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智能电站就地化保护的配置策略论文_袁西德

改进智能电站就地化保护的配置策略论文_袁西德

袁西德

(四川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电站因其具有资源共享、应用价值高等优点,逐步取代传统电站。但由于智能电站增加了智能终端及合并单元并安装于室外,受到磁场干扰大,所以会产生很多故障。本文主要讨论智能电站采用保护装置地化配置的策略。

关键词:智能电站;就地化保护;配置策略

电站智能化有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一次设备就是采用电子式互感器和智能化开关来控制系统,二次设备通过网络化完成,将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相结合就可以组成现代化智能电站。整个电站通过一个统一的标准和通讯方式实现变电站的设备智能化和设备间信息的共享化。但因智能电站中间环繁琐、指令发出时间过长、就地汇控柜因受电磁干扰而易造成故障频发。因此,要想智能电站电网能够安全运行,需在就地采取保护措施。

1智能电站的组成

智能电站又称智能变电站,由三层组成。三层分别是: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过程层包含一次设备和智能设备;间隔层设备指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故障录波等二次设备;站控包含自动化系统、战域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对时系统等子系统。

2 改进智能电站就地保护系统正常运作的策略

(1)线路就地保护策略。该元件传送过程长、能量转换较多,所以,需要被重点保护。在进行智能电站就地保护系统配置设置时,为克服家族性装置缺陷,应选择使用不同生产商的装置,对线路做保护措施。并根据要求设置线路后备保护。另外,在做信息传输的时候,要注意避免网络安全存在的隐患,因此应对线路保护独立化的设置,避免网络通信安全引起跳闸问题。

(2)变压器就地保护策略。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作为核心元件,起着电压变换及能量传输作用;其本身价格较高,必须加强对变压器保护。其安全度与电压的高低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可以给变压器在不同电压等级设置多层间隔保护。为了匹配就地化的保护方案,可将集中型配置为分布型,采用环形主机分布式保护主机。

(3)母线就地保护策略。变电站中电能通过母线将能量分配到各条线路,一旦母线故障必须快速切除,保持系统稳定。否则将造成开关设备失灵。因此常在每个智能终端和单元合并处安装两套母线差动保护作为母线主保护,为安全起见将变压器后备保护作用于母线故障切除;同时建议对母线增设弧光保护,已确保母线故障时能可靠跳闸。

3就地化保护实施具有较好的前景,但应做好以下工作:

(1)重视打好技术基础然后再进行研发。智能电站必须建立设备高度自动化基础上,否则谈不上智能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我国智能电站发展现状来看,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并不高,所以在进行技术研发时要着重注意基础技术的开发,确保一次智能设备可靠,为智能电站发展打好基础。

(2)加强对智能电站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控制。从电站设计、建设、投入运行、到退役整个成本控制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成本控制成功经验,将智能电站在生命周期内的每项成本进一步降低,才能在全国范围内更好推广智能电站。

(3)减少维护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繁琐步骤。由于智能电站建设对相关技术人才要求较高,且维护电站的步骤繁琐困难,所以我国的智能电站设施在就地化保护方向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较低的阶段。对于维护电站所需要的技术水平相对较高,所以很多小型电站“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虽也想加入到智能电站就地化保护的建设中,但奈何因能力不足而止步不前。因此在以后的智能电站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着重减少维护电站的繁琐步骤,这样才能有利于智能电站就地化保护策略得到推广实施。

(4)智能电站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应随技术创新而发生的相应改变,同时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的改变要结合智能电站建设的需要来进行改革创新,当改革创新的结果和应用管理标准与创新的结果相适应时,就能充分体现实施智能电站就地化保护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4 优化配置后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4.1带动智能化的潮流趋势。

在电力设备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中,智能化带来了诸多好处,例如实现国家电网的数字化、建设的信息化和发展的智能化。根据当前电力设备建设的现状来看,各种电力设备向智能化发展的转变已成为大势所趋。

4.2 解决了传统电站资源浪费的问题。

一次设备在智能电站的过程中通过利用智能化组件将数据传输到智能终端上。二次设备则通过采用控制一体化装置来进行数据监控,这样能够保证数据的集中管理可以在数据监控中采集的到。因为数据监控的通信系统时通过光缆和交换机来搭建的,所以智能电站一次设备的建设节省了大量的传统电站所需要的电缆等配件辅料,这可以达到节约环保的功效和目的,与传统的发电站相比更加的节能环保。

4.3 智能电站可能存在信息安全问题

因为电站向智能化电站的方向发展过程中需要网络的协助,所以我们需要对通过电站建设的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分析研究再进行控制转化,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对数据的集中检测监管控制,电站建设应用中的数据化功能得到保障和充分发挥。但网络却具有一定的缺陷,例如窗口具有普遍开放性,幕后存在黑客,暗处隐藏病毒、木马在网络肆意横行,这些网络缺点是造成智能化电站信息文件丢失损坏和设备瘫痪的原因之一,容易给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智能电站实施就地化保护设置,不仅提高了整体性能的安全性,同时使指令下达的速度大大提升,对整个系统来说,安全性提高、故障减少、经济损失减少。随着国家智能电站的逐步发展,对于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了解智能电站的信息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陈顺铭.智能电站就地化保护的配置方案[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2):229.

[2]魏杰.智能变电站保护控制解决方案研究[D].青岛大学,2017.

[3]王桐.智能变电站保护功能一体化配置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论文作者:袁西德

论文发表刊物:《云南电业》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8

标签:;  ;  ;  ;  ;  ;  ;  ;  

改进智能电站就地化保护的配置策略论文_袁西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