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产品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佳组合_市场经济论文

论文化产品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佳组合_市场经济论文

论实现文化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效益论文,社会效益论文,文化论文,产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78年党中央开始全面拨乱反正,中国社会跨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引起了中国社会深刻的巨变。处在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道路和管理模式也发生了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日报》1997年9月22日。 )面对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宏观社会历史背景,文化产品如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对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是人们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或“产出”与“投入”、“所得”与“所费”之比,它较多地与个人和局部的利益有关。而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则是指文化产品在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全面进步方面所产生的效用或作用,它较多地与全民族精神和社会利益相关。文化产品之所以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力求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是由文化产品自身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决定的。

物质产品的本质具有物质属性,它主要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需要,并可以被用来交换别的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则不同。一方面,它是精神或思想感情产品;另一方面,它作为物化形态,又必然具有物质属性。物质产品生产的直接目的是按照人的需要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而文化产品生产的直接目的则是创造、贮存和表现精神成果。因此,虽然文化产品以物化形态存在,但它同一般物质产品有着根本性的区别。诚然,任何文化产品对物质载体都有特定的要求,物质载体本身性能对文化产品的效用也有重要影响,但文化产品的效用主要不是取决于其物质载体的自然属性,而是决定于其精神内容或思想感情内容的社会属性;不是取决于它对人们物质需要的满足,而是决定于它对人们精神需要或思想感情需要的满足。文化产品具有物质和思想感情或精神双重属性,思想感情或精神属性才是它的本质属性。这正如物质产品虽然也具有审美娱乐价值等精神或思想感情属性,但物质属性是其本质属性一样。文化产品的内涵有真理与谬误、善与恶、美与丑、进步与反动、健康与腐朽之分,因而大部分文化产品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属性表现为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功能,这是区别于一般物质产品的一个显著标志(注:参见赵子忱:《精神产品的经济分析》,《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第63页,第66页。)。具体而言,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化产品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娱乐等特性和功能。好的文化产品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不断地获得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导下去改造世界;能够使人们从中获得知识、技能、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能够使人们愉悦性情,获得娱乐和美的享受。此外,更重要的是,文化产品的内涵能够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反作用,它可以影响物质产品的文化含量、影响社会经济管理的发展方向、决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传播经济信息等。

其次,文化产品的内涵是社会遗传的一种形式。这种遗传的社会作用,就是通过文化塑造与特定社会制度相一致的人,从而维护社会的同一性和稳定。这是因为文化产品所蕴含的思想、知识、精神、情趣等,最终会影响消费者的思想观念,从而影响人的行为,作用于社会并形成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某种文化体系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它将对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发生巨大的影响。所谓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接受文化的培育和熏陶并习得一定文化价值规范的过程。即使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社会风气和风俗以及家庭等社会文化环境,也往往使人因自小至大的耳濡目染而受到同化。所以文化产品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其内涵培养一代一代人对该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维护社会的同一性和稳定。

再次,文化产品的内涵也具有作为社会的观念(或思想)的上层建筑的属性,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以及由经济形态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自觉反映,是直接或间接反映社会的经济及政治特点,体现一定社会利益集团的意志和要求,力图保持或改变现存社会制度或社会状况的思想观点的体系。因此,同一种文化产品,对于立场、观点、情趣不同的消费者,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文化产品也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应。那些脍炙人口的文化精品,对社会历史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相反,那些有害于社会的精神毒品和文化垃圾,对社会所起的消极效应也是不可估量的。

最后,文化产品的内涵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的继承性,不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立即发生变化,仍会顽强地以各种形式存在,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同时,物质产品的效用是有时限的,而好的文化产品的效用是永久性的。好的文化产品的消费仅仅是物质载体的磨损,它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内容即使反复使用也不会消失,因而能够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得以世代保存和流传。

