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论》课程教学的问题与策略探究论文

《幼儿园课程论》课程教学的问题与策略探究

岳露露,刘兰

(宿迁学院文理学院,江苏 宿迁)

摘 要: 《幼儿园课程论》是一门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课程定位模糊不清、课程内容繁重过多、课程实施偏离幼儿教育实践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包括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以及大学生主体积极性不高。首先,教师应进一步对课程清晰定位,架构科学的课程体系;其次,删繁就简,明确课程内容重点;再次紧扣实践,关注幼儿教育一线。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论》;教学实践;问题与策略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推行,要求必须逐步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幼儿园课程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一门必修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深入理解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实施过程等基本问题,对于教师教育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然而,研究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该课程的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因此,亟需厘清教学过程的问题并深入探讨原因,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图6为传感器系统红外光源HSL5-115-S的驱动电路。单片机通过DAC转换提供频率为0.5 Hz,占空比为50%的脉冲方波,经过LM358放大,用来控制低压MOS场效应管2N7002的通断。

一 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一) 课程定位模糊不清

《幼儿园课程论》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性质是核心必修课程。该课程在整个培养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并不能清楚理解这一课程定位,教师对于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体系不熟悉,常常“教什么课知道这学期开了什么课”。有教师谈到,“我知道这门课程很重要,但是不知道具体怎么重要。”或者教师能够模糊认识到该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关系,“课程论和游戏啊、学前教育学啊这些课程在很多内容上都有重复,这应该就是它和其他课程的关系吧。”

准确定位课程性质,明确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是课程教学的重要前提。现实中教师对《幼儿园课程论》定位模糊的问题,不利于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

(二) 课程内容繁重过多

以王春燕老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幼儿园课程概论》为例,该本教材的课程内容大致分为九大部分,分别为幼儿园课程概述、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幼儿园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幼儿园课程实施、幼儿园课程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方案、园本课程。课程内容从幼儿园课程设计到幼儿园课程实践,脉络清晰。然而,也不难发现,课程内容对于48课时而言稍显繁重。比如章节《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方案》中介绍了国内外六种课程方案,需要学生理解并掌握每门课程方案的具体实施,以及思考其启示。章节《幼儿园教育活动》则包括了领域活动设计、主题活动设计、方案教学设计、区域活动设计。这些知识对于该专业的学生而言都非常重要,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透彻的领悟。而现实中,因为课程内容过于繁多,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到了学期的后半程不得不加快教学速度,“没办法,后面有一些很重要的知识,但是实在来不及给学生太多学习的时间,只能靠他们自己课后来看”。

(三) 课程实施偏离幼儿园实践

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也会影响到课堂质量。大学生和中小学学生相比,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大学生更喜欢参与性高的课堂。而目前现在课堂中,由于受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影响很多,学生并不喜欢上课,不能积极配合教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师生之间不能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教学方法创新的热情[1],从而也极大影响了教学质量。

1.明确《幼儿园课程论》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

全书内容丰富而翔实,分析细致而清晰,足见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积淀,体现了作者独到的观察力和分析力。

二 问题原因探析

(一) 从教师个人角度看

该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具备相当实践能力的幼儿教师。因此,为达成这一培养目标,教师应该明确课程性质。从课程性质上看,《幼儿园课程论》一门理论和实践兼具的课程,要求教师关注培养学生关于课程论的基本思想,同时指导学生设计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践能力,从而能够促进学生可持续能力的发展。课程性质的准确把握,一方面能够帮助教师选择课程内容,将内容的设计紧密联系幼儿园实际,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教师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学生教、学、做综合能力。

(二) 从学生群体角度看

《幼儿园课程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的课程。由于很多教师对课程性质把握不清,导致教学实践中过于依靠讲授法这一单一的教学方法。而较少利用幼儿园见习、实习的机会,将大学课堂与幼儿园课程相联系。“一般情况下,都是我一个人讲,学生听。”“内容太多了,讲都讲不完,哪会有时间采用其他方法。”

1.合理划分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

三 解决策略

(一) 清晰定位,架构科学课程体系

可想而知,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吸引力有限的,“我不太喜欢上这门课,就老师自己在上面讲。”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受到了极大限制。另一方面,课程的实施走向了就书本而言书本,学生很难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加以运用。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院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和指导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改革、评价教学效果和保证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规格和办学特色,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学前,作为任课教师,应该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到心中有数,作为自己备课的一部分。

首先,在该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幼儿园课程论》是一门必修核心课程。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本门课程对于学生专业素养的价值。《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要求幼儿教师需要具备“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的专业能力,能够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兴趣,设计实施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而这一能力与《幼儿园课程论》的目标和内容相契合。其次,本门课程的开设时间为第三学期,学生已经学过了《教育学》等基础类课程,具备了部分知识经验。第三学期还同时开设了《学前儿童游戏》、《学前教育原理》等课程。这些课程和《幼儿园课程论》存在内容上的交叉,教师在备课时也应将此因素考虑在内,合理选择和确定课程内容。

