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透则新,思新则进——三则思品课案例引发的教学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案例论文,思品论文,思透则新论文,思新则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没有反思的经验,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顶多只是经验的累积,能够不断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研究的三则案例反思,旨在引发更多、更广泛的思考,为思品课教学提供理性的范例。
一、有效控制和调节隐性课程
[案例呈现]七年级思想品德课:“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课堂气氛自始至终很活跃。教师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四幅图片表演AB剧。教师要求:“请大家在A和B两个不同的结局里,表现出主人公的不同做法和别人不同的反应。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在A结局里周围的人对主人公不那么客气,这时候主人公是什么样的心情?在B结局里主人公又做了些什么,从而改变了别人对他的看法,最终赢得了尊重?”在表演过程中,学生都竭力表现出故事中的冲突场景,一会儿撞车,一会儿吵架,对教师提出的重点草草带过,教室里哄笑声不断。教师一开始还勉强鼓励一下,并再三强调重点不在于此。可是学生仍然十分兴奋,下面的一组表演仍然非常跑题。教师很不愉快地说:“你们有没有听清楚我的要求?表演的学生越来越文不对题,一些调皮的学生也在乱起哄。看看你们班的纪律,再这样还怎么搞活动?下面一组不许表演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底下看的人也不许出声。”结果,下面的两个小组表演得很勉强,班上异常的安静。虽然教师在总结时也肯定了学生们的一些表现,后半堂课一再鼓励学生发言,分析“为什么要尊重他人”这个话题,可是应者寥寥,教学意图的实现明显受到影响。
[思考与启发]在这节课中,也许这位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对教学方法的设计都没有问题,但结果却是“教学效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问题在哪里呢?在课例中,学生由于理解能力欠缺,没能及时领会教师的意图,又在机会面前急于表现,所以才会出现那样的场面。而教师的处理方式让教室里沸腾的温度骤然下降,“勉强表演”的学生和“异样安静”的观众,自然难以擦出思维的火花。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被曲解、训斥,此时与讨论“为何要尊重他人”的话题明显格格不入,甚至还有些讽刺,学生自然是“异样安静”,无话可说。即使有话说,可能更多的也是假话、套话,而不是真话、实话,从而让整个课堂失去了活力,备课再好恐怕也是事倍功半。
因此,教师除了对教材内容要恰当把握和传授外,还要对课堂的激活合理引导,因为这可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这就是隐性课程,是内隐的、潜藏的。虽然是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发生作用,但对教师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期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的需要,设计和控制隐性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制造出一种愉快、和谐的氛围,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内容的影响,开发学生思维的潜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并进行创造性学习,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事实上,有时一个体现平等、互动精神的教学设计,往往会令课堂平添异彩,并对教学内容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
二、构建学生参与和分享的课堂
[案例呈现]一次听课,内容为“让我们选择坚强”。看得出来,教师课前做了精心准备,设计了精美的课件,准备了很多事例让学生讨论、谈感受,也很注意使用互动的教学方法。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课堂的气氛十分的沉闷,无法激活,学生谈感受也是隔靴搔痒,套话居多,表现不出真情。课后,这位教师很抱歉地解释:“不好意思,这个班的学生反应不够快,活跃的学生太少。”的确如此吗?将这位教师在课堂上举出的让学生分析的事例列举如下,也许能够一窥端倪:①张海迪战胜病魔的例子;②冼星海创作乐曲的例子;③科学家霍金对抗疾病的例子;④巴尔扎克战胜贫困和失败的例子。教师的精心预设到了学生的面前无法激起回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准备的事例看起来很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也是一些比较经典的、课堂上“点击率”比较高的事例,但是由于列举的人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太远,学生缺乏情感上的共鸣,自然也就谈不出真情实感。
[思考与启发]这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态度认真的教师。可是,是什么影响了教学效果?是什么让教师的心与学生的心无法靠得更近,无法擦出更耀眼的火花?面对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要求,很多教师都不由发出感慨:“教了几十年书,现在是越来越不会教了。”那么新课程究竟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让老师们觉得“越来越不会教了”呢?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实践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转变为人生经验的对话者和分享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说话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爱憎好恶,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丰盈课堂的内涵,把选择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机会把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进行合理的选择。当“高大全”的道理变成孩子的言语,当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建构中来,才能提升思想品德课的品位和实效。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积极关注学生,学会无条件地接纳学生,将学生首先看成一个“人”,一个渴望被尊重、希望被接纳、人性鲜明的“人”。教师所关注的将不再是“这个问题学生懂不懂”,而是“怎样做最有利于这个人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将不再是一个“知识的占有者”和对一个“无知者”的传授和引导,而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成长的关怀与帮助。
三、实现课堂活动良性循环
[案例呈现]在学习“情趣与兴趣”一课时,教师事先布置学生做好准备,在课堂上进行才艺展示。于是,在课堂上,学生走马观灯似的往来穿梭,“你方唱罢我登场”。有的演奏乐器,丝竹之声不绝于耳;有的表演书法,挥毫泼墨获得满堂喝彩;有的展示作品,包括作文、漫画、摄影等,在投影机下观看后张贴在墙上。课堂上热闹非凡,参与的学生有一二十人,还有不少学生意犹未尽,把手举得老高。转眼间,40分钟的课过去大半,教师用最后的几分钟匆匆小结了一下,得出“高雅的情趣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意义”这一结论。在这节课中,课堂不可谓不“活”,学生不可谓不“动”。可是这种活动是我们教学所需要的吗?在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参与率也很高。但是这样的才艺展示对于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有什么帮助呢?学生在伸长脖子观看的同时,能想到“高雅情趣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吗?恐怕在学生的印象中,这节课只是一节表演课、文艺课,而不是思想品德课。
[思考与启发]在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课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教师必须应用活动化的教学方式,通过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创设情境等形式,把理解空间、选择权利、锻炼机会留给学生,通过他们的直接体验,将所学的内容升华为新知识、情感和能力。同时,新教材内容的呈现方法更加新颖、活泼,主要采用问题(基于生活)、情境(基于案例)、体验(基于活动)等形式。可以说教材中处处有活动,时时有活动,真正体现了“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这些都为我们在思品课教学中精心设计和充分使用教学活动创造了条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真正的课堂活动不是单纯地追求课堂的热闹,而是最终要引发学生思维的活动,学生能够谈起来、辩起来、唱起来、演起来固然好,但是教师应该重视的是这些活动背后的真正意义。教师应该通过分析、探讨、引导,帮助学生领会到这些意义,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活动。从这个角度来看,课堂里沉默的回味、灵动的思考、理性的剖析、瞬间的震撼、深深的感动,都是宝贵的活动。课堂上只有出现更多这样的活动,才能让学生领悟教材中蕴涵的精髓,才能实现课堂和课堂活动的价值。同时,课堂活动在于“精”而不在多。一个组织精当的活动,能够使课堂熠熠生辉,能够让学生从中自然地学到合作、平等、尊重等品质,能够有效实现情感的迁移和认识的内化,使课堂活动真正实现良性互动。
反思是一种手段,思透后则奋进。因此,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多进行教学反思,等于在本来没有窗的墙上开了一排窗,你可以领略到前所未有的另外一面风光,从而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让思想品德课充满无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