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的提升在于“实”论文_刘学香

核心素养的提升在于“实”论文_刘学香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科苑小学 255000

摘 要:近几年来,围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这一重点工作,我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研究、实践和反思。首先是学习,通过阅读专业书刊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其次是在课堂上大胆实践,然后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在这个基础上,找到了一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课堂教学效率的、适合我班学情的一些小方法。但是,这才刚刚开始,还很稚嫩,需要在以后的课堂上继续提炼。

关键词:核心素养 提升 实

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每一个一线教师的美好愿望。在学习、领会、反思、实践的基础上,我对如何通过自主有效的课堂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了一点自己的理解。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看似新事物,其实不然,这是我们语文课堂一直以来应该坚守的根本。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也是在遵循这一原则的前提下开展教学工作。

一、扎扎实实教语文

扎实的第一要义应当是以课程标准为行动纲领,摒弃功利心态,按部就班,把本学段应该做好的每一件事情落到实处;其次,扎实还应该体现在备课、批改作业等常规教学的各个方面,这是教学效果的必要保障。

1.写字教学的落实。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用字出错率比较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听写一个单元的词语盘点大约60个词语,全对的几乎没有,错10个字左右的同学大有人在,甚至极个别同学的出错率达到45%以上。学生的习作中也是错别字连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关注到这一现象,虽已至中高年级,我在语文课堂上仍将识字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来处理,并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为识字教学对一般同学不是问题,因此我就充分利用集体评价这一策略,发挥团队和小组互助的力量,帮助后进生提高识字兴趣和生字学习质量,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小组竞赛、教师抽查。竞赛的内容包括认读、理解、应用三大方面。理解词语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学生可以选择语言描述、动作表现、造句、找近义词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在一种长此以往的竞争氛围里,学生的兴趣颇为浓厚,教学效果也很理想,学生听写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同时,我也十分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写字习惯和规范意识,但由于我个人写字水平有限,对学生书写的指导还显得有些欠缺,只能尽己所能。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努力的方向。

2.重视阅读体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因为阅读教学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即语言文字的运用。理解是前提,运用是目标,我们正是通过一篇一篇的例文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习作的技巧。但是我们又常常听到这样的感叹:孩子考语文就是阅读题扣分最多。阅读和习作一样,成为孩子和家长心目中学习语文最犯难的事,我们班也不例外。针对这一问题,我坚持让学生先体验后教学的策略。即拿到一篇课文,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对其中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作出批注。为了防止学生偷懒,我规定每次批注不少于四处,先不追求质,从量上给学生一个要求,做起来。刚开始,学生的批注非常简单,甚至自己的体会也写得非常幼稚。学生完成独立阅读之后,我再组织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具有统领作用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体会与别的同学和老师的观点进行比照,在比照过程中生成新的感悟和收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一部分同学的阅读理解能力在突进式提高。

3.倾听习惯的培养。不管一位教师的课设计得如何精巧、讲解得如何透彻,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那一切也会付之东流。针对班上部分学生听讲习惯不好的现象,我在教学中十分关注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主要渠道有三:检查课文的朗读时,学习生字时,指名回答问题时。这三种情境下,我喜欢突然叫停,让另外的同学接读或大致复述刚才回答问题的同学的观点,以此促进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特别是让学生接读课文的时候,我一般不让学生读整段的课文,而是在中间的某个地方突然停下。这些方法的实施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特别是与小组的集体评价相结合。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很有效。

4.对作业紧抓不放。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于学科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一直十分重视作业的设置及学生作业质量的评价与反馈。尤其是家庭作业,更是容易出现问题的重要环节。日常工作中,我坚持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的工作原则。作业的设置也是根据当天的学习情况及学生的掌握情况来设置,有时还需要分层布置家庭作业。每天都对学生前一天的家庭作业进行反馈,分表扬、批评、一般三个等级进行评价,表扬的奖励,批评的视情况作出处理。同时,我会及时将学生作业情况以家校通形式反馈给每一位学生家长,做好家校配合,不断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

二、感性与理性同在

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感性的人,而且也一直认为语文是一门需要感性的学科。但现在我觉得,语文不能仅仅有感性,感性的前提是理性。一节语文课,我们要凭借教材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如何让我们教的知识变成学生拥有的能力……这都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理性思考的问题。有了理性的思考,教学行为才更加有指向性。在理性思考的统领下,注意感情的铺垫和抒发,理性与感性相结合,能让学生既享受语文的美感又得到实实在在的核心素养的提高。

总之,核心素养的提升需要的是一个“实”字,教师实实在在教语文,学生实实在在学语文。没有华丽的外表,只在乎内在的收获。

论文作者:刘学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3月总第25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  ;  ;  ;  ;  ;  ;  ;  

核心素养的提升在于“实”论文_刘学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