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 麻醉科 743000
【摘 要】目的:分析研讨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后胰腺炎的临床影响。方法:回顾性分组讨论102例患者(均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102例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临床手术住院患者,51例对照组(异丙酚静脉麻醉)和51例研究组(复合芬太尼(芬太尼+丙泊酚+咪达唑仑)静脉麻醉),观察其术后胰腺炎发生状况、不良反应、手术时间、清醒时间等,并对比讨论。结果:术后研究组胰腺炎总发生率,研究组17.65%高高于对照组7.84%,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手术时间,研究组(3.7±1.3)min、(97.4±12.6)min低于对照组(5.2±1.4)min、(112.6±11.9)min,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接受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可加大术后胰腺炎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但在手术时间、清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上具有优势性。
【关键词】胰腺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复合芬太尼;不良反应
临床在诊治胰胆管疾病较为重要的一种方式为ERCP[1-2],而ERCP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则为胰腺炎。同时,实施ERCP手术过程中,大部分患者均会发生紧张、呕吐、恶心、腹痛等不适症状[3-4]。近几年来,因缓解其痛苦,临床正在进一步推广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方式。此研究分组研讨102例患者,其目的为研讨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对ERCP后胰腺炎的临床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组讨论102例患者(均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102例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临床手术住院患者,51例对照组和51例研究组。对照组内26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为21.3岁-75.4岁,平均为(53.2±1.2)岁,体重质量为52kg-74.3kg,中位数为(62.6±2.6)kg,21例患者以往存在胰腺炎,10例黄疸患者,11例胆管扩张;研究组内27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为21.6岁-75.6岁,平均为(53.4±1.1)岁,体重质量为52.3kg-74.4kg,中位数为(62.5±2.5)kg,19例患者以往存在胰腺炎,11例黄疸患者,10例胆管扩张。两组研讨对象一般资料(体重质量、年龄、性别比例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常规性清洗消毒各侵入性手术器械,术后6小时禁食物和水。术前半小时给予10mg山莨菪碱肌肉注射。插镜前,咽喉部用丁卡因喷雾1%进行麻醉。手术过程中,将复方泛影葡胺76%和生理盐水混合到25%。术后一天禁食物和水,适当补液。
麻醉方式: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心率等指数,鼻导管给氧,患者呈左侧卧姿势,0.5mg/kg-1.5mg/kg丙泊酚、20ug-60ug芬太尼、0.5mg-1.5mg咪达唑仑,缓慢静脉注射到体内,给药剂量需因患者体质和年龄进行确定,用十二指肠检查。检查过程中需持续滴入0.1-0.15mg/kg.min丙泊酚。若患者发生躁动、呛咳、恶心等不良反应,可追加20mg-30mg丙泊酚药物,必要时加给10ug芬太尼,药物总量<70ug。完成检查时,则停止给药。
对照组接受异丙酚静脉麻醉,1.5mg/kg异丙酚静脉注入,此后将给药方式更改为微量泵。
1.3 指标判定
术后需记录患者胰腺炎发生率,同时剂量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清醒时间、手术时间等。
1.4 统计学方法
此研究中研究所得的清醒时间、手术时间均为计量资料(t),不良反应、胰腺炎发生率均为计数资料(X2),数据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计量资料表示方式为(±s),计数资料表示方式为(n,%),若P<0.05,则判定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胰腺炎发生率
术后研究组胰腺炎总发生率为17.65%(9/51),对照组胰腺炎总发生率为7.84%(4/51),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清醒时间、手术时间
对比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手术时间,研究组(3.7±1.3)min、(97.4±12.6)min低于对照组(5.2±1.4)min、(112.6±11.9)min,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 论
ERCP手术具有侵入性,存在一定痛苦性和风险性[5-6]。部分患者在术前沟通阶段则出现恐惧、焦虑、紧张等负面心理,更有甚者会拒绝检查。也有部分患者在检查中因无法忍受痛苦而终止检查。为缓解其痛苦,提升配合度,临床正逐步推广芬太尼、异丙酚、咪达伦唑等麻醉药物。其麻醉效果好,体征指数保持正常。咪达唑仑药物有抗惊厥、抗焦虑、催眠、镇静等作用。丙泊酚有记忆缺乏、催眠、镇静作用,还有镇痛、抗呕吐功效。因镇痛功效弱,需配合其他麻醉药物。此两种药物均对ODDI括约肌和胰腺外分泌无影响[7-8]。芬太尼药物有较强镇痛作用,且对丙泊酚药物所造成的静脉刺激疼痛有克制性作用,胰腺外分泌不受影响,但Oddi括约肌会出现收缩,因此加大了胰腺炎发生可能性。ERCP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则为胰腺炎,目前暂无法完全性避免。引发胰腺炎的机制和原因具有多种性,包含年龄、以往胰腺炎、EST、反复插管、插管困难等,此研究未探讨到此方面,若想证实,需将研讨范围进一步深入拓展。综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接受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可加大术后胰腺炎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但在手术时间、清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上具有优势性。
参考文献:
[1]周锦,刘洋,孙莹杰等.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瑞芬太尼在高龄患者ERCP中的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9):1103-1108.
[2]武杰,韩元福,张佳雷等.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内镜逆行胆管造影胆管取石术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2):51.
[3]祝丽,龙晓宏,尚宇等.盐酸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老年患者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麻醉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18):118-122.
[4]曹小飞,丁正年,陈惠裕等.小剂量氯胺酮与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人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比较[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18(11):1389-1392.
[5]杨林,孙德峰,吴越等.布托啡诺经鼻给药复合静脉输注丙泊酚在老年患者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30):72-76.
[6]彭春晓,李秀婷,雷安锋等.氢吗啡酮复合丙泊酚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9):1391-1393.
[7]顾政,朱家沂,成敏等.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经内镜逆行性胆管造影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2015,10(9):1386-1389.
[8]朱月皓,李卫,刘文值等.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丙泊酚对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7,23(4):810-813.
论文作者:温翔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芬太尼论文; 胰腺炎论文; 胆管论文; 患者论文; 静脉论文; 时间论文; 术后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