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党员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探索_流动党员论文

上海党员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探索_流动党员论文

上海建设党员服务中心的实践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论文,党员论文,服务中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员服务中心是上海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精神和部署,特别是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新格局”的要求,针对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建立的关怀凝聚党员的新载体、联系服务群众的新网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平台。

一、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的背景和思考

随着经济发展、改革深化,人员在不同单位、不同地域和不同所有制之间的流动加剧,社会矛盾增多,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以及党联系群众的途径和方法等都遇到了新的挑战。

1.党员教育管理尤其是“流动党员”管理需要新的载体。一是相当多的党员找不到组织,不能纳入有效管理。2004年,我们在全市梳理“隐性党员”,经过上下各级党组织4个月的努力,找到“隐性党员”15000多名,其中外省市来沪人员9000多名,本市流动人员5000多名。不少高校毕业的预备党员无法按期转正,一些要求入党的同志没有地方递交入党申请书。二是由于没有纳入有效管理,一些党员得不到党组织的教育和关怀,游离在党组织边缘。职业环境的变化使一些党员的价值取向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尤其是党员作为市场经济竞争的主体,不可避免的接受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则,如何处理好自身生存发展和服务群众的关系,成为党员自身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2.“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需要必要的资源支撑。一是“两新”组织的特点是数量大、规模小、变动快,绝大多数不具备单独建党组织的条件;二是建立起来的“两新”组织党组织缺乏开展党的活动的基本条件,缺乏资源支撑,有的甚至没有地方过组织生活。

3.基层党组织凝聚群众需要构建新的网络。在社会利益群体多样化的情况下,党组织能否真正地维护群众、服务群众、表达群众,整合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是新形势下党组织与群众之间能否建立起密切联系的重要问题。但一些基层党组织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缺乏载体和经常性的工作渠道,直接影响到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感到,基层党建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不能无所作为。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态势,必须创新基层党建载体,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块”的综合性、稳定性优势,强化服务理念,更好地凝聚党员、服务群众,始终保持和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基于这样的思考和认识,上海的党员服务中心应运而生。

二、党员服务中心的探索和定位

上海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前后历时五年,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年至2003年)为探索初创阶段。2001年3月,普陀区曹杨新村社区(街道)成立了全市第一家党员服务中心。2002年3月,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党员服务中心正式成立。第二阶段(2003年至2005年)为整体推进形成网络阶段。2003年底,市委组织部召开推进会,明确了中心的基本功能定位,以及“两个确保”(即确保所有的流动党员都能够就近找到党的关系的接纳地,确保所有缺少资源的基层党组织都有开展党的活动的地方)的要求,提出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街道、乡镇全面推进党员服务中心建设的目标,并辅之以配套扶持措施。至2004年底,全市221个(当时的数字)街道(乡镇)全部建立了党员服务中心并通过标准验收,再加上,有的开发区、经济园区也建立了党员服务中心,总数达到224个,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完整网络。第三阶段(2005年至今)为完善提高阶段。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市220多个党员服务中心发挥了突出作用,成为党员集中教育的开放、共享式阵地,并且在实践中健全完善了制度规范,深化拓展了服务功能。

上海党员服务中心的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

1.流动党员的接纳地。这是党员服务中心的首要功能。从稳定性和包容性出发,确保流入本市的流动党员都能就近找到党组织,努力实现从组织接纳,到工作接纳,最后到心灵接纳。两年多来,全市各级党员服务中心共接纳5万多名流动党员,在落实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中,这一健全的网络确保了流动党员的“全接纳”。

2.“两新”组织构建党的基层组织的孵化器。以区域内“两新”组织中的流动党员为基础,党员服务中心创新组织设置模式,按照“相邻、相近”的原则,探索出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以及建立临时党支部等多种组织设置新模式,推进党建工作全覆盖。同时,整合社区党建资源,为“两新”组织的党组织搭建工作平台、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指导新建立的“两新”组织党组织健康发展,提高工作实效。

