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改善民生的措施与启示_公积金论文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改善民生的措施与启示_公积金论文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改善民生的措施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加坡论文,民生论文,启示论文,措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加坡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小国。1959年成立之初面临着经济停滞、失业、房荒、环境恶化、种族纷争和冲突等严重的民生问题。40多年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十分注重改善民生,通过实施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快速实现了现代化,政治稳定,政府廉洁,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研究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改善民生的措施,对中国共产党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重要的启示。

一、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改善民生的措施

(一)实施惠及全体国民的教育和职业培训政策。新加坡自然资源极其贫乏,人力资源是唯一的资源,只有依靠人力资源,并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的质量,才能使自己与国际经济保持联系,才能使国家赢得生存和发展。因此,教育与职业培训在新加坡被赋予“人才立国、人才兴国”的特殊战略意义。不管种族、宗教、性别和地位如何不同,新加坡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1、政府高度重视教育。首先,在对教育的投资上,新加坡将国内生产总值约4%投入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各级教育都享受政府补贴。新加坡2006年财政预算中,教育开支达65亿新元,占政府总开支的21%,仅次于国防开支。其次,政府鼓励私营企业、社会机构和商业集团共同打造新加坡的教育事业。私立学校的开办必须得到政府的批准,同时也可以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再次,新加坡还将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合作视为提升教育的重要措施,以培养国际型人才。在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新加坡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受教育人口的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

2、全面的奖励与助学体系。新加坡教育部为小学、中学和预科大学的学生提供了各种奖学金、奖品和补助。政府、法定的委员会、私人公司和民间组织也对在当地或海外教育机构求学的成绩优秀或其他方面表现突出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奖学金和学费补助。奖学金包括学费、学习资料费和生活津贴,而助学金的获得不仅要专业成绩优秀或其他方面表现突出,而且还要看家庭收入状况。学费补助是政府提供给在大学学习的留学生的学费援助。根据学费的实际情况,得到补助的学生在毕业后必须在新加坡工作三年。除奖学金和学费补助之外,新加坡还有其他资助方案,如经济援助方案,即经济困难而又没有资格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可以申请包括教育贷款和补助的经济援助。另外,还有针对外国学生的学费优惠贷款计划。

3、注重职业培训。新加坡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倡导大规模群众性训练计划,对职工进行广泛的再教育、再训练,以设立工人基本教育课程为方式,发动各行各业以及社会团体参加这项计划,鼓励他们开办各种学习和训练班。至今仍狠抓职工技术教育不放,而且不断推出新的举措,强化、优化再教育效果。在职业培训方面,新加坡政府通过多种途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既有由政府的工业和职业训练局与经济发展局主办的,也有由各行业的雇主联合会、商会、学会、工会创办的;既有执政党、武装部队和社会团体举办的,也有私人企业和公司单独开办的。同时,还有新加坡政府与外国政府合作举办的,以及由经济发展局与外国跨国公司联合开设的。这些多层次、多类别的学习、培训形式既保证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广泛性,也保证了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与适应性。

(二)推出职业再造计划力促全民就业。职业再造计划是在新加坡全国职业总会的积极推动下,于2005年3月由劳、资、政三方联手推出的一项就业促进计划。该计划通过改善现有工作岗位的职业形象和工作条件来增加这些工作对新加坡人的吸引力,从而协助面临失业威胁的新加坡人继续受雇或重新受雇。职业再造计划一经推出,取得明显的成效。到2006年初,12个行业中有7200份工作得到改造,4600名低技能、低薪酬的工人重新就业。通过职业再造计划及其他相关计划,使新加坡的就业水平有所提高。到2005年,失业率由2004年的3.4%下降到3.2%,本地常住居民失业率由2004年的4.4%下降到4.1%。①具体而言,职业再造有三层含义:

1、工作再设计。工作再设计的方式很多,如,使一些低技术工作实现自动化或机械化,以此提高这些工种的生产效率,并进而提升从业者的工资;通过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改变某些职业的固有形象,使之更人性化;通过工作再设计,使从业者意识到这些职业的前景,使他们更乐于从事这些工作。

2、创造和挖掘更多适宜于新加坡人的就业机会。如,新加坡的教师工会提出教师助理方案,吸收退休教师和其他失业人员充任教师助理。教师助理帮助教师进行教室安排及管理,协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负责学生管理及相关档案的处理等工作。这一措施可给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提高教学质量,也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辅导。教师助理的设立不仅改进了教学过程,而且有助于新加坡人就业。

3、培训求职者使其尽快适应经过重新设计的工作。通过一系列配套计划对求职者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适应经过改造的工作。这些计划包括技能发展计划、战略型人力转换计划、工作援助计划等,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求职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三)建立独具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加坡在社会保障方面依赖政府经营的中央公积金。中央公积金制度是一个综合的社会保障储蓄计划,包括了养老保障计划、医疗保健计划、“居者有其屋”计划、家庭保障计划以及资产增值计划等方面的内容。目前中央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达310万人,占总人口的85%,就业人口的100%,②构筑了广泛的社会保障安全网,解决了民众的后顾之忧。