正因为多数文化产品具有上述意识形态属性和功能,所以它的效益主要应表现在社会效益上。真正的好的文化产品的生产,主要不是看它创造了多少利润,而是要以是否有利于人本身的健康发展为价值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通常所说的真善美的标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邓小平指出:“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5页。)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把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具有特殊的意义。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注: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日报》1997年9月22日。)这就深刻地阐明了,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功能。同时,在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关系的整体利益导向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内在的必然的要求。而社会关系的整体利益导向,必然意味着当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主要应以社会效益为准。必须随时随地地把社会效益作为衡量文化艺术生产和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把经济效益作为保证这一最高原则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力求实现文化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上述原则并不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改变,而只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日益显得突出和重要。

第一,文化产品内涵的文化价值规范可以有效地降低市场的交易费用,是建立健全市场秩序的重要精神资源。大量市场事例表明: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既源于理性的计算、成本与收益的核算,同时又源于不那么深思熟虑的谋划。后者往往表现为市场行为受习俗等文化价值规范的支配。在市场行为领域,人们之所以必须遵守一定的文化价值规范,一方面是因为市场行为领域是十分复杂的,而人的理性是有界的。人们想把事情做得最好,追求成本最小收益最大,但人的智力是一种稀缺性的资源。在市场行为领域,市场经济主体可以把顾客当上帝,但自己却不是全智全能的上帝。当个人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超载的市场行为领域而无法迅速准确和费用很低地作出理性判断,以及市场行为领域的复杂程度超出理性边界时,他们便会借助于遵从市场行为的惯例来走捷径。这样做可以减少市场经济主体行为选择的“成本”,是运作市场行为领域繁杂事务最方便、最轻松的方法。另一方面,公认的文化价值规范体系,通过建立或多或少是固定化的市场行为范式(如习俗、惯例),或者设定市场行为的界限,或者订立市场行为的规则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实际上都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参考构架或取向。借助这些参考构架或取向,他们可以把握住自己在周围世界中的行动。如果大多数市场经济主体能够按照一定的文化价值规范行动,那么市场秩序的完善就可以实现。而市场之整序无疑可以减少交易中的风险性和不确性,从而使市场经济主体减少因风险性和不确性所带来的成本,并可以在对经济活动进行长期预测的情况下获得长期的收益。

第二,文化产品的内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市场急速扩张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冲击。文化产品的内涵不仅是人们应付环境的产物,它也包含着人们摆脱肉体和自然限制的超越价值。如果说市场的最高原则是“利益最大化”,那么文化产品的内涵则以至真、至善、至美为最高价值和原则;如果说市场经济活动关心的是个人的、团体的、地区的利益或局部的世俗的利益,那么文化产品的内涵从其终极意义上则将人类基本生存状态作为自身的最高关注对象并建构人类的基本价值;如果说由市场运作逻辑产生的适合于自身的规则、制度、法律设施只在最低限度地保证每个人面对市场所划定的空间界限时不犯规、不逾矩,带有功利性、工具性的特征,那么文化产品的内涵则把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润泽人的心灵作为其最终指归;如果说市场经济的运作及其所创造的垂直的万花筒式的世界给人带来了精神上的不定感和迷失感,那么文化产品的内涵则有给市场社会中的人们提供心灵停泊的家园、固置人们安身立命之所的功能。当然,需要申言的是,希冀文化产品的内涵可以包医百病一如希冀市场可以包医百病一样,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奢望。但是,在确认市场经济乃是现阶段社会经济体制运作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动力源泉的同时,坚持把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强化并弘扬文化产品内涵的真善美的价值取向,对于建立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社会即使不是万全之策,至少也是较为重要的措施。