3.区域内所有基层党组织共享的资源平台。党员服务中心通过整合区域内各类资源,提供有效服务,搭建社会化、开放式的党建平台,组织策划区域性党建活动,以“公转”带“自转”,使党员服务中心成为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实现服务共享和资源交换的公共平台。党员服务中心拥有完备的设施和丰富的党员教育资源,使其成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全市党员服务中心开展各类教育服务活动3万多次,为基层提供党内活动场所12万多次。

4.党组织服务党员的温馨家园。做好关心和服务党员的各项工作,既是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的客观需要,也是激发党员保持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举措。党员服务中心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党的工作平台,同时它又认真做好党员求助的受理工作,给予全方位的关怀,特别是生活帮困、再就业等,并根据需求创设工作样式和服务项目,使之成为党员的温馨家园。

5.区域内党组织和党员面向群众、面向社会的服务窗口。党员服务中心以主动、开放的姿态反映基层呼声,解决群众诉求,有组织地引导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开展各类服务,成为党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重要阵地。一是党员服务中心的现有服务设施全部向群众开放。二是建立党员志愿者队伍,搭建党员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的平台,并把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化,成为提供经常性服务的固定窗口。三是开辟党联系群众的信息渠道采集点,了解群众的意见和想法,听民声,汇民意,集民智。

总之,通过党员服务中心网络的建立和运作,在实际工作中实现了“四个转变”:即转变了原来由党组织找党员和流动党员找组织难的被动局面,转变了原来根据组织隶属关系封闭配置党建资源的局限,转变了只重视教育管理忽视关心服务党员的观念,转变了只重党内生活不注重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方式。党员服务中心在实践中成为党在基层加强社会建设的有效载体,开发党建资源的集约途径,树立公众形象的亮丽品牌。

三、深化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区域性党建工作平台的几点思考

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做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上海党员服务中心的建设,要根据中央的精神和要求,认真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结合上海实际,不断完善区域性党建工作的平台,开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1.党员服务中心要成为贯彻落实长效机制的新途径。贯彻落实中央制定的四个长效机制文件,有三个与党员服务中心有直接联系。一是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如何在党员经常性教育集中培训中发挥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党员服务中心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二是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提出要落实具体的途径和措施,形成工作网络。上海全市的党员服务中心网络已经成为经常性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和窗口。三是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在进一步构建城乡一体、流入地流出地相结合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体制中,上海党员服务中心是实现全方位、就近接纳流动党员并且纳入有效管理的可靠保证。此外,党员服务中心的建设情况也是检验基层党建责任制落实与否的重要例证。

2.党员服务中心要成为面向社会展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形象的新载体。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职责,具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优势,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最终要靠党的基层组织去了解、反映和落实。从体现服务的有效性、长效性来讲,上海从一开始就把党员服务中心建在“块”这个领域上。因为“块”具有稳定性、综合性和前沿性的特点,党员服务中心要以主动、开放的姿态及时了解社会基层各类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所怨,以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依托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以基层群众可亲可近的形象和有效的运作机制,直接在基层群众中开展上传下达、帮困解难、为群众排忧解难等工作,将极大地扩大党在基层的影响力、凝聚力,展现党的先进性,最终达到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目标。

3.党员服务中心要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平台。党员服务中心要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区域内的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参与所在区域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事务,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使党的经济资源、组织资源、政策资源、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等得到优化整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发出各种服务群众的项目和样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以联系群众、及时反映群众意愿和诉求为己任,妥善协调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群体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党员为骨干,在更大程度上推进社区文化的再造和社会文化的形成,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辟新的工作平台。

4、党员服务中心要形成强化党员主体地位、激发党员内在动力的新机制。党员是党组织的主体,也是党员服务中心的主体。党员服务中心的建立,既为服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辟了新的途径,也为他们在基层社会发挥作用,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了新舞台。广大党员能从中深切感受到我们党的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党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凝聚力的工作方法,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同时也能在这里感受党组织关怀的温暖,展现党员群体的风貌,感受同志间的温馨,品尝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所带来的愉悦,不断增强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激发基层党组织、党员的内在活力,不断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归属感。这种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机制必将成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不竭的动力源泉。

标签:;  ;  ;  

上海党员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探索_流动党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