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用电需求的持续增涨,促进电厂的不断发展。电厂作为供电的重要场所,其运行效率的高低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锅炉作为电厂的重要设备之一,对其的控制与维护就显得十分关键。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电厂锅炉容易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故障,所以需要相关设备管理人员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达到提高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最终目的。本文就电厂锅炉运行操作及控制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厂;锅炉;运行;操作;控制
引言
电厂实际运行过程中,锅炉作为重要的能量转换设备,会直接影响到电厂的整体运行效果。锅炉通过燃料燃烧,将其产生的热水或者蒸汽转换为相应的机械能或热能,并通过发电机,由机械能再转换为电能。通过良好的运行操作及控制,提升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整体性,可以更好地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1电厂锅炉的构成要素
电厂锅炉由外壳和燃气锅炉控制部分组成,其中燃气锅炉控制部分是整个锅炉构造的核心。电厂锅炉的外壳部分由底壳和面壳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底壳用于稳固燃烧器,其膨胀水箱通过底壳的作用固定在墙上。面壳主要用于防止粉尘污染,达到保护重要部件的作用。底壳与面壳共同组成了电厂锅炉的外壳部分,共同为稳固和保护电厂锅炉提供服务。燃气锅炉控制部分是整个锅炉构造中的核心部分,主要控制燃料的燃烧。传统的燃气锅炉控制方式主要以人为控制为主,人为控制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并不能很好地控制温度,容易造成数据失真。燃气锅炉控制部分主要采用电子控制的方式进行控制,能够保证操作的精确性,实现准确控制目标,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保证实现控制要求。
2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2.1锅炉设备给水品质的影响
电厂锅炉运行效率作为衡量锅炉运行状态的重要参数,对其的控制显得十分关键。而锅炉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就是给水品质问题,由于锅炉给水酸碱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锅炉内水蒸气的离子含量,当离子含量过高时,锅炉内水蒸气中的杂质会不断增多,形成结垢情况,导致锅炉运行效率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会进一步影响锅炉的传热能力。而当离子含量特别高时,锅炉内结垢现象十分严重,此时会导致锅炉外壁温度持续升高,最终造成锅炉爆炸,不仅影响电厂的正常运行,同时也给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另外,锅炉结垢现象如果集中在汽轮机零部件上,还会导致汽轮机的运行阻力增加,一方面降低锅炉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后续的维护成本。
2.2锅炉燃烧的排烟影响电厂锅炉运行
锅炉的排烟需要带走锅炉产生的热量,这种热损失会造成能源的流失,不利于电厂锅炉的正常工作。通常情况下,排烟的温度越高,相应损失的热能就越多。选择焦炭作为燃料,可提高锅炉火焰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产生漏气或粉尘等问题,往往会使排烟产生更大的热量损失。如果锅炉的制粉系统、循环流化床炉膛设计不够合理,还会导致排烟过程中损失更多的热量。在设计锅炉时,应尽量将炉火集中在一起,提升锅炉升温时间,以减少锅炉的结渣,防止热能损失。
2.3燃料燃烧的影响
固体燃烧由于含热能价值较高,加之运输方便,所以是目前电厂锅炉运行的主要燃料。但是固体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如果不能完成燃烧殆尽,也会不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同时其会产生大量的炉渣个烟尘,导致锅炉排烟系统出现结构,最终降低锅炉设备的使用寿命。而固体燃料的不完全燃烧通常受到以下几方面原因的影响,即燃料燃烧方式、锅炉设备的结构设计以及通风系统等,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燃料的燃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固体燃料颗粒粒径大小也会影响其燃烧程度,通常粒径越小,其燃烧时间越短,同时燃料燃烧的越充分,产生的炉渣和粉尘相应的也就越少,所以大部分电厂通常会选择粒径较小的固体燃料进行生产,确保锅炉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3电厂锅炉运行效率提升对策分析
3.1降低锅炉设备的排烟热损失
电厂锅炉设备在排烟过程中会导致大量的热量流失,进而造成能源的浪费。据调查显示,由于排烟而引起的热量损失大约占到锅炉总体热损失的80%,所以对其进行控制就显得十分关键。但是实际的锅炉运行过程中,相对比其它热损失的控制,排烟热损失的降低十分困难,而其损失程度的增加确实十分容易。因此,需要电厂相关运行管理人员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严格按照锅炉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锅炉在正常有序运行;第二,由于排烟热量损失主要受温度和容积的影响,所以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锅炉的实际情况,对其排烟温度和容积进行有效调整,进而达到降低排烟热量损失的最终目的;第三,固体燃料燃烧也会导致排烟热量的提升,所以需要工作人员严格控制固体燃料的水分和燃烧程度,确保燃料燃烧不会导致排烟热量的过度流失。
3.2保证锅炉运行过程中的蒸汽质量
锅炉的给水质量会对锅炉的蒸汽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锅炉运行过程中,要保证锅炉的给水质量。相关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水处理操作规程制备锅炉给水,严格控制给水中的杂质含量,还要把握锅炉除盐水的供给。此外,锅炉的相关操作人员还要定期按照锅炉操作规程对其进行酸洗,定期分析锅炉受热面中的结垢状态,并依据实际状况及时清除锅炉受热面的污垢。
3.3确保固体燃料的燃料充分
影响锅炉内部燃料充足燃烧的因素主要有燃料的数量、锅炉的送风量、引风量以及外界负荷等,所以需要工作人员合理控制和调整锅炉的送风量和引风量,将锅炉内部的过量空气系数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以达到减少热损失的实质性目的。另外,工作人员还要科学调节二次风能,吸收高温烟气,二次风能在控制过程中还可以给燃料供氧。
3.4强化锅炉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1)积极推进一级、二级保养活动。该电厂锅炉操作人员积极做好辅助设备、锅炉的检查记录工作,主要是对水位表、风机和安全阀等设备进行检查,将各项数据和参数情况进行记录,方便在较短时间内开展查询工作,为积极推进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在一级保养的基础上,推进二级保养工作,主要是全面检查锅炉的本体和辅助设备,推进常规性的日常保养活动有效进行。(2)小修和大修管理。以二级保养为重要基础,该电厂严格检查锅炉内部的壁管,全面确认和保养各辅助设备,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和行为标准开展检修和保养工作,尤其是在锅炉停炉时的检修和保养,能有效提升工作效果。锅炉大修要借助专业性的维修企业,定期开展锅炉的全方位检修工作,及时清理锅炉本体和辅助设备,减少腐蚀情况的出现,做好新零件的更换工作,全面增强各项零件的整体使用效果。(3)充分清除锅炉内部的结焦和水垢。锅炉长期运行过程中,燃煤产生的烟尘,会直接影响锅炉内部情况,出现结焦,会影响锅炉的燃烧效率,甚至会腐蚀锅炉的相关部件,对此,需要积极开展防范工作,及时处理烟尘和结焦问题,并且针对容易产生水垢部位,开展定期清除工作。
结语
为了确保锅炉设备的有序运行,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电厂相关管理人员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锅炉设备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关制度体系,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确保锅炉设备操作的规范有序进行,最终提高锅炉设备的运行效率,促进我国电厂的更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德文.煤质对电厂锅炉运行及经济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2):73-74.
[2]贾晓东.探析电厂锅炉运行及其设备维护问题[J].能源与节能,2014(07):58-60.
论文作者:郭经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锅炉论文; 电厂论文; 燃料论文; 排烟论文; 损失论文; 设备论文; 固体燃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