前文表明,由文化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所决定,我们要坚持把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但是,在处理文化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上,不同的经济体制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不仅物质产品的生产是低效率的,而且由于文化产品的生产只允许在国家给定的计划内进行,因而也是低效率的。这种低效率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文化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即由于文化资源配置不当,在给定的技术状况下,不能通过投入要素(劳动和物质资本)的最有效(机会成本最低)的组合生产出最优的文化产品组合。二是文化组织的低效率,即在文化组织内部,在给定的技术状况下,来自一定投入的实际产出低于可达到的最大可能产出。在很大程度上,文化组织的低效率是计划体制下激励机制扭曲的结果,是文化组织内部文化资源利用率过低的结果。文化产品生产的低效率必然造成供需矛盾,使文化产品生产难以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长期以来,虽然我们曾将文化产品的“政治作用”强调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似乎十分重视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难以很好地实现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生产上的低效率),因此也就难以更好地实现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实践表明,市场经济不仅是我国摆脱贫穷、实现经济腾飞的最有效的途径,而且也是可以促进文化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更佳结合的有效通道。市场机制能最有效地促进经济繁荣,而一个社会的经济富裕是文化蓬勃发展的前提之一。同时,将市场机制引入某些文化活动领域,对后者进行市场化的经营,无疑将促进这些文化活动领域转变自身运作机制和方法,从而有助于文化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的繁殖有更广阔的空间,它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可能而且应该得到统一的。

毫无疑问,文化产品的命运同其他商品一样,取决于消费者的取向,即文化产品消费的需求导向。文化产品首先要能为更多的人所欣赏和接受,才能更好地产生“社会效益”,否则文化产品的认识和教育功能再好、再重要,人们如果不喜欢、不欣赏,不被更多的人所消费,也就难以更好地实现它的社会效益。文化市场通过价格的浮动等因素,发出灵敏的市场信号,形成有力的竞争机制,对文化市场的主体即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形成经常的激励和压力。它迫使文化企业不断地降低生产成本、优化文化产品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以最大限度地去发展文化生产,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新的文化产品,从而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文化需求。因此,文化市场是文化产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以实现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由市场机制带来的一个社会的经济繁荣将有效地促进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这将导致对文化产品尤其是一些高层次文化产品有欣赏和接受能力的人群的增多。而文化产品消费者的增加反过来将进一步形成更大的市场需求,从而有力地推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同时,文化面向大众是社会主义文化本身的要求,而市场经济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以市场为中介,过去只是有钱有闲阶层才能占有、欣赏的某些文化艺术品,变成普通大众也有可能欣赏和占有的东西。所有这一切,都将有助于文化产品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它的社会效益。

