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垦经济发展之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福建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创办并长期沿用这一体制的福建农垦,为满足特定历史阶段的政治和经济需要作出过重要贡献,已成为福建农业及农村经济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尤其是在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农垦经济的发展受到日趋严峻的挑战,面临日益增多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走出一条适合福建农垦的发展道路,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拟从宏观管理的高度就这一问题作一些研究与探讨。
一、发展目标取向:区域进步
在改革开放后,曾经作为“前线”的福建已成为开放的前沿,尤其在1979年国家对农垦实行了财务大包干的政策之后,政治任务已大大弱化。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垦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增加职工的收入,也就成为新时期福建农垦系统的基本任务。所以,农垦作为一个企业系统,首先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也就是最佳的经济效益。
同时,农垦是以土地开垦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几代人的努力不但使经济取得了很大增长,同时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也因此产生了社会管理和服务需求。但是由于政策的原因,社会管理的职能未能从农垦中剥离出来。至今,农垦依然担负着社会治安、人口管理、土地管理、科教文卫生等应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认为农垦既是经济实体,同时又是一个社区组织。所以,农垦的社会效益不仅体现在提供农产品和安置劳力上,而且主要的还在于取得了整个社区的进步与发展。
综上所述,农垦经济不同于部门经济,亦不同于行业经济,而是带有很强的区域特征,应该将其视同于区域经济进行管理。那么,区域进步就该成为其唯一的目标取向。而且,这一取向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1、区域进步是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协调统一;2、区域内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产出功能不断增强;3、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方法等必须符合区域经济的特点,能够对区域的发展起到推动和保证作用,并与之进行要素交流。这一目标取向确定之后,以此为主线,并结合福建省农垦的具体特点,对福建农垦的发展之路作进一步的探讨,问题才可以逐步得到解决。
二、发展首务:体制改革
区域发展目标的实现,没有管理体制的保证是难以达到的。农垦一开始就采用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至今仍带来消极的影响,成为制约农垦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集中的表现就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问题仍很严重。所以,彻底打破企业内部的“大锅饭”问题已成当务之急。
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农场的用工制度、养老制度、医疗制度、住房制度、分配制度和其他配套制度的改革,以减轻农场的负担。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关键是建立新的土地流转制。推行“四到户、两自理”(即土地长期承包到户、盈亏到户、核算到户、风险到户,生产费、生活费完全自理),并允许土地的转包或使用权的转让。在条件较好的农场,可实行“两田制”(即口粮田、承包田)或三田制(即口粮田、任务田、承包田)。而农场则负责土地的宏观管理,如收取土地使用费,进行基础建设,统一规划和组织土地开发等。这实质上是土地国有、作物民营的模式。这种直接到户的分散承包方式,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达到最后集中、形成规模经营的途径和手段。即不是用行政手段把土地集中给少数种田能手,而是让职工认识到自己承包这少量土地是不足以致富、必须谋求新的致富门路,从而自愿转租给少数人,多数人则离开土地从事二、三产业的工作。只有做好了土地这块文章,才能从根本上激活区域内基本经营单位即家庭农场的积极性,才能促使剩余劳力从有限的耕地上转移出来,促使场领导从繁杂的行政事务管理中解脱出来,其他的改革才能更好深入。
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是推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大锅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场的产权不够清晰,尤其是场办企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自我积累和发展机制。因此,在农场中大力推行股份制,通过合理的股权结构设置,把资产所有权与收益权相联系,是实现产权明晰化,进而促进农垦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有效途径。此外,股份制可以理顺农场内部的各种资产关系,对于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科学地进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协调发展的根本:优化结构
结构不合理一直是福建农垦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1、计划经济下形成的相对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使其他形式的所有制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工的积极性;2、相对单一的以农为主的产业结构,不符合区域发展的规律,难以支撑起整个农垦经济的正常运行;3、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垦企业组织结构,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影响了企业的效益。所以结构调整是农垦经济发展的一大任务。
首先,在经济结构上,必须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农场在制订发展规划与政策时,要鼓励和扶持个体私营经济的成长,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福建农垦的实践也已证明,发展多种成份的经济,对于改善企业管理、激活企业运行机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调动经营者积极性、加快更新改造步伐、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等有着重要作用。
第二,在产业结构上,要重点发展三、三产业。1、发展优势农业,提高农业的层次。根据农垦农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实际情况,在综合考察产品品种、技术力量、资源条件、生产规模、市场营销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选准突破口,合理配置资源,形成产业优势,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取得高效益,如发展规模名优果茶、特种水产养殖等;2、稳固壮大农垦工业。工业是农垦经济的一大支柱,但管理水平较低。因此,首先要向管理要效益,巩固原有的基础。要加速技改,节约降耗,产品上档次,增强竞争能力。要根据农垦经济实力较弱,资源却相对丰富的特点,重点发展中小规模的资源型加工业,也就是“一头(原料)在内、一头(销售)在外”工业。也可按市场需求,兴办“两头在外”工业,消化大量剩余劳力;3、积极开拓第三产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垦兴办基地,不搞商贸、销售的经营方针,制约了农垦经济的发展。这不仅使农垦失去了这一块经营的利润,同时对农垦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品品种的开发、质量的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加强等,都失去了动力和方向。福建省农垦第三产业增加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6%,这表明第三产业是福建农垦经济中的“短腿”,同时也蕴含着很大的潜力。所以,在发展速度上,第三产业要超前,比重要不断增大,在策略上重点发展见效快、能发挥资源优势的如商贸流通、饮食服务、交通运输、房地产等行业。
