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身处地去感受人物——我教《我的叔叔于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设身处地论文,叔叔论文,人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一直在找寻《我的叔叔于勒》的深入角度,所以,当有学生说如果他是若瑟夫,他会把余下的钱全部送给于勒时,我觉得机会来了。
“经典作品的魅力往往不能一下子被认识。你每读一次,总会有新的收获,而随着阅读的深入,经典的内涵和深度也才会在我们面前渐次打开。对《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人物,你可能喜欢某一个,同情某一个,或者憎恶某一个,但现在我要大家摒弃好恶,自选其中一个,把自己放到作品中去,以‘假如我是__’为题,设身处地去感受人物彼时彼地的心理。”我相信,一旦他们能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感受将是全新的。
讨论就从刚才的话题开始。
很快就有人响应那个学生:“我也这样想。若瑟夫把钱递给于勒时,‘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这里细致的外貌描写与前面‘衣服褴褛’、‘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的粗线条勾勒遥相呼应,从而让读者对于勒的悲剧命运心生同情和怜悯。而若瑟夫本人也一直不满父母的活法和做法,比如生活拮据,‘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经济窘迫,父亲还‘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等,无不显示出对父母虚荣心的讥讽。现在,若瑟夫掌管了5法郎的支配权,正可以借机表达对叔叔的同情和对父母的不满。”
我说:“经典作品的阅读常常给人深思和启迪,大到人物设置,小到细节安排,都能体现大师的匠心。《孔乙己》中掌柜的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我们曾对十九个钱进行过探究,结果发现这个数字作者不是随便写写的;今天,我们又遇到5法郎这个钱数,可以肯定,这也不是随意写就的。这5法郎里隐藏着怎样的玄机,现在需要我们动脑筋了。”
短暂平静后有了答案:“仔细品读这个5法郎的确有味道。你想,母亲给得太多太少都不行,不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母亲是一家之主,谙熟市场价格,当若瑟夫把2法郎交给父亲,她第一句话就是:‘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她拿5法郎给若瑟夫去结账恰到好处。”
“这5法郎同样也写出若瑟夫的情感。”这位的回答显然受到上一个同学的启发,“假如我是若瑟夫,我也只能给于勒叔叔10个铜子的小费,而不会把2法郎也给他,因为我还爱着我的勤劳的父亲,以及同样艰难持家的母亲,尽管他们虚荣算计,但有缺点的父母仍然是父母。我知道2法郎对我家意味着什么,也知道相认了于勒叔叔的可怕后果。我同情叔叔,也理解和同情父母,所以我们不能把叔叔接回家。我也不能把剩余的钱全部算作小费送给叔叔,以显示我对父母不认于勒的反抗。在如何花费这笔钱的问题上,我很清醒,小数字10个铜子给叔叔略表同情,大数字2法郎交给父亲,这个微妙的分配细节活画出若瑟夫的形象。如果单纯地让若瑟夫发泄内心的不满,把钱全给了于勒,人物形象反而单薄。”
我点评道:“你读得很认真,想得深,分析很细致、很精彩。5法郎的确让母亲和若瑟夫两个形象跃然纸上。”
有同学表达对克拉丽丝的看法:“我发现自己开始读得不仔细,现在觉得有点错怪克拉丽丝了。因为她不仅是于勒的嫂子,更是一个母亲,一个有着三个孩子的母亲。她以孩子的幸福为自己最大的幸福,视孩子的痛苦为自己最大的痛苦。当于勒可能成为家庭幸福的威胁时,她当然会拒认于勒。站在母亲的角度,如果我是克拉丽丝,我可能也会这样做,虽然可能显得很无情。”
又有学生补充:“是的,对母亲来说,她一是痛苦自己的拮据生活,二就是愁自己的两个女儿嫁不出去。所以在船头巧遇这一环节,她特别强调‘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这样一换位思考,有些初看时让我们很不顺眼的地方,现在反倒感到亲切,让人同情。在父亲因为虚荣而力邀母亲和两个姐姐吃牡蛎时,她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舒适的生活谁不想过?鲜美的滋味谁不想尝?尤其在今天,在这个全家快乐享受的日子里,我何尝不想大家一起来奢侈一把。但作为母亲,我克拉丽丝不能。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我都要与人家计较半天,何况这种高档消费?所以当听到菲利普这个愚蠢的建议时,我‘有点迟疑不决’,但我知道,今天是省不掉了,只好找理由,这样既省钱又恰到好处地在女婿面前保留面子,而且海产品这东西吃多了也的确容易生病的。所以这句话其实也渗透了我对家庭的爱,对孩子的关心啊。谁说我虚伪,谁就不能算一个真正的母亲。”全班大笑。
接着又有学生回答:“其实与拮据生活相比,两个大龄女儿的婚事才是我最大的痛苦。家庭经济不景气也连累到女儿的婚姻,这成了我的心病。现在终于有一个‘没有什么钱,但是诚实可靠’的公务员上门来了,与二女儿结婚,你能想象到我的快乐。而一旦相认了于勒,这个欺骗了我们十年的家伙,首先本来经济就不好的家庭更是要雪上加霜,其次我二女儿的幸福也就到此为止。一边是全家的生计、女儿的幸福,一边是可怕的烫手山芋,孰重孰轻?应该是不言自明。你说,我能认于勒回家吗?我是宁可背负骂名,也不想毁掉我女儿的幸福啊。”教室里已经满是为克拉丽丝叫屈的声音了。