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经济效益好的文化产品社会效益未必都好。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存在一致性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矛盾性。虽然与计划体制相比,市场机制提供了能够使文化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更佳结合的条件,但在文化产品领域,市场也绝不是万能的,它必然会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失灵。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即使在满足一切理想条件,从而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市场机制的功能和局限性仍然是明显的。即使是一些崇尚资本主义自由市场机制的西方经济学家也曾指出,“市场可以是我们驾驭下的一匹好马。但是马无论怎么好,其能量总有个局限……,如果越过这个局限,市场机制的作用必然会蹒跚不前。”(注:转引自费尔德斯坦:《转变中的美国经济》下卷,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第738页。)另一方面,市场自身的不完善也会导致市场失灵。这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文化市场不发育;二是文化市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功能性障碍。这就会使文化市场的功能不健全或遭受破坏而发生市场失灵,从而难以实现一个社会文化产品的最佳配置,难以有效地促进文化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性首先表现在,由于文化产品具有潜在的精神价值和商品交换价值的两重性,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有可能造成两种效益的分离和两种价值的倒挂。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所具有的特殊的精神的或思想感情的属性,使它在进入市场时,往往难以按照一般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并接受市场的选择,从而实现其经济效益。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就是在文化产品的价值构成中,生产者的以精神劳动为特征的活动量的不确定性。在物质产品的生产中,只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任何经过训练的生产主体,都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生产出同样质量和数量的物质产品。作为对他们所创造价值劳动的认定,就是生产该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物质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流通中,不同质的劳动及其产品之间的关系,转化为可通约的量的关系;没有这种转化,就无法实现等价交换。但这样一来,就必然会使量的关系居于支配地位。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商品的“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种劳动已经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9页。)。而在文化产品的生产中,即使利用同样的物质条件,但并非每个文化产品的生产者都能创作出同样的作品。这个作家一年就创作出了一部好作品,甚至是传世之作,而另一个人甚至终其一生也无法创作出来。因此,文化产品的创作是一种既与一般的物质劳动相区别,又与一般的精神生产活动也不同的审美创造过程。文化产品的创造需要无法用一般的市场和金钱来配置、用可以转化为可通约的量的关系的通常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的特殊的思维能力、特殊的文化艺术才能、特殊的高峰情感体验和灵感以及长期的生活和文化艺术积累。所以,对文化产品的价值认定,就不能以耗费了多少活劳动量为标准,从而也就难以用同类劳动去进行比较,而只能作有限的估量。正是由于文化产品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它在进入文化市场后,其价格难以完全反映其真正的价值,从而难以真正实现其应有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文化产品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又是由它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主要受市场调节,因而社会需求主要通过市场需求来实现。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又受他的文化素质和水平的制约。人们文化素质的层次性,规定着人们对文化产品需求的层次性。一些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审美能力才能接受的文化产品,如交响乐、芭蕾舞、歌剧、学术著作等,长期以来之所以在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矛盾比较突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文化产品的高层次需求不足带来的。因此,当文化产品面向市场时,将“利润最大化”、“收入最大化”、“满足最佳化”、“收益和增值最大化”作为最高追求并且工于计算的市场经济,往往会扮演很不地道的角色。它的选择常常会使一向羞于自售的文化产品的女神遭遇冷落,而使善于乔装打扮的文化产品的婢女倍受青睐。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交响乐以及反映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性书刊很少有人问津,历史博物馆、书法绘画展览门庭冷落;咖啡厅、舞厅人头攒动,流行音乐演唱会门庭若市等现象。而市场的这种选择无疑会使一些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审美能力才能接受的文化产品,既难以较好地实现其潜在的社会效益,也难以较好地实现其经济效益,甚至产生“生存危机”。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文化市场中流通的是具有精神内容的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具有影响社会伦理道德、文化环境、教育、语言等广泛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领域的功能,可以产生物质产品所无法比拟的社会效应。但是,文化市场仅靠自身的自发运转,会不断促进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去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把获得利润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因而难以保障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始终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价值观念及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相契合。这是因为,虽然在当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取代市场来组织大型而复杂的经济,文化产品面向市场也是繁荣文化事业的重要途径,但问题在于,市场经济本身自始至终都在贯彻求利、等价交换、竞争等经济法则,它在带来比计划经济体制更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人们不能指望它意识到人类所意识到的其他社会问题,更不能指望可以通过市场的充分发育能一揽子地来解决这些问题。文化市场既然是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当然也就难以避免市场具有的这种局限性。文化产品在市场流通过程中,如果单纯以获利的大小为取舍标准,那么真善美和假恶丑、进步与反动、健康与腐朽、文化与反文化的差别就有可能被抹煞。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流通成了巨大的社会蒸馏器,一切东西抛到里面去,再出来时都成为货币的结晶。连圣徒的遗骨也不能抗拒这种炼金术,更不用说那些人间交易范围之外的不那么粗陋的圣物了。正如商品的一切质的差别在货币上消灭了一样,货币作为激进的平均主义者把一切差别都消灭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52页。)因此, 在文化市场自发力量的作用下,一些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者可能会只注重生产和经营经济效益好而社会效益不好甚至具有负值社会效益的文化产品。例如,在单纯牟利动机的驱使下生产和经营一些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凶杀暴力,以及其他格调低下甚至有严重政治问题的出版物和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有害社会、毒化人们心灵的低级庸俗的文化劣品。这是因为从事精神毒品的生产成本低、价格高,能够获得远远超过社会盈利水平的超额利润。正如一些经济学家所言,以单纯牟利为动机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只要能在竞争的市场蒙混过去,便会把沙子掺进食糖里去”(注: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下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46页。)。 “对成本与收益的个人主义的计较肯定将使欺诈、逃避义务、偷袭和暗杀到处泛滥”(注: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2页。)。