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自动化装备需求国之一,国外各大企业已经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如德国FROEHLICH有限公司、意大利捷飞特股份有限公司、瑞典ABB有限公司等,他们凭借着巨大的资本优势和丰厚的技术积累基本已经占据了我国自动化装备市场主要份额,高达约70%左右。特别是在高端市场国外的巨头处于绝对的控制和垄断的地位,这对我国本国的企业发展影响巨大。而从中、低端市场来分析,一部分国内企业自动化技术已经通过不断的技术积累和投入逐步在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能够与国外一些巨头企业形成竞争,为本国企业的自动化技术发展争取了生存空间。

一方面,《幼儿园课程论》对于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通过上述分析,发现该课程内容丰富,既包括课程论相关知识,又涉及到幼儿园阶段课程的特殊性,需要教师既具备教育学的一般知识,又能够结合学前阶段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同时,该课程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要求教师能从理论上把握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基本方向,又能以幼儿园为依托,紧跟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变化。而很多该课程的任课教师往往研究特长集中在学前教育专业领域的某一方向,而不具备“全科知识”。同时,由于教学任务较多,事务复杂,工作后很多教师也没有实践锻炼的经历,出现了和幼儿园一线脱离的问题,“不知道现在幼儿园的课是怎么上的”。另一方面,再加上目前关于该课程的培训较少。教师很少有机会接触到针对《幼儿园课程论》的专门培训,“最多就是在其他培训里面会提到一些内容。”“针对性不是很强,很笼统,对于教学实际的问题没什么帮助。”

2.把握《幼儿园课程论》的课程性质

(二) 删繁就简,明确课程内容重点

中国水利: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中央1号文件发布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召开之年,也是《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发布实施之年。请您谈谈《条例》颁布施行以来,太湖局作为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国家派出机构,在围绕中央1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条例》、推进流域水利工作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从教师这一职业的特征出发,教师就是要“教会学生”。教会学生学习什么?学生既要学会学科,又要学会生存,学会做事[2]。这里的学科偏重于理论知识,生存、做事则指向实践。因此,按照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教师要重新审视目前该课程的内容安排是否恰当。由于本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两个板块,分别是理论教学板块和实践教学板块。根据每章内容重点的不同,确定讲授学时和实践学时的比例。如下表1所示,每章内容的教学都注意到讲授和实践学时的安排,并根据具体内容进行调整。实践学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如见习实习、课堂讨论、布置问题学生查找资料等。

水下机器人的LiFi通信数据如图10所示,由示波器显示可知,在时隙频率为 100 kHz 时水下联调时发射端(示波器通道2)与接收端(示波器通道1)的信号输出波形对比。可以发现,接收端的脉冲与发射端相应的脉冲一致,无延迟和丢包的现象。实验表明水下机器人之间的协调作业通过LIFI通信不仅能够避免因干扰带来的数据丢失和错误的问题,还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2.区分不同课程内容的难度与重要性

第三章幼儿园课程的开发涉及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课程实施等一系列过程,是本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较多,因此课时安排相对较多。而第五章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方案在《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史》课程中都有涉及过,对于学生而言,学习难度小。为避免不同课程的内容重复,因此可以适当压缩第五章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幼儿园课程论》内容安排范例

(三) 紧扣实践,关注幼儿教育一线

从人才培养方式的角度来看,教育必须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在实践中增长学生的才能和智慧[3]。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具备双重性,即既要突破传统教育以理论为主的局限性,又要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关注幼儿园教育现场应成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工作内容。作为《幼儿园课程论》的专业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应该不断反观自身,增强实践意识。教师应该具备双师型的教师素质,也就是具备道德品质素质、政治思想素质、科学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五大方面[4]。教师首先应该从意识层面,认识到关注幼儿园实践的重要性,其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幼儿园进行挂职锻炼,增强自身的实践素养,紧跟幼儿园课程改革,以及时汲取新鲜、有实践价值的课程内容。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幼儿园一线的新鲜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实际问题,而改变以往“口说无凭”、道理空泛的现象,从而大大增强课堂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施琰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驱动式”教学模式探究——基于卓越幼儿教师培养视角[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04):57-60+115.

[2] 朱旭东.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建构[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3(09):16-18.

[3] 郭元祥.论实践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01):17-22.

[4] 刘海芳.浅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双师型素养的提升[J].中国民族博览,2019(03):99-100.

本文引用格式: 岳露露,等.《幼儿园课程论》课程教学的问题与策略探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74):175-176,181.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4.074

作者简介: 岳露露,女,汉族,河南濮阳人,宿迁学院文理学院,助教。刘兰,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宿迁学院文理学院,助教。

标签:;  ;  ;  ;  

《幼儿园课程论》课程教学的问题与策略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