康、积极、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友爱、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

10.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社会主义制度在建设中, 社会主义理论也在发展中。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要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走自己的路,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

社会主义本质这一范畴,是邓小平提出的新的命题。对于这一概念的集中表述,是在他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谈话要点中。邓小平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要命题的崭新界定,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这个重要判断,集中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之点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为什么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崭新界定呢?这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中来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别突出地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脱离生产力的要求,片面地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本来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的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把发展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把发达的生产力视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础。邓小平强调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是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就抓住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创建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目标,集中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集中反映了现阶段全体中国人民强国富民的迫切要求和强烈愿望,从而也大大拓展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第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是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和实现其目的的途径的统一中来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主义学说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憧憬并设计了一种更美好的社会,在那个社会中,全体人民都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马克思恩格斯也反复申明,之所以要建立共产主义制度,就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邓小平也反复强调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中,包含着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目标是共同富裕,即使全体劳动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根本、是基础,是首要任务。因此,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又从社会生产的目的上指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与一切剥削阶级统治的制度的本质差别。

第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在于利用人们对个人利益的不懈追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最大限度地刺激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这种积极性转化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较好地解决了效率问题。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还不能从分配上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社会主义思潮的诞生,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社会不平等进行批判的产物。其本意就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合理的社会制度,解决在生产力高度发展以后的社会公平问题。即不是使少数人,而是使多数人生活得更美好。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效率问题,共同富裕是解决公平问题。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就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为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这就决定了其根本任务,首要的问题只能是发展生产力,因此,我们在效率与公平的相互关系上,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辛勤劳动先富起来的政策,就是基于这种考虑。

第四,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观的重新界定,突破了长期以来笼罩在社会主义理论上的种种传统观念,为人民根据新的实际、新的实践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开辟了道路,为中国改革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既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那么不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或者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理论、观念、政策措施,都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都不应该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首先是计划经济不能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思想束缚,从而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结束了长达14年的艰苦探索和激烈争论,即解决了中国改革向何处去的问题。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经验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理论上取得的最重要成就,就是形成了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理论总结的邓小平理论,从而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初步认识了在一个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形成了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形成了一个共识:在当今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问题,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个理论,这条路线,这种共识,就是中国昂首阔步、坚韧不拔地走向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最深厚的社会基础。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和确立的这种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由衷拥护和认同,并坚定地付诸国家建设的实践,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对于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意义怎么估计都不会过份。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创造了极为丰富的历史经验,其主要之点有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定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这既是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首要经验。从人类现代化进程来看,不管是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还是正在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国家,大都是依据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依靠自己的努力,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正如邓小平所说:“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5] 所谓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都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实践已经反复证明,我们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符合这个实际,现代化建设就顺利发展,反之,就遭受挫折。建国以后的前三十年,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发生了一些严重失误,归根到底都是由于脱离了这个实际;而改革开放以来的这二十多年,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巨大成功,归根到底是由于符合了这个实际。

第二,现代化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要始终放在发展生产力和强国富民上。我国是在经济文化都极端落后、人民物质生活极端贫穷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基础上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这个基本特点就决定了我国社会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将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将长期是广大人民对富裕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落后贫穷的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就要求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把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尽可能快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衡量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第三,要把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现代化。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即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现代化。因此,必须把现代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制度统一起来。走向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现代化选择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中国要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这就要求我们,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又必须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所谓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有许多条,但最主要的有四条:第一条是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即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核心力量;第二条是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条是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标;第四条是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把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结合起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一个总题目、大原则、客观要求,而具体的结合方式,还有待于在实践中探索。

第四,必须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立在人类普遍文明的基础之上。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性、世界性的概念,是几百年来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向,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是普遍的人类文明。现代化发展到今天,就其实质而言,是指近代以来经济落后国家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能脱离人类文明,不能脱离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并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大道而随意行驶的一辆列车,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一个必然趋势,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吸取了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文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早就告诫人们,只有取得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邓小平也反复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5]近20多年来,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大量吸收、借鉴和引进了全世界的先进技术、资金、管理方式与经营方式,这已经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

第五,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搞现代化建设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列宁说过,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中国50年代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人民群众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邓小平在谈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时说,改革开放中的许许多多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他本人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新创造概括起来,加以提高。的确如此,回顾20多年来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思想、新经验、新创造、新政策,没有一项不是人民的创造。

第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全面的建设。由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起点比较低,经济落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少,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现代化放在首位。这一点是丝毫不能含糊的。但同时要注意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全面进步。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全面进步、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不仅要建设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发达的精神文明和科学的制度文明。没有生产力的巨大进步,现代化就没有基础,而没有高度的民主和健全的法制,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民主政治的巨大进步和法制体系的健全以及全体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第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是在20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上半叶,一个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家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因此,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多重使命,任务极为艰巨,一方面我们要下大力气提高经济技术水平,尽快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另一方面又要迎接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社会的挑战,跟上时代已经迈出的新步伐。即是说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高科技化和知识化等多重使命。要完成这样一种多重使命,要在资源有限的国情制约下,使占地球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进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单纯追求规模和数量扩张是注定没有出路的。必须发展高科技,大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把经济增长的重点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上来,提高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

第八,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场全面深刻的社会革命,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情况之复杂、工作难度之大,远远超过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要把这样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顺利完成,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根本不可能的。在中国,这个领导核心只能是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共产党。只有依靠共产党的领导,依靠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有组织、有秩序、分步骤地积极推进,大胆实践,才有可能实现既定目标。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否定党的领导,解散党的组织所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从反面充分地证实了这一点。在当今中国,如果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就失去了一个稳定的政治中心,不仅改革搞不下去,现代化建设也无从谈起,甚至连起码的社会秩序也难以维持。这是全国人民在长期奋斗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的一条真理,也是中国5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收稿日期]2000—03—24

标签:;  ;  ;  ;  ;  ;  ;  ;  ;  ;  ;  ;  ;  ;  

论当代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