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_自由贸易区论文

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_自由贸易区论文

构建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由贸易区论文,海峡两岸论文,可行性分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F75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0594(2003)03-57-04

一、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客观上要求两岸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 一方面,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全球贸易中大约43%是在区域贸易组织内进行的,预计2005年将超过50%。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各个国家(地区)为了适应外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增加未来的国际竞争力,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经济开放,促进贸易自由化,推进国内经济的结构性改革等等。目前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合作最成功的一体化表现。另一方面,许多新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也在不断地孕育或已现雏形,如东盟10国自由贸易区,东盟“10+3”自由贸易区,拉美国家自由贸易区和俄罗斯白俄罗斯联盟等。这些现象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得到进一步强化,并成为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海峡两岸之间地理位置极为便利,经贸交流不断加深,面对外部大环境的快速变化,只有通过不断加强交流与合作,向更高一层次发展,才能在未来具有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二)为突破各自发展的“瓶颈”,两岸需要产业互补 台湾近年经济发展状况表明,台湾经济已经从「中增长」阶段逐渐步入「低增长」阶段,甚至可能从「长盛期」转入「长衰期」,其产业结构面临进一步的调整,不仅过去支撑经济成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批向大陆转移,而且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开始涌向大陆,以继续保持在生产成本上的竞争优势。而大陆这几年经济建设步伐加大,改革开放、扩大内需、开发西部和开放服务业,需要大量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大陆有丰富的资源和相当技术的劳动力,并为来大陆投资办厂者提供一切有利条件。为此,建立两岸自由贸易区,可以促进双方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既给台湾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又满足大陆资本、制造、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形成两岸互补、互利、互惠以及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

(三)两岸功能性的经济联系向制度性经贸关系的转变要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两岸目前的经贸交流日趋频繁。1979~2000年,两岸贸易平均年递增率高达36%以上,据统计,仅两岸贸易对台湾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就已达1~2个百分点。祖国大陆已是台湾除美国以外的第二大出口地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两岸如此紧密的经济是绕过政治障碍“自然”形成的,因此,其障碍和问题较多,而且日趋明显。早期两岸贸易主要是经由第三地转口的间接贸易,转口地区主要包括香港、澳门、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地。依香港海关统计,两岸转口贸易1991年经香港转口的比重为77%,近几年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发展和贸易的多样化,1999年比重降为38.8%,转口比例仍然很高。以前两岸运输的进出口货物船必须经第三地港口装卸与换船,再到目的地,贸易极为不利;1997年后,尽管台湾当局的政策有所放宽,允许两岸货船在第三地港口不须重新装卸与换船但仍不利于未来两岸贸易发展。随着两岸各自内部经济的需要,两岸实际上形成的功能性经贸关系正在转为制度性的经贸关系,构建自由贸易区将为其提供再发展的机会。

二、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难点

(一)“一个中国原则”把握上有极大的隔阂 建立两岸自由贸易区必须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进行,其性质是中国主体与台湾单独关税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长远目的是促进两岸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和平统一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把握原则上,台湾当局仍然受政治目的的影响,不予承认,并且常常因此而设置重重障碍,从而影响两岸之间的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一个中国原则在短期内台湾当局难以接受,由于台湾与大陆之间存在较复杂的政治关系,而自由贸易区谈判是必须由政府层面去磋商的,民间无法去推动及解决,故相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会相当困难。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台湾厂家仍会以香港为中介地进入大陆。即使“三通”得以实施,解决的只是运输环节,关税及产源地问题恐要详细研究,其难度显然比大陆与香港间的磋商要大。我们可以淡化政治,从经济方面入手、合作,通过适当的经济优惠安排,实现两岸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然这还需要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超凡的魄力。

(二)两岸间贸易及投资往来,基本处于“一边倒”之势 2001年,两岸贸易总额为323亿元,其中台湾输大陆273亿美元,大陆输台则仅50亿元,台湾对大陆出口已占台对外出口两成以上。投资方面,台湾在大陆投资的厂家超过3万家,投资额超过300亿美元,而大陆在台投资则几乎成空白,现正处起步阶段。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时大陆商品强劲的出口势头,面对这种势头,一旦大陆产品全面输台,台湾本土市场的承受力也是一个问题。大陆的出口产品结构以日用消费品最突出,近年来,其款式、性能及价格方面,都具有相当竞争力。台湾近年制造业大量外迁,本土空洞化趋势明显,再加上台湾制造业档次迅速升级,日用消费品产业日渐式微,大陆产品输台对台湾本土市场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台湾学者多年来倡导“大中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但却缺乏具体运作形式的研究。

(三)两岸外部环境差异较大,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虽然随着大陆对外开放程度加大,大陆的法制、政策已有很大的调整,但是这些距离实行自由贸易区的条件还远远不够。而法律、政策外部环境对于实现两岸自由贸易区相当重要,完善的法律、政策会极大地吸引大量的有质量的外商前来投资,是实现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有利于大陆的经济发展。所以大陆仍要继续完善法制建设,完善政策的颁布与实施,转变政府职能,树立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形成一个完全没有障碍的外部环境。而台湾方面虽然在2001年11月将“戒急用忍”政策修改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但是限制仍然很大,使得两岸更高一层次直接的确良交流变得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仍要不懈努力,继续以积极的姿态,抓住每一个机会,与台湾进行交流、合作,共话发展。