第三,在组织结构调整上,因地制宜进行农场组织形式的创新。根据农垦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农垦兼有的社区的特征,我们认为新的组织形式有三种选择:1、集团公司型,场部不再是行政机关,而更主要的是公司总部,场办企业则为集团核心成员,家庭农场则是公司联系较松散的独立生产经营单位。这种形式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也符合大多数农场的实际,应该成为今后农场组织制度创新的主流;2、社区代管型,由政府授权农场代行行政管理职能,并相应配套经费,农场的经济与社会职能并存,如在农场设立政府办事处就是一个有效的做法;3、完全社区型,农场的机构与职能逐步往乡镇一级政府的形式靠拢,并使原场办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一级法人,而企业所占的国有资财,则成为国家的股份。必须指出的是组织结构调整属于生产关系变革的范畴,必须根据各场的生产力作出选择。
四、营造新优势:区域开放
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福建农垦,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同时也形成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区域封闭格局。这种封闭格局与经济发展是背道而驰的。虽然八十年代以来福建农垦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封闭的局面已逐步被打破,但这一问题至今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要素限制特别是资金和技术短缺使农场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和利用,直接影响了农垦经济的发展。因此,农垦迫切要求,进一步打破这种格局,获得要素注入。而福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享有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具有内地不可比拟的地域和政策优势。特别是当前国际市场的一体化走向、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经济依赖性和互补性的加强、东亚经济圈的形成与崛起等,对福建农垦发展外向型经济带来难得的机遇。福建农垦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从中促发新优势的生成,全面提高农垦企业的素质,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为了更快更好地推进福建农垦对外开放步伐,根据福建农垦的实际情况;必须充分考虑以下三点:
1、在战略方针上,一方面,依然要以引进外资、兴办“三资”企业为重点,以推出的三十个对外开放开发的农场为龙头,首先在引进外资的数额上取得新的突破;另一方面,要注意国内、外市场信息,了解外商营销渠道,提高介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着手组建贸易公司、开展出口业务等。如果在这方面有大的突破,那么,对于年出口供货总额达到6.4亿元、出口潜力大(尤其是茶叶)的福建农垦来说,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在策略上,主要立足东南亚,打好“台湾”牌。活跃的东南亚经济与我省经济的互补性很强,农垦经济从中得益的机会很多。而在与台湾的地缘、人缘关系方面,又有着天然的优势。目前,福建农垦“三资”企业中台资占一半以上的情况,就很能说明这一点。另外,在“大小项目都欢迎”的基础上,注意引进一批高科技、高档次、上水平的大项目。
3、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训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础性工作,因而必须在政策、投入等方面加以倾斜和扶持。
农垦的区域开放还包括面向国内的全方位的开放,主要是要加强横向经济与政治交流。首先,必须打破农垦行政管理独自为政的局面,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协调,在干部培养与流动、地区政策等方面取得支持;其次,必须加强横向经济联合,实行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各种形式的横向联合,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交换,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五、区域重点的战略转移:城市化
我省农垦于50年代初开始建设,由于历史的缘故,大部分农场都建在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落后地区,存在先天性不足。虽然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农垦的面貌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区域布局不合理对经济发展的限制作用,也随着经济的发展愈来愈明显地暴露出来。不少地处偏僻山区的农场,信息不灵,交通不便,农场不但因所处的地理位置而增加产品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很难接受城市经济的辐射,使其丧失大量的市场机会,进而影响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新产业的生成。相反地,地理位置好的城郊型农场,产业机会多,二、三产业成长迅速,农场效益和职工收入大大高于山区场。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必须重新选择农垦经济的区域发展战略,实行区域重点的战略转长期——城市化。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不仅是政策、经济、文化的中心,而且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近几年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垦企业进入城市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农垦可利用城乡经济的互补性,通过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兴办第三产业等途径,寻找机会培育新的经济生长点,使农场逐步跻身城市经济轨道,最终达到溶入城市经济、带动农垦经济发展的目的。今后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农场向城市拓展延伸,逐步实现与城市经济的联接。
城市化的另一内涵是农场经济区域本身的城市化。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农场小城镇规划和建设。近期目标是将农场建成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商品集散中心。首先,要做好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各功能小区;其次,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如供水、通讯等),并注意超前性;第三,要在建立“流通中心”上突破,如长泰县古农农场,按统一规划,由职工集资兴建“商品一条街”,初步显现了农场作为小城镇的面貌,带动了农场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福建农垦作为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外部制约因素多,而且在短期内不易完全改变的情况下,必须从区域经济管理的角度出发,着眼于系统内部急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当前,党中央对国有企业和农业高度重视,农垦系统各级领导必须抓住机遇,改革开放,在结构优化、战略调整等方面重点突破,综合推理,走出一条具有福建农垦特色的发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