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开展流域化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工作的探讨论文_高顺山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黄化供电公司 青海尖扎 811200)

摘要:电力生产技术监督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变电设备可靠性和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工作,加强技术监督工作对于电力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介绍了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如何开展流域化电力生产技术监督的思考,为有关电力生产技术监督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生产技术监督;技术监督工作;流域化

1电力技术监督存在的问题

1.1不合理的设备配置。搞好技术监督工作,设备是基础,先进的测试技术可以提高技术监督水平,但是目前公司各单位的设备配置浪费性大、闲置多,没有把有限的资金购置的仪器设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部分技术监督仪器重复配置。应当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分清主次,仪器设备应当分级配置,分级、分类管理,各负其责。

1.2不够严格的技术监督管理。(1)人员考核机制不完善。工区的技术监督工作还缺乏完善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办法,技术监督管理不严、分工不明确、执行不力、存在技术监督死角。如反映技术监督工作的试验报告不能保质保量如期送交主管科室和职能管理部门,有的单位不及时反馈技术监督信息,技术监督指标得不到及时落实。(2)人员结构不均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旧人员交替,各单位技术监督人员变动较大,监督队伍的人员结构呈年轻化,业务素质有待充实、巩固、提高,监督人员在做好专业培训的同时,应当保持相对稳定。

2如何开展流域化电力生产技术监督的探讨

随着智能化电网建设、超大容量新机组投产、流域化或集团化电力生产组织等新形势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新的设备、技术在电网中的广泛应用,对技术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技术监督的实时化、科学化管理显得尤为迫切。开展流域化电力生产技术监督的探讨方向如图1所示:

2.1充分认识提高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工作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

(1)加强电力生产技术监督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从全国范围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电力供需总体形势仍然紧张,大量发电厂和电网都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安全、稳定运行的风险较大。在此种情况下,加强技术监督,为设备做好“医疗保健”,才能促进电力生产安全经济运行,承担起“工业发展,电力先行”的重任。(2)加强电力生产技术监督是促进电力系统技术升级改进的重要手段。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容量、高参数发电机组大量投入运行,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等新技术的大量应用,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做好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工作,有助于找寻新设备运行规律,有助于对新技术发展、设备质量的提高反馈有用信息。(3)加强电力生产技术监督是协调厂网关系的重要途径。电力企业重组后,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分别担负着各自的安全责任,增加了协调的难度,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难度加大。做好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安全工作的衔接,保证设备良好的健康状况,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和电厂满发、稳发,更需要加强电力生产技术监督。

2.2流域化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工作思考

(1)需重新定位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工作的职能及组织领导方式。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与电力安全生产须臾不可分离。而传统的技术监督工作以本单位为主,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无法有效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不能适应当前“调控一体化”智能化电网建设、流域梯级电站远程集控、集团化综合管理的电力生产组织新形势。为此,需明确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在新形势下的职能定位,梳理流域化管理与单个电站运作的区别,重新进行职责分工,统一调配资源,信息共享,分级负责执行,形成“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方可保障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工作的有序开展。

(2)需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电力生产技术监督管理体系。按照电力监管机构、有关职能部门、电力科试院(所)等单位的技术监督规程、规定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作为电力企业,应结合自身管理模式,逐步理清与电力监管机构、有关职能部门、电力科试院(所)等单位在技术监督方面的职责,构建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流域化技术监督管理体系,包括:组织体系建设、制度体系建设、标准体系建设、检测试验能力建设、技术监督队伍建设等,制定出具体的管理办法,确定电力生产技术监督的总体原则,细化电力生产技术监督的范围内容、技术标准,打造技术过硬的监督队伍,保障检验投入,实行有组织、有领导、有实施、有监督、有奖惩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本单位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

(3)需不断完善电力生产技术监督的规范标准。目前电力生产技术监督采用的标准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于早些年间发布的《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导则》,该标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非行业标准甚至国家标准,无强制性条文内容。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电力安全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生产实际,应在执行过程中针对对该标准中的有关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增加诸如可靠性监督管理、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电力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必要时在集团公司、各企业内增加强制性执行条文,切实发挥电力生产技术监督的作用。

(4)将技术监督和技术管理工作有机结合,以设备及其数据为中心、以计算机为工具,在集团或流域化公司内部构建统一的技术监督管理平台,统筹管理、分布运行,将设备的静态台账信息和动态的缺陷、检修、试验信息相关联,对设备健康水平以及安全、质量、经济运行方面的重要参数进行监督,并提供强大的统计、查询、数据挖掘、状态评价、专家会诊等功能,实现集团内或流域化公司内部的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最终实现对设备管理的全过程控制。

3结束语

电力技术监督工作在检修建设工区安全生产中有着重要意义。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工作必须适应形势、调整机制、明确职责,积极采用与当前生产组织模式适应的技术和监督方法,进一步提升技术监督工作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水平,通过广大技术监督人员的共同努力,方可充分发挥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对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作用,以此保障检修建设工区电力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电力企业技术监督管理的研究[J].李根,殷洁,邹中华.通讯世界.2016(15)

[2]省级电网通信技术监督工作体系研究[J].任天成,刘晗,马德凯,赵晓红.山东电力技术.2016(06)

[3]电力生产的技术着重点与监督思考[J].李海涛.山东工业技术.2015(02)

作者简介

高顺山(1986.7.6),男,青海湟中,长春工程学院本科,中级工程师,单位: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黄化供电公司,研究方向:技术监督,邮编:811200。

论文作者:高顺山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  ;  ;  ;  ;  ;  ;  ;  

关于如何开展流域化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工作的探讨论文_高顺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