三、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

(一)两岸入世是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先决条件 两岸入世将极大地促进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首先,WTO承认并允许组织成员方之间自由贸易区的存在,关贸总协定文本第24条允许各成员方之间建立关税联盟或自由贸易区,推动成员方之间建立更好的经济联系,推进自由贸易全球化。其次,入世以后,根据WTO的有关规定,大陆将在较短的时间内按时间表进行降低关税和对外开放,届时开放程度更高,政府行为受世贸组织约束,经贸环境相对稳定;台湾作为中国的“单独关税区”加入WTO,也同样必须遵守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其行为活动受世贸组织约束,这样两者在外部环境上有趋同的现象,必将极大地有利于两岸之间的更高层次的合作交流。再次,入世后国际竞争加强,市场是全球化的市场,根据经济达尔文主义,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持续发展,反之则可能被淘汰。因此,在WTO框架下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无疑对两岸之间合作是最为有利的。

(二)两岸经贸发展迅速、投资日益增多是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有利条件 两岸不同的经济发达程度导致两岸之间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差异,同时也有很大的互补性,发展空间很大。据大陆方面统计,从1995年至2001年,两岸贸易额累计超过1635亿美元,台湾已成为大陆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市场;而大陆是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台湾对两岸贸易的依存度已超过20%,而大陆自台进口亦占大陆进口总额的12%。两岸投资方面,台湾对中国大陆的直接投资仅次于香港、美国,是大陆第三大外资来源地区。根据台湾“经济部”投审会资料,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投资,从1991年至1998,投资总金额为130.86亿美元,其中,属传统产业为95.93亿美元,占总投资的73.00%;属高科技产业为35.33亿美元,只占总投资的27.00%。2000年以来,台商投资基本集中在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

(三)两岸文教、社会交流广泛是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文化底蕴 两岸文教交流由刚开始的试探性、局部性的接触发展到现在的实质性、多元性的交流,不论是深度或广度都有相当的提升,达到逐渐增进双方了解的目的;社会交流方面也日趋频繁、正常化。近几年来,全国台胞青年夏令营、台湾之将来学术讨论会、海峡南音中秋同乐会、海峡两岸闽南方言研讨会、妈祖朝拜盛会、林祖密将军诞辰120周年纪念会、两岸手机短信复通拜年等活动,给海峡两岸造成一定影响,推进了两岸民间交流。据统计,每年二、三百万人次的人民相互往来、上千万封的信函往来、电话量更是达到每年25%惊人的增长率。

(四)三通是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建立的“预效应” 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委员长在向新华社发表谈话中,呼吁“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达成有关协议”,这是祖国大陆第一次明确“三通”的内容。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主席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也再次指出实现两岸直接“三通”的迫切性及其对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1997年4月两岸之间“试点直航”,是海峡两岸局部“三通”的一大突破。虽然在台湾当局的政策限制下,两岸直接“三通”尚未实现,但是三通所带来的预效应还是很大的,目前三通技术操作上完全没问题,实现了小三通、两岸互设银行代表处、直接通汇、2002年春节包机等事件,充分体现了两岸之间交流形式多样,内容不断丰富,并且日益升温,三通的实现不会遥远。而三通的实现无疑将为两岸自由贸易区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定位

根据关贸总协定第二十四条第8款(乙)项规定:“自由贸易区应理解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税领土所组成的集团,对原产于这些组成领土的产品的贸易,已实质上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的集团”。它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在该集团内成员相互之间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另一方面,各个成员又各自独立地保留自己的对外贸易政策,尤其是关税政策。换言之,自由贸易区是指区内消除关税壁垒和数量限制,达成贸易自由化协议的区域性一体化形式,并据此防止非成员方利用转口方式获得额外的收益。自由贸易区是区域一体化的初步形态,此形态具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对内可消除各成员之间的贸易障碍;二是对外可维持对非成员的关税差别;三是由各成员的政府出面签约,使相互间的紧密关系得以巩固,同时又可约束各成员之间单方面行动,以维持成员之间的共同利益。

关于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定位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完全照搬经济一体化理论,完全照搬欧盟模式来论述、设计、规划两岸经济的一体化,并由此导出的两岸之间关系定位是一种“国际关系”,这种观点多为个别台湾学者和政治人物有意无意所提出;另外一种是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实行两岸之间的贸易优惠、贸易自由化,这个观点是大部分学者和有识之士提出来的。

本文认为后一种定位提法更为科学,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其主体应该是大陆,台湾只是单独的关税区,大陆与台湾之间组成一个对内互相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机制,对外仍保留各自独立贸易政策的经贸机制,即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两岸内部逐步取消关税和实行特别贸易安排,消除各种障碍,使贸易更加自由化,最终实现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区域内自由流动。在此框架下,既延续了两岸现有的经贸优惠,有利于体现“一国两区”的特殊关系,又符合WTO基本规则。

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并不是现在才提出,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就提出厦门可以建立自由贸易区。但是应当承认,要在当时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条件是不成熟的。但现在情况已发生很大变化,同在WTO框架下,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条件趋于成熟,需要研究和设计的问题是采取何种模式,对这一问题本文作者将做专题研究。

收稿日期 2003-02-28

标签:;  ;  ;  ;  ;  ;  ;  ;  ;  

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_自由贸易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