此外,文化市场在配置一些社会效益好的公益性的文化产品方面也是无能为力的。所谓公益性的文化产品是指以整个社会为对象,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无偿获取以满足自己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例如街头雕塑、街头画廊、广场音乐会以及反映基础科学研究的学术性书刊等。公益性的文化产品对于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营造、对于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而相当一部分公益性文化产品的困难在于,虽然每个人的消费不影响对其他人的供给,但很难把任何一个享受者排除出去。比如,通过广播、电视报道的时事新闻,可以被世界各国数以亿计的人同时接收,它的新闻内容不会被分割,也不会被冲淡。受众人数的增加,既不会减少原有的消费,也不会增加供给的成本。公益性文化产品的公共性以及使用和消费上的不可排他性,使得以利润和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不愿无偿提供公益性的文化产品,同时也必然使公益性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产生权利和义务上的困境,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谓“搭便车”的问题。即公益性的文化产品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社会服务,给每个人带来了好处和收益,但是享受者却不愿为此支付费用,因为他认为公益性的文化产品并不是专门为他个人提供的。公益性文化产品的这种属性无疑扰乱了市场机制的功能,造成了所谓的市场失灵。因为市场机制的运转要求收益能够抵偿成本,或者要求成本能够追踪到单个使用者身上。由于公益性文化产品的集体消费性不可能将每个消费者孤立开来,不可能毫无代价地监督和排斥他人的消费,所以在某些公益性的文化产品面前,市场机制便无法运转。同时,由于公益性的文化产品对社会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即使对消费者的排他收益超过排他成本,对消费者实行排他也是与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相违背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都能带来巨大的综合的社会效益。显而易见,社会应该鼓励那些能够带来巨大社会效益的公益性文化产品的创造活动。但是,靠市场机制难以达到上述目的,因为公益性文化产品的特点必然会导致社会利益与这种文化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发生不一致。公益性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和供给者给社会带来利益(社会效益),但他本身不能因此而得到很多报酬,这是公益性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和供给者的收益小于社会收益,从而使通过利益驱动来合理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在此失效。可见,靠市场机制的自发力量,难以给社会提供足够量的社会效益好的公益性的文化产品。

上述表明,市场机制既有促进文化繁荣以及文化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一面,又有导致文化产品两种效益相矛盾的一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促进文化繁荣以及文化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有利一面,避免矛盾和消极的一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它对于文化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从而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从长远来看,就总体趋势而言,思想性强、艺术性好的文化产品,最终会受到多数人的接受和赞赏,它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会趋向统一的,但这并非一个自发的过程,而必然是有赖于人们多方面自觉努力的结果。

首先,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是实现文化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的有效途径。除了人们的收入水平以外,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与对文化产品的需求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是一种递进的关系。文化产品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主要以满足人们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为目的。通常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越高,追求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意识和欲望也就越强烈,因而对文化产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所以,整个社会对文化产品需求量的大小与人们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的高低之间有着很大的相关度。这一情况表明,只有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才能使人们形成对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审美能力才能接受的文化产品的有效的市场需求,使这一类文化产品在更好地实现其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其社会效益。

其次,改革文化体制,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既有竞争激励又有责任约束的机制,是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使他们多出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文化产品的重要措施。正如布罗姆利所指出的:“如果能找到办法鼓励个人去勤奋工作,去从事生产性活动,以及长期保持清醒的头脑来进行经济决策,那么集体利益很可能得到增加”(注: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页。)。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就是对文化工作者形成一个激励机制,由此鼓励文化创造活动和勤奋工作及对别人的信赖并与别人进行合作。因此,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必须包括用什么样的动力激励方式保证文化事业发展的活力。基于上述原则,文化体制的改革首先要理顺国家、单位、个人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权限和职责。要把竞争机制引入文化生产领域,推进文化部门的内部改革。文化单位和团体应以生产文化产品为中心,联系单位和个人的切身利益,把责、权、利统一起来,实行全面的岗位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应包括思想道德方面的扶正祛邪,工作态度上的奖勤罚懒,劳动成果上的举优戒劣。同时,从宏观上看,就社会而言,有什么样的文化体制,对于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者的行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实现文化产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结合的角度出发,健全的文化体制应当在满足文化产品生产和经营者个体利益的同时,必须促使他们去实现社会的目标,使他们在更好地实现文化产品社会效益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其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文化体制的改革不仅能够确立促进文化发展的激励机制,而且要能够确立监督、约束机制,从而使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积极有益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得到鼓励,消极的、无益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受到限制和约束。概言之,只有形成既有竞争激励又有责任约束的机制,才能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使他们向社会提供更多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优秀文化产品。