我小结:“老实说,我很喜欢你们这样的分析。这个克拉丽丝与‘我爱吃鱼头’的那位母亲真有几份近似,与我们的母亲也有共同点。我们爱吃的东西,母亲总是让着我们,有时还说‘我不爱吃’以让我们相信。把家庭的财政开支降低到尽可能少的地步。事实上,小说前半部,透过家庭经济的贫困现状,母亲不就是一个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吃苦耐劳的形象吗?自己从不乱花一分钱,也不允许家人乱花钱。这样一品,我们真得为克拉丽丝竖大拇指了。”
对话继续。
“我来说说父亲。把自己替换成父亲这一角色,我发现这个父亲很不简单,他夹在妻子和弟弟之间,现在我都能感受到他那颗痛苦的心了。我甚至能想象到当初他们夫妇为要不要‘打发’于勒到美洲去的那场争吵的场景。一方面,他爱他的弟弟,尽管于勒行为不正、糟蹋钱,菲利普还是为他遮过风挡过雨的;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克拉丽丝在于勒走之后,就可以毫不犹豫地收回财政大权,这在文章中表露无遗。一,菲利普凡事都要请示,包括吃牡蛎,二,‘一个5法郎的银币’也是从母亲口袋里掏出来的。第二封来信,说得清楚,‘亲爱的菲利普’,从另一侧面说明,父亲对于勒一定是很好的。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不爱自己的家庭,当全家面临崩溃危险时,他不得已只能把于勒送上去纽约的商船。细看小说全文,我们找不到一处他骂于勒为‘贼’或‘流氓’的话。‘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你简直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这些气急败坏的语言都是克拉丽丝的,与父亲无关。他只能表现得‘张皇’而‘狼狈’,他终于知道,他的弟弟曾经从物质上拖累了他,而现在则是在精神上给了他一记猛拳,他终于不得不承认他妻子的眼光,他的弟弟是扶不起的阿斗,相认的结果就是‘又回来吃咱们’。如果我是菲利普,我也会选择逃避。因为我不仅是哥哥,我更是丈夫和父亲。我可以不做一个好兄弟,但我必须做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父亲,因为后者更重要。”这位同学的长篇发言让全班感觉新鲜。
在总结于勒形象时,一学生回答:“我觉得这篇小说是明写父母暗写于勒,这条暗线写到于勒在家乡、在美洲、在船上三个地点,通过还原,我们发现于勒经历了从无良青年到流浪汉,再到水手这样几个人生阶段。从人物口中,我们知道,于勒当初确实是一个不务正业、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或行为不正的‘法国老流氓’。但当他被打发到美洲之后,由于环境的巨变,他得以醒悟,对亲情的渴望使他良心发现,他终于知道他的存在曾经怎样伤害了自己的亲人,尤其是他的哥哥——菲利普,所以他迫不及待了,‘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于勒赚到钱也应该是真实可信的,因为接着‘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
“让我对于勒产生敬意的是在他破产之后他给哥哥写的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与后面船长的话一对照,我们不难发现,‘买卖也好’是破产,‘长期旅行’是流浪,于勒不想让哥哥为自己失望,只好隐瞒真相,但信假情真,他对亲人的真诚与关怀,对亲情的梦想和渴望,都是真情流露。当他知道无法赔偿哥哥损失,无法给哥哥带来幸福时,只好给了哥哥一个没有日期的承诺‘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让哥哥信心满怀地盼着。不料,哥哥以假当真,这封假信成了全家的精神寄托,十年的空中楼阁。”
“如果我是于勒,我当然想回到哈佛尔,回到亲人的身边,但为了哥哥一家的安宁和幸福,我不能回去。在美洲漂泊九年,按捺不住思念,现在终于回到法国,但我还是不能回到哥哥身边。爱他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他。假如我是于勒,即使哥哥认了我,其实我还是不愿回去的,克拉丽丝多虑了。”学生笑。
我总结:“家乡、亲人近在咫尺,不能相见,最大的痛苦却是源于最大的爱。这也是一种解读方式。现在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完全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而不是通过其他恶劣手段(比如偷窃)得以生存的于勒,是一个十年颠沛流离,终于使他明白亲情、懂得感恩的于勒,是一个实实在在真真正正的‘人’了。”
我继续:“当我们仔细品读作品,设身处地去感受人物时,才能切实体会到人物的痛苦和无奈心境,更深一层地把握作品的内涵。杜甫说:‘不为穷困宁有此?’每一个同学的回答都让我们看到贫穷生活的威力,生命本身的疑难。人一生颇多矛盾,颇多无情,而如果有一天,轮到我们自己面临生活的抉择,该何去何从?这真是个问题。也许我们只能像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祈求的那样:‘这样的事千万别让我碰上吧。’法国作家、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领袖左拉在莫泊桑墓前演说时说:‘读他的作品,可以是哭或是笑,但永远都是发人深思的。’从这部经典中,我们一方面可以读到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世态人情,读到人物的自私冷酷和精明刻薄,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多地感受到生活本身的辛酸和无奈,社会底层人物的不幸和悲哀,复杂的人生处境和真正的心路艰难。我们可以理解和同情,但没有理由去嘲笑,因为生活是永远没有旁观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