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镜取石术及腹腔镜手术治疗尿结石的临床比较论文_尹智勇

(邵阳县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100)

摘要:目的 分别给予尿结石患者以下方法治疗: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收治的尿结石患者中选取54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6年1月~2017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54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7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应用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将2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数值。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各项临床数据(尿管术后拔除所用时间、住院天数、手术用时以及手术中出血总量)、副作用发生概率均显著性更佳,将以上数据对比分析参照组患者对应数据,得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的结果。结论 分别给予尿结石患者以下方法治疗:一是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二是腹腔镜手术治疗,明显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更佳且更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尿结石;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尿结石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且需要给予患者手术治疗[1]。本组探究中,共计选取54例患者,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分别给予尿结石患者以下方法治疗: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探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基础性临床资料

参与本次探究的54例患者均选自我院所收治的尿结石患者中,就诊时间是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组别是2组,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即实验组(n=27)和参照组(n=27)。参照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20例、7例,患者年龄在49岁至62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55.62±2.03)岁,病程在2个月至8个月不等且中位病程是(4.1±1.2)个月;实验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19例、8例,患者年龄在50岁至61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54.87±2.09)岁,病程在3个月至9个月不等且中位病程是(4.5±1.4)个月。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给予本组探究中2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分析结果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各项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患者年龄、患者病程、患者具体病情变化等。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应用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

实验组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作一切口,切口位置是患者腋后线以及十二肋边缘交界约2cm位置,切开皮下组织后实施腰背诸肌分离,将腰背筋膜刺破后实施分离腹膜间隙操作,将自制的用于进行扩张的气囊置入其中后将水注入扩张气囊中[2],约为400ml~500ml,扩张5分钟后取出并在腋后线与十二肋边缘交界处、腋中线与髂嵴上缘二指交界处分别选一个点,作2个切口,分别是1cm、2cm,将直径为0.5厘米、直径为1cm的Trocar分别置入其中后将15mmHg的二氧化碳注入其中并给予患者建立气腹操作,向内切开患者腹膜后脂肪、确保解剖方向是上段输尿管肾盂方向且待患者输尿管结石嵌顿部位露出上段输尿管后再实施扩张操作,利用输尿管夹持钳给予输尿管妥善固定,将输尿管切开,取出结石。

1.3临床疗效判定标准[3]

若患者经过治疗后完全排出结石、不存在尿路感染或者肾积水则判定为治愈;若患者经过治疗后缩小结石或者减少50%结石以上则判定为显效;若患者经过治疗后缩小结石或者减少结石则判定为有效;若患者经过治疗后排出结石情况、尿路感染或者肾积水情况均不符合以上标准则判定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是100.00%与无效率之差。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参与探究的54例尿结石患者进行分析,本组探究中,计量资料:经t检验且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且用(%)的形式体现。若统计学结果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利用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2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后获得的组间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明显实验组患者更佳,组间数据是指临床总有效率,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

3 讨论

尿结石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且属于泌尿外科疾病,临床上主要利用手术治疗给予尿结石患者病情有效控制[4],例如,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较为确切。

据相关性文献报道,在尿结石患者手术治疗期间,术前,给予患者导尿处理,给予患者留置导管处理、气管插管静吸以及全麻,协助患者取位健侧卧位,将患者腰部垫高,给予患者实施常规消毒处理。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方法是[5]:给予患者膀胱置入输尿管并认真检查患者输尿管口部位以及膀胱部位,给予患者行输尿管插管处理并经插管将输尿管插入至结石位置,利用输尿管将气压弹道探针插入至通道中后打碎结石以及拔出输尿管。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临床劣势是手术用时较长以及易导致结石移位[6],利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彻底清除尿结石患者体内结石并不易产生并发症,临床优势诸多。

本组探究中,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是96.29%,各项临床数据(尿管术后拔除所用时间、住院天数、手术用时以及手术中出血总量)、副作用发生概率均显著性更佳。

综合以上理论得出,给予尿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明显临床疗效更佳,显著性优于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可显著性缩短患者尿管术后拔除所用时间、住院天数、手术用时,减少患者手术中出血总量,可显著性降低患者副作用发生概率,值得将其作为有效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熊金平,鲁照平,丁泓杰等.输尿管镜取石术、腹腔镜手术治疗尿结石的疗效对比[J].中国处方药,2017,15(1):115-115,116.

[2] 林涛.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尿结石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4(36):70-71.

[3] 王强.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尿结石的疗效[J].医学信息,2015,28(22):52-53.

[4] 申大年.排石汤治疗泌尿结石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5(7):889-889,911.

[5] 桑琦.96例泌尿结石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42-43.

[6] 金洪国.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9):164,166.

论文作者:尹智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输尿管镜取石术及腹腔镜手术治疗尿结石的临床比较论文_尹智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