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黄河论文_郭晶 李凤福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局直第二初级中学地理教师 郭晶

点评人: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局直第二初级中学地理备课组长 李凤福

课标要求及分析:

要求: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分析:本条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是说出,学习水平为应用,学习内容是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材分析:

《黄河》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中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从我国的地形、气候、水文三个方面介绍我国的自然环境。在水文方面重点介绍了长江和黄河。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也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学习黄河对认识我国自然环境及改造利用地上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掌握学习河流的一般方法。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学习气候的延伸,又与下章水资源和区域地理中的北方地区及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密切相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学情分析:

优势:初三学生对黄河并不陌生,从所接触的诗文、电影及有关的歌曲中,对黄河或多或少已有一定的了解,在前两节地形、气候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也已经了解了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作用。同时,本课是继《长江》教学后的一课,学生已具备认识河流的基本方法。

劣势: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黄河治理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是“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教材分析中指出:“学习黄河对认识我国自然环境及改造利用地上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掌握学习河流的一般方法”。所以,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黄河概况及面临的问题。

课标要求是“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但从学情分析中可以看出“本课学生在综合分析解决黄河治理问题的能力不高”。所以,根据课标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黄河存在的问题及综合治理的措施。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地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入海口、地形区、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等概况;

(2)能分析黄河的主要贡献和存在的忧患。

(3)通过对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原因的分析和黄河断流的情况分析,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预设时间2分钟)

以“诗仙”李白的名篇《将进酒》和相关图片导入课题。学生激情朗诵,使学生体悟到黄河的壮美。

【点评:让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感受到黄河雄壮磅礴的气势,在增强视觉感观的同时,也对黄河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了学科整合,体现民族精神,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人文素养都得到一次升华。】

二、讲授新课(预设时间1分钟)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难道黄河之水真的从天上来吗?结合我们所学的长江的相学习方法,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49-50页,找出以下问题答案。

【自主学习】(预设时间6分钟)

黄河概况:

1、黄河发源于_____山脉,最终注入______海,干流像一个巨大的_____字,全长5646千米,是我国第___长河。

2、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3、黄河有四大支流:自上游而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被称为“塞上江南”的平原是______和______;

5、黄河流经_____个省区;

6、大型水利枢纽有______和______。

【点评:本环节让学生自主完成,找出本节课重点知识,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展示】(预设时间10分钟)

学生回答并在投影仪上展示答案。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东流注入渤海,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全长5646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2、上、中游以河口为界;中、下游以桃花峪为界;

3、主要支流湟水、洮河、汾河、渭河等。

4、被称为“塞上江南”的平原是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5、黄河流经9个省区;

6、大型水利枢纽有三门峡和小浪底。

7、“我是小老师”环节,学生上前提问下面同学黄河的概况知识。(利用黑板黄河图 )

【点评:通过读 “黄河水系图”,让学生学会分层读图和提取有效信息的基本技能。利用地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体会成功的喜悦,讲练结合,在身心愉悦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完成了教学重点内容学习。】

【质疑点拨】(预设时间6分钟)

追问黄河流经了我国那些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承转:我们已经了解了黄河的概况,接下来看看黄河又有哪些贡献呢?

奉献之一:“发电”──用水库大坝的图片来引导学生。(小浪底是黄河最大的水电站)

奉献之二:“旅游”──用壶口瀑布的图片来引导学生。(体会黄河的壮美)

奉献之三:“灌溉”──用“塞上江南”的图片来引导学生。(同时在下游冲积成华北平原)

奉献之四:“文明”──用秦兵马俑和黄河源头的图片来引导学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点评: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奉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承转:我们不难看出,黄河对中华民族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黄河也曾经给中华民族带来沉痛的灾难。我们既要看到黄河的“功”,又要看到黄河的“过”。接下来请大家自行阅读教材51-53页,小组交流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小组合作与展示】(预设时间8分钟)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组长负责记录小组交流的结果,并组织好语言。小组代表展示小组交流成果,教师点拨归纳结论。

【点评:再次打开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始终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和探究能力;完成了教学难点的教授。】

三、课堂小结

【总结巩固】(预设时间3分钟)

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当堂检测】(预设时间4分钟)

考查黄河地图(包括发源地、支流、入海、分界点、水电站、平原等),动笔完成。

【点评: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进一步巩固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总体点评:

优点:1、课堂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互动探究等环节,寓教于乐,贴近学生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注重发挥地理学科的特色,在指导学生读图、用图的过程中教会了他们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将“学为主、教为导”课程理念落到了实处。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真正达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建议:1、在学习黄河源流概况时应该给予学生更多一点时间,做些课堂练习更利于学生巩固;

2、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还没有进行充分的预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详细

的分析,对如何进行讨论引导的关注还不够。

论文作者:郭晶 李凤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河流——黄河论文_郭晶 李凤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