1、医疗保障制度。新加坡的医疗保障制度可分为强制医疗储蓄、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三个部分,各部分均由政府机构管理实施。第一部分是保健储蓄计划,是强制性中央公积金制度的组成部分。第二部分是健保双全计划,这是一种重病保险计划。其目的是弥补保健储蓄不足以应付重病病人医疗费用的缺口,确保投保人在患上重病或长期疾病时能够应付庞大的医药开销。第三部分是保健基金计划,是一项由政府出资建立的基金,对无力支付医疗费的穷人给予医疗补助。在新加坡,病人门诊医疗需自付50%的现金,其余由政府补贴。

2、养老保障制度。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最初的基本宗旨是为退休雇员或提前非自愿脱离劳动力的雇员设立的一项强制性储蓄计划。养老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雇主和雇员,政府不缴纳任何费用。新加坡公民年满55周岁的公积金会员即可领取公积金,但中途辞职、失业不能领到公积金。如55岁后会员继续工作,他能每隔三年提取一次公积金,直到全部提取完毕。1987年1月,政府为保障会员在退休后有能力支付其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规定了最低存款额。新加坡的养老保障制度主要是完全积累制,是通过强制储蓄的手段来实行对职工本人的自我保障制度。

(四)实行“居者有其屋”的住房保障制度。新加坡之所以在短短数十年内成功地解决了住房短缺问题,并且完成了住房由量到质的提升,主要归功于新加坡以住房公积金制度和“居者有其屋”计划为两大支柱的福利型住房制度。1960年至2005年底,新加坡共建造组屋97.3万套。截至目前,85%的公民住进了政府组屋,其中,93%的居民拥有组屋的产权,7%的低收入家庭向政府廉价租赁组屋;另外15%的高收入家庭住的是市场上购买的高档商品房。③

1、政府是建立住房保障制度的主导力量。新加坡政府于1960年成立了直属国家发展部的法定机构——建屋发展局(HDB),既负责制定住宅发展规划及房屋管理,又负责房屋建设工程、房屋出售和出租。政府对建屋发展局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层面:(1)低息贷款。政府每年都为建屋局提供建屋发展贷款,此贷款是挂账形式,政府不追索还债,而且其利率明显低于市场利率。(2)补贴亏损。为了保障普通老百姓能够买得起公共住宅,房屋售价是以中低收入阶层的承受能力来确定,而不是靠成本来定价,由此造成建屋局的直接亏损。这部分损失,政府核准后每年给予全额补贴。(3)提供土地。政府一直以来协助建屋局从多种渠道,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获得开发用地。

2、银行储蓄贷款和公积金是购房的主要资金来源。“居者有其屋”计划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银行储蓄贷款,二是公积金制度。其中公积金制度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强制老百姓将部分收入缴纳公积金,形成了大规模的人均积累,从而使政府有能力建造公共住房。公积金会员在购房时取出部分存款,以现金支付或抵押支付房款,这又促使更多的款项转入政府手中,为政府建立了强大的资金储备。政府利用部分公积金储备,贷款给建屋发展局发展公共住房,从而使建屋局有能力大规模地进行公共住房建设。公积金制度成功地运用了人民的储蓄积累,有计划地解决了住房等民生问题。

3、制定不同层次居民的购屋准入政策。对高收入水平的居民,政府不帮助解决住房问题,而是通过住房商品化方式解决。收入低者才进入“居者有其屋”计划。同时制定政策,依购房者的经济收入水平层次购屋,其首付款和还款额及还款方式都有所不同,能够适应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需要,确保他们买得起房。凡月收入800新元以下的家庭购屋首次付款只占房款的5%,其余95%可向建屋局申请贷款;凡月收入4000新元以下的中等收入家庭可以申请购买公共组屋,首次付房款为20%,80%向建屋局贷款,在20-25年中,每月从缴纳的公积金中还款。

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改善民生的启示

(一)树立以人为本和重视民生的执政理念。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长达几十年的执政生涯中,始终把以人为本、心系群众、关怀草根作为执政的基本理念,并把这一理念贯彻到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中。正因为此,人民行动党才赢得了人民的认同和支持。

在当代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和重视民生的执政理念,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二)统筹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增进国民福利。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十分注重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使得新加坡在短短的几十年间由一个贫穷、落后、动荡、混乱的国家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经济建设的斐然成就和民生的极大改善,也充分展示了人民行动党的执政能力,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

改善民生,离不开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增加社会财富,从而为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否则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鉴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不少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当前要着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总之,只有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使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三)协调各种社会矛盾,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注重社会利益整合,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兼顾各方面利益,既保持了社会的稳定,也赢得了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的拥护。这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的关键所在。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利益矛盾错综复杂。中国共产党应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通过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最大限度地赢得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注释:

①徐林清:《新加坡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的经验及启示》,《经济纵横》,2006年第7期。

②中央国家机关赴新加坡考察团:《新加坡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和启示》,《中国社会报》,2007年9月11日。

③中青班课题组:《新加坡住房制度及其启示》,《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标签:;  ;  ;  ;  ;  ;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改善民生的措施与启示_公积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