再次,培育文化市场,引导文化消费,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让健康的优秀的文化产品在文化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是促进文化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佳结合的关键因素。上述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者可能会只注重生产和经营经济效益好而社会效益不好,甚至具有负值社会效益的文化产品,例如,生产和经营一些毒害人们心灵的低级庸俗的文化劣品。由于文化产品有不同品位,加之消费者的立场、观念及文化素养上的差异,就会产生不同的追求目标、需求层次和欣赏情趣,有可能出现优质不优价、劣质大赚钱的现象。因此,不能完全由市场自发竞争来决定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任何严肃的政党和负责任的政府,总是从民族的兴旺发达、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繁荣的角度出发,将文化产品当作特殊商品对待,通过强化宏观调控,实现优胜劣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对此应有更清醒的认识。应该说,以盈利为追逐动机的市场经济,是具有负值社会效益文化劣品泛滥的必要条件。然而,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法制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严格,并且打击“文化劣品”行动具有高效率,以致文化劣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都得不偿失,则文化劣品仍然不可能泛滥。换言之,生产销售文化劣品比生产销售社会效益好的文化精品通常可获得额外利润,是文化劣品在一定程度上泛滥的充分条件。因此,只要社会有关各方能想方设法尽可能增大文化劣品的制作成本和销售成本,增大其风险概率和损失,并增大社会效益好的文化精品生产和经营的机会盈利,使生产和经营文化劣品的成本大于生产和经营文化劣品的收益,就有可能消除文化劣品。这就要求,一方面,有关文化艺术工作部门应当把文化的繁荣作为自己的中心环节,认真组织好优秀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并很好地担负起推动优秀文化产品进入市场的职责。另一方面,对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应加强引导,规范行为,在维护合法经营,保护知识产权,培育和完善文化市场的同时,对那些制作和抛售国家严禁上市的文化垃圾,触及法律者,应绳之以法律。此外,要积极引导文化消费。市场的营销活动影响群众的消费行为,群众的文化追求和消费倾向又影响着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方向。因此,只要我们坚持让健康的、优秀的文化产品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注意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积极引导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就一定能够实现文化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最后,国家采取重点扶持那些社会效益好的公益性的文化产品的政策,是这些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和最佳发展的主要保证。前述表明,公益性文化产品的特点无疑扰乱了市场机制的功能,造成了所谓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对于公益性的文化产品投资方面的不足,意味着要对市场进行补充。即使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市场经济之需要干预,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是因为市场有其缺陷,而且因为社会使其肩负国家的目标,而即使市场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这个目标还是无法实现。”(注:埃尔肯:《新模型经济》,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第81页。)在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干预市场经济以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显得尤为必要。如果政府不对市场进行干预,社会不对公益性文化产品的生产给予补偿,使不同类型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之间实现利益的均衡,那么公益性文化产品的生产就会萎缩,结果势必导致供给不足。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行为主体必然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即使是非营利性的机构、社会公益性部门,也有可能因追求自身利益而偏离社会目标,甚至改变自己的性质。因此,政府部门首先应将某些公益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从市场机制的作用中分离出来,以特有的标准和属性予以衡量。政府应在公益性文化产品的创造和供给上提供更多的资助。同时,应提倡在市场机制发育过程中先富起来的企业和个人,将剩余资金以捐助等形式投放到公益性文化产品的创造和供给上。当然,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和个人的实际行为与政府的倡导和鼓励仍可能是相背离的。比如,某些企业和个人宁肯将资金大笔地投在“炒星”上,也不愿资助公益性的文化产品的创造和供给。在不违背市场法则的前提下,克服这种行为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对于企业和个人进行价值观方面的导引。此外,建立各种文化发展基金,给文化部门提供优惠政策等,也是扶持公益性文化产品生产的有效途径。

标签:;  ;  ;  ;  ;  ;  ;  ;  ;  

论文化产品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佳组合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